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远程智能测试方法与应用
1
作者 门强 刘涛 +2 位作者 张俊 吴园园 高康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92,共8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校验时间远大于计划停电时间、校验工作量大和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问题,文中设计了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远程智能测试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架和网络构架,在不改动站内原有网络与配... 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校验时间远大于计划停电时间、校验工作量大和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周期长等问题,文中设计了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远程智能测试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构架和网络构架,在不改动站内原有网络与配置的情况下,部署一个或多个专用站内测试终端,接入过程层和站控层;利用自主可控的DL/T 860协议规则、复杂事件处理算法和告警关联分析引擎机制处理继电保护动作过程中产生的告警信息,提出了继电保护远程智能仿真测试流程、“一键式”保护仿真测试技术和保护配置参数的远程测试技术方法,利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远程智能测试方法对采样正确性和二次回路完整性进行了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自主可控 复杂事件处理算法 远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拟合匹配追踪动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2
作者 杨小慧 于鹏飞 张嘉玮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7,共11页
【目的和方法】动校正(NMO)是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但常规方法在处理大偏移距或广角数据时易引发子波拉伸畸变,导致叠加质量下降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分析失真。匹配追踪动校正(MP-NMO)虽能缓解拉伸效应,却因同相轴交叉问题造成... 【目的和方法】动校正(NMO)是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但常规方法在处理大偏移距或广角数据时易引发子波拉伸畸变,导致叠加质量下降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分析失真。匹配追踪动校正(MP-NMO)虽能缓解拉伸效应,却因同相轴交叉问题造成横向不连续,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拟合的改进型匹配追踪动校正方法。在匹配追踪分解中,对同一反射界面不同偏移距的子波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三次多项式拟合,消除局部异常干扰;以二阶时距曲线为初值,结合自适应时间扫描策略,在动态窗口内搜索最优反射波到达时间,避免高阶时距方程求解的复杂性;引入Morlet复子波多尺度扫描,增强抗噪性与频带适应性。【结果】对于理论模型,改进方法有效改善了大偏移距子波拉伸,振幅与频率误差分别低于5%,较传统匹配追踪(误差达40%)提升90%以上,且抗噪性增强,7次迭代内即可收敛。实际资料处理中,浅层大偏移距道集的同相轴连续性改善,叠加剖面分辨率提升,0.8~1.7 s关键层段成像更为清晰。【结论】研究成果为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的高保真处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尤其适用于AVO/AVF属性分析和各向异性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无拉伸动校正 匹配追踪算法 多参数多项式拟合 同相轴交叉校正 AVO属性保真 Morlet复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复杂事件处理方法
3
作者 李青 王东 +1 位作者 王卓昊 张志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1-397,共7页
大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产生的海量事件,对深度挖掘系统的隐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逻辑和事件结构,提出项目管理事件模型。为描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项目管理事件操作符,实现事件的逻辑、算数和时间... 大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产生的海量事件,对深度挖掘系统的隐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逻辑和事件结构,提出项目管理事件模型。为描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项目管理事件操作符,实现事件的逻辑、算数和时间计算。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提出一种面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事件处理算法PMEP,执行事件处理规则,分析系统产生的海量事件,得到深层次的项目管理复杂事件。实验表明,PMEP算法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海量事件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事件处理 科技管理业务模型 事件处理算法 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机制的RFID数据流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阴晓加 鞠时光 王英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86-2790,共5页
射频识别(RFID)数据流处理技术中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机制(CEP)的方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针对射频识别数据的特点以及目前射频识别复杂事件处理方法的不足,通过扩展和改进高效模式匹配算法Rete,提出了复合事件处理方法ERD。该方法实现了事... 射频识别(RFID)数据流处理技术中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机制(CEP)的方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针对射频识别数据的特点以及目前射频识别复杂事件处理方法的不足,通过扩展和改进高效模式匹配算法Rete,提出了复合事件处理方法ERD。该方法实现了事件检测机制与中间结果共享机制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了提高系统整体检测效率的目的。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基本事件 RETE算法 中间结果 复杂事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交易复杂事件处理策略管理服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秋波 陈智 苏厚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4期91-95,229,共6页
复杂事件处理是证券量化交易的一种重要的实现算法,在金融市场应用广泛。针对传统证券交易中复杂事件处理模式的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策略管理服务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封装标准的数据传输接口便于策略与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提供按... 复杂事件处理是证券量化交易的一种重要的实现算法,在金融市场应用广泛。针对传统证券交易中复杂事件处理模式的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策略管理服务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封装标准的数据传输接口便于策略与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提供按照策略、客户和实例三个不同层次的系统管理方法,以及将策略的部分功能代码及与外围程序交互的代码抽象到策略管理服务模块中,去除了算法策略模块和控制模块的耦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和实践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带宽的使用率、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并能有效提高并发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事件处理 事件驱动 策略管理服务 交易算法 自动化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P的外汇自动成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昭权 吴文忠 +1 位作者 卢庆武 郑宗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690,F0003,共5页
针对外汇自动交易行业对数据快速变动的敏感性要求,建立了一个基于复杂事件处理(CEP)和云计算技术的托管平台。在此平台上,托管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提供的API,设定自己的交易方式和处理方法,实现了用户的托管管理和动态事件绑定,降低... 针对外汇自动交易行业对数据快速变动的敏感性要求,建立了一个基于复杂事件处理(CEP)和云计算技术的托管平台。在此平台上,托管用户可以通过云计算提供的API,设定自己的交易方式和处理方法,实现了用户的托管管理和动态事件绑定,降低了用户对本地硬件资源和网络带宽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通过CEP和托管特定事件触发方式,对于相同的事件分析和逻辑分析,平台响应速度提高5~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事件处理 云计算 外汇自动交易 托管 事件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事件处理的算法交易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项立锋 孙建伶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算法交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实时分析大量的金融市场数据,算法交易能够合理地决定交易的时机、价格、数量等交易的各个方面。现有的一般架构通常采用存储—索引—查询的数据库建模方法,但是这不能满足实时处理要...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算法交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实时分析大量的金融市场数据,算法交易能够合理地决定交易的时机、价格、数量等交易的各个方面。现有的一般架构通常采用存储—索引—查询的数据库建模方法,但是这不能满足实时处理要求。复杂事件处理是构建和管理由事件驱动的信息系统的一种新兴技术。它用来处理大量的事件流,实时分析这些事件并且响应感兴趣的事件。针对于此,提出了基于复杂事件处理的算法交易架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事件模型以及设计了一个有效的检测复杂事件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事件处理 实时 算法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事件驱动的离散制造车间重调度决策 被引量:7
8
作者 吉卫喜 蔡酉勇 +1 位作者 张朝阳 彭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43-4052,共10页
针对车间生产重调度问题,结合离散车间制造过程透明化的现状,提出了异常事件驱动的离散制造车间重调度决策方法。在物联网驱动的离散制造车间环境下,利用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分析并处理制造过程的实时信息。通过定义重调度的判定方案、驱... 针对车间生产重调度问题,结合离散车间制造过程透明化的现状,提出了异常事件驱动的离散制造车间重调度决策方法。在物联网驱动的离散制造车间环境下,利用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分析并处理制造过程的实时信息。通过定义重调度的判定方案、驱动机制和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面向成本的离散车间重调度决策方法,并借助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对最优重调度方案进行求解。通过对经过事件处理后获得的离散车间异常事件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重调度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复杂事件处理 事件驱动机制 重调度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