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院合宪性解释的限度
1
作者 李海平 冯柏林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0,156,共13页
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需要划定必要的限度,否则会造成合宪性解释的滥用。合宪性解释具有法律解释方法和宪法间接适用方式的双重属性,由此决定了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的限度应当根据司法权受立法权约束和宪法适用权限定的权力逻辑进行划定。... 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需要划定必要的限度,否则会造成合宪性解释的滥用。合宪性解释具有法律解释方法和宪法间接适用方式的双重属性,由此决定了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的限度应当根据司法权受立法权约束和宪法适用权限定的权力逻辑进行划定。在立法权约束维度,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应当遵循法律文义和法律目的双重限度,不得进行超越制定法目的的合宪性续造。在宪法适用权限定维度,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应当限定于宪法文义范围之内,不得进行宪法续造,不得违反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法院运用合宪性解释的保全规则还应当恪守一定的审查限度,在形式违宪、规则违宪和目的违宪等“明显违宪”的情形下,法院不得运用保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解释 合宪性续造 宪法适用 合宪性审查 目的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案审查在宪法监督中的定位、完善重点及合宪合法性检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松山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8,共17页
备案审查与宪法监督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甚至过于乐观地认为备案审查就是宪法监督。完善备案审查制度需要分步骤扩大备案范围,以制定法律的方式对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程序进行规定,建立起全国人大常委会终局裁决的制... 备案审查与宪法监督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甚至过于乐观地认为备案审查就是宪法监督。完善备案审查制度需要分步骤扩大备案范围,以制定法律的方式对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程序进行规定,建立起全国人大常委会终局裁决的制度以及对法律违反宪法的审查监督制度。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开展备案审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其中可能存在的合宪合法性问题也需谨慎研究。宪法、法律设立这两个机构的初衷,是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够经常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削弱和代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由法制工作机构向常委会做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不能表明其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就代表了常委会的意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所规定的六个审查标准是否完全合宪合法,似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案审查 宪法监督 扩大范围 健全程序 审查标准 工作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合宪性审查的类型化区分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学磊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3,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传统的合宪性审查概念难以周延解释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实践。整体而言,我国事实上存在两种性质、三种类型的合宪性审查。根据审查主体对合宪性审查是否享有裁量空间,可以将合宪性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传统的合宪性审查概念难以周延解释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实践。整体而言,我国事实上存在两种性质、三种类型的合宪性审查。根据审查主体对合宪性审查是否享有裁量空间,可以将合宪性审查分为羁束性合宪性审查与裁量性合宪性审查两种性质。羁束性合宪性审查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基于法定职责的合宪性审查与基于依宪执政要求的合宪性审查两种类型;裁量性合宪性审查则是指基于宪法监督权的合宪性审查。三种类型的合宪性审查在审查依据、发生场景和规范效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实践中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合宪性审查的完整面向。对合宪性审查进行类型化区分,有助于准确把握合宪性审查在我国的丰富内涵,推动建构中国特色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法定职责 依宪执政 宪法监督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案审查制度基本功能的成熟度:标尺与方法
4
作者 谭清值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200,共15页
一项制度预设的基本功能奠定了该制度的基调和底色,备案审查制度也概莫能外。可以从空间大小、关系结构及形态优劣三阶框架,检验、剖析备案审查制度基本功能的成熟度。在空间划定上,基于功能均衡的意旨,维护法制统一、保护合法权益和推... 一项制度预设的基本功能奠定了该制度的基调和底色,备案审查制度也概莫能外。可以从空间大小、关系结构及形态优劣三阶框架,检验、剖析备案审查制度基本功能的成熟度。在空间划定上,基于功能均衡的意旨,维护法制统一、保护合法权益和推进有效治理是备案审查制度的必备基本功能。在关系构造上,“保障宪法法律实施”是总括性功能,涵括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必备基本功能。必备基本功能之间的存续关系表现为“功能交错”,而适用关系会发生“功能冲突”。在形态演变上,维护“法制统一”功能应让位于维护“法治统一”功能,保护合法权益功能的外延应从抽象权益延展至综合权益,推进有效治理功能应通过法理立制实现一种规范上的制度自觉。只有备案审查制度基本功能臻于完备,才能打破西方对于立宪主义制度的话语垄断,为重要政治制度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案审查 宪法监督 规范性文件 法治统一 人权保障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锦光 苏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50,156,共15页
长期以来,受观念、制度、程序等因素影响,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推进较为缓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的背景下,落实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中对于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都具... 长期以来,受观念、制度、程序等因素影响,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推进较为缓慢。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的背景下,落实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中对于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要依托法律草案合宪性说明制度,强化对法律草案的合宪性审查工作,还要根据我国宪法监督体制对法律实施阶段的合宪性审查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机制和程序,构建从事前到事后的全过程的合宪性审查环节,实现对法律是否合宪的有效监督。对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有利于保障宪法权威和法治统一,推进宪法全面实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合宪性审查 宪法监督 宪法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开通对普铁站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事实与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超 闫泽坤 逯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6,156,共13页
本文以二氧化硫(SO2)作为污染物代表,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探究高速铁路(高铁)的开通对普速铁路(普铁)车站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推动普铁站周边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本文以二氧化硫(SO2)作为污染物代表,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探究高速铁路(高铁)的开通对普速铁路(普铁)车站周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推动普铁站周边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具体而言,高铁开通引发的“客货分线”效应改变了普铁站周边企业的生产过程,这些企业会通过减少工业锅炉使用数量、降低工业锅炉燃料消耗、提高污染处理能效、提升技术水平的手段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企业污染物排放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一分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差异化构造 被引量:5
7
作者 钱坤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权的同质化理解忽略了宪法文本的差异,也会造成“实效性难题”与“冗余性难题”。全国人大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政治上的优越地位,其宪法监督权建基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可通过多种方式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宪法监督是其中一项,在类型上属于政治控制型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相对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相对的优越地位,也有权开展政治控制型的宪法监督。1982年《宪法》特别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权限,使得常委会得以独占性地开展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属于规范控制型宪法监督,它的依据是宪法的规范效力。应注重两机关宪法监督权的性质差异,推进政治控制型监督与规范控制型监督共同保障宪法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民主集中制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主要法律障碍 被引量:60
8
作者 王克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2-74,共3页
为了保证宪法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违宪审查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违宪审查的机构未能建立起来,宪法规范缺少可适用性,法律适用与宪法及法律的解释相分离以及宪法监督欠缺相应的启动机制。因而,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至今未能实际建立... 为了保证宪法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违宪审查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违宪审查的机构未能建立起来,宪法规范缺少可适用性,法律适用与宪法及法律的解释相分离以及宪法监督欠缺相应的启动机制。因而,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至今未能实际建立起来。我国立法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宪法监督 违宪审查 宪法争议 违宪审查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违宪审查”:特色及生成实态——从三个有关用语的变化策略来看 被引量:35
9
作者 林来梵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40,共8页
在中国,用于指称"违宪审查"的相关用语以多样歧异的状态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其中无疑蕴含着违宪审查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生成实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中三个主流用语"宪法监督"、"违宪审查... 在中国,用于指称"违宪审查"的相关用语以多样歧异的状态存在,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其中无疑蕴含着违宪审查制度的中国特色及其生成实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其中三个主流用语"宪法监督"、"违宪审查"和"合宪(性)审查"在历史进程中重要性的递嬗,来审视有关"违宪审查"研究在中国的话语策略及其实践动机,并剖析其所对应的制度变革以及背后的复杂意味。自1982年现行宪法制定时期起,直至20世纪末期,主流学说主要使用"宪法监督"这一用语,一方面去界定自己国家的制度,另一方面又以这一概念作为一种视座去囊括各个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各种模式的违宪审查制度。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受到国外的影响,"违宪审查"一词逐渐在中国的学术界确立了稳固的主流地位。但违宪审查制度在中国所遭遇的理论与实践之难题,使得有必要刻意隐藏该制度的"牙齿"。在此背景之下,"合宪性审查"这一温和的用语就应运而生,并在默契之中逐步扩大着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监督 违宪审查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宪性推定与“合宪性审查”的概念认知——从方法论的视角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书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9,156-157,共9页
目前广泛使用的"违宪审查"概念在内容上对应于西方语境中的"constitutional review",但是反过来,"constitutional review"的原译很难直接对应"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概念在方法论层... 目前广泛使用的"违宪审查"概念在内容上对应于西方语境中的"constitutional review",但是反过来,"constitutional review"的原译很难直接对应"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概念在方法论层面主要表现为审查中的一种方法以及否定性功能。"宪法审查"、"违宪审查"与"合宪性审查"概念间的混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方法论认识的缺失。"是否违宪"与"是否合宪"在方法论上具有截然不同的内容。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分,在学理上可以溯源至塞耶谦抑主义。从作为实践形态的合宪性推定方法可知,"合宪性审查"概念在方法论层面具有特定的内容。通过在方法论层面辨析"宪法诉讼"、"司法审查"、"宪法实施"、"宪法遵守"、"宪法适用"、"宪法执行"、"宪法监督"等相关概念,构建以方法论为中心的概念体系,对于宪法方法的知识完备以及中国宪法审查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推定 合宪性审查 宪法审查 违宪审查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法备案审查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9
11
作者 谢维雁 段鸿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80,共12页
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立法备案审查、行政备案审查、法院附带审查三种审查形式中,作为一种经常性审查方式的立法备案审查最为重要,它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但目前远没有实现将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立法备案审查范围,立法备案... 在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立法备案审查、行政备案审查、法院附带审查三种审查形式中,作为一种经常性审查方式的立法备案审查最为重要,它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但目前远没有实现将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立法备案审查范围,立法备案审查的效果还没能充分体现出来。要实现将所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立法备案审查范围,须进一步厘清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法备案审查的理论基础,确定通过立法备案审查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范围,明确备案审查的规范依据及标准,完善备案审查的程序规则,强化备案审查的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规范性文件 立法备案审查 宪法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被引量:21
12
作者 高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23-29,共7页
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 ,违宪审查较为薄弱。当今世界有议会或权力机关监督、普通法院监督和专门机构监督三种宪法监督模式。中国应立足国情 ,总结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模式和经验 ,设立专... 我国现行宪法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 ,违宪审查较为薄弱。当今世界有议会或权力机关监督、普通法院监督和专门机构监督三种宪法监督模式。中国应立足国情 ,总结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模式和经验 ,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 ,即独立的宪法专门委员会 ,有效地审查和纠正违宪行为 ,以完善我国的宪法运行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监督 监督模式 监督机构 违宪审查 宪法法院 中国 宪法监督制度 上法机关 凯尔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推进我国军事立法的合宪性审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丛文胜 李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3,191,共10页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军事立法在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中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然是国家合宪性审查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创新推进...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军事立法在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中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然是国家合宪性审查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创新推进我国军事立法合宪性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国外开展的军事立法合宪性审查对我国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军事立法合宪性审查工作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当立足我国国情,全面强化全国人大在军事立法合宪性审查中的主导作用,依法规范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军事立法合宪性审查中的保证作用,重视发挥司法机关在军事立法合宪性审查工作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创新推进我国军事立法的合宪性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立法 合宪性 合宪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关系重构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少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62,共17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备案审查机构发现法规“同宪法相抵触”,可以进行处理。理论界于是认为备案审查制度包含了合宪性审查职责,但这种理解存在很多难题。在本质上,备案审查是一种立法监督制度,以合法性审查为主要职责,...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备案审查机构发现法规“同宪法相抵触”,可以进行处理。理论界于是认为备案审查制度包含了合宪性审查职责,但这种理解存在很多难题。在本质上,备案审查是一种立法监督制度,以合法性审查为主要职责,发挥间接的宪法监督功能。虽然在备案审查中直接依据宪法进行审查有法律空间,但该工作存在现实局限性,表现为直接同宪法相抵触的法规数量少、发现难,且审查机构没有能力从涉宪法的规范性文件中发现、处理真正的宪法争议,也不会质疑法规的依据是否合宪。备案审查实践中从未依据宪法进行过实质性审查。将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混淆在一起,不利于合宪性审查制度建设。我国正在建设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为中心的集中式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它排斥在备案审查中进行合宪性审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时应当建立备案审查的合宪性审查提请机制,让备案审查为合宪性审查提供案源和动力,实现两者的衔接协调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案审查 合宪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 宪法监督 提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意义 被引量:32
15
作者 胡锦光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共8页
在我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关键是设立专门的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合宪性审查程序机制、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宪法实施机制、合宪性审查技术规范等;"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名义... 在我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关键是设立专门的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机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合宪性审查程序机制、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宪法实施机制、合宪性审查技术规范等;"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名义上虽说是由法律委员会更名而来,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全国人大新设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这一举措对于推进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工作,保证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实效性,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解决合宪性审查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合宪性审查难题,并能够有效统一审查体系和审查标准,从而提升协助合宪性审查机构的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宪法监督 合宪性审查 审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年宪法以前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案例之启示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5,共8页
宪法理论界通常认为我国没有宪法解释案例,也无违宪审查的实践。1982年宪法以前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的案例表明,宪法的实施,不可避免地需要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而已有的案例以经验事实表明,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具有被动性、非授... 宪法理论界通常认为我国没有宪法解释案例,也无违宪审查的实践。1982年宪法以前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的案例表明,宪法的实施,不可避免地需要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而已有的案例以经验事实表明,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具有被动性、非授权性、先例性、非制度性、随机性与客观性。研究和分析这些案例包含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原理,对于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制度,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违宪审查 案例 法律解释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司法化理论与制度生命力的重塑——齐玉苓案批复废止10周年的反思 被引量:20
17
作者 谢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9,共14页
宪法司法化是我国宪法学界为有效实施宪法进行的重要探索,随着最高人民法院齐玉苓案批复废止,一些人误认为宪法司法化已经丧失生命力。近年来许多迹象表明,宪法司法化在理论和实践中并未终止,其仍是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备选项。人们对宪... 宪法司法化是我国宪法学界为有效实施宪法进行的重要探索,随着最高人民法院齐玉苓案批复废止,一些人误认为宪法司法化已经丧失生命力。近年来许多迹象表明,宪法司法化在理论和实践中并未终止,其仍是我国宪法实施的重要备选项。人们对宪法司法化的误解,一是源于该概念的泛化,二是源于对该概念与现行宪法兼容性的过度担忧。要重塑宪法司法化的生命力,就理论而言,应当对已经泛化的宪法司法化概念进行厘清,区分三个层次的宪法司法化;就制度而言,应当对三个层次宪法司法化与现行宪法的兼容性区别对待,即广义宪法司法化与现行宪法不兼容,狭义宪法司法化与现行宪法兼容,中义宪法司法化与现行宪法兼容性最大的阻碍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文件,但这两个文件可能因涉及行使宪法解释权而存在合宪性问题。在我国,宪法司法化不仅仍然有着充分的生命力,而且在当下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背景下,其能够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 宪法司法化 齐玉苓案 合宪性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合宪性审查的组织发掘与制度补强 被引量:4
18
作者 谭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6,共9页
中国合宪性审查的制度建构有其自身的组织基础与制度背景。国外违宪审查的制度发展趋势只是为我国制度的完善提供侧面借鉴。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效果发挥还取决于合宪性审查对象的宽泛定位、相应审查结果反馈的真实有效、相关国家机构... 中国合宪性审查的制度建构有其自身的组织基础与制度背景。国外违宪审查的制度发展趋势只是为我国制度的完善提供侧面借鉴。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制度效果发挥还取决于合宪性审查对象的宽泛定位、相应审查结果反馈的真实有效、相关国家机构在审查线索方面的权力协作以及专门委员会之间的审查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 专门委员会 宪法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房亚明 郑小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6,共6页
宪法是争夺、分配和行使政治权力的规则。建构有效的合宪性审查制度,需要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市场化、人民的公民观、宪法的法律化等条件。民主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不完善、公民权利意识缺失和宪法自我防护机制的内在不足导致了我国... 宪法是争夺、分配和行使政治权力的规则。建构有效的合宪性审查制度,需要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市场化、人民的公民观、宪法的法律化等条件。民主化水平不高、市场经济不完善、公民权利意识缺失和宪法自我防护机制的内在不足导致了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缺位。完善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需要优化政治结构、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多元力量的发展、培育公民精神、完善宪法和配套的法律、推动宪政转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合宪性审查制度 约束条件 宪政转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的双重属性——以《宪法》第41条为分析基础 被引量:12
20
作者 焦洪昌 江溯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0,共10页
我国《宪法》第41条的规范结构及合宪性审查制度的运行实践表明,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具有监督权和救济权的双重属性。近年来,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逐渐成为重要的权利救济手段,与司法制度的冲突开始浮现。亟待整合权利救济渠道,建立公... 我国《宪法》第41条的规范结构及合宪性审查制度的运行实践表明,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具有监督权和救济权的双重属性。近年来,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逐渐成为重要的权利救济手段,与司法制度的冲突开始浮现。亟待整合权利救济渠道,建立公民审查建议的法院移送机制,以维护法制统一与司法公信力。民主监督属性则是《宪法》赋予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的规范属性,不能因法院移送机制改革而削弱。为此应当放宽对建议人的主体资格限制,赋予普通公民为公益起诉并提出审查建议的权利;并在合宪性审查制度中设立听证程序,作为加强民主监督属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宪性审查建议权 双重属性 《宪法》第41条 监督权 救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