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缫丝成筒技术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海林 苏健 +1 位作者 金万慧 傅雅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共9页
为缩短生丝加工流程并改进现有的缫丝成筒技术,在自动缫丝机基础上,借鉴络筒机的络交卷绕和张力控制等方法,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缫丝成筒设备及技术。通过正交分析法优化了缫丝成筒技术的工艺参数,并考察该缫丝成筒技术制备的缫丝成筒生... 为缩短生丝加工流程并改进现有的缫丝成筒技术,在自动缫丝机基础上,借鉴络筒机的络交卷绕和张力控制等方法,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缫丝成筒设备及技术。通过正交分析法优化了缫丝成筒技术的工艺参数,并考察该缫丝成筒技术制备的缫丝成筒生丝与自动缫丝机制备的小生丝和小生丝经复摇、整理、泡丝、络筒等传统工序制备的传统筒装生丝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对于选用的原料茧,当选择卷绕速度130 m/min、超喂比1.15、干燥温度90℃、油剂体积分数5%作为工艺参数时,该技术制备的缫丝成筒生丝同时具有相对较好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和抱合性能。缫丝成筒生丝的分子基团和结晶结构等微观结构、断裂伸长率、柔软性等力学性能与传统筒装生丝相近,而断裂强度、抱合指标要明显优于传统筒装生丝。新型缫丝成筒技术制备的筒装生丝优异的性能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缫丝成筒 缫丝设备 生丝 短流程 工艺优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缫煮茧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晨 张晓丽 +1 位作者 韩晓建 杨甫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8-19,共2页
通过对自动缫丝机采用机外真空渗透处理后煮茧工艺参数的测定,运用正交分析法,优选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煮茧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及其最佳工艺组合方案,力求煮茧工艺适应自动缫丝机。研究通过正交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 通过对自动缫丝机采用机外真空渗透处理后煮茧工艺参数的测定,运用正交分析法,优选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煮茧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及其最佳工艺组合方案,力求煮茧工艺适应自动缫丝机。研究通过正交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的最优参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缫丝机 煮茧 优化 数学模型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茧丝连续型解舒丝长分布解析及其数据生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继伟 伍冬平 +3 位作者 宁晚娥 岳新霞 凌新龙 林海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6-731,共6页
解舒丝长是蚕茧重要的工艺性能指标,其数据分布特征是制定缫丝工艺的主要依据。相对于离散型解舒丝长分布,连续型解舒丝长分布更贴合实际,有利于对茧丝被分拆为多段多次参与并合成生丝的研究。在连续型茧丝逐步分拆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连... 解舒丝长是蚕茧重要的工艺性能指标,其数据分布特征是制定缫丝工艺的主要依据。相对于离散型解舒丝长分布,连续型解舒丝长分布更贴合实际,有利于对茧丝被分拆为多段多次参与并合成生丝的研究。在连续型茧丝逐步分拆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连续型解舒丝长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了解析,并以有限区间正态分布模拟生成茧丝长为基础,结合概率分布数据生成的舍选法,构建了连续型解舒丝长分布数据的生成方法,并探讨了茧丝长分布特征对解舒丝长分布的影响。经数据生成实验和分析,验证了所解析的解舒丝长分布在基于二次函数落绪率模型的假设前提下是可靠的,其数据生成方法是高效的,可作为研究茧丝长及其他蚕茧工艺参数对解舒丝长影响的有效工具,有望在蚕品种选育、缫丝工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缫丝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舒丝长 茧丝长 蚕茧工艺性能 茧丝落绪 计算机模拟缫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双宫丝缫丝工艺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继伟 宁晚娥 +2 位作者 胡征宇 黄农审 黄娇连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5-39,共5页
以提高双宫丝特征型号为出发点,提出了在广西现有双宫丝缫丝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添加鲜双宫茧来实现此目的的办法。并采用正交实验考察鲜双宫茧的添加比例、煮茧次数、煮茧过程中使用化学助剂与否等因素对提高双宫丝特征型号的影响,得出鲜... 以提高双宫丝特征型号为出发点,提出了在广西现有双宫丝缫丝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添加鲜双宫茧来实现此目的的办法。并采用正交实验考察鲜双宫茧的添加比例、煮茧次数、煮茧过程中使用化学助剂与否等因素对提高双宫丝特征型号的影响,得出鲜双宫茧的煮茧次数、煮茧过程中使用化学助剂对提高双宫丝特征型号影响显著的结果,初步验证了在现有双宫丝缫丝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添加鲜双宫茧的办法来提高双宫丝特征型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宫丝特征 缫丝工艺 鲜双宫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型茧丝逐步分拆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继伟 宁晚娥 +2 位作者 凌新龙 岳新霞 林海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3-728,共6页
茧丝落绪处理是缫丝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管理内容,模拟缫丝过程中茧丝落绪导致的茧丝分多段多次参与生丝并合的现象是开展计算机模拟缫丝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对生丝纵向上茧丝分布构造认识的重要手段。而以茧丝离散化为基础构建的落绪分拆... 茧丝落绪处理是缫丝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管理内容,模拟缫丝过程中茧丝落绪导致的茧丝分多段多次参与生丝并合的现象是开展计算机模拟缫丝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对生丝纵向上茧丝分布构造认识的重要手段。而以茧丝离散化为基础构建的落绪分拆模型和解舒丝段生成方法存在失真、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在构建连续型茧丝落绪率密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演,构建了针对连续型茧丝的逐步分拆模型和解舒丝段模拟生成方法。经对茧丝长为一定值时的茧丝落绪分拆模拟结果的分析,确认该模型及方法正确,解决了离散化茧丝落绪分拆的解舒丝段使用不方便问题,提高了模拟的准确程度,有望在开展计算机模拟缫丝中被广泛应用,进而可成为指导缫丝生产工艺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落绪 解舒丝段 茧丝逐步分拆模型 计算机模拟缫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度卷轴铺设过程矫直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彪 段梦兰 +2 位作者 胡显伟 谭双妮 刘振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8-51,55,共5页
由于管道在铺设过程的反复塑性变形,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塑性应变及椭圆度,较大地影响了铺管作业质量。分析得到椭圆度为铺设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卷轴铺设残余应变控制法,提出椭圆度与残余应变共同控制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建... 由于管道在铺设过程的反复塑性变形,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塑性应变及椭圆度,较大地影响了铺管作业质量。分析得到椭圆度为铺设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卷轴铺设残余应变控制法,提出椭圆度与残余应变共同控制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铺设模型,模拟上卷矫直过程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对于模拟的管道截面,若以残余应变作为矫直参数,矫直位移150~300mm均符合要求;但是加入椭圆度作为另一个矫直参数,则选择椭圆度1.40%,矫直位移200 mm左右为最佳。该项研究成果为矫直过程的参数选择提供了合理依据,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轴铺设 椭圆度 矫直过程 质量控制 残余应变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学的茧丝落绪分拆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继伟 宁晚娥 +1 位作者 张锋 左保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模拟缫丝中1根完整茧丝分多段多次参与生丝并合的现象,以及为计算机模拟缫丝提供更合理的解舒丝段线密度序列数据,在离散化茧丝落绪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组合学理论,先获取茧丝落绪节点集合的所有子集,并将1个子集与1种落绪分拆模式对... 为模拟缫丝中1根完整茧丝分多段多次参与生丝并合的现象,以及为计算机模拟缫丝提供更合理的解舒丝段线密度序列数据,在离散化茧丝落绪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组合学理论,先获取茧丝落绪节点集合的所有子集,并将1个子集与1种落绪分拆模式对应,进而计算出每种落绪分拆模式出现时的概率,构建出以落绪分拆模式为枚举型随机变量的概率质量函数,然后利用逆变换取样法对所有落绪分拆模式进行随机抽样,实现了对1根完整茧丝的落绪分拆模拟。结果表明:1根茧丝所有落绪模式的统计结果与该茧丝进行100万次落绪分拆模拟的统计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地针对茧丝长为正态分布的2万根茧丝进行落绪分拆模拟和统计分析,确认其完全符合解舒丝长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落绪分拆 组合学 计算机模拟缫丝 解舒丝长 落绪次数 茧丝线密度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缫丝机索绪要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征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9-21,25,共4页
提出了自动缫丝机索绪与立缫缫丝索绪类似 ,必须掌握“索绪四定”的观点 ;同时阐述了如何处理好索绪效率与索绪能力的关系 ,认为在这一关系中 ,设备的改造与配置是降低缫折 。
关键词 自动缫丝机 车头工 索绪 设备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纤自动缫丝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5,共4页
利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生成、解舒丝长分布等相关理论,进行定纤缫丝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介绍定纤自动缫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主要实现技术;通过模拟试验及实测数据比较,讨论了原料茧特性、缫丝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 利用茧丝纤度曲线模拟生成、解舒丝长分布等相关理论,进行定纤缫丝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介绍定纤自动缫计算机模拟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主要实现技术;通过模拟试验及实测数据比较,讨论了原料茧特性、缫丝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纤自动缫 计算机模拟 生丝纤度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茧丝纤度曲线函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0
作者 黄继伟 陈玄墨 +4 位作者 钱爱芬 宁晚娥 林海涛 凌新龙 岳新霞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40,共10页
构建合理的茧丝纤度曲线描述模型是开展蚕品种选育、缫丝工艺制定和计算机模拟缫丝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分析了茧丝纤度曲线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将茧丝纤度曲线呈"细-粗-细,最末处最细"的特征归咎于蚕吐丝时吐丝口逐渐张开和绢丝... 构建合理的茧丝纤度曲线描述模型是开展蚕品种选育、缫丝工艺制定和计算机模拟缫丝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分析了茧丝纤度曲线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将茧丝纤度曲线呈"细-粗-细,最末处最细"的特征归咎于蚕吐丝时吐丝口逐渐张开和绢丝液或吐丝力持续减弱的综合结果,提出采用Logistic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来模拟茧丝纤度曲线。经非线性回归分析和模拟生成验证,确认该复合函数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有望成为新的茧丝纤度曲线描述和模拟生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纤度曲线 计算机模拟缫丝 Logistic函数 二次函数 非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化茧丝分拆模型的解舒丝长分布解析与模拟生成
11
作者 黄继伟 伍冬平 +3 位作者 宁晚娥 岳新霞 凌新龙 林海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共8页
解舒丝长不仅是缫丝工程管理中重要的工艺参数,更是认识茧丝被分拆为多段多次参与生丝并合效果的关键,其数据分布及其模拟生成方法是实现计算机模拟缫丝和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手段。然而,简单直观的解舒丝长分布解析方法及其高效... 解舒丝长不仅是缫丝工程管理中重要的工艺参数,更是认识茧丝被分拆为多段多次参与生丝并合效果的关键,其数据分布及其模拟生成方法是实现计算机模拟缫丝和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手段。然而,简单直观的解舒丝长分布解析方法及其高效的数据模拟生成算法尚有不足。文章在离散化茧丝分拆模型的基础上,对解舒丝长分布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逐步分拆算法以生成解舒丝长模拟数据。通过对茧丝长为一定值和茧丝长符合正态分布取值两种情况的100万次模拟,对所提出的解舒丝长分布进行了计算机实验验证,显示模拟解舒丝长算法高效且可靠,可望进一步应用于计算机模拟缫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舒丝段 解舒丝长 落绪 计算机模拟缫丝 茧丝离散化 茧丝分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干燥短流程制丝工艺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成龙 陈文兴 +1 位作者 江文斌 傅雅琴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短流程制丝(大缫丝)生产中,丝片干燥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条件。通过将常规缫丝机的小及加热干燥丝片的蒸汽管设计改装成大及红外灯管,研究红外灯管的位置、温度对短流程制丝的大丝片落丝回潮率的影响,以及红外干燥对短流程制丝的生丝的结... 短流程制丝(大缫丝)生产中,丝片干燥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条件。通过将常规缫丝机的小及加热干燥丝片的蒸汽管设计改装成大及红外灯管,研究红外灯管的位置、温度对短流程制丝的大丝片落丝回潮率的影响,以及红外干燥对短流程制丝的生丝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加热灯管的安装位置、温度对丝片的落丝回潮率有显著的影响:红外加热灯管安装在大外侧,卷绕的生丝越早进入干燥区域,丝片的落丝回潮率越低;与常规制丝工艺制备的生丝相比,红外干燥短流程制丝工艺对生丝结晶度、强伸度、清洁、洁净、抱合等品质方面没有明显影响,显示了红外干燥在短流程制丝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缫丝 短流程 红外干燥 生丝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纤自动缫丝的计算机模拟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淑娜 姚跃飞 +1 位作者 张晓光 王献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21,共3页
讨论了基于茧丝纤度曲线模拟生成、茧丝落绪部位的分布模型、解舒丝长分布理论等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模拟定纤自动缫的计算机模拟问题,利用VisualC++开发出一个面向生产管理、人机界面友好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关键词 自动缫丝 计算机模拟 智能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茧减压煮茧的工艺研究及生产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卜献鸿 程明 +3 位作者 段春稳 陈祥平 任强胜 李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6,共7页
鲜茧缫丝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优势,在中国经历从部分地区少量生产到目前规模化量产。针对鲜茧采用真空渗透或长笼煮茧机煮茧后缫丝,丝胶不能得到充分均匀膨润,影响了生丝质量、茧耗的现状,近几年来开展的减压自动煮茧机煮鲜茧的工艺研究... 鲜茧缫丝有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优势,在中国经历从部分地区少量生产到目前规模化量产。针对鲜茧采用真空渗透或长笼煮茧机煮茧后缫丝,丝胶不能得到充分均匀膨润,影响了生丝质量、茧耗的现状,近几年来开展的减压自动煮茧机煮鲜茧的工艺研究,在一定真空状态下鲜茧完成吐水、蒸煮、调整保护,实现了低温吐水、高温蒸煮,达到了均匀煮熟茧层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减压自动煮茧机煮鲜茧机理及工艺控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用于鲜茧缫丝的煮茧技术体系及工艺路线,并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茧缫丝 减压煮茧 真空+蒸汽 工艺研究 生丝质量 茧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纤度蚕茧的烘干、煮茧、缫丝工艺试验
15
作者 钱文春 余荣峰 +4 位作者 杨永健 严海建 邵国昌 楼黎静 时连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955,共5页
为了生产高品质的超细纤度生丝,对单丝纤度约1.1 dtex的超细纤度家蚕原料茧的烘干、煮茧、缫丝工艺进行试验优化。依据缫丝成绩,选择烘茧的主要工艺技术条件为:头冲90℃烘90 min,出灶陇堆回性12 h;二冲从90℃匀速降温到75℃,烘120 min... 为了生产高品质的超细纤度生丝,对单丝纤度约1.1 dtex的超细纤度家蚕原料茧的烘干、煮茧、缫丝工艺进行试验优化。依据缫丝成绩,选择烘茧的主要工艺技术条件为:头冲90℃烘90 min,出灶陇堆回性12 h;二冲从90℃匀速降温到75℃,烘120 min至适干。煮茧的主要工艺技术条件为:高温渗透段温度95℃,低温渗透段温度55℃,蒸煮段温度95℃,调整段温度80~90℃,出口保护段温度50℃;煮茧时间7 min。缫丝的主要工艺技术条件为:调换磁眼孔径60~70μm的集绪器,丝鞘长度约14 cm;索绪温度90℃±3℃;缫丝汤温36℃±3℃,流量700 mL/min±100 mL/min;缫丝车速80~100 r/min;人工定粒添绪。研究结果显示:在偏低温度条件下较长时间烘茧以及在低温条件下短时间煮茧,有利于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及茧丝的清洁和洁净;以较低的缫丝车速及高温索绪和偏高温度的缫丝汤缫丝,有利于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将缫丝机自动感知定纤添绪改为人工定粒添绪,调换小孔径磁眼集绪器并定稍长的丝鞘,有利于提高生丝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超细纤度茧丝 烘干 煮茧 缫丝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能力分析在缫丝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兴灿 李冰 +3 位作者 郭蔚 李艳 卢受坤 盖国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3,共6页
针对广西部分生丝产品品质等级一般,且利润低的问题,文章依据国家标准对某企业生产的55批鲜茧生丝样品进行检验,借助过程能力指数法分析了该企业的缫丝过程能力并指出需要改进的方向,以期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结果表... 针对广西部分生丝产品品质等级一般,且利润低的问题,文章依据国家标准对某企业生产的55批鲜茧生丝样品进行检验,借助过程能力指数法分析了该企业的缫丝过程能力并指出需要改进的方向,以期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结果表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纤度偏差、清洁、洁净、纤度最大偏差的过程能力指数分别为1.53、0.71、2.75、0.99,说明企业的纤度偏差过程能力良好;清洁和纤度最大偏差的过程能力较差,需要持续改进;洁净过程能力为特优,可考虑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缫丝 过程能力指数 生丝检验 品质等级 清洁 纤度最大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活蛹缫丝单根蚕丝颣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炳机 刘文烽 周舟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1-576,共6页
小波分析是应用数学和工程学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针对家蚕新品种选育中活蛹缫丝单根蚕丝颣节信号出现的特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测。检测原理是:将单根蚕丝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利用小波域阈值滤波方... 小波分析是应用数学和工程学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针对家蚕新品种选育中活蛹缫丝单根蚕丝颣节信号出现的特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测。检测原理是:将单根蚕丝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利用小波域阈值滤波方法抑制噪声信号提高检测效率及抗干扰能力,利用小波在奇异性检测上的优势找出单根蚕丝检测信号中的突变点,再根据相对应的时域信号进行颣节信号检测。针对小波分析在信号分析和信号消噪处理中的应用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将基于小波分析的传感器安装在ZHJ-20智能型活蛹缫丝机上,使单根蚕丝颣节的检测速度较传统人工肉眼检测方法提高2倍以上,检测数据误差值小于企业标准中的误差值。建立的用于活蛹缫丝单根蚕丝颣节检测的小波分析方法,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活蛹缫丝 单根蚕丝 颣节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䈅缫丝上油红外干燥装置及其工艺研究
18
作者 叶艳丽 黄思思 +2 位作者 江文斌 吕汪洋 谢乃钧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5,共7页
为缩短繁琐重复的制丝、织造工艺流程,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文章在自动缫丝小样机上设计安装了小䈅缫丝上油红外干燥装置,将缫丝、上油浸泡、干燥工艺相结合,得到可络丝成筒的小䈅丝片,省去真空给湿、复摇、浸泡、晾晒等工序。通过... 为缩短繁琐重复的制丝、织造工艺流程,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文章在自动缫丝小样机上设计安装了小䈅缫丝上油红外干燥装置,将缫丝、上油浸泡、干燥工艺相结合,得到可络丝成筒的小䈅丝片,省去真空给湿、复摇、浸泡、晾晒等工序。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上油滚筒转速、转向及红外干燥装置安装位置、温度对生丝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将经过该工艺络丝成筒的生丝与传统流程制得的筒装生丝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装置所得生丝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且两种生丝的抱合性能和表观形态没有明显差异。小䈅缫丝上油红外干燥装置可以满足小䈅生丝成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缫丝 短流程 上油 红外干燥 生丝性能 单因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缫工世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19
作者 朱松英 朱锦荣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6-17,共2页
通过对D301A型自动缫丝机实际生产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工艺设计的基础理论,对D301A型自动缫丝机工艺设计中的生丝纤度设计、产量设计、缫折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动缫丝 工艺设计 缫丝 自动缫丝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余薄分缫工艺解决立缫尴尬纤度
20
作者 王胜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7-20,共4页
余薄分缫工艺是解决立缫尴尬纤度的一种新工艺,它避免了掐薄分缫及甩薄缫工艺的某些不足,又较好地解决了尴尬纤度问题,同时能提高生丝质量,降低原料的消耗。
关键词 立缫 工艺设计 缫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