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流动的道德载体:明清商人墓碑文中的价值观探析 |
宋立杰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明清反理学思潮与《狂人日记》的诞生 |
孙伟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清代及民国时期西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宗祠碑刻和族谱文献为中心 |
段丽
李良品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明清“苍龙教子”墨龙图及其意涵演变 |
高婷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流动的媒介:明清商人与儒家文化的传播研究 |
宋立杰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明清回儒人性概念阐释与伊儒会通 |
马晓琴
张伦恺
|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清儒礼学研究中的“礼意”追求 |
林存阳
罗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8
|
海幢八景视角下清代广州寺庙园林的景观营造路径探索 |
胡滢
李晓雪
|
《广东园林》
|
2024 |
0 |
|
9
|
祖荫的张力:清代以降清水江下游天柱苗侗地区祠堂的修建 |
吴才茂
李斌
龙泽江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1 |
14
|
|
10
|
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 |
赵吉惠
吴兴洲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1
|
清代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
舒时光
吴承忠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2
|
明清时期工商会馆“庙、馆、市”合一新探——以山陕会馆为例 |
赵鹏
李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3
|
基于GIS的历史城市形态研究——以清代广州寺院分布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
何韶颖
汤众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4
|
《师伏堂日记》所见皮锡瑞之经学观 |
吴仰湘
杨艳萍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7
|
|
15
|
也谈“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与张明富先生商榷 |
王世华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16
|
清代理学的特点 |
龚书铎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7
|
也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明清贾儒关系问题研究之反思 |
梁仁志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8
|
儒道医风:明清医者画像中的理想形象 |
冯玉荣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9
|
云南昆明明清时期寺庙部分园林艺术分析研究 |
刘翼
刘琴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3 |
2
|
|
20
|
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 |
张德让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