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齿轮蜗杆砂轮磨削安装误差分析及补偿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国龙 蒲峙杉 +3 位作者 何坤 王梓宇 宁行 张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3,共12页
为了提高面齿轮的磨削加工精度,提出一种齿面误差补偿方法。基于普通蜗杆砂轮磨齿机的机械结构,分析其磨削原理,规划砂轮磨削运动轨迹,并分别建立含刀具同轴度误差和工件平面度误差的面齿轮齿面模型,分析各自对齿面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 为了提高面齿轮的磨削加工精度,提出一种齿面误差补偿方法。基于普通蜗杆砂轮磨齿机的机械结构,分析其磨削原理,规划砂轮磨削运动轨迹,并分别建立含刀具同轴度误差和工件平面度误差的面齿轮齿面模型,分析各自对齿面误差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随机误差分离方法,消除齿面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研究齿面误差分布情况,分析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并依据齿面误差影响规律对机床参数进行修正,以实现误差补偿。最后完成磨齿和测量,结果表明齿面最大法向误差减小79.8%,最大齿形和齿向误差分别减小67.6%和72.4%,齿面精度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蜗杆砂轮磨削 误差分析 误差分离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双目视觉的腐蚀钢材表面三维重建
2
作者 邢佶慧 魏妍婧 +2 位作者 胡灿昱 陈爱国 杨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计条纹结构光编码图案,并求解相位。基于绝对差值求和(SAD)算法完成亚像素绝对相位的立体匹配,为补偿非线性相位误差提出了适用于4步相移法的被动校正法,结合主动相位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相位误差修正。对钢腐蚀样品进行重建,并与激光测量仪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腐蚀深度测试相对误差在26.42%以下,证明了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系统重建腐蚀钢材表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结构光 4步相移 互补格雷码 非线性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TT并联机器人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3
作者 陈明方 梁鸿键 +1 位作者 魏松坡 何朝银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0-302,共13页
对并联机器人进行标定是提高位姿精度的有效措施。但传统标定方法存在误差参数多、误差累积及超静定方程组不易获得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本文以3-PTT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正运动学方程建立包含21个误差项的误差模型,细分18种... 对并联机器人进行标定是提高位姿精度的有效措施。但传统标定方法存在误差参数多、误差累积及超静定方程组不易获得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本文以3-PTT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正运动学方程建立包含21个误差项的误差模型,细分18种情况并向其中添加误差值,系统地分析铰链点安装坐标误差及连杆长度误差对动平台位置精度的影响关系。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连杆长度和静平台铰链点z坐标误差对末端精度影响显著,3个自由度方向上的误差均已超过1 mm。同时,为克服传统方法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逆运动学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利用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模型将机构误差转化为关节输入误差,减少了传统算法中的误差参数,大幅降低了优化方程的求解难度,提高了补偿效率。随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误差修正目标函数寻优,以此获得滑块补偿量,将其与理想滑块输入量叠加作为滑块修正量驱动机器人完成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补偿后动平台位置误差均无限趋于0;实验结果显示:动平台在x、y、z轴自由度方向的误差最大值分别由10.89、12.42、2.12 mm降至0.97、1.14、0.72 mm,距离误差最大值由15.35 mm降至1.36 mm,补偿效果明显;误差均值分别由5.86、8.02、1.12 mm降至0.45、0.46、0.33 mm,距离误差均值降至0.82 mm,运行精度提高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误差分析 误差补偿 改进粒子群算法 位姿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EEMD-PCA-LSTM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太阳直接法向辐射预测
4
作者 张晓英 常正云 +1 位作者 罗童 张兴平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3,共9页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DNI预测模型。首先,充分考虑影响DNI的环境因素,研究气象参数与DNI间的关系,利用近邻传播(Affinity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得到同一天气下的典型日,利用EEMD将原始DNI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各子模态,降低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利用PCA得到关键影响因子,使原始序列相关性和冗余性降低,减少模型输入维度;然后,利用LSTM网络对各分解子模态建模预测得到初始预测DNI序列,将其与真实序列作差,得到两者间的误差序列,重新建立LSTM网络对误差序列进行预测,即误差补偿;最后,将初始预测DNI与误差序列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光热电站短期DNI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向辐射 光热发电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修整航发叶片边缘的补偿精度分析
5
作者 陈达源 党宏伟 +3 位作者 汪转延 蔡振辉 曹利新 余祖元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9,44,共6页
在电火花包络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边缘的过程中,需考虑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分别使用有损耗补偿和无损耗补偿的曲面电极对航发叶片边缘进行电火花修整加工。对包络加工后的叶缘曲面进行拟合,并计算理论叶缘曲面上各点到加工后... 在电火花包络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边缘的过程中,需考虑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为此分别使用有损耗补偿和无损耗补偿的曲面电极对航发叶片边缘进行电火花修整加工。对包络加工后的叶缘曲面进行拟合,并计算理论叶缘曲面上各点到加工后表面的法向距离。实验结果显示,有电极损耗补偿的叶缘修整加工误差为-24.10~47.63μm。与无电极损耗补偿的加工相比,最大加工误差从162.33μm下降到47.63μm,整体误差分布也有明显降低且更为均匀。通过对比分析叶缘曲面的包络加工效果,验证了补偿方案的有效性。对于补偿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将为后续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叶片 电火花加工 电极损耗补偿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在边坡自动化监测中的精度分析
6
作者 张秋 李超 +2 位作者 石勇 易佳 张磊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63,共4页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观测目标体获得高清图像,并借助激光测距和测角获取目标体三维坐标,达到非接触测量的目的。为了验证机器视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精度对比测试方案,同步采集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与全站仪在不同距离、不同...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是通过观测目标体获得高清图像,并借助激光测距和测角获取目标体三维坐标,达到非接触测量的目的。为了验证机器视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精度对比测试方案,同步采集了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与全站仪在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目标点的测量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及成果比较分析,得到机器视觉仪器在100 m范围内、120°视场下的测量精度优于±3 mm,满足边坡、基坑工程等非接触监测环境中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测量 图像 点位中误差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惯性导航系统的三次序整圈旋转自对准方法
7
作者 江一夫 邓志红 徐兵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37,600,共8页
针对旋转惯性导航系统双位置对准确定性误差大于预期的问题,开展了基于速度误差变化率的旋转对准航向误差理论分析,提出三次序整圈旋转对准方案。通过建立时变条件下等效北向加速度计误差变化率模型,阐明天向角速度测量误差是航向对准... 针对旋转惯性导航系统双位置对准确定性误差大于预期的问题,开展了基于速度误差变化率的旋转对准航向误差理论分析,提出三次序整圈旋转对准方案。通过建立时变条件下等效北向加速度计误差变化率模型,阐明天向角速度测量误差是航向对准不可忽视的误差源。对双位置方案和正反整圈旋转方案开展详尽的误差分析,正反整圈旋转方案可消除加速度计杆臂误差与非正交误差,抑制陀螺安装角误差,但会放大陀螺标度因数误差;而三次序整圈旋转方案兼容两种方案的优势。基于旋转式光纤惯导验证了所提方案的优越性,其航向效应误差与综合对准误差分别由双位置方案的25.74″和23.25″减小至4.86″和1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旋转对准 误差分析 自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4-PPPS并联机构位姿误差补偿
8
作者 金奕扬 李磊 +3 位作者 许家伟 汪建华 王国伟 许润康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为了解决船舶调姿机构结构误差引起的船舶总段对接精度下降问题,以4-PP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包含32个误差项的动平台位姿误差模型,然后具体分析其中便于测量的16种结构误差参数对动平台位姿精度的影响规律。误... 为了解决船舶调姿机构结构误差引起的船舶总段对接精度下降问题,以4-PP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包含32个误差项的动平台位姿误差模型,然后具体分析其中便于测量的16种结构误差参数对动平台位姿精度的影响规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沿轨道方向移动副长度误差对4-PPPS并联机构运动精度影响最大,在4条支链均存在误差的情况下,Z轴方向动平台位姿误差达到1.5 mm。同时,为克服传统误差参数辨识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优化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将位姿误差转化为驱动关节长度误差,通过神经网络建立动平台理论位姿与驱动关节长度误差的预测模型,并采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网络参数,最终获得驱动关节长度补偿量,用来修正动平台的实际位姿并完成误差补偿。经过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4-PPPS并联机构的运动精度,动平台在X、Y、Z轴方向的误差均值分别由0.169、0.188、0.159 mm降至0.002、0.001、0.003 mm,误差最大值分别由0.208、0.231、0.195 mm降至0.012、0.001、0.019 mm,平均位姿精度提高了85.07%,补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误差分析 误差补偿 RBF神经网络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式称重系统受力分析及质量矩计算
9
作者 曹阳俊 罗彪 +5 位作者 左存胜 范阳舟 林能发 贺显光 刘京力 刘俊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124-127,共4页
针对现有风电叶片称重吊钩秤存在的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现有吊钩秤称重质量矩算法及应用规范,对移动式称重系统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补偿了叶片轴线方向的质量矩误差,建立了质量矩算法理论模型,相较现有风电叶片吊钩秤称重,移动式称重... 针对现有风电叶片称重吊钩秤存在的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现有吊钩秤称重质量矩算法及应用规范,对移动式称重系统各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补偿了叶片轴线方向的质量矩误差,建立了质量矩算法理论模型,相较现有风电叶片吊钩秤称重,移动式称重在风量叶片称重方面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后续移动式称重系统误差分析及补偿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称重 质量矩 风电叶片 误差分析及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小变温环境下多芯光纤三维位形测量误差研究
10
作者 张兴硕 赵昊 +1 位作者 刘金方 孙广开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6,50,共4页
为了提高连续体手术机器人术中光纤导航的定位精度,研究了在术中小变温环境下多芯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对提高定位精度的有效性。根据多芯FBG传感器的应变和温度传感模型,仿真分析了小温度变化对形状重构精度的影响。... 为了提高连续体手术机器人术中光纤导航的定位精度,研究了在术中小变温环境下多芯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对提高定位精度的有效性。根据多芯FBG传感器的应变和温度传感模型,仿真分析了小温度变化对形状重构精度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术中小变温环境温度补偿实验系统,在4种曲率(0,5.00,6.25,8.30 m^(-1))条件下进行了变温形状重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术中小变温环境条件下,温补后的三维位形测量误差从7.70%下降至4.72%,温度补偿能够有效提高多芯光纤形状重构精度,对实现精准定位与导航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光纤 光纤光栅 温度补偿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角向标定及补偿的加工精度提升技术
11
作者 周鑫 赵天杨 刘佳艺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156,共6页
针对大型风扇钛合金整体叶盘在加工不同角向叶片时,出现接刀痕迹差异性较大、多叶片加工后误差累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角向标定及补偿的加工精度提升方法,通过提取加工程序五轴联动范围、基于角向约束计算标准球校准程序、定角向误... 针对大型风扇钛合金整体叶盘在加工不同角向叶片时,出现接刀痕迹差异性较大、多叶片加工后误差累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定角向标定及补偿的加工精度提升方法,通过提取加工程序五轴联动范围、基于角向约束计算标准球校准程序、定角向误差分析、叶片加工基准补偿等方式,提升大型风扇整体叶盘固定角向叶片的加工精度,进而提升设备的数控加工能力,保证零件整体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球 误差分析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2-R(Ps)&P(Ps)并联机器人误差补偿及标定
12
作者 冯洋洋 邵华 +1 位作者 张智 郭晓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3,共8页
对于机器人特别是并联机器人替代传统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从而对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误差补偿及运动学标定可以有效提高并联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以新型2-R(Ps)&P(Ps)三平动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 对于机器人特别是并联机器人替代传统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从而对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误差补偿及运动学标定可以有效提高并联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以新型2-R(Ps)&P(Ps)三平动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单目视觉的运动学标定方法,从而提高此类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基于误差闭环矢量链法构建该机构的几何误差模型,得到影响动平台末端位姿的34项几何误差源,采用Sobol算法对其进行误差灵敏度分析,找出对末端误差影响较大的误差源。采用单目相机视觉标定的方法来获取末端位姿,该方法采用Eye in Hand的标定形式,通过视觉图像算法来获取标定板中靶点位置信息进行误差测量,再构建误差辨识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辨识,最后通过修正控制系统输入的方式完成误差补偿流程,进行运动学标定试验。通过该试验,标定前后误差值Δr′均值平均下降77.16%,最大值平均下降69.46%。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运动学标定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该标定方法适用于同类并联机器人误差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并联机器人 运动学标定 单目相机视觉 误差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10℃积温变化特征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13
作者 刘腾娇 刘小瑛 +2 位作者 张军鹏 陈文博 黄建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通过探究金昌市气候变化背景下活动积温(≥10℃)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布局、合理部署农业生产。选用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1991—2020年30 a的观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五日滑动平均法等气候统计诊断... 通过探究金昌市气候变化背景下活动积温(≥10℃)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布局、合理部署农业生产。选用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1991—2020年30 a的观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五日滑动平均法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金昌市≥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玉米、春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金昌市热量条件有较好的改善,对农作物产生了一定影响,喜温作物玉米的种植比例和产量显著增加,喜凉作物春小麦的种植比例减少。金昌市≥10℃积温、积温持续日数总体呈波动增加的趋势,但金川区≥10℃积温持续日数的增加主要由初日提前造成,永昌县由终日延后造成。金昌市≥10℃积温异常概率较小,偏高年均在积温突变之后,金川区积温突变发生在1996年,永昌县发生在1997年。金昌市≥10℃积温与海拔密切相关,海拔每升高100 m,≥10℃积温减少187.5℃·d、终日提早2.4 d、初日推迟2.4 d、持续日数延长5.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分析 M-K突变检验 五日滑动平均 均方差判别 ≥10℃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技术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孝臣 薛磊磊 +3 位作者 李峰 戴春华 葛国昌 徐金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129,共5页
针对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中GNSS系统垂直位移监测精度低、费用昂贵和静力水准仪布设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监测。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相机与标靶距离在100 m范围内,机器视觉的测量精度可达到亚... 针对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中GNSS系统垂直位移监测精度低、费用昂贵和静力水准仪布设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监测。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相机与标靶距离在100 m范围内,机器视觉的测量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且水平和垂直变形位移精度相近。由误差分析可知,标靶与相机的距离与测量精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而环境因素是影响远距离监测精度的重要因素,并利用大坝视准线原理优化了机器视觉监测系统。最后以浙江省大力塘水库为试点,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机器视觉技术完全可满足实际工程需求,且优化后的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可明显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大坝表面变形 视准线原理 图像处理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林 林珊 +1 位作者 王孝洪 连维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 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解调过程复杂和观测精度受非理想因素时延影响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正交方波注入法的零低速位置估计方法。首先,考虑估计旋转轴系注入的低可靠性,选择将高频信号注入静止轴系,采用简单代数运算提取出高频响应电流,通过解调正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初步估计转子位置;然后,针对主要非理想因素进行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调负向虚拟高频响应电流提取出相位滞后角,完成补偿;最后,为避免启动阶段位置收敛错误,通过获取电感变化趋势判断出磁极极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各类工况均能稳定收敛,且最大平均误差不超过1°,说明了算法的抗扰性以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正交方波注入法 误差分析 时延补偿 磁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系统中光源位移误差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甘勇 于江豪 +1 位作者 曾勃乔 饶承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0,34,共5页
为了采集多类型工况的图像,扩大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改变光源的高度能显著影响图像的差异,为此对影响光源位移准确度的步进电机和驱动结构进行误差分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补偿方法。经由对四台步进电机所需负载分析研究,建立负载模型,优... 为了采集多类型工况的图像,扩大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改变光源的高度能显著影响图像的差异,为此对影响光源位移准确度的步进电机和驱动结构进行误差分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补偿方法。经由对四台步进电机所需负载分析研究,建立负载模型,优化负载驱动电路。针对传动结构中轴心定位误差以及丝杆应力的干扰分别设计优化方案并完成对整体方案的验证。实验表明优化方法能有效地减小装置误差,四组传动丝杆的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88.896%、98.336%、45.081%、31.479%,优化效果明显,为图像采集提供位移精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负载补偿 图像采集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忠群 刘鸿 +1 位作者 刘强 宁智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5-180,共6页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 机床几何误差是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一台四轴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机床几何误差对机床空间精度的影响,并辨识出其中的关键误差项,以提高机床精度补偿的效率。通过D-H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机床几何误差进行评估,并辨识出关键误差项;最后,通过对比辨识得到的优化模型和原模型,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可以通过补偿关键误差项来获得较高的机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误差 D-H齐次坐标变换 拉丁超立方采样 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 精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海上漂浮式光伏浮岛运动响应监测研究
18
作者 练继建 许文靓 +3 位作者 梁超 姚烨 邵楠 段翔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1220,共10页
近年来国内外建成了多个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实证项目,但相关结构的破坏事故屡屡发生.动位移作为反映结构运行状态和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传统监测手段在海上环境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 近年来国内外建成了多个海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实证项目,但相关结构的破坏事故屡屡发生.动位移作为反映结构运行状态和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传统监测手段在海上环境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岛运动位移监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长焦摄像设备进行视频采集,利用自然标志物进行目标追踪,运用尺度因子法进行位移计算,并根据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样条曲线插值的亚像素级位移计算方法.为了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行检验,设计实施了简单标定试验、漂浮式光伏浮岛水力学模型试验和天津某海域实际光伏浮岛原型监测试验,并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三次样条曲线插值的亚像素级位移计算方法在精度和计算速度上都比高斯曲面拟合等方法更具优势,可以更好地缓解整像素模板匹配方法随拍摄距离增大而导致的误差显著增长问题;当拍摄距离大于等于100倍的物距变化时,可以基本消除浮岛沿光轴方向运动对成像平面内位移的影响;所提方法在试验室内20 m拍摄距离下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1.78%,具有较好的精度;原型监测得到的竖向运动位移的双幅值与波浪高度相近,归一化相关匹配系数矩阵的峰值十分明显,亚像素计算拟合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认为,监测结果合理有效,所提方法在海上漂浮式光伏浮岛运动响应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海上漂浮式光伏 运动响应 实时监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孟阳阳 陈秀梅 +1 位作者 彭宝营 张美格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 为了解决并联机床位姿误差补偿这一难题,以六自由度并联机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并联机床的运动学逆解建立了位姿误差模型,得到了并联机床驱动杆杆长误差和铰链点位置误差与并联机床动平台位姿误差的关系。铰链点位置误差可以通过调整杆长来弥补,由于驱动杆杆长误差难以测量,所以基于BP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改进的修正系统输入法对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位姿误差明显小于补偿前的位姿误差,验证了并联机床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误差分析 BP神经网络 修正系统输入法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卧式车床热误差溯源、建模与实时补偿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军 马骋 +2 位作者 董建军 葛广言 杜正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精密卧式车床的关键部件会在内外热源的综合影响下发生热变形,进而严重影响加工精度。数据驱动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而厘清车床的关键热误差元素及其传导机理可进一步提高车床热误差的建模效率、精度和鲁棒性。... 精密卧式车床的关键部件会在内外热源的综合影响下发生热变形,进而严重影响加工精度。数据驱动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而厘清车床的关键热误差元素及其传导机理可进一步提高车床热误差的建模效率、精度和鲁棒性。文章针对车床X轴丝杠摩擦热、主轴发热、Z轴鞍座发热以及液压刀塔和拖板发热4个关键热误差元素开展了溯源测试,并根据溯源结果建立了热误差模型并开发了热误差实时补偿系统。车削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车床的加工误差在反复的加工和冷机过程中均稳定降低了75%以上,文章所提的热误差溯源和补偿方法有效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车床 溯源分析 误差建模 实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