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砂质辫状河三角洲有利岩相储层发育特征及成储机理——以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二段为例
1
作者 莫涛 潘永帅 +4 位作者 范坤宇 柳波 朱文慧 黄志龙 王媛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940,共20页
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发育大套厚层砂体,但目前对其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岩相差异及成储机制方面的精细研究还较少,严重限制了勘探成功率。因此,本研究基于岩芯、测井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巴... 克拉苏构造带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巴二段)发育大套厚层砂体,但目前对其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岩相差异及成储机制方面的精细研究还较少,严重限制了勘探成功率。因此,本研究基于岩芯、测井和多种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开展了巴二段有利岩相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研究。结果显示:①巴二段广泛发育含泥砾的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系,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垂向可分为5个砂组,单砂组由底至顶依次发育富含泥砾块状中—细砂岩相、含泥砾块状中—细砂岩相、块状中—细砂岩相、层理状粉—细砂岩相和块状泥岩相;②巴二段砂体整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中发育的各种岩相类型的物性、孔隙结构和流体可动性较差,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下控制的岩相类型较好,储层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两种储集空间类型,局部发育微裂缝和粒内溶蚀孔;③大套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中形成的中—细砂岩是巴二段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不同构造位置和不同类型储层经历的成岩改造存在差异。其中,早—中期的胶结作用和晚期的快速埋藏压实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上覆厚层膏盐岩保孔、早期大气淡水溶蚀、晚期有机酸溶蚀以及剧烈构造运动伴生的微裂缝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由北向南,巴二段储层致密化时间逐渐变晚,整体属于“边成藏边致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有利岩相 优质储层 巴什基奇克组二段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变形区断控裂缝发育分布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鞠玮 杨慧 +3 位作者 侯贵廷 宁卫科 李永康 梁孝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8,共9页
天然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在复杂构造变形区,裂缝明显受断层影响控制,但其规律和模式尚不清晰。为此,本次研究以库车坳陷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观测、成像测井裂缝解译和理论分析,计算断控裂缝系数,揭示走滑断层、逆冲断层... 天然裂缝是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在复杂构造变形区,裂缝明显受断层影响控制,但其规律和模式尚不清晰。为此,本次研究以库车坳陷为例,通过现场地质观测、成像测井裂缝解译和理论分析,计算断控裂缝系数,揭示走滑断层、逆冲断层控制复杂构造变形区天然裂缝的规律,提出断控裂缝发育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逆冲断层对天然裂缝产状和发育程度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裂缝密度与距断层距离呈现负指数关系,距断层由近及远可以划分为断层强控制裂缝带、断层弱控制裂缝带和区域裂缝带。(2)走滑断层包括调节走滑断层和逆冲走滑断层。调节走滑断层与地层走向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发育断层控制裂缝带,其受断层规模影响显著;逆冲走滑断层与地层走向近平行或者小角度斜交,天然裂缝主要局限于断层带内,沿断层走向断裂带宽度发生变化。(3)定义断控裂缝系数(K),即断层强控制裂缝带宽度与断层断距(滑距)的比值,通过分析,库车坳陷逆冲断层K值为1.50~1.80,走滑断层K值为0.125~0.150。研究成果对复杂构造变形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分布模式 断控裂缝系数 走滑断层 复杂构造变形区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区全层系地质力学建模及其地质与工程应用
3
作者 徐珂 刘敬寿 +7 位作者 张辉 张冠杰 张滨鑫 王海应 张禹 来姝君 钱子维 强剑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08,共14页
受区域挤压、岩性和构造形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复杂构造区具有地应力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现今地应力场在空间变化大的特征,严重制约了该类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解决复杂构造区地质力学建模难度大、精度低,且现有三维地应力... 受区域挤压、岩性和构造形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复杂构造区具有地应力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现今地应力场在空间变化大的特征,严重制约了该类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解决复杂构造区地质力学建模难度大、精度低,且现有三维地应力建模方法在复杂构造连片建模中的不准确问题,以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为例,提出了复杂构造区地质体全层系逆向有限元地质力学建模方法,通过对部分起伏较大、跨度大的长条连体背斜迭代扫描,准确建立断层与岩体复杂交切关系,实现了复杂构造区地应力网格建模和误差追溯。明确了博孜大北地区现今地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博孜大北地区深层储层地应力强非均质性和强各向异性的主控因素,进而通过逆向有限元建模方法明确了钻井过程中产生应力扰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逆向有限元地质力学建模法是复杂构造区全层系地质力学建模的有效方法,建模结果与实际的勘探开发生产需要吻合度高;(2)明确了盐上岩石力学层结构和浅部高陡地层产状是影响博孜大北地区储层地应力强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关键;(3)逆向有限元地质力学建模法是明确钻井过程中应力扰动范围的有效方法,是保障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区 地质力学建模 三维应力场 博孜大北地区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符力耘 肖又军 +3 位作者 孙伟家 吴超 管西竹 张敬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85-2001,共17页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盐下断裂带破...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盐下断裂带破碎、小断块发育,形成异常复杂的地震成像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三个关键环节:(1)精细的叠前地震预处理研究:根据该区地震地质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特征,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和技术组合从振幅与时移的大、中、小尺度变化三个层次来解决资料信噪比问题,重建深部反射信号;(2)三级偏移速度分析研究:利用库车坳陷盐刺穿逆冲推覆构造建模理论及变速成图配套技术解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时深转换问题,利用井约束低频速度地震迭代反演技术解决连井层速度场与偏移速度场的融合问题,实现从DMO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机衔接,建立拓扑结构相对保持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3)基于退化Fourier偏移算子的半解析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研究,极大地改善了地震偏移过程中高波数波的成像问题.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北、博孜、却勒、西秋4和西秋10等复杂高陡构造的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 叠前数据精细预处理 三级偏移速度建模 退化Fourier偏移成像算子 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天然气高效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文智 王红军 +3 位作者 单家增 王兆云 赵长毅 汪泽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3-71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具备大中型天然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不仅累积生气强度大,而且新近纪以来的快速生、排气过程,形成了一类高效气源灶,为形成克拉2型的高效天然气藏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新近纪以来,库车...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具备大中型天然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不仅累积生气强度大,而且新近纪以来的快速生、排气过程,形成了一类高效气源灶,为形成克拉2型的高效天然气藏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新近纪以来,库车坳陷山前冲断带受挤压作用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盐下白垩系—侏罗系发生垂向叠复使地层出现体积增容。在优质盖层保护下,地层增容产生构造抽吸作用,是克拉2型高效天然气藏形成的重要途径。通过生烃动力学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了这些新的认识,并进一步揭示了库车坳陷侏罗系烃源岩的有效生气及天然气的有效运移聚集成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气源灶 构造抽吸 优质盖层 高效成藏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盆地超深井全井筒提速技术 被引量:25
6
作者 滕学清 陈勉 +2 位作者 杨沛 李宁 周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8,共13页
库车前陆盆地90%油气资源集中在深层和超深层,但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埋藏深(5000~8000m)、温度高(100~178℃)、压力大(100~140MPa)。上部地层为高陡构造,普遍发育巨厚砾石层,防斜打快矛盾突出;中下部大段复合盐膏层... 库车前陆盆地90%油气资源集中在深层和超深层,但该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埋藏深(5000~8000m)、温度高(100~178℃)、压力大(100~140MPa)。上部地层为高陡构造,普遍发育巨厚砾石层,防斜打快矛盾突出;中下部大段复合盐膏层、高压盐水层(2.4~2.6g/cm2)和低压漏失层并存,压力系统多变,作业风险高;储层岩石研磨性高,带来了机械钻速低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针对上部高陡构造钻井问题,引进垂直钻井系统,改进控制系统原件,建立了垂直钻井标准作业程序,同时基于岩石可钻性分析和垂直钻井系统受力特点,建立砾石层钻头优选原则:(1)在整个保径部分上必须镶有侧向切削齿,并且保径部分越短,越适合造斜和降斜;(2)外锥部位越短(并且有侧向切削能力),越适合造斜和降斜;(3)内锥的形态越浅,越适合造斜和降斜。针对复合盐膏岩地层问题,通过室内实验优化油基钻井液水油配比,将油水比从引进时的95:5降低至80:20,大幅降低成本,同时建立油基钻井液中转处理站,配套废弃物处理技术,对油基钻井液进行回收利用,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保证废弃物达到环保要求。针对储层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的特点,引进国外涡轮钻具和ONYX360钻头并开展现场试验,孕镶金刚石钻头来对抗岩石的高研磨性,ONYX360钻头是在普通金刚石钻头研磨性要求高的地方安装可以旋转的金刚石复合片,保证钻头的切削能力。在以上关键技术的组合下,最终形成库车前陆盆地超深井全井筒提速技术,克深一大北区块钻井周期由2011年的456.6天(平均井深6690m)降到2014年的267天(平均井深648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超深井 高陡构造 提速 垂直钻井 油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高陡构造地震勘探复杂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文 符力耘 +2 位作者 肖又军 管西竹 吴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0-1613,共14页
波与非均匀介质的相互作用是多年来地球物理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地震成像算子,定量分析了库车坳陷盐相关逆冲推覆构造的复杂性.首先,根据地震资料计算了大北构造、博孜构造、却勒构造、西秋10构造和西秋4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非... 波与非均匀介质的相互作用是多年来地球物理研究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地震成像算子,定量分析了库车坳陷盐相关逆冲推覆构造的复杂性.首先,根据地震资料计算了大北构造、博孜构造、却勒构造、西秋10构造和西秋4构造的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谱和地层倾角变化非均质谱,这些量化表征高陡构造地质复杂性的地质非均质谱定量描述了速度横向变化和地层倾角变化分布.然后,通过地质非均质谱与地震成像算子角谱的点积运算,计算得到各个构造的地震成像效率和地震探测复杂系数,实现对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探测复杂性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沿却勒至西秋一线构造带明显比大北至博孜构造带复杂,复杂系数沿却勒、西秋10至西秋4构造走向逐渐加大,主要表现为强速度扰动主分量所占比重增大,地质非均质谱带宽增大,非峰值岩性分量和倾角分量也相对较强,地震成像的难度逐渐加大,时间域成像易于形成严重的成像畸变和很强的偏移噪音,建议加强速度建模和叠前深度成像攻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高陡构造 速度横向变化和地层倾角变化非均质谱 偏移算子角谱 地震成像效率和复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陡构造碳酸盐岩钻井技术发展方向 被引量:14
8
作者 胥永杰 黄卫平 曾庆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50,共4页
川东高陡构造带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但区内陡构造碳酸盐岩钻井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主要表现在 :浅—中层恶性井漏 ,上部泥页岩及膏盐层垮塌 ,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 ,压力系数悬殊大、横向上储层分布不稳定 ,储层类型多样化 ... 川东高陡构造带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但区内陡构造碳酸盐岩钻井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主要表现在 :浅—中层恶性井漏 ,上部泥页岩及膏盐层垮塌 ,纵向上多产层、多压力系统 ,压力系数悬殊大、横向上储层分布不稳定 ,储层类型多样化 ,地层压力变化大 ,对比性差、中靶难度大和天然气H2 S含量高。造成钻井复杂情况多 ,事故风险大 ,严重制约深井钻井速度的提高。文中根据目前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高陡构造钻井难点 ,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组织攻关并尽快推广的几项钻井实用技术 ,包括深化地质规律特性的认识 ,防漏治漏、防斜打快、井身结构挖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碳酸盐岩 复杂岩性 石油钻井 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徐敏 梁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地表多深沟、陡崖,地下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基于多轮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始终不能很好地查清工区构造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断层的组合规律,导致多口钻井不能顺利钻遇地质目标。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研究:... 四川盆地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地表多深沟、陡崖,地下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基于多轮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始终不能很好地查清工区构造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断层的组合规律,导致多口钻井不能顺利钻遇地质目标。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研究:1通过单井和连井精细标定地质层位,充分利用大斜度井的井斜数据,严格按照实钻井轨迹准确标定层位;2在结合地面地质露头剖面进行地震剖面"地质戴帽"的基础上,对钻遇复杂断块的实钻井进行地质剖面恢复,确定其合理构造解释模式,从而对数据体进行三维立体可视化多方位综合解释;3针对不同断块,采用合理的速度场,利用同层或串层层速度模型进行变速成图。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构造成果部署并钻探了10余口井(大部分为水平井),目前已完钻的8口井均获得高产工业气流,钻探成功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复杂构造 三维地震解释 “地质戴帽” 钻井地质剖面恢复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多组系复杂构造区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敏 刘克难 梅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56,共4页
勘探区位于川东高陡复杂地区,工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受多期次多组系应力作用,虽经过了多次二维地震勘探,但仍然难以搞清各构造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及区内断层的断点位置和组合关系。在该地区进行的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中,通... 勘探区位于川东高陡复杂地区,工区地表、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受多期次多组系应力作用,虽经过了多次二维地震勘探,但仍然难以搞清各构造之间的相互接触关系及区内断层的断点位置和组合关系。在该地区进行的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中,通过优化野外采集施工方式、室内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措施、三维可视化技术精细地震资料对比解释技术,提高了地震分辨率,查清了各构造特征及相互间的接触关系,从三维立体角度对断层进行了精细的刻画,获得了准确可靠的成果,由此发现了一个大的潜伏高部位带,为老油田进一步挖潜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料。这证明三维地震勘探是查清多组系复杂构造区各构造相互接触关系的最有效勘探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复杂构造 三维勘探 地震分辨率 川东高陡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寨油田构造精细解释与储层预测——以明一块沙二下油藏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功怀 刘忠亮 李勤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72,11,共8页
文明寨油田是东濮凹陷被多向断层切割的极复杂断块油田,含油层系多。明一块是文明寨油田重要开发区块之一,块内次级断层发育,构造极其复杂,目的层沙二下亚段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明一块内部的小断层识别、低幅度构造解释、... 文明寨油田是东濮凹陷被多向断层切割的极复杂断块油田,含油层系多。明一块是文明寨油田重要开发区块之一,块内次级断层发育,构造极其复杂,目的层沙二下亚段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大。明一块内部的小断层识别、低幅度构造解释、薄砂体预测是该区研究的难点。利用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多方向切线与时间切片结合、相干体切片与地震剖面约束、开发"动、静态"资料约束等方法,进行小断层、井间隐伏断层精细解释,通过地震属性敏感性分析、多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定量分析刻画了砂体。通过以上研究在该区有效解释了断距10m以上井间断层,描述了厚度5m以上单砂体的井间变化特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方案部署,解决了明一块部分井区注采矛盾,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寨油田 复杂小断块 低幅度构造 薄砂体预测 高精度三维地震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在高陡构造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温声明 杨德兴 +2 位作者 王贵重 王志勇 刘永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 为了得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山前高陡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一般采用叠加速度作为成像速度。但由于受高陡地层、膏盐岩塑性地层变形和地层逆掩推覆的影响,叠加速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地下地层的速度变化规律,因此利用叠加速度资料、采用常规的速度建场方法难以准确落实构造。本文针对高陡复杂构造区的构造特点,结合多年山前复杂构造区的速度研究及建场经验,提出了适用于高陡复杂构造区速度研究思路及建场方法——高陡构造区层速度替换建场法。该方法在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落实中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为东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构造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复杂构造区 膏盐岩 逆掩推覆 叠加速度 层速度替换建场法 东秋里塔格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