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ion-based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for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欣 徐昕 戴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54-1465,共12页
A new vision-based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cision making of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Firstly,a real-time long-distance lane detection approa... A new vision-based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cision making of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Firstly,a real-time long-distance lane detection approach was presented based on a linear-cubic road model for two-lane highways.By using a novel robust lane marking feature which combines the constraints of intensity,edge and width,the lane markings in far regions were extracted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Next,the detected lane lines were selected and tracked by estimating the lateral offset and heading angle of ego vehicle with a Kalman filter,Finally,front vehicles were located on correct lanes using the tracked lane lines,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lane perception approach can achieve an average correct detection rate of 94.37% with an average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0.35%,The proposed approaches for long-distance lane perception and front vehicle location were validated in a 286 km full autonomous drive experiment under real traffic conditions.This successful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pproaches are effective and robust enough for full autonomous vehicles on highway r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e detection lane tracking front vehicle location full autonomous vehicle feature line section autonomous driving v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隧洞检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孙玉山 张力文 +2 位作者 张国成 曹建 庞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3-1267,共15页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因其灵活性高、可自主航行等特点,逐渐成为输水隧洞检测的新兴手段。然而,输水隧洞空间狭窄、流场复杂、光线黑暗,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定位、运动控制与缺陷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使用水下机器...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因其灵活性高、可自主航行等特点,逐渐成为输水隧洞检测的新兴手段。然而,输水隧洞空间狭窄、流场复杂、光线黑暗,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导航、定位、运动控制与缺陷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输水隧洞检测的成功应用,对输水隧洞检测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流场水动力分析、运动控制、导航定位及智能检测4个方面,指出了上述关键技术的难点并结合相关理论及实际工程应用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式水下机器人 输水隧洞检测 水动力 运动控制 导航定位 路径规划 安全评价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光照环境的车辆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烜 彭佳强 +3 位作者 张杰 戴剑军 潘思宇 吴政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5,共9页
在智慧交通系统和城市安全领域中,准确获取车辆信息至关重要.通过视频或图像等视觉识别手段可以直接获取车辆相关信息.然而,在低光照环境下,图像亮度和对比度降低、噪声增加、图像细节特征易丢失,这些问题导致车辆目标检测算法的精度大... 在智慧交通系统和城市安全领域中,准确获取车辆信息至关重要.通过视频或图像等视觉识别手段可以直接获取车辆相关信息.然而,在低光照环境下,图像亮度和对比度降低、噪声增加、图像细节特征易丢失,这些问题导致车辆目标检测算法的精度大大降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光照图像增强算法和改进目标检测算法的车辆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增强算法ZeroDCE对低光照图像进行增强,以提升图像亮度;然后,利用改进的AFF-YOLO目标检测网络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车辆检测;最后,将本文方法在车辆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并分析不同低光照等级对于车辆检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目标检测的精度,与低光照图像相比,增强后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mAP@0.5提升了4.9%,达到94.7%;而且光照强度越低,增强后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提升越显著.研究成果可为低照度环境下的车辆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计算机视觉 低光照环境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GPS/SINS/Vision组合导航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 李小民 钱克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1,共5页
针对无人机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航向角误差可观测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GPS/SINS/Vision组合导航方法。使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像机获取周围景物的图像序列,通过跟踪图像序列中提取的特征点,利用极几何约束获得其间摄像机的位移信... 针对无人机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航向角误差可观测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GPS/SINS/Vision组合导航方法。使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像机获取周围景物的图像序列,通过跟踪图像序列中提取的特征点,利用极几何约束获得其间摄像机的位移信息,将测量到的位移信息融合到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构成GPS/SINS/Vision组合导航系统。通过观测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摄像机位移在像平面上的投影误差,建立组合导航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导航系统的误差状态,并根据估计结果对导航系统状态进行修正。推导了滤波器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使用Simulink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在水平姿态角偏差为10°左右、航向角偏差为20°左右的初始条件下,水平姿态角误差和航向角误差均能快速收敛,水平姿态角误差在10s后收敛到1°左右,航向角误差20 s后收敛到2°以内。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无人机姿态角估计的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GPS/SINS/vision组合导航 可观测性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定位与导航方法研究综述
5
作者 谷美颖 李航 +2 位作者 张家伟 百晓 郑锦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85,共35页
随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农业、消防、测绘、航拍以及娱乐应用.这些应用需要无人机在精准的自我定位下进行自主飞行,通常高度依赖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 随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农业、消防、测绘、航拍以及娱乐应用.这些应用需要无人机在精准的自我定位下进行自主飞行,通常高度依赖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然而,GNSS在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方面存在多种缺陷(如非视距接收、多路径效应、欺骗信号),这推动了补充或取代卫星导航新方法的发展.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定位与导航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的视觉传感器,实现自主定位与导航,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贡献在于系统性地梳理了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定位与导航技术,全面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无人机视觉定位的方法,主要分为图像检索和图像匹配两类,并对其技术特点、适用场景以及相关数据集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其次,详细阐述了无人机视觉导航的方法,根据导航功能的不同分为障碍物检测与规避方法以及路径规划方法,揭示了现有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定位与导航方法在公共可用数据集、硬件加速、环境复杂性、实时性要求、能源限制以及模拟器到真实世界的泛化等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视觉定位 视觉导航 机器视觉 图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业车辆及机器人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少侠 闫建伟 +2 位作者 蒙超 石国照 吴锦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27,共16页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农业车辆和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搭载机器视觉导航系统的农业车辆及机器人也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任务中,但在复杂农业环境中的应用仍存在问题。为此,对农业视觉导航技术进行总结,详细论述了视觉...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农业车辆和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搭载机器视觉导航系统的农业车辆及机器人也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任务中,但在复杂农业环境中的应用仍存在问题。为此,对农业视觉导航技术进行总结,详细论述了视觉导航图像采集技术;对基于图像分割和作物特征点检测的导航路径提取方法进行讨论,并分析了两种导航路径提取方法共同涉及的导航线拟合方法。最后,讨论了农业车辆及机器人视觉导航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为农业车辆及机器人视觉导航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车辆 农业机器人 机器视觉 视觉导航 导航路径提取 导航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艇对接回收的STag标记视觉导引技术
7
作者 肖咏昕 向先波 +2 位作者 孔典 杨立春 杨少龙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5,共9页
[目的]针对无人艇自主对接回收中实时位姿精准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无人艇对接回收的STag标记视觉导引技术。[方法]利用STag标记姿态稳定的特性,将其选作视觉导引中的基准标记。通过对无人艇摄像头视频流中STag标记的检测,结合摄像... [目的]针对无人艇自主对接回收中实时位姿精准获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无人艇对接回收的STag标记视觉导引技术。[方法]利用STag标记姿态稳定的特性,将其选作视觉导引中的基准标记。通过对无人艇摄像头视频流中STag标记的检测,结合摄像头的内部参数及STag标记的尺寸,融合EPnP及直接线性变换算法来解算回收装置与无人艇的相对位姿,并对其进行限幅滤波及一阶低通滤波处理,进而获得视线导引所需的横向偏距及航向偏差。[结果]在静态性能测试中,目标检测的角度误差平均值为6.85°,距离误差平均值为0.056m;在自主回收导引的湖上测试中,静态对接及动态对接的精度均在正负0.5m内。[结论]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无人艇对接回收方式,STag标记视觉导引可提高无人艇自主对接末端精度,提升整体回收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对接 回收 目标检测 导航系统 视觉导引 STag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汽车检测系统物理对抗攻击
8
作者 刘育秋 唐亮 王宁珍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保护个人车辆的隐私信息,实现汽车伪装,对基于视觉的汽车检测系统进行物理对抗攻击。在3D对抗攻击框架的基础上,对攻击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升3D对抗纹理在多视角多场景设定下的攻击效果,设计针对天气变化的带权分层颜色映... 为保护个人车辆的隐私信息,实现汽车伪装,对基于视觉的汽车检测系统进行物理对抗攻击。在3D对抗攻击框架的基础上,对攻击算法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设计,提升3D对抗纹理在多视角多场景设定下的攻击效果,设计针对天气变化的带权分层颜色映射网络,使对抗纹理能够在训练流程中表达在天气参数下的颜色反应,从而进一步增强攻击在物理世界实现的鲁棒性。进行了数字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视觉的汽车检测系统在本算法攻击下检测的平均召回率降低了49.4%。从而,本算法优化出的对抗纹理具备的物理世界可实现性,能够在物理世界实现使检测系统的准确率下降至少3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检测系统 物理对抗攻击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空跨介质无人平台导航技术发展展望
9
作者 赵玉新 姚嘉璨 +2 位作者 奔粤阳 舒东亮 王健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645,共9页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是指既能够实现在空中飞行又可以在水面以及水下航行,同时能够完成多次水空介质跨越的新型无人平台。作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人平台,其复杂任务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对导航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其在不同任务剖面下...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是指既能够实现在空中飞行又可以在水面以及水下航行,同时能够完成多次水空介质跨越的新型无人平台。作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人平台,其复杂任务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对导航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其在不同任务剖面下的无缝导航,首先系统梳理了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其次深入分析了在跨介质导航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与挑战,总结了跨介质导航需求,详细阐述了水空跨介质导航的关键技术思路。最后展望了未来水空跨介质无人平台导航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导航 场景感知 异常检测 自主重构 鲁棒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位姿估计方法
10
作者 张永挺 韩彦微 +2 位作者 林永昌 冯一桐 刘剑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检作业强度。由于飞行精度要求高,搭载能力有限,仅依靠无人机搭载摄像头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融合确定位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室内已有固定摄像... 变电站室内无人机巡检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检作业强度。由于飞行精度要求高,搭载能力有限,仅依靠无人机搭载摄像头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数据融合确定位姿无法满足精度要求,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室内已有固定摄像头的泛在物联的多视觉-惯导融合框架,针对室内光线情况对无人机摄像头图像进行强化,并与IMU数据结合得到初步的无人机位置数据。进一步通过在无人机上布设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QR码),应用改进后的PnP(perspective-n-point)算法优化无人机位姿数据。飞行结束后在无人机机巢对IMU的累计误差进行校验。实验证明:该方法布设与维护的工作量小,相较仅依靠搭载摄像头与IMU数据融合算法,飞行精度有较大提高,可满足变电站内无人机巡检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室内无人机 位姿估计 多视觉-惯导融合框架 改进Pn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的车载红外目标检测改进算法研究
11
作者 侯军 杨洁 邵凯青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针对车载红外图像检测中的目标相互遮挡和小尺度目标漏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车载红外目标检测改进算法(VITD-YOLO)。首先,在Neck网络中增加大尺寸特征网络预测层(S-layer),增强网络对于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其次,在Backbone网络中设... 针对车载红外图像检测中的目标相互遮挡和小尺度目标漏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车载红外目标检测改进算法(VITD-YOLO)。首先,在Neck网络中增加大尺寸特征网络预测层(S-layer),增强网络对于小目标的检测精度;其次,在Backbone网络中设计C2F-DA模块,利用offset轻量化结构增强模型对目标的局部特征感知能力,并结合3种不同尺度自注意力设计了动态卷积头检测模组(Dy-head),提高被遮挡和密集目标的定位和分类精度;最后,采用Focal-SIoU作为网络的损失函数,解决训练样本中行人车辆目标类别不均衡问题,并提高网络训练和推理能力。将该算法在FLIR红外数据集上测试,实验结果表明:VITD-YOLO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和鲁棒性,对小尺度目标检测精度更高;该算法的平均精度达到91.2%,比原算法提高了2.5%,召回率达到83.4%,比原算法提高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车载红外目标检测算法 YOLOv8 辅助驾驶 图像识别 C2F-DA Focal-S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uits,vegetabl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12
作者 ZHANG Ruizhi LIU Qianyuan +3 位作者 HUANG Yuying LIU Bing CHANG Zhiguang WANG Jiaoling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3期63-74,共12页
The cold chain in the production area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the primary link to reduce product los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but it is also a weak link.With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cold chai... The cold chain in the production area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is the primary link to reduce product los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but it is also a weak link.With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cold chain logistics,intelligent devices,and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n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 areas,extending the shelf lif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and reducing fruit and vegetable losses.They have many advantages in fruit and vegetable pre-cooling,sorting and packaging,testing,warehousing,transportation,and other aspect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apidly developing and widely used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including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intelligent handling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or optical technology,intelligent sorting based on sensors,electronic optics,and other technologies,intelligent detection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y,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perspective imaging technology,etc.It analyses and studies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 of various scholars in appl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fruit and vegetable cold chain storage,sorting,detection,transportation,and other links,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ld chain logistics.However,apply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fruit and vegetable cold chain logistics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The challenges of high cost,difficulty in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and talent shortages have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ld chains.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it is proposed that costs be controlled through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other means to lower the entry threshold for small enterprises.Strengthen integrat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s to improve data security and system compatibility.At the same time,the government should introduce relevant policies,provide necessary financial support,and establish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s.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cold chain logistics.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ost control,talent cultivation,and policy guidance,we aim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provide idea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fruit and vegetable cold chain log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uits and vegetables cold chain logistics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intelligent handling computer vision spectral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轨道车辆自主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拓 谢远翔 +4 位作者 盛峰 谢兰欣 张颖 安雪晖 曾小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针对轨道施工车辆自主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前视相机拍摄百米标视频的轨道车辆自主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YOLOX-s网络进行改进并构建了百米标的目标检测模型,完成对百米标的目标检测;其次,当检测到百米标后,结合图像预处理和卷积... 针对轨道施工车辆自主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车载前视相机拍摄百米标视频的轨道车辆自主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YOLOX-s网络进行改进并构建了百米标的目标检测模型,完成对百米标的目标检测;其次,当检测到百米标后,结合图像预处理和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RNN)网络构建百米标数字文本识别模型,提取百米标的数字文本信息,从而实现对轨道施工车辆的定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轨道施工车辆的位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定位 机器视觉 目标检测 文本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视觉的端到端驾驶员疲劳检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珍 陈超 +2 位作者 许靖宁 余荣杰 宗佳琪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2,共9页
营运驾驶员长时间疲劳驾驶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此,企业在营运车辆上安装相机采集驾驶员面部视频,基于模型和算法自动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通过语音提醒甚至启用远程护航进行疲劳干预,以此提高驾驶安全。现有的疲劳检测研究大... 营运驾驶员长时间疲劳驾驶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为此,企业在营运车辆上安装相机采集驾驶员面部视频,基于模型和算法自动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通过语音提醒甚至启用远程护航进行疲劳干预,以此提高驾驶安全。现有的疲劳检测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面部关键点检测的算法,该类算法对面部视频的质量要求严格。在真实的营运行车环境中,夜晚光线过差,相机位置安装不理想,驾驶员面部遮挡等均会造成关键点检测失效,从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设计了一种端到端营运驾驶员疲劳检测模型,该模型以相机采集的驾驶员面部视频作为输入,使用CNN网络提取视频单帧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时序单帧特征作为LSTM网络的输入来最终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实验表明,模型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远优于现有的面部关键点模型。此外,为了提高该模型在实际行车环境中的鲁棒性,基于光线变化及相机变化的模拟操作在训练数据上进行了数据增强,通过模型重训练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及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前,营运车辆行车环境下模型的AUC相比实验室模型下降37.3%,而改进后AUC仅下降9.7%,模型的鲁棒性得到改善,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营运车辆自然驾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视觉 疲劳检测 端到端模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拍视频车辆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奇光 商健 +2 位作者 刘博 岑强 陈卫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72-1779,共8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视觉平台下的车辆多目标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网络与优化ByteTrack算法相结合的无人机视觉车辆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小目标特征不明显的情况,增强了YOLOv7网络浅层语义信息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采用SIoU-Los... 为了提高无人机视觉平台下的车辆多目标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7网络与优化ByteTrack算法相结合的无人机视觉车辆多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小目标特征不明显的情况,增强了YOLOv7网络浅层语义信息的特征提取能力,同时采用SIoU-Loss对坐标损失函数进行优化,加快锚框收敛速度;其次,根据车辆运动特点,在ByteTrack算法的基础上,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状态向量融入加速度信息;最后,在VisDrone2021数据集上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7网络的平均检测精度比原网络提高3.2%,跟踪算法准确度比基准算法提高1.2%,高阶跟踪精度提高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多目标跟踪 无人机 YOLOv7网络 ByteTrack算法 车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AMTL-MobileNet V3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忠强 李孟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7-1415,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CBAMTL-MobileNet V3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轻量级模型MobileNet V3,减少其层数加快模型的训练和检测速度;将模型中的SE模块置换为注意力模块(CBAM)使模型更聚焦于特定特征,提高特征提取能力,进而提高检测... 提出了一种基于CBAMTL-MobileNet V3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轻量级模型MobileNet V3,减少其层数加快模型的训练和检测速度;将模型中的SE模块置换为注意力模块(CBAM)使模型更聚焦于特定特征,提高特征提取能力,进而提高检测攻击的精确度;引入迁移学习对模型权重进行微调,减少参数和内存资源的消耗,缩短了训练时间,使模型表现出更快的运算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各项检测指标都优于MobileNet V3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既具备轻量级模型的高效性,同时又高于其他复杂模型的检测精度,识别各类别攻击的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计量 机器视觉 入侵检测 深度学习 轻量级模型 车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视觉/惯导系统的异常数据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海燕 王立勇 +4 位作者 苏清华 王绅同 张鹏博 王弘轩 谢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226,共7页
视觉/惯导航系统(VINS)中传感器异常数据的故障检测(FD)方法对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基于视觉/惯导航系统的异常数据检测与排除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测量残差的异常数据检测算法(VINS-ORFD),通... 视觉/惯导航系统(VINS)中传感器异常数据的故障检测(FD)方法对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基于视觉/惯导航系统的异常数据检测与排除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测量残差的异常数据检测算法(VINS-ORFD),通过对相机和IMU异常数据进行主动检测并过滤,提升系统可靠性。基于TUM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实现视觉和IMU传感器异常数据快速检测,还能提升至少22.66%的定位精度(R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性导航系统 传感器异常数据 故障检测 VINS-OR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倒播差插秧视觉导航线实时提取方法
18
作者 潘宇镭 吴雨铧 +4 位作者 李成龙 史荣凯 赵岳飞 王永维 王俊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1-50,共10页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父本倒播差插秧作为确保制种成功的关键策略之一,对时间敏感性与空间精确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视觉导航可显著提升作业精度与效率,然而,面对多样化制种条件,如母本作物的形态差异、作物行内的漏插现象以及作物行的...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父本倒播差插秧作为确保制种成功的关键策略之一,对时间敏感性与空间精确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视觉导航可显著提升作业精度与效率,然而,面对多样化制种条件,如母本作物的形态差异、作物行内的漏插现象以及作物行的低直线度等问题,实时且准确地提取行间导航线成为制约制种智能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精确、实时的行间导航线提取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全面验证。构建了一个包含不同播差的倒播差数据集,并基于此数据集,优选双分支分割网络(BiSeNet V2)训练模型提取母本作物行掩膜。利用掩膜内各像素的距离转换结果,提取母本作物行的中心线。使用分段筛选法提取最靠近父本厢左右两侧的母本作物行中心线作为父本厢边界线。使用旋转扫描法配对两侧父本厢边界线特征点,并将配对的特征点对中点作为导航线特征点。采用样条曲线将导航线特征点拟合连接,形成最终的插秧导航线。语义分割试验结果表明,BiSeNet V2分割结果的平均像素精确度、平均交并比和推理速度分别为88.73%、57.47%和143.32 f/s。导航线提取试验结果显示,该导航线提取方法平均偏差为4.66像素,标准差为2.73像素,导航线提取速度为12.52 f/s。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试验数据显示,自动导航插秧路径与人工标定的最佳路径之间的平均偏差仅为64.93 mm,标准差为51.96 mm,其中80%以上的定位点偏差小于83.26 mm。本文提出的杂交水稻制种父本倒播差行间实时导航线提取方法,通过集成数据集的完整制备、母本作物行的高效分割、作物行中心线的准确提取、父本厢边界线特征点的正确配对以及样条曲线的精确拟合,显著提高了导航线提取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为杂交水稻制种父本倒播差行间实时插秧导航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倒播差制种 机器视觉 作物行检测 自动导航 导航线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无人机检测跟踪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新锋 陈梦雅 +2 位作者 李成龙 陈关忠 张晓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55,共11页
针对无人机因目标较小而难以检测、检测速度慢、难于跟踪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YOLOv5s算法和目标跟踪DeepSORT算法的无人机检测跟踪方法;采用自采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构建无人机检测数据集,使用针对小目标的数据增强方法以扩充数... 针对无人机因目标较小而难以检测、检测速度慢、难于跟踪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YOLOv5s算法和目标跟踪DeepSORT算法的无人机检测跟踪方法;采用自采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构建无人机检测数据集,使用针对小目标的数据增强方法以扩充数据集多样性;选择合适的YOLOv5算法模型实现无人机目标的精准、快速检测,引入基于批标准化层的模型剪枝方法进一步提高模型检测速度;利用DeepSORT算法实现无人机目标的实时追踪;通过对比YOLOv3、 YOLOv4、 Fast R-CNN以及改进前的YOLOv5算法,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无人机检测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无人机检测跟踪方法的全类平均精度达到0.947,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达到2.93×10~9,在无人机检测的精度和速度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技术 无人机检测 目标跟踪 模型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行线检测和导航信息提取方法——基于相机位姿
20
作者 刘汉文 李彦明 +2 位作者 刘子翔 黄飞 刘成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共7页
为了避免除草机器人在自动驾驶除草过程中碾压和损伤水稻苗,针对单目相机行线检测结果难以提取正确的导航信息导致无法保证除草机器人行驶在正确路径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机位姿的水稻行线检测和导航信息提取方法。在所规定的坐标系下... 为了避免除草机器人在自动驾驶除草过程中碾压和损伤水稻苗,针对单目相机行线检测结果难以提取正确的导航信息导致无法保证除草机器人行驶在正确路径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机位姿的水稻行线检测和导航信息提取方法。在所规定的坐标系下,利用相机位姿建立像素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对应坐标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对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并选择感兴趣区域;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预处理,采用滑窗法进行水稻行识别;根据坐标映射关系,将水稻行识别结果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下的导航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实现水稻行线检测与导航信息的提取,同时对于行线弯曲、断行、行线连通等典型情况也适用。在Nvidia Jetson TX2平台上,处理1幅图像并提取导航信息的平均用时约为0.5s,水稻行线识别准确率为97%,成功识别所提取导航线的平均误差为39.0909mm,可以满足除草机器人行线跟踪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行 导航信息 除草机器人 相机位姿 机器视觉 透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