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生物质热解气溶胶微尺度生成模拟与演变机制研究
1
作者 胡安福 夏倩 +5 位作者 蒋健 吴晋禄 金一骁 王骏 周国俊 王凯歌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7-1004,共8页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蒸发及气溶胶喷溅的研究,对开发高质量生物油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构建悬浮气泡和附着气泡物理模型,针对附着气泡沸腾问题修正Lee相变模型,模拟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气...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蒸发及气溶胶喷溅的研究,对开发高质量生物油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构建悬浮气泡和附着气泡物理模型,针对附着气泡沸腾问题修正Lee相变模型,模拟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气泡破裂和气溶胶颗粒的喷溅过程,并对物性参数与加热温度进行调控,分析各因素对气溶胶生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悬浮气泡,随着表面张力系数、气泡直径和液相密度的增大,气溶胶颗粒喷溅速度增大,而随着液相粘性系数的增大,气溶胶颗粒喷溅速度减小;对于附着气泡,在一定范围内壁面温度越高气泡生长越快,但气溶胶颗粒喷溅速度越小。随着气泡半径增大,悬浮气泡和附着气泡破裂产生气溶胶颗粒的喷溅速度呈不同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附着气泡破裂后,壁面粘性作用抑制了气泡闭合过程,导致闭合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溶胶颗粒 两相流模拟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耦合作用下渡槽冬季水温变化及结冰规律
2
作者 刘德仁 任玉刚 +2 位作者 窦顺 牛亚强 徐鹏举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寒区引水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极易发生结冰堵塞等灾害,其输水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而目前对渡槽冬季运行特性的研究尚缺乏对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及结冰特性的深入探讨。针对该问题,研究建立了封闭式渡槽非等温流动传热三维... 寒区引水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极易发生结冰堵塞等灾害,其输水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而目前对渡槽冬季运行特性的研究尚缺乏对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及结冰特性的深入探讨。针对该问题,研究建立了封闭式渡槽非等温流动传热三维耦合数值模型。考虑气温、水流流速、进口水温、太阳辐射及风速的影响,以渡槽水流温降值(ΔT)和温降速率(Δf_(u))为表征参数,探究封闭式渡槽冬季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并构建了渡槽水温变化及冰点预测模型。此外,考虑冰水相变对水流流动传热的影响,建立了渡槽水流结冰瞬态计算模型,研究渡槽水流结冰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冬季低温环境中,沿渡槽长度方向的水温降幅整体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渡槽截面水流温降值随着流速的减小或初始水温的升高而增大,而水流流速对水温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且在0~1 m/s区间内温降速率最大。同一工况下,渡槽固壁附近的水流温降值约为截面中心的2~4倍,太阳辐射作用导致壁面周侧的夜间水流温降值高于白昼日照期间。根据对渡槽水流结冰规律的研究可知,凝结潜热对水流温度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以岸冰宽度为结冰量化指标,凝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沿程增加,渡槽背阴侧壁面附近水流比其他区域到达冰点的临界长度更短,且阴侧水体凝冰量约为阳侧的3倍。研究可为渡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热流耦合 渡槽 冰水相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与低熔点合金双级联相变材料强化板翅式散热器换热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云峰 张学文 +3 位作者 钟威 蒋杜伟 陈泽伟 张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0-1470,共11页
相变散热技术可以通过相变材料的物态变化,有效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实现被动式热管理。本文建立了一种板翅式相变散热器的结构模型,研究级联相变技术的相变传热过程及优化传热性能的措施,重点分析了相变材料(PCM)的组合方式、翅片结构... 相变散热技术可以通过相变材料的物态变化,有效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实现被动式热管理。本文建立了一种板翅式相变散热器的结构模型,研究级联相变技术的相变传热过程及优化传热性能的措施,重点分析了相变材料(PCM)的组合方式、翅片结构以及不同的PCM体积比工况对相变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PCM的组合方式对相变材料传热过程有显著影响,对于采用双PCM的级联相变散热器,PCM1和PCM2呈相变温度递减排列具备更优的热管理性能;当翅片数为16时,具备更低的工作温度,并且相比于四翅片结构的相变散热单元,两种级联PCM组合的相变散热单元的凝固时间分别缩短了25.3%和22.5%。因此,当翅片数为16及翅片厚度为0.5 mm时,热管理性能较优;采用石蜡和低熔点合金材料,当PCM体积比为1∶2时,两个临界温度下的热管理时间分别延长了17.2%和15%,温升速率也随着低熔点合金所占体积增多而逐渐减小,综合考虑热管理时间和温升速率,可知PCM体积比为1∶2时级联相变散热器的热管理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板翅式散热器 级联相变 数值模拟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余热锅炉蒸发段长度和位置变动特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阳开应 时锦程 +1 位作者 金响亮 高建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直流余热锅炉变工况运行过程中蒸发段长度和位置的改变会造成锅炉管壁温度分布、工质出口参数等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立式直流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态仿真模型,研究锅炉烟气流量、入口烟温、高压给水流量和... 在直流余热锅炉变工况运行过程中蒸发段长度和位置的改变会造成锅炉管壁温度分布、工质出口参数等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立式直流余热锅炉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态仿真模型,研究锅炉烟气流量、入口烟温、高压给水流量和给水温度分别发生阶跃扰动后蒸发段长度及相变点位置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余热锅炉在设计工况下运行,锅炉入口烟温对锅炉蒸发段长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入口烟温阶跃升高10℃后,蒸发段迅速缩短,相变点均向锅炉管内工质入口方向移动,蒸发段长度和相变点位置恢复稳定所需时间相对较短;烟气流量阶跃升高5%后,蒸发段长度迅速缩短而后缓慢增长,沸腾点向管内工质入口方向移动距离大于蒸干点,恢复稳定所需时间较长;给水流量阶跃升高5%后,蒸发段长度迅速增长而后缓慢缩短,蒸干点向管内工质出口方向移动距离大于沸腾点,恢复稳定所需时间最长;给水温度阶跃变化20℃对蒸发段长度和相变点位置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余热锅炉 仿真模型 蒸发段 相变点 变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羽流中相变过程DSMC仿真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中华 李志辉 吴俊林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5,共10页
真空燃气羽流快速膨胀过程中,其中的H_(2)O和CO_(2)等组元容易发生凝结相变现象.为了研究真空羽流中水蒸气的相变产物冰晶对羽流红外信号、侵蚀等污染效应的影响,开展羽流中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于稀薄两相羽流双向耦合DSMC方... 真空燃气羽流快速膨胀过程中,其中的H_(2)O和CO_(2)等组元容易发生凝结相变现象.为了研究真空羽流中水蒸气的相变产物冰晶对羽流红外信号、侵蚀等污染效应的影响,开展羽流中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于稀薄两相羽流双向耦合DSMC方法,采用经典成核理论和液滴生长理论,建立了真空羽流的相变过程的数值仿真方法.对水蒸气在拉法尔喷管中自凝结试验的仿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对经典成核理论进行了修正,对成核率给出了10^(3)的修正因子,可以得到与试验符合的仿真结果,表明对成核理论修正后,可以应用到稀薄流动的数值模拟中.对某发动机真空羽流相变流场的仿真,在核心区得到与CFD相近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羽流流场中,由于相变,存在较多的冰晶颗粒,在计算条件下,羽流核心区冰晶数密度最大达到10^(15) m^(-3)的量级,冰晶直径在约10^(-8) m的量级.在真空环境下,随着羽流向倒流区无限制膨胀,倒流区流场内也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冰晶颗粒,数密度从10^(7)~10^(10)m^(-3)的量级,直径在5.0×10^(-10)m的量级.颗粒在空间的数密度、尺寸等分布与气相分布存在差异,需要开展相关污染效应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羽流 相变 成核 直接模拟蒙特卡罗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脉群钨矿开采过渡区围岩力学环境变化特征研究
6
作者 钟文 林圣杰 +4 位作者 欧飞 邱金铭 张泽群 曾槟 赵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随着现代化采矿工艺的发展,急倾斜脉群矿体正由传统的浅孔留矿法向更高效的阶段矿房法转变,采区围岩力学环境扰动规律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2种采矿方法接替的开采过渡区,可能存在围岩力学环境分布规律的盲区。基于声发射测定的初始地应... 随着现代化采矿工艺的发展,急倾斜脉群矿体正由传统的浅孔留矿法向更高效的阶段矿房法转变,采区围岩力学环境扰动规律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在2种采矿方法接替的开采过渡区,可能存在围岩力学环境分布规律的盲区。基于声发射测定的初始地应力采用FLAC3D软件模拟研究了过渡区开采中段采区围岩的力学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上部采区经浅孔留矿法回采出矿后,采区上下盘围岩受到拉应力作用且存在采场边帮松脱的趋势,单脉采场间围岩受应力作用不均匀导致上下端位移交错分布,采区上下盘围岩及单脉采场间围岩以剪切塑性区为主,有发生剪切破坏的风险。②下部采区经阶段矿房法回采出矿后,采区的应力集中现象更加明显,采场顶板出现沉降趋势,采区上下盘围岩向竖直方向变形且两采区位移较连续,采区的顶底板主要为拉伸塑性区且上下盘围岩存在较大范围的剪切塑性区,预示着采区围岩可能同时存在张拉和剪切破坏风险。③对采空区及时进行废石嗣后充填能够有效抑制应力集中现象。矿山在开采过渡区生产时应严格控制上下部相邻采场的开采、充填时序,避免超前开采,进而最大程度抑制应力集中导致的围岩变形、失稳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脉群矿 开采过渡区 围岩 力学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大尺寸环空气液两相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绪亮 张驰 +3 位作者 周波 阳君奇 卢运虎 尹邦堂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9,共13页
深层和超深层油气井井身结构复杂且部分井眼尺寸较大,钻进过程中容易遇到异常压力,导致安全作业窗口变窄。当发生气侵时,井筒环空内会形成气液两相流,传统的基于常规尺寸流型转化理论的压井方法容易超出窄窗口,导致涌漏交替,从而错过最... 深层和超深层油气井井身结构复杂且部分井眼尺寸较大,钻进过程中容易遇到异常压力,导致安全作业窗口变窄。当发生气侵时,井筒环空内会形成气液两相流,传统的基于常规尺寸流型转化理论的压井方法容易超出窄窗口,导致涌漏交替,从而错过最佳压井时机。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VOF模型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环空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采用文献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在水力当量直径196.8 mm环空内进行的气液两相流动模拟中,识别出泡状流、弹帽流、段塞流和搅拌流等4种流型,分析了其特征,并据此绘制了气液两相流流型图,建立了流型转化判据,揭示了环空尺寸对流型转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尺寸环空相比,大尺寸环空中泡状流的范围扩大,且在泡状流与段塞流之间存在过渡流型——弹帽流,各流型转化边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右移。由于常规尺寸环空更容易发生气泡聚并形成泰勒泡,压井操作困难,因此,根据常规尺寸环空流型转化判据为大尺寸环空设计的压井参数往往偏大。相比之下,基于新判据设计的压井参数能够更好地适应窄窗口和大尺寸井眼的压井需求,提高了压井的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环空 数值模拟 气液两相流 流型转化 深层 超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润湿性柱状纳米结构对铜板上纳米氩膜沸腾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峰瑞 陈占秀 李源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0,共11页
混合润湿性对固/液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提高相变过程中的传热速率有积极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柱状纳米结构表面混合润湿性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分析了混合润湿性和纳米结构柱高对液体起始沸腾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及其机... 混合润湿性对固/液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提高相变过程中的传热速率有积极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柱状纳米结构表面混合润湿性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分析了混合润湿性和纳米结构柱高对液体起始沸腾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疏水比例和柱高会影响爆沸的起始温度和时间.与纯亲水壁相比,增加疏水比改变了固液界面性质,可以降低沸腾温度,更容易突破势能壁垒,使液体起始沸腾时间提前,并且随着疏水比的增加,不同柱高下的沸腾温度降低;当疏水比相同时,增加柱高扩大了混合润湿性的影响,也能降低沸腾起始温度并使液体起始沸腾时间提前.这为设计微纳粗糙结构和混合润湿表面以强化沸腾传热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相变 混合润湿性 纳米结构 传热系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热阻力的超临界CO_(2)-Xe混合工质对流换热特性数值分析
9
作者 武文华 张鑫奕 +3 位作者 闫晨帅 赵亚莹 张炎 吴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948-8956,I0021,共10页
超临界CO_(2)-Xe混合工质在新型超临界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然而其传热行为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通过数值方法探究超临界CO_(2)-Xe混合工质在内径8 mm垂直圆管内的换热特性,并讨论氙气(Xe)质量分数、热流密度和质量... 超临界CO_(2)-Xe混合工质在新型超临界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然而其传热行为并未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通过数值方法探究超临界CO_(2)-Xe混合工质在内径8 mm垂直圆管内的换热特性,并讨论氙气(Xe)质量分数、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对传热的影响规律。根据超临界流体跨越类临界温度Tpc发生类相变的观点,将圆管内流体域划分为两层结构,即近壁类气膜和核心类液区,两层结构过渡于Tpc。基于类气膜和类液区引起的传热阻力及二者对传热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阐述CO_(2)-Xe混合工质传热机理。结果表明:类气膜的热阻显著高于类液相,是控制对流换热系数及传热恶化发生的决定性因素;ω(Xe)越大,相同运行参数下CO_(2)-Xe混合工质热阻越大,换热能力越差。研究结果对超临界CO_(2)-Xe混合工质换热器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传热 混合工质 类相变 传热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相场法在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界面断裂的超剪切转变
10
作者 曾鋆 崔昆朋 田富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Ⅱ型裂纹界面断裂速率可以超越材料的剪切波速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中被证明,这种界面断裂的跨声速转变被普遍认为受“Burridge-Andrews”机制(也称“子-母”裂纹机制)控制。然而,对于这种跨声速转变机制,子裂纹的直接证据很少被报道,甚至... Ⅱ型裂纹界面断裂速率可以超越材料的剪切波速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中被证明,这种界面断裂的跨声速转变被普遍认为受“Burridge-Andrews”机制(也称“子-母”裂纹机制)控制。然而,对于这种跨声速转变机制,子裂纹的直接证据很少被报道,甚至有些报道中并没有在裂纹跨声速转变过程中观察到子裂纹。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良彬教授课题组开展了Ⅱ型裂纹界面跨声速转变的数值模拟研究,“子-母”裂纹扩展过程首次在相场断裂模拟中被重现。他们的工作揭示了一个跨声速裂纹发生的临界预应力水平值,并提出了子裂纹出现的定量化预测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断裂 超剪切转变 断裂相场模型 数值模拟 界面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微观组织演化的相场模拟
11
作者 郭建超 覃众垚 张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27-6335,共9页
采用相场法,研究了混溶间隙的非对称程度对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微观组织演化及动力学的影响。通过使用半隐式傅里叶频谱法,求解了非线性Cahn-Hilliard-Cook扩散方程,并探索了混溶间隙的非对称程度对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的... 采用相场法,研究了混溶间隙的非对称程度对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微观组织演化及动力学的影响。通过使用半隐式傅里叶频谱法,求解了非线性Cahn-Hilliard-Cook扩散方程,并探索了混溶间隙的非对称程度对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溶间隙的不对称程度显著地影响了体系的微观组织演化及相分离动力学。此外,初始成分对体系组织演化的路径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非对称高分子共混体系,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液滴-交联和交联-液滴新的结构转变机制,其归因于两相非对称的动力学过程。此外,体系的非对称程度也会影响其他动力学特征,即结构因子和特征尺寸。结果有助于揭示非对称高分子体系的相分离过程,为合成具有可控微观组织及物理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高分子共混体系 微观组织 相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微观组织演化的相场模拟
12
作者 邢文琪 覃众垚 +1 位作者 郭建超 张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3-970,共8页
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单个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为探究电场作用下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微观组织演化及动力学过程,基于形貌和各向异性参数,采用相场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高精度的半隐式傅立叶谱法,求解修改的非线性Cahn-Hilliar... 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单个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为探究电场作用下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微观组织演化及动力学过程,基于形貌和各向异性参数,采用相场法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高精度的半隐式傅立叶谱法,求解修改的非线性Cahn-Hilliard-Cook (CHC)扩散方程。模拟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对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分离的微观组织及动力学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随着时间进行,各向异性参数逐渐增大,最终达到稳定,并且电场越强,各向异性参数的初始值越大。此外,体系的初始成分对电场取向的动力学过程影响显著,尤其对具有临界成分的体系,电场的取向作用更强且更显著。最后,研究揭示了电场对高分子共混物相分离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有助于设计并指导合成具有各向异性微观结构及优异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二元高分子共混体系 相分离 相场模拟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管道裂纹泄漏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方法
13
作者 郭超 魏超 +2 位作者 朱光昱 唐晖 刘巧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00-4107,共8页
针对压力管道裂纹泄漏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考虑流体压降相变过程的CFD裂纹泄漏计算方法。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础上,建立矩形窄缝裂纹模型,实现了裂纹泄漏过程的瞬态模拟... 针对压力管道裂纹泄漏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考虑流体压降相变过程的CFD裂纹泄漏计算方法。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础上,建立矩形窄缝裂纹模型,实现了裂纹泄漏过程的瞬态模拟,并进行了计算结果的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泄漏流体的流动特性符合相变泄漏过程的物理规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良好,平均误差在15%以内;单位面积泄漏率随裂纹张开位移的增加而增加,随流体过冷度的增加呈现增幅趋缓的增加。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和分析结果可为压力管道裂纹泄漏率研究提供直接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泄漏率 相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_(2)相变调控的Ga_(2)O_(3)/VO_(2)异质结器件建模与仿真
14
作者 冯云松 周长祺 +5 位作者 王思雨 路远 金伟 商袁昕 李亚繁 陈友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83-1888,共6页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基于Ga_(2)O_(3)/VO_(2)的异质结光电器件进行了二维物理仿真。分析并报道了基于VO2相变调控的Ga_(2)O_(3)/VO_(2)异质结光电器件的掺杂曲线、能级图、电场分布与电势分布等。探索了器件在光电探测器方面...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基于Ga_(2)O_(3)/VO_(2)的异质结光电器件进行了二维物理仿真。分析并报道了基于VO2相变调控的Ga_(2)O_(3)/VO_(2)异质结光电器件的掺杂曲线、能级图、电场分布与电势分布等。探索了器件在光电探测器方面的应用,通过模拟器件在1 V偏压和10μW的光照条件下峰值响应率为0.068 A/W,抑制比(R250 nm/R450 nm)达到105量级。该模拟计算数据为进一步优化Ga_(2)O_(3)/VO_(2)光电二极管实验研究和应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VO_(2)异质结 COMSOL VO_(2)相变 能级结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丙烯液相本体聚合过程的稳态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炜 苏培林 罗正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采用Polymers Plus软件对HYPOL聚丙烯工艺进行了模拟。建立了与现场流程及Polymers Plus软件均相匹配的模拟流程;采用PC-SAFT状态方程,并根据Ziegler-Natta催化体系的丙烯聚合机理,确定了丙烯聚合动力学。此外,通过文献提供的现场数据... 采用Polymers Plus软件对HYPOL聚丙烯工艺进行了模拟。建立了与现场流程及Polymers Plus软件均相匹配的模拟流程;采用PC-SAFT状态方程,并根据Ziegler-Natta催化体系的丙烯聚合机理,确定了丙烯聚合动力学。此外,通过文献提供的现场数据分析并确定了丙烯聚合动力学参数。最终建立了完整的HYPOL工艺流程模型。以采集的工业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采用模型考察了工业稳态操作下的主要工艺条件对丙烯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工业现场采集数据比较吻合。随着H2进料量增加,聚合产品的熔融指数(MI)增大,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及其多分散分布指数(PDI)下降;催化剂及丙烯进料量的增加都将使各反应釜的聚合物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液相本体聚合 polymerS PLUS 稳态流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分子及水凝胶的响应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7
16
作者 金淑萍 柳明珠 +5 位作者 陈世兰 卞凤玲 陈勇 王斌 詹发禄 刘守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8-446,共9页
结合一些范例综述了智能水凝胶的基本概念、种类以及智能高分子响应环境温度、pH值和光信号刺激的相转变行为,简要介绍了该类高分子在农林业、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智能高分子 智能水凝胶 相转变 形状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谐电磁场相位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晓东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磁场分布特点 .当相位匹配时 ,两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三相的有明显提高 .实际制造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各 1台 .在分析了相位转换的电学原理基础上 ,制得了用于两相电磁搅拌的相位转换器 .... 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磁场分布特点 .当相位匹配时 ,两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效果较三相的有明显提高 .实际制造三相、两相电磁搅拌器各 1台 .在分析了相位转换的电学原理基础上 ,制得了用于两相电磁搅拌的相位转换器 .实验证明配备相位转换器的两相电磁搅拌器 ,其搅拌效率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谐电磁场 电磁搅拌器 相位角 凝固 相位均衡性 相位转换 金属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Sznajd舆论模型相变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涂育松 李晓 +2 位作者 邓敏艺 孔令江 刘慕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略去一维标准Szna jd舆论模型的第二个规则,修改后的模型演化的决定时间分布没有发生变化,但弛豫时间延长了;反铁磁性吸引子消失了,铁磁性终态吸引子出现的概率对初始态度人员密度有着重要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在平均场的近似下,修改后的一... 略去一维标准Szna jd舆论模型的第二个规则,修改后的模型演化的决定时间分布没有发生变化,但弛豫时间延长了;反铁磁性吸引子消失了,铁磁性终态吸引子出现的概率对初始态度人员密度有着重要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在平均场的近似下,修改后的一维Szna jd舆论模型存在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传播 Sznajd模型 计算机模拟 平均场近似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变的炸药烤燃数值模拟计算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陈朗 王沛 冯长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8-573,共6页
以低熔点的TNT炸药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的TNT炸药烤燃实验,建立了炸药烤燃热反应模型,模型除了考虑炸药热传导外,还考虑了炸药多步化学反应、炸药相变和液态炸药的对流传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加热速率为0.05K·s-1时TN... 以低熔点的TNT炸药为研究对象,根据已有的TNT炸药烤燃实验,建立了炸药烤燃热反应模型,模型除了考虑炸药热传导外,还考虑了炸药多步化学反应、炸药相变和液态炸药的对流传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加热速率为0.05K·s-1时TNT炸药的烤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TNT炸药的剧烈反应时间为4150s,炸药点火时3号特征点的温度为226℃;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加热速率下(0.3K·s-1,0.05K·s-1,3.3K·h-1)TNT炸药相变和温度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烤燃中炸药相变熔化是从外向内逐步进行,未熔化的固态炸药会在重力作用下出现沉降。炸药熔化时会吸收热量,使温度上升速度减小。刚熔化的炸药在对流作用下温度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液态炸药存在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共同作用,使炸药内部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增加。炸药相变对炸药点火温度,点火时间和点火位置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炸药 烤燃 相变 TNT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形相变蓄热单元性能的理论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泛函 王仕博 +3 位作者 王华 王辉涛 杨濮亦 熊靓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5-580,共6页
对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形蓄热单元进行三维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并进行验证,研究蓄热单元的高度和内外半径尺寸对蓄热时间影响变化规律的同时提出理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模拟吻合较好,计算误差随蓄热时间增加而增大,当蓄热时间... 对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圆柱形蓄热单元进行三维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并进行验证,研究蓄热单元的高度和内外半径尺寸对蓄热时间影响变化规律的同时提出理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模拟吻合较好,计算误差随蓄热时间增加而增大,当蓄热时间在104s以内时误差小于6%,可满足工程需要,为相变蓄热器的设计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单元 相变 石蜡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