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水电工程科技与智能建造创新及实践
1
作者 李志 曾伟 +1 位作者 刘金山 路立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70-975,共6页
作为澜沧江公司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的标志性工程,TB电站肩负着新时代下水电工程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总结澜沧江公司20年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提出“以关键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智能建造平台为支撑、打造T... 作为澜沧江公司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的标志性工程,TB电站肩负着新时代下水电工程建设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总结澜沧江公司20年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守正创新,提出“以关键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智能建造平台为支撑、打造TB水电标杆工程”为目标,建立了“1+3+N”科技创新及绿色智能建造体系,实现了智能建造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全面应用。通过创新科技与智能建造体系和管理体制,为工程安全、绿色、优质、高效的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最终使TB水电站较可研进度提前一年实现投产发电,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动诠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水电工程 智能建造 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浪潮中的大国博弈:中国的战略抉择与前景分析
2
作者 姚树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2,共12页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战略抉...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战略抉择。中国近年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在技术、伦理、社会层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格局中,中美两国的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凭借技术、教育科研等优势争夺人才和技术资源,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面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攻”与“防卫”战略,我国需未雨绸缪,制定系统性应对策略,深化技术融合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拓展国际合作空间,赋能国防军事现代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国竞争力 技术创新 产业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贸易新视野下数字经济赋能建筑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3
作者 谢泗薪 薛冰欣 杨明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全球贸易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企业在绿色智能建造技术上的全面布局。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水平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21年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 全球贸易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企业在绿色智能建造技术上的全面布局。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水平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21年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利用2013—2022年32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结合哈肯模型探究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水平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其中数字经济水平对于建筑业智能化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②绿色技术创新及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渐进性绿色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在数字经济对建筑业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较大;③建筑企业绿色化是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主导系统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贸易 数字赋能 绿色智能建造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研究——基于劳动技能结构与数字技术扩散的中介效应考量
4
作者 庞娟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6,共10页
以2011—2023年作为研究时段,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效应。结论显示:工业智能化转型是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驱动因素,且在经过内生性与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核心结论仍成... 以2011—2023年作为研究时段,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级行政单位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效应。结论显示:工业智能化转型是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驱动因素,且在经过内生性与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核心结论仍成立。劳动技能结构优化与数字技术扩散是工业智能化转型赋能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传导机制。在胡焕庸线以东、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高地建设的赋能效应更强。门槛检验发现,工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高地建设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当工业智能化转型高于一定门槛值时,其对创新高地建设的赋能效应呈边际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转型 创新高地建设 劳动技能结构优化 数字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崔佳琦 王文龙 +1 位作者 邢金明 米靖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2,共12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赋能作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竞技体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对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赋能作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现实阻碍及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内在逻辑在于新质生产力“创新性”释放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强劲动能;“高效能”推进竞技体育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协同性”优化竞技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复合性重组;“智能化”拓展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内容边界;“绿色化”保障竞技体育科技创新持续性重建。然而,新质生产力赋能竞技体育科技创新面临制度配置不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僵化、创新人才支撑度不足、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不高、成果转化效率低等现实障碍。鉴于此,提出以下实践路径:完善竞技体育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补齐面向新质生产力变革的制度体系配置;建立适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形成全要素、全过程、多部门协同的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厚植竞技体育新质人才基础;深度挖掘新质态的数智化潜能,推动竞技体育创新资源高效利用与精准管理;强化基础性研究,加快竞技体育科技创新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竞技体育 科技创新 数字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竞技体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文龙 邢金明 崔佳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8,共8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推动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行动方向。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竞技体育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竞技体育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驱动和智...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推动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行动方向。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竞技体育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竞技体育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驱动和智能化训练为手段,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核心驱动,追求竞技体育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竞技体育创新发展具有科技创新主导性、数据智能驱动性、“新”“质”互促高效性、跨界融合综合性以及创新生态重塑性。新质生产力推动竞技体育创新发展是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新时代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新质生产力对竞技体育创新发展的推动,需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和理念,加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统筹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变革,加强数字新基建的使用,以及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竞技体育 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阳 郑若愚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 人工智能(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也重塑了人类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诞生于工业时代的传统社会创新理论在AI时代的解释力逐渐势微,学术界提出了重建AI时代社会创新理论的新任务。本文在比较传统社会创新与数字社会创新的基础上,提出AI社会创新的内涵,以此建构AI时代的社会创新理论。本文强调AI社会创新有助于智能识别漂浮的社会问题,推进解决方案的最优匹配,促进社会创新成果的扩散。围绕AI在社会问题与解决方案匹配过程中的作用,本文以社会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方案的新颖性为框架,首次提出AI自主搜索式、AI赋能生成式、AI自主修补式、AI赋能探索式四种AI社会创新模式。研究发现拓展了已有社会创新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社会创新 社会创业 数字技术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分析的智能农机产业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测度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刘元元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1-317,352,共8页
基于智能农机产业相关高价值专利分析,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智能农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测度。从技术创新规模积累、技术创新领域幅度、技术创新前沿度、产业技术创新链完整度和技术创新转移度等五个维度,构建智能农机产业... 基于智能农机产业相关高价值专利分析,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智能农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进行综合测度。从技术创新规模积累、技术创新领域幅度、技术创新前沿度、产业技术创新链完整度和技术创新转移度等五个维度,构建智能农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测度指标,来综合评价智能农机产业的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通过对我国智能农机专利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我国东部地区的智能农机产业具有最高的技术创新竞争力,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同时提出完整技术创新链是形成区域农机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揭示我国智能农机产业区域技术创新差异性产生原因,需要鼓励和发展区域内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形成技术创新链以提升其创新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机 产业创新 专利分析 创新竞争力测度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创新环境视角的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侯元元 乔婧 +2 位作者 黄裕荣 高子涵 夏勇其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31,共6页
[目的/意义]技术创新不是一个企业孤立的行为,创新研究的视野已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整个产业环境的视角。通过产业竞争情报对产业创新环境的实时监测,有助于提升企业技术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产业的合作布局。[方... [目的/意义]技术创新不是一个企业孤立的行为,创新研究的视野已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整个产业环境的视角。通过产业竞争情报对产业创新环境的实时监测,有助于提升企业技术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及产业的合作布局。[方法/过程]将创新环境理论引入产业竞争情报的工作当中来,提出产业创新环境应包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等四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创新环境视角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结果/结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平台进行了设计与构建,设有政策环境分析、市场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分析、舆论环境分析四个主要模块,平台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进行了展示,从而可以直观地跟踪与预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环境的变化,为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战略与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环境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竞争情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于CTI的技术转移成功经验评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仪德刚 李艳 +1 位作者 赵新力 齐中英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81,共6页
以基于技术竞争情报(CTI)的技术转移这一全新的视角,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芬兰和德国的潜在成功经验。认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产业革命、创新发展中与有效实施基于CTI的技术转移手段和方法是分不开的,并提出... 以基于技术竞争情报(CTI)的技术转移这一全新的视角,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芬兰和德国的潜在成功经验。认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产业革命、创新发展中与有效实施基于CTI的技术转移手段和方法是分不开的,并提出了我国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产业升级和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竞争情报 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竞争情报和组织学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艳 赵新力 齐中英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即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依赖前两者实现技术创新。从技术竞争情报、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技术竞争情报和...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即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依赖前两者实现技术创新。从技术竞争情报、组织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技术竞争情报和组织学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即首先由技术看门人来搜集技术竞争情报,之后通过组织学习网络在企业内部扩散和吸收,在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其中对技术竞争情报进行正确的筛选则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竞争情报(CTI) 组织学习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创新系统(TIS)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研究——以稀土产业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燕娜 杨萍 +1 位作者 周雷 袁汝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44,共9页
[目的/意义]产业竞争情报是情报工作的重要实践。探索技术创新系统(TIS)在产业竞争情报中的可用性,有助于将产业经济等理论基础与图书情报、多源数据分析相结合,丰富产业竞争情报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方法/过程]依照技术创新系统理论建... [目的/意义]产业竞争情报是情报工作的重要实践。探索技术创新系统(TIS)在产业竞争情报中的可用性,有助于将产业经济等理论基础与图书情报、多源数据分析相结合,丰富产业竞争情报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方法/过程]依照技术创新系统理论建立分析框架,明确了各个环节及相关系统功能的情报分析内容和方法。最后在该分析框架下,以稀土产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技术创新系统建立的产业竞争情报分析框架可以从市场结构、资源流动、政策制度等角度更加系统、全面地把握产业发展内外影响因素和全过程,为更加准确分析产业竞争态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系统 产业竞争情报 情报分析框架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应用——首届“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纪要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新洲 柯贤能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本文以"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中的研讨热点为指导,介绍了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技术竞争情报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技术竞争情报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业技术开放创新模式的情报服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小委 吴新年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情报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产业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对促进产业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环境下产业技术创新的三种基本模式,即"技术集群式"产业技术开放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情报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产业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对促进产业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环境下产业技术创新的三种基本模式,即"技术集群式"产业技术开放创新模式、"产业链式"产业技术开放创新模式和"政产学研联盟式"产业技术开放创新模式,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开放创新模式,从情报供给主体和情报服务方式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集中式"、"联合式"和"协同式"的产业技术竞争情报供应策略,以期为产业情报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技术 创新产业技术 创新技术 竞争情报产业 情报情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建设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晓燕 王孝洪 +2 位作者 高红霞 赖何季 陈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9-222,共4页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立了自动化与智能技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介绍了大创基地的组织管理结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管理等。依托大创基地,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训练。实践表明,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立了自动化与智能技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介绍了大创基地的组织管理结构、人才选拔与培养、项目管理等。依托大创基地,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训练。实践表明,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了自动化与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与智能技术 创新创业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竞争情报融合供给服务模式探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晁蓉 王燕平 龙敏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39,共9页
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需求,应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情报挖掘为支撑,利用信息融合、过程融合以及产业技术链融合方式构建以竞争情报收集层、竞争情报分析层、竞争情报服务层协同为主要模块的竞争情报融合供给服务体系... 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竞争情报需求,应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情报挖掘为支撑,利用信息融合、过程融合以及产业技术链融合方式构建以竞争情报收集层、竞争情报分析层、竞争情报服务层协同为主要模块的竞争情报融合供给服务体系,以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 创新需求 融合供给 竞争情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机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研究——竞争情报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曹玉婷 张忠榕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12期127-137,共11页
[目的/意义]新发展格局下,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以下简称为TISC)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形成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机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对支撑我国TISC“高级版”建设、实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驾护航均... [目的/意义]新发展格局下,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以下简称为TISC)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形成面向企业创新的TISC机构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对支撑我国TISC“高级版”建设、实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驾护航均大有裨益。[方法/过程]在分析企业创新活动中竞争情报与专利信息的价值,以及国内外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融合专利信息服务与竞争情报,并应用PDCA循环法规范服务管理,从而构建PDCA循环“竞争情报+”专利信息服务模式,最后通过服务案例的形式展示该模式在TISC中的实际应用。[结果/结论]构建了PDCA循环“竞争情报+”专利信息服务模式,为提升TISC机构标准化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保障,助力具备竞争情报研究与服务能力的TISC机构实现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企业 竞争情报 专利信息服务 PDCA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态势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郭朝先 方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99,共12页
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夺取创新链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创新链理论研究,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性与产业特点,提出人工智能创新链模型,梳理知识、技术、产品、服务四... 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夺取创新链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创新链理论研究,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性与产业特点,提出人工智能创新链模型,梳理知识、技术、产品、服务四大创新环节,以及多元、协同、循环、发展四大特性。运用模型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链基本形成了中美两国主导、东亚北美西欧协同引领的格局。对比其他领先国家,中国当前仍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知识创新缺失理论话语权、技术创新缺乏原创颠覆性、创新支撑链建设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失衡等。中国应推进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推动相关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提高技术治理能力,吸引高端人才参与,拓展国际合作,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创新链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链模型 全球创新链 创新竞争力 新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情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30,共6页
[目的/意义]“创新发展情报先行”的论断能否得到产业界的认同,取决于情报学能否展示有说服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实际案例阐释竞争情报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为产业界乃至政府部门认同“创新发展情报先行”的论断提供佐证,为情报工作者... [目的/意义]“创新发展情报先行”的论断能否得到产业界的认同,取决于情报学能否展示有说服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实际案例阐释竞争情报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为产业界乃至政府部门认同“创新发展情报先行”的论断提供佐证,为情报工作者更好服务产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中国本土某管理咨询公司的业务深入研究,在深度访谈基础上挖掘提炼形成了该公司推动中国大豆异黄酮产业创新发展案例。从竞争情报专业视角对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从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竞争情报服务特点、竞争情报能够引领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外部专业信息服务机构自身工作的创新与目标产业创新发展的关系、服务产业的竞争情报产品线特点、能够长期持续提供高质量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的工作机制和支持条件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为产业界乃至政府部门认同“创新发展情报先行”的论断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中国本土案例,从竞争情报工作怎样更好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视角对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做好面向产业创新发展的竞争情报乃至所有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情报 产业创新 科技咨询 调研方法 技术尽职调查 案例 最佳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国际贸易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晓凤 汪琳 朱毅轩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21,共8页
在对人工智能赋能国际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新了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评价指标,测度了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引发大量互补性技... 在对人工智能赋能国际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新了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评价指标,测度了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贸易竞争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引发大量互补性技术创新,形成技术创新的“簇群”并催生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不但推动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升级,而且对贸易竞争优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使得各国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规模、人力资本、全球开放程度、全要素生产率等均对贸易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国际贸易 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