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云锋 鱼剑琳 赵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1-294,343,共5页
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和热管平板式集热器相结合,研究了一种以平面形吸热板为接收器的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碘钨灯模拟太阳光辐射,在不同辐射强度下,对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和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度、瞬... 将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和热管平板式集热器相结合,研究了一种以平面形吸热板为接收器的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采用碘钨灯模拟太阳光辐射,在不同辐射强度下,对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和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度、瞬时效率、平均效率及平均热损系数等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热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相比,CPC型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不但提高了集热温度和集热效率,而且降低了热损失.这一研究结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热管 太阳能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空隙设计及光能损失 被引量:5
2
作者 吴茂刚 唐润生 +1 位作者 程艳斌 王志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8-312,共5页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因结构简单不需要跟踪等优点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理想CPC的反射面与吸收体连在一起,而实际应用中因种种原因必须在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该文对三种常...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因结构简单不需要跟踪等优点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理想CPC的反射面与吸收体连在一起,而实际应用中因种种原因必须在两者之间留有空隙。该文对三种常见的CPC空隙带来的光学损失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平面吸收体CPC,空隙设计的优选方案是剪去靠近吸热体的反射面;对于圆形吸收体CPC,最优选的空隙设计方案是对理想CPC所对应的受光体的形状进行修正,其次是剪去与圆管相连的反射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隙设计 空隙的光学损失 复合抛物聚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占比对低倍CPC热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健 裴刚 +3 位作者 杨明 李桂强 汪云云 李鹏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搭建聚光比分别为1.5、2.0和3.0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对比实验系统,在集热器进口温度110℃条件下,对比实验研究散射辐照占总辐照比例(散射占比)对3种聚光比CPC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我国不同地区典型辐照资源条件下CPC聚光集... 搭建聚光比分别为1.5、2.0和3.0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对比实验系统,在集热器进口温度110℃条件下,对比实验研究散射辐照占总辐照比例(散射占比)对3种聚光比CPC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我国不同地区典型辐照资源条件下CPC聚光集热的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射占比对低倍CPC集热性能有明显影响,对于同一聚光比CPC,CPC热效率均随散射占比的降低而提高;对于不同聚光比CPC,1.5×CPC在散射占比高时热效率最高,3.0×CPC仅在散射占比低的晴天具有最高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 低倍cpc 散射占比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在光伏/热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及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肖丽仙 何永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36-2543,共8页
为研究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在光伏,热(PV/T)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特性,分析CPC-PV/T集热器内部的热传输机理,建立CPC-PV/T太阳能系统的光热、光电能量转换理论。并对系统的光热、光电转换特... 为研究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在光伏,热(PV/T)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特性,分析CPC-PV/T集热器内部的热传输机理,建立CPC-PV/T太阳能系统的光热、光电能量转换理论。并对系统的光热、光电转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PC型聚光器在PV/T系统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系统光热转换性能的降低,但能有效提高系统光电转换效率。另外,设计无聚光PV/T太阳能系统样机和CPC型聚光PV/T太阳能系统样机,并对2种样机的光热、光电特性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其中,CPC-PV/T样机的热效率为39.6%、输出电效率5.4%,无聚光PV/T样机热效率为44%、输出电效率仅为4.1%,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 PV/T系统 光热特性 热效率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能CPC的聚光特性与改进方案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创 夏新林 谭小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5-899,共5页
对平面吸收体型CPC结构,推导了截取比的合理取值范围,结合卫星的轨道特性,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分析了平面吸收体型CPC内的光传播特性。针对空间CPC对日跟踪技术的难点,提出了间歇跟踪的控制方法,导出了跟踪方向的间歇调整计算公式。以太... 对平面吸收体型CPC结构,推导了截取比的合理取值范围,结合卫星的轨道特性,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分析了平面吸收体型CPC内的光传播特性。针对空间CPC对日跟踪技术的难点,提出了间歇跟踪的控制方法,导出了跟踪方向的间歇调整计算公式。以太阳同步圆轨道卫星的CPC应用为例,进行了聚光特性的数值模拟,探讨了平面吸收体型CPC的光线损失机理,提出了性能理想的封闭式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聚集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间歇跟踪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有多根真空管的CPC各构件吸收光能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业发 郑迎松 邱国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3,共5页
利用光线跟踪法对配有多根真空管的复合抛物面集热器(CPC)各构件在不同入射角下吸收光能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作了讨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 真空管 复合抛物面 集热器 光线跟踪法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C的太阳模拟器聚光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昊 付跃刚 +6 位作者 张国玉 孙高飞 刘石 张健 徐达 吴凌昊 杨俊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共10页
为解决现有太阳模拟器能量利用率低导致辐照度低的难题,依据太阳模拟器基本成像原理,提出利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改进太阳模拟器的聚光系统.分析了CPC与传统聚光器的聚光机理,基于边缘光线原理推导了CPC的参数设计方法.利用LightTool... 为解决现有太阳模拟器能量利用率低导致辐照度低的难题,依据太阳模拟器基本成像原理,提出利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改进太阳模拟器的聚光系统.分析了CPC与传统聚光器的聚光机理,基于边缘光线原理推导了CPC的参数设计方法.利用LightTools软件结合嵌套的体光源与CPC建立聚光模型,分析了CPC理想最大接收角。建立椭球聚光镜与组合聚光系统的对比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通过截取分析得到最佳截取比来优化初始结构,进而确定CPC的最终结构.结果表明:氙灯应用在CPC中的能量利用率高达94.86%,且整个太阳模拟器的辐照度有很大提升.该研究能够为设计高能量利用率高辐照度的太阳模拟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模拟器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能量利用 聚光系统 辐照度 椭球聚光器 辐照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运行特性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勍 徐荣吉 +3 位作者 王岸 宋文昊 王瑞祥 许淑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0,共5页
提出了一种以平行流微通道为吸热器的复合抛物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太阳能集热器,设计并搭建了此集热器运行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该系统由CPC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单元、恒温水循环系统、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为... 提出了一种以平行流微通道为吸热器的复合抛物聚光器(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CPC)太阳能集热器,设计并搭建了此集热器运行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该系统由CPC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单元、恒温水循环系统、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为了验证微通道平行流扁管对非均匀热流密度的均化作用,开发了微通道管内温度测试模块,实现了微通道平行流扁管11个通道管内进出口温度的测试。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开发了集热单元运行参数实时采集及处理程序,实现了集热器性能的实时记录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测温 复合拋物聚光面 太阳能集热器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CPC对太阳能激光器聚光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范纹彤 王荣聪 +6 位作者 李亚莎 刘雁 王谦 周军 丁福康 欧洺余 石小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了探究以焦距为1200 mm,尺寸为1400 mm×1050 mm的菲涅尔透镜为一级聚光器,实体CPC为二级聚光器的太阳能激光器聚光系统中实体CPC对聚光效果的影响,利用TracePro光学软件模拟分析了实体CPC不同填充材料,最大接收半角,与菲涅尔透... 为了探究以焦距为1200 mm,尺寸为1400 mm×1050 mm的菲涅尔透镜为一级聚光器,实体CPC为二级聚光器的太阳能激光器聚光系统中实体CPC对聚光效果的影响,利用TracePro光学软件模拟分析了实体CPC不同填充材料,最大接收半角,与菲涅尔透镜的距离,以及上下端截取比对聚光效率和光斑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实体CPC能有效地提高总的聚光效率,填充材料为F13的实体CPC的最高聚光效率能达到64.1%,比全反射CPC的最大聚光效率高13.7%,但是光斑的均匀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激光器 实体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聚光效率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折射棱镜盖的圆桶式CPC聚光器研制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伟中 艾雄杰 安兴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69,共7页
在圆桶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聚光器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透明的折射棱镜上盖,并进行一系列的整体优化设计,研制出一种新的非跟踪CPC聚光器,并通过对焦点温度和砷化镓电池光伏转换电流值的实际测试方式,测其水平放置并在超出最大入... 在圆桶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聚光器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透明的折射棱镜上盖,并进行一系列的整体优化设计,研制出一种新的非跟踪CPC聚光器,并通过对焦点温度和砷化镓电池光伏转换电流值的实际测试方式,测其水平放置并在超出最大入射半角后的聚光度分别达到3.0和5.3倍,可实现较好的非跟踪聚光效果。但该聚光器材料选型或加工工艺会限制其聚光性能。若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具有较高聚光度的非跟踪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将会得到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复合抛物面 非跟踪聚光器 圆桶式cpc结构 棱镜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射偏角对非跟踪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性能影响
11
作者 常泽辉 刘雪东 郭梓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了降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对跟踪精度的要求,提高其在集热过程中的光热转化能力,探究入射偏角对新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非跟踪工况时光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该聚光器在集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并利用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研究入... 为了降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对跟踪精度的要求,提高其在集热过程中的光热转化能力,探究入射偏角对新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非跟踪工况时光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该聚光器在集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并利用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研究入射偏角对聚光器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搭建非跟踪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性能测试试验台,在实际天气条件下测试分析聚光器光热性能随径向入射偏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光线正入射时,聚光器的光线接收率与聚光效率分别为100%和83.42%;当径向入射偏角α为16°时,该聚光器的光线接收率与聚光效率分别为53.00%和44.82%;当轴向入射偏角β为30°时,光线接收率与聚光效率分别为88.74%和74.42%;在空气流速为3.7 m/s时,聚光器的最高出口温度与瞬时集热量分别为31.3℃和782.8 W,分别比聚光器接收上偏10°和下偏10°入射辐射时提高了3.7、6.1℃和131.0、217.9 W;该聚光器接收正入射辐射时的平均光热转化效率为77.45%,比接收上偏10°和下偏10°入射辐射的平均光热转化效率高42.14%和5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入射偏角 复合抛物面 非跟踪 聚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抛物面聚光式太阳能光热光电供能器性能研究
12
作者 常泽辉 李欣亮 +2 位作者 郭梓珩 刘雪东 彭娅楠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181,共9页
针对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非追日运行时,入射偏角变化对集热性能影响大、逸出光线难以再利用等问题,设计一种复合抛物面聚光式太阳能光热光电供能器,通过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入光口玻璃盖板下表面增设板背为镜面的光伏组件,可实现... 针对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非追日运行时,入射偏角变化对集热性能影响大、逸出光线难以再利用等问题,设计一种复合抛物面聚光式太阳能光热光电供能器,通过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入光口玻璃盖板下表面增设板背为镜面的光伏组件,可实现对逸出光线的拦截和反射再利用,从而提高供能器对入射太阳辐射的利用效率和供能品位,首先利用光学仿真软件TracePro分析入射偏角对供能器光线接收率等参数的影响机理,基于仿真结果在实际天气条件下对比研究供能器与同规格CPC的进出口空气温差、光热转换效率及输出电功率等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入射偏角范围为0°<α<30°时,与同规格CPC相比,供能器的平均光线接收率提高14.03%;在晴天条件下,当传热空气流速为2.7 m/s时,供能器与同规格CPC的最大进出口空气温差相差0.2℃,光热转换效率分别为52.62%、52.63%,在此过程中的供能器输出的总电功率为251 W;在多云条件下,供能器可对外输出的热能和发电功率分别为3.26 MJ、210.5 W,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光热光电高效耦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 光热光电 太阳能 复合抛物面 供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聚光系统的改进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
13
作者 张墨 王子荣 +1 位作者 王书新 张星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为研制适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器的聚光系统,在分析了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用于耦合光纤的可行性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PC用于光纤耦合。完成了由主级抛物面反射镜和次级改进型CPC组成的太阳光泵浦多级聚光方案,并... 为研制适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器的聚光系统,在分析了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用于耦合光纤的可行性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PC用于光纤耦合。完成了由主级抛物面反射镜和次级改进型CPC组成的太阳光泵浦多级聚光方案,并与普通CPC和透镜组构成次级聚光器的方案以及无次级聚光器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光线追迹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CPC能够克服普通CPC出射光线发散的缺陷,从而提高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当主镜接收角度在±0.55°范围内,其耦合效率维持在93.53%-96.43%,该结果优于其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太阳光泵浦激光器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星形多翼接收体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性能对比
14
作者 谭兆博 徐文甫 +1 位作者 常泽辉 李欣亮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2-1608,共7页
针对玻璃真空管接收体存在间隙漏光、表面换热等缺陷,文章采用内嵌星形多翼接收体的玻璃管作为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光热转化部件,选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有效缓解上述缺陷并降低装置管路对密封性的要求和低温“爆管”率... 针对玻璃真空管接收体存在间隙漏光、表面换热等缺陷,文章采用内嵌星形多翼接收体的玻璃管作为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的光热转化部件,选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有效缓解上述缺陷并降低装置管路对密封性的要求和低温“爆管”率。仿真计算了不同星形多翼接收体集热装置的光学性能,对比研究了星形多翼接收体翼型型态对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性能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天气条件下测试、分析内嵌星形六翼接收体和内嵌星形五翼接收体时装置的光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入射偏角α<7.4°,装置内嵌星形六翼接收体时的光学性能要优于内嵌星形五翼接收体时的光学性能,前者的平均光线接收率、聚光效率分别为98.2%,76.4%,比后者分别高出1.2%和1.1%;在晴天测试中,当空气介质流速为4.0 m/s时,装置内嵌星形六翼接收体时的平均出口温度、最大瞬时集热量以及光热转化效率分别为37.0℃,896.45 W和75.31%,较其内嵌星形五翼接收体时分别提高了1.37%,2.80%和1.93%。测试结果可为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接收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体 太阳能 复合抛物面 聚光 星形多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系统的镜场布置与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成龙 马军 范多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单根真空集热管和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组成的接收器(单管接收器)对线性菲涅尔式聚光系统的镜场布置有特殊要求。本文根据单管接收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CPC最大接受半角控制镜场高宽比实现镜场无阴影布置的方法。利用几何关系推导了镜... 单根真空集热管和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组成的接收器(单管接收器)对线性菲涅尔式聚光系统的镜场布置有特殊要求。本文根据单管接收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CPC最大接受半角控制镜场高宽比实现镜场无阴影布置的方法。利用几何关系推导了镜场无阴影布置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将一次反射镜和镜场中心的距离与镜场地面覆盖率相结合对镜场布置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PC最大接受半角为45°、反射镜宽度为380mm、而反射镜列数为21的镜场,当系统无阴影工作时间确定为6h时,相邻一次反射镜间距最大为537mm较为合理,而此时地面覆盖率为73.28%。该方法对于单管接收器线性菲涅尔聚光镜场的布置具有普适性,对线性菲涅尔式聚光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聚光系统 线性菲涅尔系统 真空集热管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镜场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与燃煤发电机组联合供能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海平 于鑫玮 +2 位作者 魏进家 冯蕾 徐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51-2260,共10页
设计出独立双层流道式和回路双层流道式结构的水冷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分析比较2种装置的特征,CPC-PV/T集热单元之间采用蛇形对冲式连接方式;提出将多个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并联连接组成的CPC-PV/T预... 设计出独立双层流道式和回路双层流道式结构的水冷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分析比较2种装置的特征,CPC-PV/T集热单元之间采用蛇形对冲式连接方式;提出将多个CPC-PV/T电热联用装置并联连接组成的CPC-PV/T预热系统辅助加热燃煤机组凝结水,以及作为扩容蒸发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VEESG)辅助燃煤机组联合热发电的预热段2种集成方式,针对2种集成方式研究其集成机制。结果表明,联合发电系统机组热经济性随CPC-PV/T进水流量的增加成线性递增趋势;其出水温度可达90℃以上,在一定进水流量范围内,CPC-PV/T热效率随进水流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辐射强度的增强而提高;CPC-PV/T电效率随进水流量的增加呈波形递增趋势,其平均电效率、热效率分别在13.4%、42%左右。与独立的光伏或光热系统相比,CPC-PV/T占地面积小、太阳能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伏/光热(cpc-PV/T)电热联用装置 扩容蒸发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 燃煤机组 集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抛物面聚光太阳能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健 王艳香 施明恒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1,共6页
设计并搭建了CPC低倍聚光太阳能PV/T单通道空气系统实验台,对不同工作环境下聚光PV/T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聚光条件下,系统的各表面温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随下部通道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加而降低。聚光... 设计并搭建了CPC低倍聚光太阳能PV/T单通道空气系统实验台,对不同工作环境下聚光PV/T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聚光条件下,系统的各表面温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随下部通道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加而降低。聚光PV/T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60W,比对应相同电池面积平板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高20W。聚光PV/T系统的各效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系统的最大电效率为11%,最大热效率为70%,最大火用效率为16%,比单纯发电时最大火用效率提高约5%。实验获得了一批新的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为聚光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热电性能 光伏光热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晓东 原郭丰 +1 位作者 成珂 张鹤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8,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与组合式空调系统模型,阐述了系统的运行原理。研究了原理样机海水淡化功能中淡水产量与海水喷淋量、海水喷淋温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与原理样机匹配的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CPC)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与组合式空调系统模型,阐述了系统的运行原理。研究了原理样机海水淡化功能中淡水产量与海水喷淋量、海水喷淋温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与原理样机匹配的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CPC)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为整个系统进一步的联合运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太阳能 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c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抛物面集光器的LED教室灯具的配光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莹 林文硕 谢国庆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399,共5页
为了对LED教室灯具配光,建立了复合抛物面集光器配光系统。分析了LED光源发光特性,阐明了对LED光源进行二次配光的必要性。建立了三维复合抛物面集光器(CPC)模型,并由边缘光线原理计算得出三维复合抛物面集光器(CPC)模型各参数与最大出... 为了对LED教室灯具配光,建立了复合抛物面集光器配光系统。分析了LED光源发光特性,阐明了对LED光源进行二次配光的必要性。建立了三维复合抛物面集光器(CPC)模型,并由边缘光线原理计算得出三维复合抛物面集光器(CPC)模型各参数与最大出射半角θm的关系,分析了θm的制约因素。由阅读灯照度均匀度要求,确定了复合抛物面集光器(CPC)模型各参数的值,在光学分析软件Tracepro中建立了CPC模型,将LED光源置于其焦平面上,结合教室桌面与灯具距离,模拟了基于CPC配光的LED教室灯具的照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CPC配光系统最大出光半角为30°时,光照均匀度超过0.7,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对阅读照明的要求,该灯具有效光通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抛物面集光器(cpc) 朗伯型LED 边缘光线原理 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光探测器中复合抛物面聚光镜 被引量:5
20
作者 牛丽红 廖华 +1 位作者 张劲松 王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79-3083,共5页
基于非成像光学的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弱光探测器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镜.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聚光镜电子光学系统的新方法,将探测器阳极对光电子的接收率作为遗传进化的目标函数,把复合抛物面聚光镜系统的几何结构参量和电参... 基于非成像光学的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弱光探测器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镜.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聚光镜电子光学系统的新方法,将探测器阳极对光电子的接收率作为遗传进化的目标函数,把复合抛物面聚光镜系统的几何结构参量和电参量作为优化设计的搜索变量,通过控制遗传算法的遗传进化方向,进行全局优化调整.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聚光镜在会聚光线的同时可以对光电子实现有效的会聚.当入射角为30°时,光透过率高于75%,电子收集率为100%,可以满足具有反射式光电阴极和大探测面积的弱光探测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遗传算法 光电倍增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