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A理论驱动下创新困境对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
1
作者 薛希萌 李斌 +1 位作者 张婷婷 张琪睿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4,共15页
随着创新不确定性持续上升,企业能否在创新困境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2019—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观测案例,融合动态QCA与倾向得分匹配(PSM)两种分析方法,从MOA理论切入,在识别企业创新困境产生的多元组... 随着创新不确定性持续上升,企业能否在创新困境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2019—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观测案例,融合动态QCA与倾向得分匹配(PSM)两种分析方法,从MOA理论切入,在识别企业创新困境产生的多元组态路径基础上,考究不同前因组态对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企业高创新困境的形成是动机-机会-能力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5条组态可使企业遭遇高创新困境,具体归纳为动机本源受限-能力缺失型困境、市场契机错失-能力不足型困境、学习吸收能力局限型困境三类;导致高创新困境的5条组态对企业核心技术突破存在差异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困境 核心技术突破 MOA理论 前因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高技术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策略研究
2
作者 冯启良 安琪 方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决策经验与实践证据相对匮乏,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基于TOE理论框架,以80家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提升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决策经验与实践证据相对匮乏,尚未得到充分探讨。基于TOE理论框架,以80家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为样本案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高技术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结果发现:单个前因要素并不构成高创新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数字技术水平和企业研发投入在高创新绩效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存在4种高创新绩效提升策略,具体包括数字—整合创新型、数字—感知创新型、数字—协同创新型以及数字—研发创新型策略。特定条件下,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感知能力存在替代与互补关系。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策略,以期拓宽TOE理论框架适用范围,为企业制定、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数字创新 创新绩效 TOE框架 组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材加工构型对风电叶片夹芯结构面/芯断裂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秦志文 李政国 +3 位作者 宋笑非 刘鑫 张睿 孙九霄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6,共8页
复合材料面板/芯材分层是大型风电叶片夹芯结构的突出失效模式。为提高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强度,设计Plain、DGP以及GPC共种芯材加工构型,通过芯材槽孔结构设计调控夹芯结构面板/芯材的断裂性能。采用Ⅰ型裂纹夹层板断裂实验方法研究复合... 复合材料面板/芯材分层是大型风电叶片夹芯结构的突出失效模式。为提高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强度,设计Plain、DGP以及GPC共种芯材加工构型,通过芯材槽孔结构设计调控夹芯结构面板/芯材的断裂性能。采用Ⅰ型裂纹夹层板断裂实验方法研究复合材料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强度和破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GPC(SG)加工结构可大幅提高夹芯结构试样的面板/芯材断裂承载能力,其次是DGP和GPC(DG)加工结构,对于Plain芯材夹芯结构,面/芯断裂发生在芯材内部,裂纹扩展稳定,断裂强度与芯材密度相关,对于DGP、GPC(SG)以及GPC(DG)芯材夹芯结构,当面/芯断裂发展到树脂槽和柱位置时,裂纹发展受到阻碍,随着载荷的增加,裂纹绕过树脂浅槽,树脂柱脆性断裂,泡沫芯材中的树脂柱和槽提高了夹芯结构面/芯断裂的应变能释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夹芯结构 能量释放率 裂纹扩展 芯材加工构型 面/芯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心式独立型移相变压器及其调节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梅佳骏 邹丹旦 +3 位作者 余梦泽 张伟哲 叶灶生 袁佳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提升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的潮流控制能力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心式独立型移相变压器(SCIPST),对调压绕组匝数配置进行了优化,通过独立控制2个调压绕组,SCIPST能够独立调节线路电压的相位和幅值。与传统移相变压器相比,增加了独立调... 为提升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的潮流控制能力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心式独立型移相变压器(SCIPST),对调压绕组匝数配置进行了优化,通过独立控制2个调压绕组,SCIPST能够独立调节线路电压的相位和幅值。与传统移相变压器相比,增加了独立调节线路电压幅值的功能和可调移相角的数量,提高了调节精度。通过独立调节线路电压相位和幅值,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独立调节线路有功、无功。介绍了SCIPST的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控制策略。建立了SCIPST的仿真模型,对SCIPST调节电网潮流和电压的稳态和暂态性能进行仿真验证。研制出小容量SCIPST实验模型,搭建了潮流调节特性测试平台,开展了调节潮流模拟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SCIPST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配电网 潮流控制 单心式独立型移相变压器 匝数配置优化 独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MIMO检测的基于NoC的多核动态可重构架构
5
作者 范文杰 周牧也 +8 位作者 朱凌晓 李世平 陈铠 邓松峰 何国强 冯书谊 宋文清 李丽 傅玉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共6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检测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最优权衡日益困难,深度学习DL为此提供了新方向。文中提出基于片上网络(NoC)的多核动态可重构架构MCDBP,以提高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的性能,并增强架构的可编...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检测性能与复杂度之间的最优权衡日益困难,深度学习DL为此提供了新方向。文中提出基于片上网络(NoC)的多核动态可重构架构MCDBP,以提高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的性能,并增强架构的可编程性和扩展性。MCDBP通过集成轻量级计算内核及片上网络互连,并行处理矢量-矩阵乘法、常数-矢量乘法、矢量点积、矢量加法等大多数深度展开网络的基本运算,有效提高复杂MIMO检测性能。架构的创新在于可重构的处理元件PE设计,可以依据DL驱动的MIMO检测需求动态调整。该设计对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共性进行深入分析,支持多种基本运算模式,展现极高灵活性。实验结果显示,MCDBP在执行基于DL的MIMO检测算法时,与通用CPU相比,可以实现12.66~22.98的加速比,算法性能有所提高,可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MIMO检测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网络 模型驱动网络 NOC 可重构 多核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聚合与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心亚 瞿金清 +2 位作者 蓝仁华 涂伟萍 陈焕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8-61,共4页
对核 /壳乳液聚合机理、方法、工艺以及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和性能进行了综述 ,重点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核 /壳结构聚合物乳胶粒子形态的影响 ,并回顾了核 /壳乳液聚合最新的研究动态。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粒子形态 核壳聚合 核壳结构 聚合物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的配制和性能 被引量:36
7
作者 赵东田 王铁成 +1 位作者 刘学毅 伍林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3-799,共7页
CA砂浆是板式无碴轨道结构弹性调整层的核心.对CA砂浆的拌和工艺、配合比的选取以及试验数据、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对比和统计分析.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水泥、乳化沥青、掺和材、细骨料、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和铝粉等材料的选... CA砂浆是板式无碴轨道结构弹性调整层的核心.对CA砂浆的拌和工艺、配合比的选取以及试验数据、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对比和统计分析.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水泥、乳化沥青、掺和材、细骨料、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和铝粉等材料的选取、投料顺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和配合比,配制的CA砂浆流动度好、可工作时间长、早期有膨胀、后期收缩小,性能满足板式轨道功能和施工现场需要.对CA砂浆拌制中的时间与密度及空气含量、静停时间与密度及空气含量、静停时间与流动度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强度与水灰比、砂用量、乳化沥青用量,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发展,不同尺寸试件之间抗压强度,用水量和乳化沥青用量与流动度,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关系等提供了规律性的结果.结果表明,CA砂浆的关键是配制乳化沥青,其掺和成分为聚乙烯醇、乳化剂,采用中裂乳化剂乳化的沥青配制的CA砂浆性能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碴轨道 CA砂浆 配制 核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核心配置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友 许涛 刘蓓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58-2860,2901,共4页
计算机核心配置是提高上网计算机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核心配置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出发,提出了基于客户端代理实现核心配置的自动化方法,研制了完整包含编辑、验证、分发执行和符合性监测等功能的自动化配置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各种... 计算机核心配置是提高上网计算机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核心配置的概念及其基本方法出发,提出了基于客户端代理实现核心配置的自动化方法,研制了完整包含编辑、验证、分发执行和符合性监测等功能的自动化配置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各种机构保护上网计算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核心配置 配置清单 配置基线包 自动化配置 客户端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配置检查工具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甜 夏斌伟 +3 位作者 徐辉 朱奕 艾解清 邹武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11-315,共5页
通过对FDCC在美国成功的案例与现有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的测评指标分析,建立广东电网公司的安全配置检查规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借鉴SCAP协议的设计思路设计了各种类型安全配置检查枚举库。给出安全配置测评自动化工具的系统架... 通过对FDCC在美国成功的案例与现有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的测评指标分析,建立广东电网公司的安全配置检查规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借鉴SCAP协议的设计思路设计了各种类型安全配置检查枚举库。给出安全配置测评自动化工具的系统架构、模块组成和界面设计,工具的成功研制对提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了测评的进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保护测评 安全配置 核查工具 联邦桌面核心配置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心墙土石坝沿革及体型和材料发展历程的回顾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邓刚 丁勇 +2 位作者 张延亿 张茵琪 黄文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1-423,共13页
为给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对土质心墙土石坝即心墙坝的沿革及体型和材料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将国际国内心墙坝发展过程划分为早期发展、现代化过渡、高速发展、发展低潮、发展新高潮等5个阶段,对各... 为给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对土质心墙土石坝即心墙坝的沿革及体型和材料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将国际国内心墙坝发展过程划分为早期发展、现代化过渡、高速发展、发展低潮、发展新高潮等5个阶段,对各阶段国内外心墙坝坝高发展,坝体体型结构变化,筑坝材料选择范围拓展,施工工艺进步等代表性发展进行了分析。心墙坝发展适应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开发条件变化过程,前期解决了坝坡稳定和单纯渗流问题,后期持续改进,较好应对了不断出现的变形及相关渗流控制新问题。坝高突破的同时,体型趋向标准、坝料来源逐步拓展。岩土力学理论、施工控制技术的进步,是心墙坝发展的持续推动力量之一。通过持续研究,提升预测分析能力和施工控制水平,心墙坝冲击更大坝高的技术条件将逐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心墙 土石坝 发展 体型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凑布局核心机驱动风扇级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鑫 刘宝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3,58,共8页
以某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ore driven fan stage,简称CDFS)的气动方案为例,使用新版Denton程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气动布局、预旋分布和转子径向负荷分布对CDFS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利用CDFS静子取代高压压气机进口导叶是一种紧凑高... 以某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ore driven fan stage,简称CDFS)的气动方案为例,使用新版Denton程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气动布局、预旋分布和转子径向负荷分布对CDFS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利用CDFS静子取代高压压气机进口导叶是一种紧凑高效的CDFS气动布局;CDFS效率所受的影响主要来自转子效率的变化,工作裕度所受的影响主要来自静子负荷的变化;增加CDFS转子叶根的设计压比可以降低CDFS静子叶根的气动负荷,从而使CDFS获得更为均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 气动布局 气动设计 变循环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终端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冰 王志奇 +1 位作者 郑秋生 李向东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8期29-31,共3页
文章首先对政务终端安全和CGDCC进行分析,其次剖析政务终端安全在部署实施、技术支撑、安全建设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从调度、验证、审计等方面,结合等级保护标准,强化政务终端安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等级保护 终端安全 安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可配置的USB3.0设备控制器IP核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凯 林威 +3 位作者 蒋进松 胡腾 修思文 严晓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共8页
为实现USB 3.0设备的单芯片应用,提出一种可配置的USB 3.0设备控制器架构和面向SoC集成的IP核设计方法。通过宏定义和寄存器IP配置,使得USB 3.0设备控制器支持系统总线、物理层接口、端点属性、缓冲以及低功耗策略可配,提高IP重用性。... 为实现USB 3.0设备的单芯片应用,提出一种可配置的USB 3.0设备控制器架构和面向SoC集成的IP核设计方法。通过宏定义和寄存器IP配置,使得USB 3.0设备控制器支持系统总线、物理层接口、端点属性、缓冲以及低功耗策略可配,提高IP重用性。采用门控时钟技术对非工作状态逻辑进行时钟屏蔽以降低动态功耗,利用门控电源技术断开USB控制器电源,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挂起模式下的静态功耗。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门控时钟、门控电源技术后,USB 3.0设备控制器在U0状态下的动态功耗减少50%、在休眠模式下的总功耗比U3状态减少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B3.0协议 IP核 可配置 低功耗 门控时钟 门控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动态可重构硬件透明编程的预配置调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祎 吴强 赵远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52-55,共4页
面向微处理器和可编程器件加速器的混合异构多核体系结构的可重构计算环境,采用程序员熟悉的函数描述格式,在运行时根据软硬件划分的结果,动态实现到软件函数实体代码或者硬件函数实现电路的连接。为降低重配置开销,提高系统性能,统计... 面向微处理器和可编程器件加速器的混合异构多核体系结构的可重构计算环境,采用程序员熟悉的函数描述格式,在运行时根据软硬件划分的结果,动态实现到软件函数实体代码或者硬件函数实现电路的连接。为降低重配置开销,提高系统性能,统计了各个硬件函数的调用次数和次序,并结合其运行时间和硬件面积等信息,设计了一种预配置算法,尽量使配置和计算能够重叠处理,从而缩短系统的整体运行时间,获得更大性能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重构 异构多核体系结构 预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从可配置I2C总线接口IP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龚向东 黄虹宾 刘春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介绍了一种主从可配置I2C总线控制器IP核的硬件结构,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该I2C总线控制器IP在基于FPGA的Nios Ⅱ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主、从I2C总线控制器IP的可编程片上系统,在该系统上对多种电子器件进行了I2C总... 介绍了一种主从可配置I2C总线控制器IP核的硬件结构,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该I2C总线控制器IP在基于FPGA的Nios Ⅱ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主、从I2C总线控制器IP的可编程片上系统,在该系统上对多种电子器件进行了I2C总线传输测试,给出了应用实例。实验表明,该IP具有工作可靠、配置灵活和使用简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2C总线控制器 IP核 可配置性 可编程片上系统 NIOS Ⅱ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R熔池分层模型对压力容器安全裕量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4-259,共6页
严重事故缓解策略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有效性评价方法中,关于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的熔池结构是最具争议的问题。本工作对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稳定熔池2层和3层结构,以及在熔池形成过程中可能形成的4层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这3种结构下的... 严重事故缓解策略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有效性评价方法中,关于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的熔池结构是最具争议的问题。本工作对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稳定熔池2层和3层结构,以及在熔池形成过程中可能形成的4层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这3种结构下的熔池分层传热模型,并分析了3种结构在不同反应堆功率水平下对压力容器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容器安全裕量随反应堆功率的升高而减小,在4层熔池结构下发生压力容器熔穿失效的可能性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物堆内滞留 堆芯熔化 熔池分层结构 压力容器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的配置工具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建春 陈慧玲 +1 位作者 邓露 赵建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5-769,共5页
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相对于单核操作系统功能更多,使用也更为复杂。针对多核操作系统的配置、裁剪、移植带来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配置工具,该工具可以提高基于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效率,大幅降低出错率。首先... 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相对于单核操作系统功能更多,使用也更为复杂。针对多核操作系统的配置、裁剪、移植带来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配置工具,该工具可以提高基于多核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效率,大幅降低出错率。首先,针对重庆邮电大学自主研发的多核控制操作系统(CMOS),对配置工具进行层次模块化设计,并根据CMOS需求设计一种可视化配置工具,完成界面生成引擎与代码自动生成;其次,为保证配置的逻辑正确性,提出了配置关联性检测。实验表明,多核操作系统配置工具的代码生成时间短、错误率低,适用于操作系统CMOS,从而验证了该配置工具的可行性;与开发人员自主查错方式相比,关联性检测提高了查错速率,能快速定位错误代码位置,保证配置文件生成的正确性,因此该配置工具可以有效促进CMOS多核操作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实时操作系统 配置工具 代码生成 模块化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平台的模块化产品多层次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谌炎辉 张树林 伍丽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160,共4页
文章基于产品核心平台提出了一种模块化产品的多层次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将产品的客户需求分为约束性需求和选择性需求两大类,提出核心平台的概念并将其模块化产品划分为核心平台和定制两部分。然后基于客户的约束性需求对模块化... 文章基于产品核心平台提出了一种模块化产品的多层次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将产品的客户需求分为约束性需求和选择性需求两大类,提出核心平台的概念并将其模块化产品划分为核心平台和定制两部分。然后基于客户的约束性需求对模块化产品核心平台进行筛选,通过建立模块化产品平台配置相似矩阵并基于选择性需求对产品核心平台进行优化配置,并在核心平台配置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对定制模块进行配置。最后以轮式装载机为例对模块化产品核心平台的配置过程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产品 配置设计 核心平台 多层次方法 客户需求 相似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动态成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向斌 尚宏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0,共5页
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是否动态成胶"决定了深部调剖技术的可行性,关系到凝胶调剖技术是否真正有效和规模应用。为了解凝胶调剖剂地层深部封堵性能,建立了长岩心模型,形成了凝胶调剖剂长岩心动态成胶模拟评价方法,对凝胶调剖... 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是否动态成胶"决定了深部调剖技术的可行性,关系到凝胶调剖技术是否真正有效和规模应用。为了解凝胶调剖剂地层深部封堵性能,建立了长岩心模型,形成了凝胶调剖剂长岩心动态成胶模拟评价方法,对凝胶调剖剂地层深部动态成胶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凝胶取样评价实验表明,随着凝胶的连续注入,岩心沿程各点取样黏度逐步降低,模型注入前端黏度降低比例大,后端趋于平缓,成胶黏度随注入量的增加不断增强,多测点压力监测表明其压力变化趋势与静态黏度观察数据一致,岩心电镜扫描微观成胶形态评价实验表明凝胶在岩心孔隙中呈致密的宽网膜状分布,其动态成胶特征与取样黏度和压力观察结果一致。综合评价结果确定铬凝胶调剖体系可实现地层深部的有效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岩心 凝胶 调剖 黏度 动态成胶 微观成胶形态 封堵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可重构密码算法IP核接口电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鲁国 王简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47-1450,1454,共5页
针对SoC芯片多IP核集成问题,提出了系统集成时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案,建立了可重构密码算法IP核接口电路模型。该模型引入桥芯片和可编程原理,解决了不同密码算法接口位宽不一致的问题。在介绍微控制器和可重构密码算法IP核相关功能的基础... 针对SoC芯片多IP核集成问题,提出了系统集成时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案,建立了可重构密码算法IP核接口电路模型。该模型引入桥芯片和可编程原理,解决了不同密码算法接口位宽不一致的问题。在介绍微控制器和可重构密码算法IP核相关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基于双端口存储器和寄存器组接口电路实例,验证了IP核接口电路功能的完备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电路 片上系统 可重构密码算法IP核 系统集成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