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fast mode decision using mode complexity for multi-view video co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凤随 沈庆宏 都思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244-4253,共10页
The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 estimation(ME) and disparity estimation(DE) are adopted in 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 to achieve high coding efficiency. However,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also introduce... The variable block-size motion estimation(ME) and disparity estimation(DE) are adopted in multi-view video coding(MVC) to achieve high coding efficiency. However,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also introduced in coding system, which hinders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VC. An efficient fast mode decision method using mode complexity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the proposed method, mode complexity is firstly computed by using the spatial, temporal and inter-vie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macroblock(MB) and its neighboring MB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direct mode is highly possible to be the optimal mode, mode complexity is always checked in advance whether it is below a predefined threshold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early termination opportunity. If this early termination condition is not met, three mode types for the MB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mode complexity, i.e., simple mode, medium mode and complex mode, to speed up the encoding process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he variable block modes required to be checked. Furthermore, for simple and medium mode region, the rate distortion(RD) cost of mode 16×16 in the temporal prediction direction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disparity prediction direction, to determine in advance whether the optimal prediction direction is in the temporal prediction direction or not, for skipping unnecessary disparity estim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ble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load by 78.79% and the total bit rate by 0.07% on average, while only incurring a negligible loss of PSNR(about 0.04 d B on average), compared with the full mode decision(FMD) in the reference software of M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view video coding mode decision mode complexity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分跨对称双集中阻尼弦系统的振动特性
2
作者 郑罡 曾广榕 +2 位作者 张永顺 杨钰峰 王保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带有集中黏滞阻尼的张紧弦系统在力学模型上属于混杂动力学系统,为满足工程应用一般采用近似方法求解其本征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该系统振动特性,以两项集中阻尼对称布置于四等分跨的阻尼弦系统作为基础研究对象,并对其复本征值进行解析... 带有集中黏滞阻尼的张紧弦系统在力学模型上属于混杂动力学系统,为满足工程应用一般采用近似方法求解其本征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该系统振动特性,以两项集中阻尼对称布置于四等分跨的阻尼弦系统作为基础研究对象,并对其复本征值进行解析求解。推导系统的复频率方程和本征函数表达式,将超越函数形式的复频率方程换元处理为代数形式,利用代数方程给出系统复本征值的显式解。分析系统复本征值的结构和性质,讨论振动特性随阻尼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系统本征解可归为3个解支,在同一解支内本征值实部(相反数即为衰减率)不随系统运动阶次而改变,本征值虚部(即频率)则随运动阶次以4π为周期依次递增;各解支所对应的衰减率曲线均随阻尼系数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且在衰减率曲线连续变化的阻尼区间内,系统各阶运动的频率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阻尼 张紧弦 动力特性 复本征值 复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器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方法
3
作者 朱晓波 张蓓 +1 位作者 孙艺璇 杨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90,共8页
为全面评估航空器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中的管制员工作状态,提出1种管制员工作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和共现频率挖掘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 为全面评估航空器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中的管制员工作状态,提出1种管制员工作状态量化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关键词的词频和共现频率挖掘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致因,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HFACS)模型,构建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的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合并相同致因因素以最终得到该事件的致因链条。其次,分析各层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事件致因复杂网络,通过网络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PageRank值计算指标的综合权重,进而通过线性加权量化管制员工作状态的危险指数。最后,基于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实际案例分析验证管制员工作状态量化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繁忙空域/流量大、硬件设备故障、现场管理缺位是综合权重排名前3的关键致因因素;改进的HFACS模型能够全面揭示导致小于管制规定间隔事件发生的人为因素及其耦合关系,最终得到了341条事件致因链条;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结果与事件调查报告的结论基本一致,可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管制员工作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管制规定间隔 管制员工作状态 复杂网络 事件致因 HFA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联围内涝防治规划中雨洪模拟精度提升研究
4
作者 刘曾美 曹钰帆 +2 位作者 黎智良 阎苗渊 赵平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5,共12页
针对雨洪模型结构应与实际物理现象较好吻合,以保障内涝防治规划中雨洪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套提升复杂联围雨洪模拟精度的方法。通过剖析复杂联围的排涝模式,揭示复杂联围的排涝特点及联围内部片区涝水排除特点,分析片区不同地形... 针对雨洪模型结构应与实际物理现象较好吻合,以保障内涝防治规划中雨洪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一套提升复杂联围雨洪模拟精度的方法。通过剖析复杂联围的排涝模式,揭示复杂联围的排涝特点及联围内部片区涝水排除特点,分析片区不同地形的产汇流特性及其适宜的模拟方法,并提出了复杂联围的雨洪模型构建方法和建模步骤。以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珠(海)联围为例,开展复杂联围雨洪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结构与实际雨洪过程相吻合,模型精度较高,并在率定测试中表现稳定,平均纳什效率系数比其他未遵循联围排涝过程的模型结构高出0.05~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联围 雨洪模拟 排涝模式 水文模型 水动力模型 中珠联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条件下目标螺旋桨参数估计方法
5
作者 韩闯 冷冰 +1 位作者 兰朝凤 邢博闻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9-2162,共14页
螺旋桨广泛应用于各类航空与航海设备中,如无人机、直升机以及水下舰船,尤其在水下目标探测中,目标的螺旋桨能提供丰富的特征信息。螺旋桨的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频率能够反映其结构和动态行为,成为识别海洋目标的重要指标。准确识别水下... 螺旋桨广泛应用于各类航空与航海设备中,如无人机、直升机以及水下舰船,尤其在水下目标探测中,目标的螺旋桨能提供丰富的特征信息。螺旋桨的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频率能够反映其结构和动态行为,成为识别海洋目标的重要指标。准确识别水下目标螺旋桨的参数,如桨叶数目、桨叶长度以及转速等,对于目标的身份识别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水下探测环境复杂多变,杂波干扰成为常态,对微动特征精准提取构成了挑战,尤其是强杂波背景下,信号处理的难度显著增加。以水下目标螺旋桨参数识别为例,该文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螺旋桨参数估计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复数域变分模态分解(CVMD)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螺旋桨回波信号的复杂特性,探讨了传统方法在噪声环境下的局限性。随后,引入CVMD算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和去噪处理,有效提高了信号的分离能力和抗噪声能力。通过时频分析获取目标闪烁参数,并将其作为先验信息对稀疏字典进行降维处理,降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运算量,提高了微动特征参数的估计精度,利用OMP算法,精确提取了螺旋桨的微多普勒特征,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最后,比较了CVMD-OMP方法与传统方法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展示了其在水下声学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潜力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信号去噪 特征提取 复数域变分模态分解 正交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6
作者 马文华 杨帆 +2 位作者 钱晓洁 孙冰华 马森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423,共10页
谷物食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是影响餐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关键因素。淀粉依其消化速度可分为抗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快消化淀粉。淀粉-脂质复合物被认为是第五类抗性淀粉,可以在大肠中分解而不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GI。... 谷物食品中淀粉的消化特性是影响餐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关键因素。淀粉依其消化速度可分为抗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快消化淀粉。淀粉-脂质复合物被认为是第五类抗性淀粉,可以在大肠中分解而不产生葡萄糖,从而降低GI。本文综述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淀粉结构、脂肪酸含量和结构、复合过程、消化酶的作用以及食品体系内其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并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地揭示了淀粉-脂质复合物耐消化性的形成机制,为低GI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淀粉-脂质复合物制备参数,深入探究淀粉和脂质与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之间的互作机制,并研究复合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对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提高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功能性和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脂质复合物 复合方式 耐消化性 影响因素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在MODE-S应答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浦云明 张杰敏 林颖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133,148,共4页
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可用于结构覆盖测试和程序复杂度分析,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可用于测试用例设计,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指导编写高质量的程序代码,代码覆盖是软件测试的底线。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及方法的研究,为软件覆盖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Mo... 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可用于结构覆盖测试和程序复杂度分析,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可用于测试用例设计,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指导编写高质量的程序代码,代码覆盖是软件测试的底线。代码覆盖测试技术及方法的研究,为软件覆盖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Mode-S应答机项目中应用TRACE覆盖测试技术,确保了产品满足适航软件标准RTCA/DO-178BLEVELB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覆盖 测试技术 DD-路径 mode-S应答机 程序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改进滑模复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席隆兴 马家庆 敖邦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调速性能,解决传统滑模控制系统抖振与快速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PMSM改进滑模复合控制方案。首先,电流环设计了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控制(improving fast super t...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驱动系统调速性能,解决传统滑模控制系统抖振与快速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PMSM改进滑模复合控制方案。首先,电流环设计了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控制(improving fast super twisting algorithm,IFSTA)来改善系统的抖振。其次,转速环使用改进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转速控制器(novel sliding mode speed controller,NSMSC)。最后,使用非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non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NESO)来实时估计负载转矩扰动,通过估计的转矩信息对由NSMSC得到的q轴给定电流进行前馈补偿。仿真和试验表明,与传统滑模复合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复合控制策略的超调量减少了13.6%,系统抖振峰值降低了3.5 r/min,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复合控制 超螺旋滑模 非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ChOA优化的轴流风机故障诊断模型
9
作者 吕亚楠 赵康 +1 位作者 马草原 郑璐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86,共14页
传统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依赖大量的历史数据,在参数优化和算法选择上存在早熟收敛问题,且在风机故障诊断过程中需要精确采集信号,但实际应用中受限于传感器安装条件,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诊断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 传统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依赖大量的历史数据,在参数优化和算法选择上存在早熟收敛问题,且在风机故障诊断过程中需要精确采集信号,但实际应用中受限于传感器安装条件,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诊断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黑猩猩优化算法(ChOA)混合优化策略(PSO-ChOA)的VMD-CNN-Transformer模型,应用于轴流风机故障诊断。首先,通过仿真和实验获取了七种风机典型电气故障信号和三种离心风机轴承故障信号,并进行了预处理以满足算法训练要求;然后,使用PSO对ChOA的狩猎搜索阶段进行了优化,减少了人为设定参数对模型训练的影响,通过构建23个标准测试函数,分析了PSO-ChOA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优化上的优势;最后,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MD)提取了故障特征,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CNN-Transformer)模型进行了分类,采用实例分析了该模型在处理非线性和高维数据时的强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PSO-ChOA算法在收敛速度上的优势显著,能够更快地跳出局部最优,避免早熟收敛,同时保持较高的搜索精度,最终找到更接近全局最优的解;采用PSO-ChOA优化的VMD-CNN-Transformer模型在风机故障诊断任务中达到了97.76%的准确率,较VMD-CNN-Transformer方法,准确率提升了6.64%;PSO-ChOA在参数优化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工业设备故障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风机 复杂非线性信号 粒子群优化 黑猩猩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态电能信号幅度域游程波形样本库的构建
10
作者 袁瑞铭 李文文 +2 位作者 王国兴 刘建平 王学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8,共7页
针对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快速变化对电能表误差造成的影响,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仅提取了少数波形样本进行分析,无法反映多种电流变化的波形模态,也未更深入挖掘电能信号的特征及其表征问题。因此,提取了3类典型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基波幅... 针对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快速变化对电能表误差造成的影响,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仅提取了少数波形样本进行分析,无法反映多种电流变化的波形模态,也未更深入挖掘电能信号的特征及其表征问题。因此,提取了3类典型复杂动态电能信号的基波幅度波形;提出了游程特征参量及其表征方式;在分析幅度域典型特征的基础上,对电流幅度的多游程特征展开分析,提取出28个典型游程波形,建立了电流特征波形样本库;根据典型游程波形的游程长度,提出了补充国际和国内标准试验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动态电能信号 电能表误差 电流波形模态 游程特征参量 电流特征波形样本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转子转速时间尺度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与分析
11
作者 许洪胜 占萌 +4 位作者 付聪 张水平 苗璐 包博 李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95-3409,共15页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析,发现随着电网变弱,系统将出现小扰动失稳现象。采用主导模态分析法,确定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小扰动失稳的主导环节为功率平衡环节(转子动态与有功外环)。因此,以功率平衡环节为核心,构建了类Heffron-Phillips模型,并揭示了储能元件状态量与同步环节相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发现锁相环环节对系统同步/阻尼特性影响很小,而端电压环节是引入负阻尼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有功外环、端电压环节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参数优化提供相应指导。上述理论分析均通过了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和硬件在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子转速 时间尺度 主导模态分析 复转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new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富东 潘存云 +1 位作者 韩艳艳 张湘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859-1868,共10页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navigating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usually require a strong control system to keep the fastness and stability. The nonlinear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of a new AUV in c...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navigating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usually require a strong control system to keep the fastness and stability. The nonlinear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system of a new AUV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wa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ubmarines,the six-DOF kinematic and dynamic models were decomposed into two mutually non-coupl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lane subsystems. Then,different 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Because the yaw angle and yaw angle rate rather than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new AUV can be measured directly on the horizontal plane,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 combining cross track error method and line of sight method was used to fulfill its high-precis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in the complex sea conditions. As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new AUV can be measured,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acking of time-varying depth signal,a stabl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single-input multi-state system,which took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ydroplane and the amplitude and rate constraints of the hydroplane angle. Moreover,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boundary layer can improve the robustness and control accuracy of the system.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sliding mode control systems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lanes can ensure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erformance and accuracy of the new AUV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The impacts of currents and waves o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of the new AUV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comparing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AUV in different sea conditions,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the new AUV in real complex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sea conditio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trajectory track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被引量:1
13
作者 Wen Xiangcai&Liu Yongqing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1期23-34,共12页
This paper, at the first time,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by using the property of diagonally dominant matrix and Frobenius-Person t... This paper, at the first time,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by using the property of diagonally dominant matrix and Frobenius-Person theorem. The splendid selection of switching manifold for each subsystem makes the design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and can be easily realized. An illustrate example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giant singular uncertainty systems Multiple input interconnected Decentralized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mpletely controll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robust fixed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network subject to input nonlinearity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14
作者 Mehrdad SHIRKAVAND Mohammad Reza SOLTANPOU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18-431,共14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lobal fixed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including non-identical nodes with disturbances and uncertainties as well as input nonlinearity.First,a novel fixed time sliding m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lobal fixed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including non-identical nodes with disturbances and uncertainties as well as input nonlinearity.First,a novel fixed time sliding manifold is constructed to achieve the fixed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 with disturbances and uncertainties.Second,a nove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global fixed time reachability of sliding surfaces.Th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the designed control is that the fixed convergence time of both reaching and sliding modes can be adjusted to the desired values in advance by choosing the explicit parameters in the controller,which does not rest upon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nd the topology of the network.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demonstrated by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fixed time sliding mode control SYNCHRONIZATION input nonlinearity UNCERTAINTIES disturban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结构表征研究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的组装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文红 何颖 +1 位作者 宫兆海 关二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5,共8页
为明确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mylose-lycopene complexes,ALCs)的精细结构,揭示其主客体组装方式,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其多尺度结构。研究发现:ALC... 为明确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amylose-lycopene complexes,ALCs)的精细结构,揭示其主客体组装方式,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13C固体核磁共振表征其多尺度结构。研究发现:ALCs中淀粉对番茄红素的复合指数为(17.10±0.01)%,说明番茄红素可进入淀粉螺旋空腔形成复合物;ALCs为球形V-型亚微晶的II型复合结构,其T0为(106.72±0.63)℃,结晶度达(65.32±0.22)%;红外光谱中未见960 cm-1处特征吸收,表明主客体间存在复合作用;ALCs的结构组成排序为:双螺旋>无定形态>V-型单螺旋;其中,双螺旋和V-型单螺旋结构占比分别达(55.95±3.25)%和(17.84±0.96)%。结果表明:直链淀粉通过包合和缠绕番茄红素,组装形成热稳定的复合结构。研究阐明了ALCs的组装方式,揭示了其改善番茄红素稳定性的机制,为拓展番茄红素作为功能性色素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番茄红素复合物 结构表征 晶体结构 包合 组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江苏油田CO_(2)驱油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建东 王智林 葛政俊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F0002,共9页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CO_(2)驱油埋存是其重要内容。苏北盆地江苏油田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瓶颈开展CO_(2)驱油技术攻关及多种类型矿场试验,形成了以重力稳定驱、驱吐协同等为特点的复杂断块油藏CO_(2)驱油的4种差异化模式,成功开展了花26断块“仿水平井”重力稳定驱等技术先导试验,建成了10×10^(4) t的复杂断块油藏CCUS示范工程。江苏油田累计注入液碳量30.34×10^(4) t,累计增油量9.83×10^(4) t,实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技术研究及试验可为其他复杂断块油藏的CO_(2)驱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CO_(2)驱油模式 重力稳定驱 提高采收率 CO_(2)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滑模观测器的电流源逆变器驱动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文祥 宋世昌 +1 位作者 周书文 陶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7-995,共9页
由于电流源逆变器(CSI)的叠流效应以及前级DC-DC控制的母线电流脉动较大,使得扩展反电动势中含有大量谐波,造成较大的位置误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滑模观测器的电流源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传统... 由于电流源逆变器(CSI)的叠流效应以及前级DC-DC控制的母线电流脉动较大,使得扩展反电动势中含有大量谐波,造成较大的位置误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滑模观测器的电流源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传统滑模观测器,设计复系数滤波器代替传统低通滤波器,实现了对估计反电动势的准确提取,同时也抑制了估计反电动势中的高频抖动和高次谐波。其次,将二阶广义积分器内嵌于锁相环中,用于消除位置误差信号中的低次谐波,提高位置观测准确度。最后,将估算的速度信息反馈回复系数滤波器,实现复系数滤波器的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工况下,能够有效提高估算的转子位置精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电流源逆变器(CSI) 改进滑模观测器 复系数滤波器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旭晖 尹健 杨松柏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165-172,177,共9页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及完成其定量分析过程。近年来,多维色谱技术作为一...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指导临床用药以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鉴定及完成其定量分析过程。近年来,多维色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分离分析手段,已用于中药复杂成分分析。该技术利用不同色谱模式的特点,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分辨率分离,从而提高了中药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效率。本综述重点总结了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色谱及多维色谱技术的概述、不同类型的多维色谱系统应用场景及优势、多维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杂成分分析的应用领域。同时,对多维色谱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杂成分分析 多维色谱技术 色谱模式 活性成分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输方式的中国贸易网络结构韧性
19
作者 方嘉雯 盛涵天 贺灿飞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3-2122,共10页
交通运输作为承载全球贸易流动的直接物质通道载体,深刻影响着国内城市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利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采用复杂网络韧性分析法,探索网络的整体韧性和应对冲击时城市间的运输替代性关系。研究发现:各类运输方... 交通运输作为承载全球贸易流动的直接物质通道载体,深刻影响着国内城市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利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采用复杂网络韧性分析法,探索网络的整体韧性和应对冲击时城市间的运输替代性关系。研究发现:各类运输方式下的贸易联系网络整体联系程度加强,陆上运输贸易网络的组团性更强,非陆上运输模式的自由度更大;国内运输系统的完善为开拓多样贸易运输方式提供可能;水运贸易网络整体韧性较强,铁路贸易网络整体韧性较弱,航空和公路贸易网络韧性水平相当且发展迅速;城市之间的运输替代网络逐步完善。本研究将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中国战略腹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 网络韧性 运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陆缘“拆离核杂岩型”盆地发现与油气地质条件:以南海北部开平凹陷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长贵 高阳东 +5 位作者 刘军 彭光荣 陈兆明 李洪博 蔡俊杰 马庆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1-404,共24页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减薄带,是全球范围内新发现的比较典型的“拆离核杂岩型”盆地(凹陷),具有独特的岩石圈伸展减薄破裂过程,研究其结构类型、成因机制和油气地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 珠江口盆地开平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减薄带,是全球范围内新发现的比较典型的“拆离核杂岩型”盆地(凹陷),具有独特的岩石圈伸展减薄破裂过程,研究其结构类型、成因机制和油气地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地质综合研究,发现了南海陆缘“拆离核杂岩”的新类型盆地,揭示了其成盆成烃过程,推动了洼陷结构、烃源分布和成藏模式等方面的新认识,并首次在该类型凹陷中发现了大油田。研究结果表明:(1)开平凹陷是南海北部陆缘强伸展背景下发育的典型“拆离核杂岩型”凹陷,其形成过程受水平伸展作用叠加变质核杂岩垂向隆升作用的影响;文昌组沉积期经历了早期断陷和晚期拆离+核杂岩隆升改造两大成盆演化阶段,形成了“北断南超”的凹陷结构;(2)文昌组烃源岩具有“断拆控盆早洼晚坡高温增热”的耦合生烃机制,文四段半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在拆离+核杂岩隆升联合作用下变形变位至南部斜坡带,同时受高地温场和岩浆增热影响,该烃源岩呈现高热快熟特征,排烃门限变浅,显著提升了开平凹陷的资源潜力;(3)开平凹陷南部斜坡带具有“断拆成盆控烃、断脊联合控运、多期幕式充注和鼻状构造控聚”的成藏模式。开平南古近系大油田的发现,开辟了珠江口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新区新领域,成为全球首个陆缘“拆离核杂岩型”凹陷取得商业发现的成功案例,有望为国内外相似凹陷结构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离核杂岩型”盆地(凹陷) 成盆动力学机制 烃源岩生烃机制 沉积演化 成藏模式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