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剂对高铋电解铜体系中铜沉积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鲁道荣 林建新 朱佩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1-65,共5页
用稳态法研究了添加剂Cl-、glue、(NH2)2CS对高铋电解铜体系阴极铜沉积反应的影响。用AA、SEM、XRD等仪器研究了添加剂对阴极铜沉积的组成和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Cl-对铜沉积反应起去极化作用。glu... 用稳态法研究了添加剂Cl-、glue、(NH2)2CS对高铋电解铜体系阴极铜沉积反应的影响。用AA、SEM、XRD等仪器研究了添加剂对阴极铜沉积的组成和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Cl-对铜沉积反应起去极化作用。glue对铜沉积反应起强极化作用。(NH2)2CS能改变铜沉积过程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使铜沉积反应出现由扩散控制的极限电流。当Cl-、glue、(NH2)2CS共存于电解液中时,既对铜沉积反应起强极化作用,又使铜沉积过程的极限电流降低。以低电流密度(200A·m-2)电解,添加剂存在时可使阴极铜沉积中铋含量从0.013%降至0.0021%,但添加剂不影响铜沉积的晶面择优取向(220)。以高电流密度(1500A·m-2)电解时,添加剂的存在,会改变铜沉积的晶面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铜沉积反应 极化 炼铜 高铋电解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镀铜有机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俊峰 彭良富 +1 位作者 刘源 李学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1,共2页
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在酸性电镀铜工艺中的作用和效果,并与使用较多的2种国内和国外染料体系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镀液的深镀能力、镀层表面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无染料酸铜有机添加剂深镀能力、铜镀层光亮面积与国... 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在酸性电镀铜工艺中的作用和效果,并与使用较多的2种国内和国外染料体系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镀液的深镀能力、镀层表面形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无染料酸铜有机添加剂深镀能力、铜镀层光亮面积与国外添加剂基本相当。其阴极极化曲线也与国外酸铜添加剂的阴极极化曲线形状相似,峰值电位和峰值电流密度相近,极化值近乎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镀铜 有机添加剂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电极有机复配缓蚀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卜雪涛 梁广川 李翠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应用极化曲线、表面张力、放电实验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简称SD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简称Tween)之复配体系(简称ST)在碱性介质中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验表明,复配缓蚀... 应用极化曲线、表面张力、放电实验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简称SD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简称Tween)之复配体系(简称ST)在碱性介质中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验表明,复配缓蚀剂ST具有比单一添加SDBS或Tween更高的缓蚀效率,并且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Tween在复配体系中的作用是使活性物质于锌电极表面的临界胶团浓度显著降低,吸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可更有效的抑制锌电极腐蚀,改善锌电极的表观形貌,达到延迟钝化的效果,使活性物质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缓蚀剂 极化 钝化 饱和吸附度 薄膜型锌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吴萌 栾和林 姚文 《矿冶》 CAS 2004年第3期57-60,71,共5页
从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添加剂三个方面,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研究进展情况。其中有机溶剂仍以碳酸酯为主,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功能添加剂;电解质锂盐的发展趋势是增大阴离子半径,降低离子间的作用力,提高它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在... 从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添加剂三个方面,论述了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研究进展情况。其中有机溶剂仍以碳酸酯为主,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功能添加剂;电解质锂盐的发展趋势是增大阴离子半径,降低离子间的作用力,提高它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在电解液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溶剂的物性参数及溶剂和锂盐的相容性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有机溶剂 功能添加剂 溶剂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产物的在线测定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军 范志林 +1 位作者 林晓芬 徐益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U形反应器与FTIR联动方法对7种生物质在600℃快速热解1min时的热解产物进行了在线测定,同时还进行了不同温度(400℃和800℃)和添加二氧化硅、硅藻土、石灰石等对热解产物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物质的热解产物有明显差别,但主... 利用U形反应器与FTIR联动方法对7种生物质在600℃快速热解1min时的热解产物进行了在线测定,同时还进行了不同温度(400℃和800℃)和添加二氧化硅、硅藻土、石灰石等对热解产物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物质的热解产物有明显差别,但主要产物为CO,CO2,CH4,CH3CH∶CH2,CH3COCH3等;温度是影响生物质有机质分解产物组成的重要因素,低温(400℃)产物中的CO含量明显偏低,而醛类、酮类、酯类等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添加剂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影响不同,硅藻土的催化效果要优于其他2种.实验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系统对测定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中产物组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快速热解 产物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在电解锰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迟晓鹏 张瑞莹 +1 位作者 翁威 衷水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
电流效率及产品质量是电解锰行业关注的重要指标,其与添加剂密切相关。SeO_(2)因具有抑制析氢反应、抗氧化、促进晶型转变等优点成为电解锰行业普遍使用的添加剂。阐述了添加剂在电解锰过程中对电流效率、晶型结构、沉积形态等的作用及... 电流效率及产品质量是电解锰行业关注的重要指标,其与添加剂密切相关。SeO_(2)因具有抑制析氢反应、抗氧化、促进晶型转变等优点成为电解锰行业普遍使用的添加剂。阐述了添加剂在电解锰过程中对电流效率、晶型结构、沉积形态等的作用及影响机理。针对现阶段电解锰行业中存在的电流效率低、品控难以及主流添加剂SeO_(2)价格昂贵、具有剧毒性等问题,对新型高效低硒甚至无硒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了分类梳理,探讨并展望了应用于电解锰行业中的添加剂的发展方向。在使用SO_(2)或者SeO_(2)作电解锰添加剂的基础上,论述了电解锰的工艺流程、基本原理、生产技术等,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同时对添加剂的影响机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新型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 电流效率 无硒添加剂 有机添加剂 复合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耐光老化抗冲击聚丙烯树脂工业化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康鹏 武鹏 +3 位作者 金滟 林龙 徐健 李齐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8-473,共6页
以工业化生产的聚丙烯(PP)粉料和自制的复配助剂包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车用耐光老化高熔体流动速率PP树脂,研究了氙灯加速老化暴晒对PP树脂表面特性影响以及老化前后PP树脂残留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种类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以工业化生产的聚丙烯(PP)粉料和自制的复配助剂包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车用耐光老化高熔体流动速率PP树脂,研究了氙灯加速老化暴晒对PP树脂表面特性影响以及老化前后PP树脂残留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种类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常规抗冲击PP树脂耐光老化性能较差,加速老化暴晒5周期后,老化降解严重,颜色、外观、光泽度及色牢度等降低明显,残留VOC种类增多,且多为含氧基团类小分子化合物。改性后的PP树脂抗冲击性能和氧化诱导期(OIT)有一定提高,其他常规性能基本无变化,加速老化暴晒5周期后,树脂颜色仅略有变化,色牢度保持在4~5级,残留的VOC种类无明显增多,且无含氧基团类小分子化合物。氙灯加速老化暴晒后改性PP和常规PP中VOC种类和含量均不相同,大多数VOC有毒有害,但改性PP树脂中残留的烃类VOC多由聚合过程中低聚物以及加工过程中降解引起;常规PP的含氧基团类VOC主要由PP树脂在光照过程中氧化降解导致,是引起酸味等刺激性气味的主要原因。首次工业化生产的新牌号PPB-MW30-GH具有优异的耐光老化性能,符合汽车内饰件材料未来绿色环保发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光老化 挥发性有机物 高熔体流动速率 复配助剂包 冲击性能 氧化诱导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2油井水泥降滤失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旭 王小梅 +1 位作者 邓艳华 闫卫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1,298,共4页
报道了油井水泥降滤失剂ZJ 2的应用性能和矿场应用。ZJ 2由适当分子量和水解度的有机聚合物、交联剂、交联反应激活剂及其他助剂组成,为成膜型降滤失剂。加量为1.4%(BWOC)时,ZJ 2可将3种商品G级油井水泥净浆的滤失量由>1000mL降至20... 报道了油井水泥降滤失剂ZJ 2的应用性能和矿场应用。ZJ 2由适当分子量和水解度的有机聚合物、交联剂、交联反应激活剂及其他助剂组成,为成膜型降滤失剂。加量为1.4%(BWOC)时,ZJ 2可将3种商品G级油井水泥净浆的滤失量由>1000mL降至20~30mL(75℃,6.9MPa),使水泥石强度有所增大,对稠化时间的影响很小。加入1.3%ZJ 2、0.3%XP 1(消泡剂)、适量USZ(分散剂)和TW600S(促凝剂)的G级油井水泥浆,在低温下(30~60℃)流动性好,滤失量小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稠化时间可通过改变促凝剂和分散剂的加量调节。加入1.4%ZJ 2、0.3XP 1、0.3%USZ及适量ZH 1(缓凝剂)的G级油井水泥浆,在中温下(60~97℃)流动性好,滤失量小且几乎不受温度和缓凝剂的影响,稠化时间可由缓凝剂加量调节。ZJ 2用于华北油田5口井的水泥浆固井作业,效果良好。详细介绍了在一口井油层段使用双凝水泥浆固井的工艺和结果,上部水泥浆中加入1.2%ZJ 2,0.4%USZ及0.3%XP 1,稠化时间(65℃,35MPa)172min,下部水泥浆中另外加入0.8%TW600S,稠化时间82min。表4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J-2 固井作业 油井 水泥降滤失剂 固井质量 油气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糠基乙基醚/四氢糠醇钠复合调节剂制备高乙烯基聚丁二烯
9
作者 刘炼 马驰 +2 位作者 王沛 胡百九 陈宏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采用四氢糠基乙基醚(ETE)/四氢糠醇钠(THFAONa)的复合调节剂体系制备了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复合调节剂体系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对聚合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调节剂体系作用下的聚合...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采用四氢糠基乙基醚(ETE)/四氢糠醇钠(THFAONa)的复合调节剂体系制备了聚丁二烯橡胶。研究了复合调节剂体系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对聚合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调节剂体系作用下的聚合速率较快,在50℃条件下,ETE/THFAONa/Li=1/1/1的调节剂体系达到90%以上转化率仅需7.5min,产物乙烯基含量较高,在70℃条件下,当ETE/THFAONa/Li=1/1/1时,乙烯基含量可以达到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乙烯基聚丁二烯 复合调节剂体系 极性添加剂 阴离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板蓝根茎叶发酵品质与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俊丽 岳彩娟 +1 位作者 高旭红 梁小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8-163,共6页
为研究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等添加剂对板蓝根茎叶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设置为8个处理组,分别为纤维素酶组(BX)、复合乳酸菌组(BR)、青干贮专用复合酶组(ZB)、青贮宝组(BQ)、青贮宝+纤维素酶组(BQX组)、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组(... 为研究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等添加剂对板蓝根茎叶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设置为8个处理组,分别为纤维素酶组(BX)、复合乳酸菌组(BR)、青干贮专用复合酶组(ZB)、青贮宝组(BQ)、青贮宝+纤维素酶组(BQX组)、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组(BRX组)、青干贮专用复合酶+复合乳酸菌组(BRZ组)、对照组(CK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60 d,对比分析各组发酵饲料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显示:各试验处理的板蓝根茎叶均无腐败臭味呈淡酸味,褐黄色,质地松散不粘手,评价为良好,与对照组相比,BX、ZB、BQX组气味得分分别提高了23.33%、16.67%、30.00%(P<0.05)。BX、ZB、BQX、BRX组乳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43%、12.70%、14.13%、13.05%(P<0.01);BRX、BQX组丙酸含量分别降低了59.09%、68.18%(P<0.01);BQX组有机酸总和提高了16.44%(P<0.01);BRX组乳酸占比提高了4.37%(P<0.01);与对照组相比,BX、BQX、BRX组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24.78%、31.62%、30.15%(P<0.01)。添加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酶菌共用等,可有效改善板蓝根茎叶发酵品质,但对于其营养价值未有显著改善,同时未检出(R,S)-告依春等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茎叶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有机酸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