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摊系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的DRG医师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业春 黄小红 +1 位作者 林圻 贺嘉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 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方法 运用“费用比例”构建“分摊系数”,明确“同一患者多个医师”的绩效权重分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构建DRG医师绩效评价指... 目的 构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方法 运用“费用比例”构建“分摊系数”,明确“同一患者多个医师”的绩效权重分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明确评价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构建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医院数据开展医师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 经绩效分摊和加权综合后,DRG基础评价指标及绩效评价指数均呈现0~100分的近似正态分布;基于DRG绩效评价指数可开展医师绩效的综合评价及优劣势分析;同一医师的评价结果采用绩效分摊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尤其对转科患者较多的医师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采用“分摊系数”进行“一患多医”的绩效权重分摊及评价指标加权的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基于分摊系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的DRG医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的绩效分配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医师 绩效 分摊系数 加权综合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2
作者 刘燕 高琪佩 +1 位作者 刘琳 苗卫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构建多维度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公立医院人文素养的建设和发展。方法:运用CRITIC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结合模糊综...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构建多维度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公立医院人文素养的建设和发展。方法:运用CRITIC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果: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人文知识、个人品质、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能力、人文环境6个维度,权重分别为0.1718、0.1713、0.1540、0.1660、0.1737、0.163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公立医院人文素养“很重要”的隶属度为0.5006(最高值),相较于“重要”(隶属度为0.3176)、“一般”(隶属度为0.1328)、“不重要”(隶属度为0.0426)、“很不重要”(隶属度为0.0065),可评判公立医院的人文素养等级为“很重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对公立医院人文素养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人文素养 指标体系 CRITIC 赋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稻作区农田及末级沟道水质评价分析
3
作者 李涛 陈剑 +3 位作者 袁鹤龙 张状状 李江 缴锡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7,共8页
稻田与末级沟道是农田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源头,沟道水质状况是影响稻田面源污染的直接因素。研究选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典型低山丘陵稻作区农田,于2022-2023年水稻生育期开展田面水和沟道水定期采样,分析田沟水质动态变化规律,... 稻田与末级沟道是农田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源头,沟道水质状况是影响稻田面源污染的直接因素。研究选取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典型低山丘陵稻作区农田,于2022-2023年水稻生育期开展田面水和沟道水定期采样,分析田沟水质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田沟水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水稻生育期内田沟水中TP浓度与COD浓度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田面水TN与NH_(3)-N浓度呈现出两次升降的变化趋势,而沟道水中TN与NH_(3)-N浓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分蘖期和拔节期水稻田沟水中的各项水质指标浓度均较高,此时污染风险较大。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和2023年田面水质超过Ⅳ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83.9%和88.0%,末级沟道水质评价超出Ⅳ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89.7%和76.9%。2022年和2023年田面水综合标识指数分别为3.4105~5.1415和4.7204~6.2424,沟道水综合标识指数为3.2105~4.7305和4.1104~5.7314,主要为Ⅲ至劣Ⅴ类水质。两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比发现,单因子评价法可以明确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时间跨度的田沟水中主要的污染指标,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更适合对田沟水质进行细致的评价和划分。本研究对水稻格田及其末级沟道水质进行精确把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稻田排水制度提供基础数据,为稻田面源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排水沟 水质 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高光谱图像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4
作者 黄岩 方彦奇 +5 位作者 徐明钻 石剑龙 杨奎 祁超 梁森 季岩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1,共8页
针对目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水质参数定量反演困难、数据多以地面或低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的现状,采用0.5 m空间分辨率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开展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研究,并基于反演结果进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首... 针对目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水质参数定量反演困难、数据多以地面或低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的现状,采用0.5 m空间分辨率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开展水质参数定量反演研究,并基于反演结果进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首先,对预处理后的水体表面离水反射率进行4种数学变换并与水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相关性较高的一阶微分,使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基于量子粒子群(QPSO)参数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算法进行水质参数反演模型的构建,使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评价模型精度,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进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航空高光谱数据开展研究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QPSO-LSSVR方法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精度最高(R^(2)>0.8);2)综合营养指数结果准确,反演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1%,均方根误差为0.50;3)研究区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空间分辨率高,能从面上精确、细致地反应湖水营养状态分布情况。该方法实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高精度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图像 湖泊富营养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5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R模型在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小玲 刘逸瑞 +1 位作者 王成 保长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7-766,共10页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为了对青海省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认识青海省生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生态工作提供相应方向和措施,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青海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分析青海省生态安全的状况,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青海省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较不安全等级逐年上升至较安全等级。(2)从关联度来看,在子系统中,状态子系统占主要地位。在各评价指标中,影响青海省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环境维度。(3)从障碍度来看,目前阻碍青海省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为造林面积、治理废气项目完成投资、二氧化硫排放量等要素。在2005—2020年,青海省生态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政府需积极落实政策,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生态安全 综合指数法 灰色协调度法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7
作者 侯慧敏 马海华 +1 位作者 王鹏全 王万祯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 为探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单一资源的部门割裂式发展对其他资源部门造成危害,以西北内陆河流域之一的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石羊河流域WFEE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对2020—2030年石羊河流域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20年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能源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负增长;石羊河流域WFEE系统耦合度等级为高水平耦合;流域WFEE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共6个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流域耦合协调度在预测期内处于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过渡阶段。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续管理和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WFEE)系统 CRITIC赋权法 综合发展指数 耦合协调度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宇豪 贾飚 +2 位作者 徐芬芳 王康 朱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0,共8页
为了对四川省主要河段的水质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基于2021年四川省内86个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比较平均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熵值赋权法3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对岷江、沱江进行水质的空... 为了对四川省主要河段的水质状况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基于2021年四川省内86个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比较平均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熵值赋权法3种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对岷江、沱江进行水质的空间特征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全省断面全部是Ⅰ~Ⅱ类水,总体水质为优。年内水质的特征是:6月份出现Ⅳ类水断面,其污染指标是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余月份只有少量Ⅲ类水断面。岷江上游断面WQI为1.48,下游断面WQI值为2.15;沱江的水质断面WQI值在2.08~2.32间波动。可以得出结论:四川省2021年全省水质良好,表明近年的水环境治理成果显著,但夏季时仍有超标断面;河流在流经大型城市后污染物含量会明显升高,下游断面WQI值随之上升,流动过程中污染物会衰减,两者共同影响着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综合标识指数法 水质评价 时空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熵值法的DC-DC变换器拓扑综合评价
9
作者 张洋 丘东元 +1 位作者 张波 陈艳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9-1479,共11页
为了更全面地比较拓扑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系列DC-DC变换器并实现选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熵值法的DC-DC变换器拓扑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总结DC-DC变换器的常用性能指标,构建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指标... 为了更全面地比较拓扑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系列DC-DC变换器并实现选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熵值法的DC-DC变换器拓扑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总结DC-DC变换器的常用性能指标,构建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赋权,并采用侧重于层次分析法的策略得到组合权重;进一步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得到各DC-DC变换器的评分。以11个电压增益均为D^(2)的DC-DC变换器拓扑为例,运用所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出的拓扑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植烟土壤理化指标及肥力评价研究
10
作者 刘福童 王学瑛 +6 位作者 程学文 王驰 陈楠 徐刚 任天宝 薛琳 沈毅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采集皖南主要烟区60个土壤样本(城区烟站15份、黄渡烟站15份、芜湖烟站15份、南陵烟站15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含水率、电导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水... 采集皖南主要烟区60个土壤样本(城区烟站15份、黄渡烟站15份、芜湖烟站15份、南陵烟站15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含水率、电导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pH值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7.55%、32.59%、37.82%、9.72%、40.15%、9.25%、31.49%、24.10%、22.93%、47.02%、72.72%、31.73%、51.31%和8.18%,权重系数分别为0.05、0.06、0.08、0.07、0.05、0.07、0.09、0.06、0.09、0.07、0.09、0.07、0.08和0.05。(2)皖南烟区植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土壤肥力指数表现为南陵烟站>黄渡烟站>芜湖烟站>城区烟站,其中土壤有效磷的离散程度最大。综上,建议皖南烟区应根据土壤状况适当调整施肥策略,科学精准施肥,调节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此外,在规划烟叶种植面积时,应倾向于南陵烟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理化指标 相关系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土壤肥力指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穿戴式仿真训练系统作战试验效果评估研究
11
作者 李瑞青 宿军 +2 位作者 孙幸福 徐清宇 周文婷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3,共8页
通过对穿戴式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作战试验评估要素的分析研究,建立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作战试验采集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该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能够为相似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的... 通过对穿戴式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作战试验评估要素的分析研究,建立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作战试验采集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该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能够为相似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的作战试验提供参考,为新型模拟训练系统的鉴定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仿真训练系统 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法 作战试验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构建与实证研究
12
作者 苗艳青 吴佩林 +1 位作者 陈文晶 诸宏明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共8页
目的:构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指数(PHDI),测度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绩效。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以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莫兰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衡量PHDI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和区域差异。结果:(1)PHDI分为公共责... 目的:构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指数(PHDI),测度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绩效。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以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莫兰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衡量PHDI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和区域差异。结果:(1)PHDI分为公共责任、卫生资源和综合服务3个维度,涵盖14个指标。(2)我国PHDI呈持续递增趋势,由2018年的70.46提升至2022年的83.02,年均增幅4.19%。(3)2018—2022年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效应,指数得分高(低)的省份,相邻省份得分也高(低),但这一空间正相关关系在减弱。(4)我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区域内部差异主导了区域发展差异,且内部差异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结论与建议: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均等可及态势逐渐显现,但区域内仍存在差异;应将基层卫生发展指标监测与评估工作常规化和制度化,并强化结果运用,加强区域内省份间的发展合作,促进基层卫生健康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指数 综合评价 综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玉涛 何杨 +2 位作者 上官科峰 廖婧玥 刘长辉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更客观、可靠地评价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对国内外近年来214起船桥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其主要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为更客观、可靠地评价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对国内外近年来214起船桥碰撞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其主要风险因素,以此构建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M)改进的船桥碰撞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桥梁船桥碰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和EWM将风险因素和评价对象转化为评价指标,经一致性分析和标准化处理,获得更为客观的复合权重,基于该权重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层因素向量,进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再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获得风险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实现通航桥梁船桥碰撞风险等级的可靠评价。以三峡库区万州长江公路大桥为例,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大桥主要风险因素高度一致,指标体系合理且具有普适性;评价结论与大桥的风险特征吻合,评价方法正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桥梁 船撞风险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林滩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储层脆性定量评价
14
作者 冯少柯 熊亮 +2 位作者 尹帅 董晓霞 魏力民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2-753,共12页
随着深层页岩气储层岩石塑性的增加,其脆性特征难以通过传统评价方法进行准确表征。以川东南林滩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深层页岩气储层为例,开展页岩样品的三轴岩石力学实验和断裂韧性实验,再结合深度学习对储层脆性... 随着深层页岩气储层岩石塑性的增加,其脆性特征难以通过传统评价方法进行准确表征。以川东南林滩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深层页岩气储层为例,开展页岩样品的三轴岩石力学实验和断裂韧性实验,再结合深度学习对储层脆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岩石力学实验和断裂韧性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页岩样品杨氏模量、泊松比和抗压强度均有所增加;①号层样品的脆性明显低于③号层样品;脆性较好的页岩样品应力—应变曲线波动特征明显,表现出非线性变形特征,残余应变值较小;页岩样品的断裂韧度与脆性矿物含量关系较为密切,纹层垂直于页理方向的样品Ⅰ型和Ⅱ型断裂韧度值较低。在考虑页岩物质组分特征、三轴岩石力学特征和断裂韧性特征的前提下,以脆性指数B_(el)和B_(mine3)、断裂韧性指数IKIC为数据基础,建立深度学习权重分析模型,累积风险值小于5,模型可靠性较强。根据模型建立综合脆性指数B,与岩心脆性测定值B_(S)的相关性得到显著提高(R=0.852 7)。脆性定量评价结果对深层页岩储层纵向剖面的脆性特征进行了真实反映,研究区五峰组—龙一段③号层底部和②号层储层脆性较好,断裂韧性指数较小,为后期勘探开发的优选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储层 三轴岩石力学 断裂韧性 深度学习权重分析法 综合脆性指数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联合染色改性杨木单板工艺
15
作者 石鑫 秦生磊 +3 位作者 刘扬光 储德淼 沈晓双 刘盛全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以酸性大红3R为染料、磷酸二氢铵为阻燃剂对杨木单板进行联合处理,探究阻燃染色同步处理单板的可行性,选择阻燃剂质量分数、染料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上染率、色差和氧指数为性能评价指标,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单... 以酸性大红3R为染料、磷酸二氢铵为阻燃剂对杨木单板进行联合处理,探究阻燃染色同步处理单板的可行性,选择阻燃剂质量分数、染料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上染率、色差和氧指数为性能评价指标,通过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单板上染率、色差及氧指数的显著因素及最佳工艺方案。此外,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阻燃剂及染料分子在单板内部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观察,并对它们的特征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这3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单板进行阻燃染色同步处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提升了木材的染色效果,单板表面颜色偏暗偏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对染色配方进行调整以达到目标染色效果。上染率最佳工艺方案为:阻燃剂质量分数15%,染料质量分数1.5%,温度80℃,时间3 h。色差最佳工艺方案为:阻燃剂质量分数20%,染料质量分数2.0%,温度80℃,时间3 h。氧指数最佳工艺方案为:阻燃剂质量分数30%,染料质量分数0.5%,温度80℃,时间4 h。SEM⁃EDS分析表明,阻燃剂质量分数太高(30%)容易使分子间发生团聚,导致导管孔隙发生堵塞,P、S特征元素的增加表明阻燃剂与染料分子成功进入单板内部。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得出阻燃染色单板综合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阻燃剂质量分数30%,染料质量分数0.5%,温度80℃,时间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单板 上染率 色差 氧指数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丝绸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
16
作者 孙倩芸 顾国达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针对近年来中国丝绸出口扩张受阻的现实难题,探究中国丝绸出口如何在困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一级指标,进而细分为13个二级指标,使用熵值法对中国丝绸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 针对近年来中国丝绸出口扩张受阻的现实难题,探究中国丝绸出口如何在困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一级指标,进而细分为13个二级指标,使用熵值法对中国丝绸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丝绸出口综合质量的提升主要由创新驱动。具体来说,中国丝绸企业通过加大研究和试验人员、经费的投入,使得创新产出大幅度增加,从而驱动了出口产品创新。同时,近年来中国丝绸出口的高污染丝绸占比指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中国丝绸出口的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贸易 高质量发展 综合指标构建 熵值法 出口质量 出口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17
作者 裴晏 王克林 武淑文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146-149,155,共5页
作为我国典型重金属高背景区,在云南省开展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分析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云南省农用土壤现状,通过筛选公开发表的云南省农用土壤文献数据,结合内梅罗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作为我国典型重金属高背景区,在云南省开展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分析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云南省农用土壤现状,通过筛选公开发表的云南省农用土壤文献数据,结合内梅罗评价法和地累积指数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土壤中砷、镉、铬、铜、汞、镍、铅、锌平均含量超过了云南省土壤背景值,内梅罗综合评价法表明农用土壤达到了重度污染级别;地累积指数法结果显示镉的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38.47%的点位处于极严重污染状态。研究表明,云南省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应重点持续监测农用土壤,关注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土壤 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综合评价法 地累积指数法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张晓峰 王明 +1 位作者 李红波 张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17-522,共6页
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粉尘问题日益凸显,对工人身体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现有粉尘危害评价指标及方法不足,本文旨在构建简单高效的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从四个维度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引入AH... 随着煤矿开采的深入,粉尘问题日益凸显,对工人身体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现有粉尘危害评价指标及方法不足,本文旨在构建简单高效的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从四个维度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引入AHP和模糊评判法结合的综合指数法,能够定性和定量地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通过将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实现了对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程度的量化评估。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反映煤矿作业环境中粉尘职业危害的现况,为煤矿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粉尘 DELPHI法 综合指数法 多层次模糊评价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研究
19
作者 张婷 刘武周 尚建利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构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是推进农村人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成果,结合布鲁姆分类法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构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是推进农村人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成果,结合布鲁姆分类法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使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四川省G镇的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问题解决是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提出,应着重健全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机制、完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育体系、提高数字认知与数字思维水平、加大数字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力度,为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数字素养与技能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空间结构评价及动态分析
20
作者 朱洁 李兴志 +1 位作者 刘云山 柴宗政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7,共9页
森林空间结构评价及其动态研究对指导森林经营决策、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以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异龄、复层和混交的森林经营原理,选取混交度、密集度、林层差... 森林空间结构评价及其动态研究对指导森林经营决策、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以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异龄、复层和混交的森林经营原理,选取混交度、密集度、林层差异化、角尺度和大小比等典型空间结构指标,结合单位圆评价方法,利用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森林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方法,深入分析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随林龄的增长,径级范围不断扩大,分布峰值逐渐向大径级方向迁移。(2)马尾松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指数范围为0.232~0.345,平均值为0.276,表明其整体空间结构水平相对较低。然而,该指数随林龄增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空间结构随林龄增长而持续优化。(3)在6~45 a生长期间,马尾松人工林的混交度和密集度随林龄增长呈显著线性增长趋势;而林层差异化、角尺度和大小比则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这一现象表明,混交度和密集度可通过林分自然稀疏过程实现优化,而林层差异化、角尺度和大小比等指标则需要通过抚育间伐等人工经营措施进行提升。研究结果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森林空间结构综合评价方法,有效分析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空间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可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分空间结构 综合评价 单位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