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记载的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探索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家蔚 杨凯晶 +5 位作者 崔赛赛 刘晓彤 陈娇健 李佼阳 于华芸 付先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相关文献,筛选含海洋中药方剂,抽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初步分析挖掘含海洋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和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6 715首含海洋中药的方剂,包含144 014条数据,涉及海洋中药218味,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明、清两朝代的海洋中药方剂数最多;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味,全部由海洋中药组成的方剂占8.065%,其他的都是与陆地中药进行配伍,其中各占一半的达到7.754%,所有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海洋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陆地中药是甘草和当归。结论:含海洋中药方剂数量庞大,配伍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特色,可以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含海洋中药方剂 中医文献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部位组方对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自力 董虹 +3 位作者 刘凤华 毛帅 刘仁志 许剑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0-364,共5页
根据中兽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将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4味中药的有效部位按照不同剂量组合成8个不同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利用MTT法检测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探讨各个复方对高温刺激小... 根据中兽医"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将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4味中药的有效部位按照不同剂量组合成8个不同中药有效部位复方,利用MTT法检测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探讨各个复方对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组方机制。结果表明:以中药有效部位复方A1B1C1D1(黄柏生物碱、藿香挥发油、苍术挥发油各200μg/mL,石膏水提物100μg/mL)对高温刺激小鼠肠道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效果最优,复方中以藿香挥发油和黄柏生物碱为主药,苍术挥发油和石膏水提物为臣、佐药,以藿香挥发油和苍术挥发油交互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部位 正交设计法 高温刺激 淋巴细胞增殖 组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议新形势下中药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思路 被引量:13
3
作者 姜勇 李军 屠鹏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6期892-899,共8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中国药监管理和审评部门对中药创新药物的认识和审批要求的变化,结合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归纳并提出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的5种途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创新药物的发现、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发现、基于经典名方的创... 本文根据近年来中国药监管理和审评部门对中药创新药物的认识和审批要求的变化,结合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归纳并提出中药创新药物发现的5种途径: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创新药物的发现、中药有效部位新药及其复方制剂的发现、基于经典名方的创新药物的发现、基于临床有效方剂的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基于名优中成药的创新药物发现,并对以上途径的研究思路进行详细阐述;对中药创新药物的药学研究,包括生产工艺、化学成分、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等研究内容提出一些新的思路,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和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创新药物 有效成分新药 有效部位新药 经典名方 研究思路 药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中医临床的中药复方功效的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建勋 任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372-1379,共8页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中药复方功效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多味中药治疗作用的概括与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有机地阐释复方功效的科学内涵,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本文就中药复方功效...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中药复方功效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多味中药治疗作用的概括与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有机地阐释复方功效的科学内涵,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本文就中药复方功效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总结,极大地丰富了中药复方功效现代研究的内容,促进了中药复方的研究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功效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栓剂中枯矾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桦 陈馥馨 +1 位作者 詹贵成 易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7-38,共2页
采用湿法消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栓剂中枯矾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枯矾 湿法 分光光度法 中药 复方 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新药研发及评价关键技术——关于中药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6期906-913,共8页
中药复方制剂处方组成复杂,临床用途各异。在中药复方新药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临床应用历史,关注影响制剂品质的关键质量属性,合理选择评价指标优化工艺参数,从而达到改善成型工艺,提高制剂产品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中药复方 中药新药 评价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新药的药理学评价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军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3期439-443,共5页
本文讨论了新医学模式对中药复方新药转化的影响、中药复方作用特点及作用原理研究现状、中药复方新药药理学评价的特殊考虑以及中药复方新药药理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对于科学认识中药复方作用特点和加快中药复方新药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理学评价 中药新药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与单方对猪囊尾蚴体外抑制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
8
作者 陈治水 贾丹兵 +7 位作者 聂志伟 孙旗立 阎红 盖东海 路遥 王赫 王云翔 赵凤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报告了中药复方(灭囊灵)和全蝎、矾石、硝石等单方对猪囊尾蚴体外抑制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灭囊灵复方和单方对猪囊尾蚴虫体均有明显的破坏杀伤作用,但复方的损伤程度明显优于单方,提示临床宜使用复方治疗。
关键词 猪囊尾蚴 中药复方 灭囊灵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及复方对实验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旺 袁媛 +2 位作者 葛争艳 金龙 许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4-231,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单味中药如葛根、姜黄、枸杞、银杏叶和丹参等,中药复方如活血解毒方、菩人丹超微粉、通脉糖眼明胶囊、芪黄明目胶囊和复方血栓通等在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单味中药如葛根、姜黄、枸杞、银杏叶和丹参等,中药复方如活血解毒方、菩人丹超微粉、通脉糖眼明胶囊、芪黄明目胶囊和复方血栓通等在防治DR变中有一定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内皮细胞的功能,减少相关分子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及其受体的表达,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抑制凋亡基因及蛋白表达,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等有关。本文就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复方对实验性DR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以期对中药防治DR病变及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药 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用药规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伟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库,以“SU=‘带状疱疹’and FT=‘中药’*‘外用’”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锁定搜索年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的期刊文献,建立中药外用治...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库,以“SU=‘带状疱疹’and FT=‘中药’*‘外用’”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锁定搜索年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的期刊文献,建立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数据库,并采用Excel、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近10年中国知网共有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涉及复方116首,共涉及中药184种,高频中药52味,冰片、大黄、雄黄、黄柏等应用较多;四气以寒、温,五味以辛、苦,归经以肝、心、脾为主;清热药与活血化瘀药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中应用较多;关联分析共得出药对16条,其中以黄柏→大黄、冰片→雄黄等为常用。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应多应用寒、温、辛、苦类中药,以清热与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选取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外用 中药 外治 中药复方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中药5种主要使用形式发展趋势及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杜红 陆文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509-2513,共5页
本文对市场上中药5种主要使用形式即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医院制剂、经典名方和中药新药,从使用范围、政策审批以医保政策等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对上述5种中药使用形式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供医药企业研发和投资参考。在中药5种形... 本文对市场上中药5种主要使用形式即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医院制剂、经典名方和中药新药,从使用范围、政策审批以医保政策等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对上述5种中药使用形式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供医药企业研发和投资参考。在中药5种形式中,中药新药代表中药创新和中医药发展的方向和主流。对目前中药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双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供业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饮片 配方颗粒 医院制剂 经典名方 中药新药 趋势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方药证治规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雪晴 田野 +6 位作者 屈双擎 刘俐 张靖宇 赵海婷 赵艳 段行武 李建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655-2659,共5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方法:以“银屑病”OR“白疕”为主题词,“血瘀”OR“活血化瘀”为自由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知识...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方法:以“银屑病”OR“白疕”为主题词,“血瘀”OR“活血化瘀”为自由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搜集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5篇,红花、丹参、桃仁等为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最常用药物,并对药物间关联规则进行挖掘,得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及5个新方。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用药规律,不仅能客观反映临床用药规律,亦可为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银屑病 血瘀证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配伍规律 系统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中药复方科研思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佳创 刘男男 +1 位作者 张艺 刘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784-2787,共4页
经方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近年机制研究成果突出。根据本团队科研经验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当前麻黄细心附子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点及研究成果,探讨由麻黄细辛附子汤科研道路上投射至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科研思路及亟... 经方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近年机制研究成果突出。根据本团队科研经验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当前麻黄细心附子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点及研究成果,探讨由麻黄细辛附子汤科研道路上投射至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科研思路及亟待解决的瓶颈,总之发展中医必须立足根本,走具有中医特色的科研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科研思路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