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学视角下高水平工科大学参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周凤玲 徐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3,共7页
协同学是分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重要理论,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在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多个涨落推动系统的相变,通过分析系统相变的历史进程,发现构建多元、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成... 协同学是分析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重要理论,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具有内在契合性。在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多个涨落推动系统的相变,通过分析系统相变的历史进程,发现构建多元、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成为必然。高水平工科大学具备构建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成熟度,体现为自身资源优势显著、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因此,提出建立高水平工科大学参与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构建的协同机制,要以培养目标为序参量,发挥引领导向作用,畅通多方协同渠道,建立评价反馈整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学 职教师资 培养体系 工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新格局下的“双轨”教育模式探索——以职教专硕教育与中职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继平 唐慧 谢莉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61,共6页
当前,在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新教师入职培训无疑是受关注程度最高、成效也最为显著的两类教师教育举措。基于上海市业已实施的这两类工作实践,因其所具有的教育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同一性、教育目标一致性... 当前,在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中,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和新教师入职培训无疑是受关注程度最高、成效也最为显著的两类教师教育举措。基于上海市业已实施的这两类工作实践,因其所具有的教育实施主体和教育对象同一性、教育目标一致性和教育内容交叠性等特征,在教师教育新格局下探索"双轨"教育模式,应加强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把握招录和招生环节、制定统筹性教育方案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挖掘各自优势,打造协同联动、系统高效的区域职教教师队伍建设基础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教育模式 中职新进教师 教育硕士 规范化培训 职教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建构 被引量:5
3
作者 谢莉花 唐慧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46,共7页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职教教师 培养培训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34
4
作者 徐朔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9,共4页
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勾划出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进程及主要模式,着重介绍并分析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和目前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及其社会背景,并分析归纳了作为职教师资培养中... 文章通过对不同时期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勾划出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进程及主要模式,着重介绍并分析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和目前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及其社会背景,并分析归纳了作为职教师资培养中最主要内容的技术专业的学科体系归属问题,以期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教师培养 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鹏 方健 董鹏中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6,共5页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对优质、新型教师的需求与教师培养培训滞后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从人才培养培训目标确定、人才培养培训规格要求、课程结构体系...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是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对优质、新型教师的需求与教师培养培训滞后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从人才培养培训目标确定、人才培养培训规格要求、课程结构体系设计等方面,对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进行了系统构建,为卓越职教师资相关培养培训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职教师资 校企协同 一、二、三课堂 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9
6
作者 万明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100,共5页
分析了近来关于师范大学转型与教师教育改革的讨论,梳理了在讨论中形成的基本共识;提出了师范大学转型的综合化发展方向,以及"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体系,并探讨了在这一体系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还分析... 分析了近来关于师范大学转型与教师教育改革的讨论,梳理了在讨论中形成的基本共识;提出了师范大学转型的综合化发展方向,以及"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体系,并探讨了在这一体系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还分析了综合大学中教师教育的几种模式及其选择不同培养模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洪文龙 曹淼 +2 位作者 李树炎 韦湘 陆智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3期272-273,276,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发展,行业对农产品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要求能学习更多的其他专业知识。该文提出了“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育模式、实践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的发展,行业对农产品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要求能学习更多的其他专业知识。该文提出了“三自主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该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培育模式、实践意义、推广价值等内容。最后,对实践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他专业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综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中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世枚 谭志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56-61,共6页
通过对国际国内师范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分析,针对民族院校中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院校中师范教育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探讨了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师范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我国高师院校培养双能型教师的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昱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6,共8页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对教师资格的指向是限定学科和学段的,难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和教师素养的新要求。对此,高师院校需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构建教师培养模式群,积极开发弹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整合校内外...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对教师资格的指向是限定学科和学段的,难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课程改革、教育发展和教师素养的新要求。对此,高师院校需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构建教师培养模式群,积极开发弹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有利于跨学科、跨学段、跨场域的双能型教师培养的生态环境。相应地,还要加强在课程审定、学分管理和资格考试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主动优化双能型教师的资格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型教师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资格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优秀标准”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健 邓睿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美国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已有50多年的历史,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对全美国1200多所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状况进行了4年的翔实研究,提出了综合大学型教师培养模式(项目)的"优秀标准"... 美国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已有50多年的历史,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对全美国1200多所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状况进行了4年的翔实研究,提出了综合大学型教师培养模式(项目)的"优秀标准",并以此标准对美国各综合大学型的教师职前培养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批判。这给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启示,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走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改革之路,并建立起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综合大学 教师职前培养模式 优秀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管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剑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46,共5页
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如何组织开展仿真、动态、综合的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强调能力横向拓展的多专业综合实训打破经管类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多专业融合、... 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如何组织开展仿真、动态、综合的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强调能力横向拓展的多专业综合实训打破经管类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多专业融合、多组织对抗、多岗位协同和高仿真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管类高职 多专业综合实训 实践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具体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宝玺 李晓波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我国教师教育格局逐步由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综合性大学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新生力量。面对教师教育发展的有利形势,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应开拓思路,借鉴师范大学的经验,发挥综合性大学的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所创新,建立合... 我国教师教育格局逐步由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综合性大学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新生力量。面对教师教育发展的有利形势,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应开拓思路,借鉴师范大学的经验,发挥综合性大学的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有所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为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师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教育模式 培养机制 师范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合并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宝玺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许多新合并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开始举办教师教育,但是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诸多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所遇到的难题,因...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许多新合并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开始举办教师教育,但是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诸多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所遇到的难题,因此,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所建立的专业发展学校是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可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专业发展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成长思维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铁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63-70,共8页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双师型”教师面临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和发展机会有限、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基于成长思维模式分析其在师资选拔与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师生互动与评价等...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双师型”教师面临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和发展机会有限、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基于成长思维模式分析其在师资选拔与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师生互动与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发现,成长思维模式在“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中具有潜在价值。为此,应通过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强化教育资源与政策支持、创新教育评价机制等方式推动成长思维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成长思维模式 职业教育 职教师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型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莉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77-82,共6页
综合型大学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培养出的职教教师的质量最终影响着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文章总结了该模式的发展成果,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综合型大学 职教师资培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的新路径——以加州大学CalTeach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晨菲 鲍建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美国加州大学9所分校2005年起共同实施的培养本科层次优秀教师的教师教育项目CalTeach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在培养方式上讲求差异化发展、全方位指导,在课程设置上全面融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与教学实践,在教师构... 美国加州大学9所分校2005年起共同实施的培养本科层次优秀教师的教师教育项目CalTeach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在培养方式上讲求差异化发展、全方位指导,在课程设置上全面融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与教学实践,在教师构成上强调多方合作、U-S合力,在保障机制上注重资源供给、岗位介绍与经费支持。该项目对中国目前探索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举措的启示是:帮助并支持优秀人才乐教、善教、持续教;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有效率的培养方案;在充分夯实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教学技能;交互理论与实践,贯通学习、实习与研究;凝聚多方力量并构建多种共同体以作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培养教师 教师教育 Ca1Te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