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ANN的人工渗滤系统去除总磷过程优化
1
作者 刘元坤 曹塬琪 +2 位作者 于艾鑫 李星 郭晓天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51-3160,共10页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 本文利用BBD响应面法(BBD-RSM)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算法对活性炭吸附总磷(TP)的过程参数(接触时间、初始浓度、温度、pH值)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并结合遗传算法(GA)对BP-ANN模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BBD-RSM模型中,P<0.0001,可较好的对TP的去除过程进行预测,接触时间为TP去除率最显著的参数,TP吸附过程中各因素的相对影响顺序为:接触时间>pH值>温度>初始浓度.采用BP-ANN模型进行优化,最佳网络结构为4-8-1.敏感性分析表明,影响TP去除率的因素依次为接触时间(34.05%)>pH值(28.67%)>温度(19.56%)>初始浓度(17.72%).基于BP-ANN模型,采用GA优化人工渗滤系统运行条件,对TP去除过程的优化结果为:接触时间为720.53min、初始浓度为2.75mg/L、温度为30.62℃、pH为5,达到最佳去除率(99.63%).试验验证分析表明,BP-ANN-GA较BBD-RSM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拥有较高的R 2(0.9939)和较低的RSME(1.2851),说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能更好的描述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TP的去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D响应面法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总磷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的SBBR-CRI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红松 杨朝晖 +5 位作者 曾光明 刘水清 徐峥勇 邓久华 季丽丽 陈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3-1458,共6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工艺结合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由于该工艺影响因素与出水参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SBBR-CRI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语言环境下,以DO、淹...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工艺结合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由于该工艺影响因素与出水参数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SBBR-CRI处理生活污水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MATLAB语言环境下,以DO、淹没时间/落干时间、曝气时间/停曝时间、进水COD、进水NH4+-N、进水TP为输入因素,出水COD、NH4+-N、TN和TP为输出因素,构建具有自适应学习规则的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最优网络运行参数:隐含层节点数6,初始学习率0.13,动量因子0.6,训练次数6000次,对样本仿真学习,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好,样本的绝对平均误差率在7.5%之内,均方根误差均在0.085之内.结果表明,当DO为2mg/L,曝气时间/停曝时间为2/1,淹没时间/落干时间为1/3时,NH4+-N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TN和TP去除率85%以上,COD去除率94%以上.通过权重分析,进水NH4+-N、DO和进水TP对出水参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权重 SBBR 人工快渗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CRI系统总氮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兴建 付永胜 +2 位作者 刘方 薛丹 许文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0-72,85,共4页
以改进型CRI系统为研究装置,以校园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增加分段进水口以及溢流池的方式,探讨系统T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分段进水口设在反硝化段较适宜,既能促进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又能进一步有效降解COD,90cm分段进水口的设置优... 以改进型CRI系统为研究装置,以校园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增加分段进水口以及溢流池的方式,探讨系统T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分段进水口设在反硝化段较适宜,既能促进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又能进一步有效降解COD,90cm分段进水口的设置优于70cm分段进水口的设置;分段进水体积比为2:1时的TN去除效果优于进水比为1:1时的去除效果,TN去除率可以达到64.8%,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溢流池的高度对于系统出水TN浓度影响较小,在考虑系统经济性条件下,30cm高的溢流池已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cri系统 总氮 分段进水口 进水比 溢流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RI系统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福祥 张国臣 +1 位作者 陈鸿汉 黄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135,共4页
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含氮浓度较高的特性,对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进行改进,增加了简易曝气池作为强化预处理单元。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RI系统对服务区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水力负荷可达2... 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含氮浓度较高的特性,对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进行改进,增加了简易曝气池作为强化预处理单元。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RI系统对服务区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水力负荷可达2.0m3.m-2.d-1;系统出水COD、SS、氨氮、TN等达到GB/T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5%、92.0%、95.3%、80.0%。经济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渗系统 改进 高速公路服务区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不同人工快滤系统处理HABR出水的影响
5
作者 师旭军 晏雯雯 +2 位作者 王海梅 雷楷 张超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37,149,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填料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出水中COD和SS的去除率,通过设计两组不同填料高度的CRI装置,研究不同CRI对处理HABR出水用于农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CRI(高柱)的对COD、SS的平均去除... 为进一步提升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对填料型厌氧折流板反应器(HABR)出水中COD和SS的去除率,通过设计两组不同填料高度的CRI装置,研究不同CRI对处理HABR出水用于农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CRI(高柱)的对COD、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79%、85.31%,出水浓度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生食蔬菜灌溉的要求,填料厚度的增加能够提高CRI抗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冲击的能力,但两组CRI装置对TN和TP的去除率相差不大,且都比较低,使HABR出水中的氮磷元素得以保留,出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双碳”背景下,能够实现“水”、“肥”双重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填料厚度 农田灌溉 保氮保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技术在污水资源化氨氮降解中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乔鹏帅 赵宏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6-48,共3页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杂用水量激增,污水资源化过程中传统的除氮成本又难以承受。试验采用人工快滤(CRI)技术,运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得出3种湿干比(3 h/9 h,6 h/18 h,8 h/40 h)条件下,渗滤介质不同的两土柱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杂用水量激增,污水资源化过程中传统的除氮成本又难以承受。试验采用人工快滤(CRI)技术,运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得出3种湿干比(3 h/9 h,6 h/18 h,8 h/40 h)条件下,渗滤介质不同的两土柱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3.61%、69.68%、67.59%和79.57%、75.27%、71.38%;同一土柱相同湿干比条件下,运行时间越短氨氮去除率越高。试验结果对比得出人工土壤配比柱2优于柱1,说明选择合适的介质对污染物去除的重要性,而缩短运行周期对去除率的影响不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土柱模拟 人工快滤 污水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系统的农村生活污水脱氮模拟试验研究
7
作者 龙泉 李云祯 +2 位作者 高平平 徐磊 许文来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47-51,共5页
为了探明人工快速土壤渗滤系统(CRI)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能,在实验室中构建了CRI系统模拟柱,采用不同布水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布水方式下CRI系统模拟驻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表现出一定差异,但对NH3-N、NO3-N、T... 为了探明人工快速土壤渗滤系统(CRI)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能,在实验室中构建了CRI系统模拟柱,采用不同布水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布水方式下CRI系统模拟驻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表现出一定差异,但对NH3-N、NO3-N、TN等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降解规律是一致的;CRI系统脱氮机理主要包括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挥发作用和吸附作用3个方面;可通过调整CRI系统的池体结构、优化快速渗滤池的滤料组成及运行模式等途径提升CRI系统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土壤渗滤系统(cri) 农村生活污水 氮污染物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村镇污水效能研究——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启雅 王林 李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2439,共9页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周期为6h,系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5.40,0.91,5.59与0.47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系统COD的去除与硝化作用发生在系统的非饱水层,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是有机物代谢主要的功能微生物,Nitrospirae是主要的硝化功能菌.饱水层的功能微生物Chloroflexi降解玉米芯为反硝化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并且携带高丰度的反硝化关键功能基因促进了饱水层的反硝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村镇生活污水的提质增效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改进型CRI系统强化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 水力负荷周期 村镇生活污水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占地突出的新方法 被引量:38
9
作者 何江涛 钟佐燊 汤鸣皋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 根据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局限 ,针对该系统占地突出这一问题 ,提出了通过采用人工填料 ,提高水力负荷 ,加快污水在系统中的渗透速度 ,从而减小系统占地面积的新方法。对随水力负荷的提高使系统可能产生的出水水质变差、介质堵塞以及投资费用增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在涿州进行的现场小型工程的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结论认为改进的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水力停留时间 人工填料 渗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机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崔程颖 马利民 +1 位作者 张选军 赵建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8,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通过对CRI的模拟,揭示了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对有机物、营养元素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CRI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是在非生物机制与生物机制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的降解以生物机制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对磷的降解则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生物机制对有机物、氮的去除占70%以上,非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占61.9%。系统中氮转化以硝化效果为主,反硝化效果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生物降解 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硝化菌群脱氮作用解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鸣超 姜昕 +1 位作者 李俊 何江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采用16S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硝化菌群(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壁、酚氯仿抽提和巢式PCR的方法处理样品,为后续的DGGE提供了理想的模板;DGGE图... 采用16S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硝化菌群(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壁、酚氯仿抽提和巢式PCR的方法处理样品,为后续的DGGE提供了理想的模板;DGGE图谱显示,氨氧化菌种群随着滤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20~60cm存在10种左右,多样性最丰富,是亚硝化作用的主要区域;亚硝酸氧化菌的多样性则相对贫瘠,主要分布在50cm及更深的范围,优势种群3-4种,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渗系统 硝化菌群 16S 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氨氮去除机理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禄 喻志平 赵智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0-504,共5页
通过对稳定运行的快渗池采样监测和利用室内人工土柱法研究了渗滤系统中氨氮、硝氮的分布和转化,探讨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氮的去除机理.结果显示,在布水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主要发生吸附反应,吸附态氨氮主要集中在0~5... 通过对稳定运行的快渗池采样监测和利用室内人工土柱法研究了渗滤系统中氨氮、硝氮的分布和转化,探讨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氨氮的去除机理.结果显示,在布水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主要发生吸附反应,吸附态氨氮主要集中在0~50cm砂层;在落干期,吸附态氨氮发生硝化反应,在下一次布水时硝氮随水流排出;系统的反硝化能力较弱,总氮的去除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氨氮 硝化-反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渗-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廷亮 汪翠萍 +2 位作者 刘晓吉 张国臣 王凯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89,96,共4页
采用人工快渗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试处理设施。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3-)N、T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86%、78%、92%、88%,出水优于GB 18918-2002 1级B标准。年削... 采用人工快渗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试处理设施。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NH_(3-)N、T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86%、78%、92%、88%,出水优于GB 18918-2002 1级B标准。年削减COD、TN、TP分别约为98、31、4 kg,运行成本约0.2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处理 生态处理技术 人工快渗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土地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城镇污水工艺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利民 刘丛 +1 位作者 崔程颖 赵建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通过中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主要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机理,系统经过15~30d左右培养后,基本稳定,可完成系统启动;湿干周期在1:6时,CRI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综合考虑CRI系统处理效果和日处理水量,选取水力负荷1.2m3/m2... 通过中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主要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机理,系统经过15~30d左右培养后,基本稳定,可完成系统启动;湿干周期在1:6时,CRI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综合考虑CRI系统处理效果和日处理水量,选取水力负荷1.2m3/m2·d较为适宜;快速渗滤系统COD、TN、NH3-N和TP的出水浓度与填料厚度呈负指数相关性。以EGSB系统为前处理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厚度采用100~125cm;以初沉池为前处理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填料厚度采用150~175cm较为适宜;增加通气管对CRI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快速渗滤 工艺优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示范工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超 侯成林 +1 位作者 吴为中 朱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60-2965,共6页
以滇池流域受污染的大清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示范工程研究,根据气候条件、进水水质和运行工艺分为6个工况,以探索污染负荷和工艺参数对CRI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2 m.d-1、湿干比1:1是该示范工程... 以滇池流域受污染的大清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示范工程研究,根据气候条件、进水水质和运行工艺分为6个工况,以探索污染负荷和工艺参数对CRI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2 m.d-1、湿干比1:1是该示范工程运行的最优工艺条件。CRI系统对有机物(COD)的平均去除率范围17.42%~63.75%;对氨氮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高、低污染负荷下NH3-N去除率分别为56.71%、85.48%;CRI示范工程硝化作用较强,反硝化能力较弱,对TN的平均去除率范围为10.69%~28.29%;CRI示范工程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27.62%,最佳工艺条件下为50.23%。CRI系统可通过对填料进行优化组合、适当增大饱水带高度,强化除磷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 硝化 湿干比 水力负荷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正昱 何腾兵 +1 位作者 潘彩萍 杨小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指出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CRI系统以其低投资、低能耗、操作管理方便以及净化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实现污水资源化中的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渗滤系统 污水资源化 水力负荷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滤系统处理小区洗衣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顾丽 汪翙 +2 位作者 冯骞 薛朝霞 吴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6,共3页
家庭洗衣废水直排水体给城市河道带来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污染。本试验利用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对居住小区家庭洗衣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室内模拟土柱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快滤系统对洗衣废水中的LAS,COD及氨氮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 家庭洗衣废水直排水体给城市河道带来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污染。本试验利用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对居住小区家庭洗衣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室内模拟土柱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快滤系统对洗衣废水中的LAS,COD及氨氮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和稳定性能,其对LAS、COD、BOD及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0%、79.8%、72.5%和90.88%。此外,从快滤系统的工作方式、人工土组成及配比和土层厚度三方面对联合去除率的贡献以及各去除机制之间的交叉效应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 家庭洗衣废水 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脱氮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俊敏 刘方 +1 位作者 付永胜 杨继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4,57,共4页
为了探寻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脱氮的机理,采用人工试验土柱模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通过监测不同高度出水中的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得到了其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试验土柱中填料层0~1200mm段氨氮的去除率很高,约占总去... 为了探寻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脱氮的机理,采用人工试验土柱模拟人工快速渗滤系统,通过监测不同高度出水中的氨氮、硝态氮和总氮的浓度,得到了其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试验土柱中填料层0~1200mm段氨氮的去除率很高,约占总去除率95%,深度越浅氨氮降解效率越高,深度越大氨氮降解效率越低;填料层中900mm处,硝态氮达到最大值14.08~15.06mg·L-1,在兼氧段(900~1200mm)和厌氧段(1200~1500mm)硝态氮浓度下降仅10%左右;出水总氮浓度16.50~21.85mg·L-1,去除率为28.35%~2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脱氮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法处理干旱区小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永杏 尚斌 +2 位作者 董红敏 陶秀萍 黄宏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41-2345,共5页
人工快速渗滤法作为一种处理效率较高、处理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低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比较符合小城镇污水处理需求。针对西北干旱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利用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比和不同湿干比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 人工快速渗滤法作为一种处理效率较高、处理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技术要求低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比较符合小城镇污水处理需求。针对西北干旱区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利用模拟系统研究了不同填料比和不同湿干比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小城镇污水时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砂比2∶1的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优于其他填料比,对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分别为35.05%~65.07%、53.27%~70.38%、10.42%~49.65%和11.61%~50.27%。COD、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在湿干比1∶1时最高,分别为27.86%~65.07%、49.65%~53.18%和50.27%~57.14%。在湿干比1∶5时,总磷的最高去除率为45.37%~6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法 土砂比 湿干比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堵塞-恢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华清 李义连 +1 位作者 宁宇 吕凤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采用干湿交替间歇进水的运行方式,以不同粒径的河砂为填料构建3组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研究CRI系统的堵塞-恢复规律,填料粒径与系统出水COD、水力负荷和纳污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温度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I系统堵塞后... 采用干湿交替间歇进水的运行方式,以不同粒径的河砂为填料构建3组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研究CRI系统的堵塞-恢复规律,填料粒径与系统出水COD、水力负荷和纳污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温度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RI系统堵塞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期即可以自然恢复活性。细砂CRI系统的稳定性最好,出水COD最稳定,抗冲击能力和纳污量强于混砂和粗砂CRI系统。当温度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波动时,对系统处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实际工程应建造多级系统或并行系统解决堵塞问题,以保证系统的水力负荷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堵塞-恢复 填料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