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华夷之辨·华夷之辩·华夷之变——关于中华民族形成的再思考 |
李玉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研究及展望 |
孙涛
栾翔茹
周思思
刘金林
|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研究——以大禹文化为例 |
黄丽
崔明德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论析 |
宋才发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中国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
白晋湘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教学把握 |
赵富学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关于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思考——基于“国家—民族”理论 |
吴玥
张继焦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民族博物馆展览叙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的研究 |
韩凤君
敖敏
|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智能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的三重视域 |
王丽莹
王安全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贵州白裤瑶服饰中民族互嵌的形象书写 |
刘宗明
李朝阳
富雅婷
|
《丝绸》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1
|
数字共睦态:网络语境下传统艺术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
孙佼佼
郭英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以文化资源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于甘肃天水伏羲文化的案例考察 |
崔慧芳
金炳镐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
陈璐璐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1
|
|
|
14
|
以传统体育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理路与教育路径 |
刘显
林东梅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文化政治视域下“文化台独”的历史审视、理论批判与功能遏制 |
唐扬
李婷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中华民族”自在生成与自觉构建语境下形(心)意拳的历史叙事逻辑 |
侯天媛
郭玉成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隐喻视阈下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刘灿姣
张玲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多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与演进——以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为个案的考察 |
孙晓晨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学校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
张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统合实践与协同路径 |
高永久
杨龙文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