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电镜揭示长期低温保存的冰冻人血浆中全长补体C3仍可稳定存在
1
作者 朱莉 武迪 武一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补体是血浆中存在的一组重要蛋白质,在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或组织损伤时通过先天免疫途径被激活,发挥抗感染和清除损伤细胞的作用。补体C3是补体系统的核心成分,在三条补体激活途径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在血浆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冰... 补体是血浆中存在的一组重要蛋白质,在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或组织损伤时通过先天免疫途径被激活,发挥抗感染和清除损伤细胞的作用。补体C3是补体系统的核心成分,在三条补体激活途径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在血浆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冰冻人血浆通常由健康志愿者献血后采集,通过迅速冷冻保存制备而成,广泛用于多种医学治疗。然而,关于冰冻人血浆的低温保存条件和时长对补体C3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尚缺乏准确详细的评估。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冰冻人血浆在-20℃保存后转为-80℃的条件下保存长达5年,其中的补体C3组分仍能保持完整的结构,且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达到了2.43Å的分辨率,其中ASN63和ASN917上发生的糖基化修饰亦可被解析。与已解析的C3晶体结构相比,RMSD值差异较大区域在α链末端的C345C结构域,与解析的ISG65-C3复合体冷冻电镜结构相比,C3部分的RMSD值差异较大处仅在C345C末端的一段α螺旋。结果表明,在严格的低温保存条件下,尽管保存时间较长,冰冻人血浆中的关键补体组分C3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其生物学功能的发挥。由此推测,血浆中其他重要的补体组分在类似保存条件和时长下也可维持其天然构象。这一结论为实验室或工业中由冰冻人血浆提纯制备补体各组分蛋白时,对冰冻血浆的保存条件及期限的设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浆 补体系统 补体C3 冷冻电镜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DNA载量关系及联合诊断效能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婧 肖长水 舒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DNA载量的关系及联合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IM... 目的探讨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IgM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DNA载量的关系及联合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按照1:1原则选择7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系统损伤个数、EBV-DNA载量患儿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IM患儿病程、系统损伤个数、EBV-DNA载量与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一及联合诊断IM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水平较高(P<0.01);研究组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水平比较:急性期>恢复期,1个系统损伤<多于1个系统损伤,EBV-DNA高载量>中等载量低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患儿病程与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呈负相关,系统损伤个数、EBV-DNA载量与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呈正相关(P<0.01);血清IgA、IgG、IgM联合补体C3和(或)C4及五者联合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的AUC,其中IgA+IgG+IgM+补体C4+补体C3联合为最佳组合,敏感度为0.908、特异度为0.842。结论IM患儿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水平异常升高,且与患儿病程、系统损伤个数、EBV-DNA载量密切相关;血清补体C3、C4及IgA、IgG、IgM联合诊断IM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补体C3 补体C4 免疫球蛋白 病程 病毒载量 相关性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联合NT-proBNP对MVD患者发生HHcy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李欣 张明亮 +2 位作者 曲超 邢丽婷 王嵬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M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目的探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冠状动脉(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M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15μmol/L分为高Hcy组(111例)和正常Hcy组(8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冠心病病程、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NT-proBNP、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CTRP3),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MVD患者发生HHcy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3联合NT-proBNP对MVD患者发生HHcy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BMI、UA、TG、TC、HDL-C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Hcy组男性患者数量70例、冠心病病程(6.66±4.49)年、吸烟史55例、糖尿病病史60例,均大于正常Hcy组的36例、(3.67±2.31)年、28例、17例,NT-proBNP(5234.95±7476.76)pg/ml、LDL-C(3.55±0.95)mmol/L、Hcy(44.75±12.48)μmol/L均高于正常Hcy组的(1296.94±3864.78)pg/ml、(2.95±0.88)mmol/L、(10.58±2.80)μmol/L,CTRP3(65.20±13.61)μg/L低于正常Hcy组的(88.69±14.94)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745,95%CI=(1.398,10.030)]、糖尿病病史[OR=3.262,95%CI=(1.264,8.417)]、冠心病病程[OR=1.194,95%CI=(1.022,1.394)]、LDL-C[OR=2.254,95%CI=(1.337,3.800)]为导致MVD患者发生HHcy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3[OR=0.902,95%CI=(0.873,0.933)]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RP3联合NT-proBNP预测MVD患者发生HHcy的AUC为0.901,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86.5%,优于LDL-C、NT-proBNP或CTRP3单独预测(P<0.05)。结论性别、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程、LDL-C为导致MVD患者发生HHcy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3为其独立保护因素。血清CTRP3联合NT-proBNP可提高MVD患者发生HHcy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波形蛋白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周松 郝清卿 +3 位作者 黄玲芳 达迎晓 崔振川 狄宁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54-57,6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波形蛋白(VTN)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9例,根据1年预后分为预...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波形蛋白(VTN)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9例,根据1年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63例)和预后良好组(1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TRP3、VTN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TRP3、VTN水平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1年,179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5.20%(63/179)。两组年龄、慢性心力衰竭病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CTRP3、VT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疾病、收缩压、舒张压、治疗药物、器械辅助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增加[OR(95%CI):1.090(1.007~1.179)]、心功能分级增加[OR(95%CI):3.868(1.405~10.652)]、VTN升高[OR(95%CI):1.101(1.039~1.167)],LVEF增加[OR(95%CI):0.680(0.543~0.850)]和CTRP3升高[OR(95%CI):0.946(0.916~0.978)]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TRP3联合VTN水平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878)大于血清CTRP3、VTN水平单独预测的0.782、0.787(Z=3.779、3.546,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TRP3水平降低、VTN水平升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慢性心力衰竭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波形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调控CTRP3表达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5
作者 韩莎莎 尹丹 +1 位作者 李跃峰 叶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连翘苷(PHN)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G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建立细胞损伤模型(HG组)。HG+PH...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连翘苷(PHN)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G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建立细胞损伤模型(HG组)。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1μmol·L^(-1)、10μmol·L^(-1)、100μmol·L^(-1)PHN处理后进行HG诱导。HG+pcDNA组、HG+pcDNA-CTRP3组分别用pcDNA、pcDNA-CTRP3转染至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后进行HG诱导。HG+PHN-H+sh-NC组、HG+PHN-H+sh-CTRP3组分别用sh-NC、sh-CTRP3转染后,用100μmol·L^(-1)PHN处理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检测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CT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GSH-Px、Bcl-2蛋白、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且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SOD、GSH-Px、Bcl-2蛋白、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且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与HG+pcDNA组比较,HG+pcDNA-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SOD、GSH-Px、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HG+PHN-H+sh-NC组比较,HG+PHN-H+sh-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水平、GSH-Px水平、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PHN可减轻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TRP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高糖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TRP3、CXCL14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关系
6
作者 李维艳 严玉萍 +2 位作者 张燕 路静 赵晓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EM患者132例为EM组,并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80例...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EM患者132例为EM组,并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52例、未复发组80例;健康体检妇女76名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TRP3、CXCL14;收集EM组相关资料;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TRP3、CXCL14对E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CXCL14水平对EM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EM组血清CTRP3、CXCL14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年龄增加、EM生育指数评分升高、CTRP3升高、CXCL14升高为E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ASRM分期Ⅲ、Ⅳ期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TRP3、CXCL14水平联合预测EM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0.764、0.769(P均<0.05)。结论血清CTRP3、CXCL14水平降低与EM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二者联合预测EM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补体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4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TRP9、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及对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玉敏 宋蕾 +1 位作者 卢英民 岳冬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6期42-47,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和乳糖凝集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及对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CHF 120例,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41... 目的探究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和乳糖凝集素-3(Gal-3)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及对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CHF 120例,根据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41例)和未发生组(79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清CTRP9、Gal-3,分析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探讨血清CTRP9和Gal-3交互作用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影响,评价血清CTRP9和Gal-3对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比较不同血清CTRP9和Gal-3水平CHF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发生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及平均心率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组血清CTRP9低于未发生组,血清Gal-3高于未发生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心率及血清CTRP9、Gal-3均为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P<0.01),且血清CTRP9和Gal-3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CTRP9和Gal-3联合预测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高于单独预测的0.802和0.714(P<0.01)。以CHF 120例血清CTRP9和Gal-3平均值为界,血清CTRP9高水平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血清CTRP9低水平患者,而血清Gal-3高水平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血清Gal-3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CERP9下降、Gal-3升高,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关。临床检测CHF患者血清CTRP9和Gal-3有助于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半乳糖凝集素-3 心功能 心率 左室射血分数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用于人血清中补体3的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桐生 刘国东 +2 位作者 黄杉生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1,共6页
在低温下 ,通过混合石墨粉、补体 3抗血清、溶胶 -凝胶而制备了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技术的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坚固、多孔 ,拥有一个可更新的表面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补体 3的协助下 ,通过竞争性的免疫分析来确定... 在低温下 ,通过混合石墨粉、补体 3抗血清、溶胶 -凝胶而制备了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技术的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坚固、多孔 ,拥有一个可更新的表面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补体 3的协助下 ,通过竞争性的免疫分析来确定人血清中补体 3的含量。以邻 -氨基酚作为底物 ,- 1 5 0 m V作为工作电位 ,响应电流与补体 3的浓度在 1 .1 7~ 35 .1 μg/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5 6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产-凝胶技术 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 人血清 补体3 测定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C_3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景瑞 朱传英 王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39-41,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发展机制。方法选择ACI患者118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56例(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C3水平。结果ACI组血清CRP和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进展及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发展机制。方法选择ACI患者118例(ACI组)和健康体检者56例(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C3水平。结果ACI组血清CRP和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进展及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随血清CRP和C3水平升高,进展型ACI发病率升高。结论血清CRP和C3水平升高在ACI发病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ACI严重程度及进展的相关性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补体3 进展型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补体C_3及肾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瑞芳 许艳芳 +3 位作者 万建新 尤丹瑜 崔炯 潘阳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672-674,I0003,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泽泻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real obstructire,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30只雄性S... 目的:探讨泽泻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real obstructire,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方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和泽泻治疗组。术前3d开始,泽泻治疗组给予中药泽泻9g·kg-1·d-1饮片溶于适量生理盐水中灌胃用。术后14d处死大鼠,观察梗阻侧肾组织病理损害和间质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测α-SMA、E-cadherin、补体成分C3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UUO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明显,泽泻干预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免疫组化结果表明UUO组大鼠C3和α-SMA表达明显增加,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泽泻干预后,C3和α-SMA的表达明显低于UUO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高于UUO组(P<0.05)。结论: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C3表达增加,中药泽泻能减轻UUO大鼠C3的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单侧输尿管梗阻 补体C3 肾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补体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小令 吕诚 +4 位作者 杨宝林 万斌 聂菁 温蔚 石嘉庆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大鼠海马补体3(C3)表达的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在大鼠双侧海马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作为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在海...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大鼠海马补体3(C3)表达的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在大鼠双侧海马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作为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则为用药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3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模型组C3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模型组C3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用药组C3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3 mRNA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用药组C3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β所致的大鼠海马C3的活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补体3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TNF-α诱导人PTEC补体C_3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郁芝 陈燕 +3 位作者 俞东容 朱斌 朱晓玲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8期389-392,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上调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PTEC)补体C3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观察PTEC在基础状态时补体C3mRNA表达和C3蛋白合成状况,然后采用TNF-α对PTEC进行诱导培养。在找到TNF-α发挥最佳上...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上调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PTEC)补体C3表达的影响。方法:首先观察PTEC在基础状态时补体C3mRNA表达和C3蛋白合成状况,然后采用TNF-α对PTEC进行诱导培养。在找到TNF-α发挥最佳上调补体C3表达的浓度和时间交叉点后,加入剂量递增但作用时间相同,或同一剂量但作用时间递增的雷公藤内酯醇,以及剂量递增的CsA或FK506。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3mRNA,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C3蛋白;并计算50%抑制浓度(IC50)以比较雷公藤内酯醇与CsA和FK506对C3作用的强度。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依赖方式和时间依赖方式完全抑制TNF-α诱导下的PTEC C3mRNA表达和C3蛋白合成,其IC50分别只有4.53 ng/ml和3.99 ng/ml,而CsA和FK506即使在很大剂量也只有轻微的抑制作用,CsA的IC50为2 770 ng/ml和4 898 ng/ml,FK506为1 920 ng/ml和6 000 ng/ml。结论:(1)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PTEC在TNF-α诱导下的C3mRNA表达和C3蛋白合成,这可能是其治疗肾病的重要免疫抑制机制之一;(2)雷公藤具有明显较CsA和FK506强的抑制PTEC C3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近端肾小管 上皮细胞 补体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_3、C_4水平检测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根维 陈向伟 田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4-15,共2页
对3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进行了检测。其中急性丙型肝炎患者15例,慢性丙型肝炎15例,结果显示:急性期患者血清C3、C4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1),慢性期患者血清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 对30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进行了检测。其中急性丙型肝炎患者15例,慢性丙型肝炎15例,结果显示:急性期患者血清C3、C4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1),慢性期患者血清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02),且亦低于急性期患者,(P<001,P<002)。结果表明:由于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肝功能受损后可加重免疫病损,使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丙型肝炎一系列临床表现,选取患者血清C3、C4水平进行检测,根据其水平变化,有助于了解肝脏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免疫测定 补体3 补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图的3—色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忠辅 王建方 李正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8-91,共4页
对 Harary 在文献[1]中的 n一色数的 n=3,进行了讨论,得到了 X_3(G),不可改进的上下界以及常见特殊图簇的 x_3(G),并得到了 X_3(G)与 X_3(?)、 X_3(G)与 X(?)不可改进的关系。
关键词 图论 补图 3-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和C4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玉 曹翔宇 +6 位作者 臧新伟 章文洁 任文华 李春艳 董辉苒 梁翠莹 吴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C3和C4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观察,行术前血管造影或彩超以筛查DVT并确诊DVT的患者共50例纳入DVT组,在未确诊DVT患者中以1∶1的比例... 目的探讨补体C3和C4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观察,行术前血管造影或彩超以筛查DVT并确诊DVT的患者共50例纳入DVT组,在未确诊DVT患者中以1∶1的比例纳入与DVT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非DVT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3和C4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估各指标对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非DVT组血清C3浓度分别为(1.162±0.223)g/L、(0.869±0.206)g/L;C4浓度分别为(0.307±0.070)g/L、(0.257±0.079)g/L,DVT组C3、C4水平均高于非DVT组(P均<0.05)。ROC曲线表明,C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39,当cut-off值为0.893 g/L时,敏感性为70.0%(95%CI:56.3%~80.9%),特异性为94.0%(95%CI:83.8%~98.4%);C4的AUC^(ROC)为0.683,当cut-off值为0.267 g/L时,敏感性为58.0%(95%CI:44.2%~70.6%),特异性为76.0%(95%CI:62.6%~85.7%)。纳入C3、Fib、D-二聚体以及Caprini评分构建回归模型计算的组合因子AUC^(ROC)为0.943。结论补体C3和C4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DVT相关联并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补体C4 深静脉血栓 老年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尼力帕尔.阿力木 王玲玲 +1 位作者 张波 阿依恒.曲库尔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9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 Thr 241 Met(rs861539)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技术)对60例喉癌患者和120名正常人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喉... 目的研究DNA修复基因XRCC3 Thr 241 Met(rs861539)遗传变异与喉癌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Multiplex SNaPshot技术(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技术)对60例喉癌患者和120名正常人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携带者喉癌的发病风险,以及与吸烟交互对喉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XRCC3 24l Met等位基因增加了喉癌发病风险,与XRCC3 241Thr/Thr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至少携带一个241 Met等位基因的个体罹患喉癌的OR为4.27,95%CI为1.49~12.18。结论XRCC3Thr 241 Met单核苷酸多态是喉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DNA修复 变异(遗传学) X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C3、C-反应蛋白水平与HBVDNA含量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进胜 陈惠文 +1 位作者 马美红 贺勇锋 《现代医院》 2009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测定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及慢性乙肝对照、正常对照补体C3、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苦参素治疗后HBVDNA阴转者和HBVDNA未阴转者治疗前后C3、CRP水平变化。方法补体C3、C-反应蛋白定量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 目的测定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前后及慢性乙肝对照、正常对照补体C3、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苦参素治疗后HBVDNA阴转者和HBVDNA未阴转者治疗前后C3、CRP水平变化。方法补体C3、C-反应蛋白定量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BVDNA用实时萤光定量分析法进行检测。结果①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C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01),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01);②慢性乙肝患者经苦参素治疗后,无论HBVDNA是否阴转,C3水平均明显升高,CRP水平均明显降低;③慢性乙肝患者苦参素治疗后HBVDNA阴转者和HBVDNA未阴转者C3、CRP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①CRP能很好地反映抗病毒治疗前后肝炎炎症活动状态,补体C3能很好地反映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变;②苦参素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苦参素 补体C3 C反应蛋白 HBV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C3免疫荧光在评估狼疮肾炎中的意义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宣丹 盛君 +1 位作者 李志 汪筱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C3免疫荧光沉积强度与临床实验室指标、SLE疾病活动度、肾脏病理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49例LN患者(均行肾活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病理资料。结果:49例LN患者以单纯Ⅲ型和Ⅳ型为主,共占6...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C3免疫荧光沉积强度与临床实验室指标、SLE疾病活动度、肾脏病理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49例LN患者(均行肾活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病理资料。结果:49例LN患者以单纯Ⅲ型和Ⅳ型为主,共占60%,Ⅲ型或Ⅳ型混合Ⅴ型者占28%,单纯Ⅴ型占8%。强免疫荧光组血清学C3、C4更低,抗dsDNA抗体滴度更高,SLEDAI积分较高(P<0.05)。Ⅲ型和Ⅲ+Ⅴ型组合并,Ⅳ型和Ⅳ+Ⅴ型组合并,两合并组免疫荧光强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9,P=0.018)。强免疫荧光组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高于弱免疫荧光组(P<0.05)。结论:推断肾组织C3荧光沉积强度可能作为预测LN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从而帮助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 补体C3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张墨轩 冯帆 +3 位作者 潘景臻 崔洪玮 张健 刘伟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XRCC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5例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10例颅脑外伤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及瘤旁证实为正常脑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及正常... 目的探讨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XRCC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5例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10例颅脑外伤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及瘤旁证实为正常脑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标本中XRCC3的表达;分析XRCC3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XRCC3表达水平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状况。结果正常脑组织XRCC3高表达率为20.0%,胶质瘤组织高表达率为5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胶质瘤XRCC3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KPS评分无关(P均>0.05);病理分级Ⅲ~Ⅳ级胶质瘤XRCC3高表达率为64.7%,Ⅰ~Ⅱ级高表达率为35.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XRCC3低表达胶质瘤患者生存时间(68±3.08)个月,高表达生存时间(24±7.10)个月,两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胶质瘤组织XRCC3表达增高,且XRCC3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患者生存期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3 病理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鸡补体受体2与其配体chC3 d的亲和力
20
作者 靳换 杨芊芊 +7 位作者 王聪 涂敏 赵蕾 澎湃 王海良 孟昭英 李永清 章振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等。旨在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chCR2受体分子与其配体chC3 d分子的亲和力。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T5-chCR2和pTT5-chC3 d;利用HEK 293F表达系统表达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通过分析chCR2与chC3 d结合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两者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37μmol/L。结果表明chCR2与其配体chC3 d之间的亲和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补体受体2 鸡补体组分3 d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