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加速氧化过程中全脂牛羊乳粉挥发性化合物 |
薛海燕
李欣雨
孟毅
贺宝元
张磊
刘晓凤
马军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菌酶制剂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
陈强斌
窦立静
房文斌
王宏伟
赵艳梅
刘强
杨阳
|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产奶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
贾海峰
王志刚
刘雪艳
|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菌剂对种养废弃物堆肥中腐殖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
陈鑫
李昌宁
晁艺
李萍
姚拓
孙永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羊乳和牛乳中挥发性化合物 |
艾对
张富新
李延华
苏伟丽
刘玲
于玲玲
葛萍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6
|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
刘彩娟
孙满吉
吕文龙
单安山
张永根
孙金艳
冯艳忠
|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
2011 |
31
|
|
7
|
复合微生物菌剂袋装发酵甜高粱渣对奶牛产奶量及奶成分的影响 |
王曙阳
张向阳
苏宏
李文建
肖国青
陈积红
梁剑平
刘敬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8
|
复合酶制剂对瘤胃发酵及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陈雅坤
王建平
卜登攀
刘宁
刘威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9
|
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20~42周奶牛产奶性能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
沈赞明
张荣飞
解红梅
陈峰
陆天水
|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10
|
不同的复合酶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徐学文
刘正亚
田雯
任莹
赵胜军
周樱
|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1
|
SPME-GC-MS结合ROAV分析单菌及复配发酵牛乳中关键性风味物质 |
王丹
丹彤
孙天松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9
|
|
12
|
云南德宏水牛乳中酶活性的研究 |
李卫真
张永云
王强
苗永旺
杨云周
佟玉飞
汤守锟
田建云
徐绍宏
王兴茂
牛自兵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3
|
嗜热链球菌IMAU10638发酵乳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SPME-GC-MS分析鉴定 |
王丹
丹彤
孙天松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4
|
日粮精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对奶牛产奶量及奶成分的影响 |
杜忍让
张强
高玉鹏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5
|
细粉碎小麦诱导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奶牛乳脂合成和肝脂肪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郭勇庆
邹杨
徐晓锋
曹志军
李胜利
|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6
|
复合益生菌和酵母培养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抗应激指标的影响 |
汤志宏
徐宁宁
叶均安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4
|
|
17
|
红岩草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乳酶的影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刘延鑫
李婉涛
刘冬梅
刘学芳
张钟允
张振强
刘文第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8
|
乳酶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
石晶
吕英
李庆章
|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9
|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ND03在牛乳发酵过程及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王丹
周亭亭
丹彤
张和平
孟和毕力格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20
|
复合生物预混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 |
乔富强
乔利敏
姚华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