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B炸药孔洞塌缩及热点生成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王茂杰 白桥栋 +2 位作者 韩家祥 王进平 贺全彪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炸药内部孔洞塌缩机制是热点生成的主要机制。采用点火增长模型,使用S-ALE算法,在Comp.B炸药中添加微孔洞结构,研究孔洞的存在和孔洞大小对炸药起爆的影响,分析孔洞塌缩和热点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孔洞的存在使炸药内部更容易产生热点,... 炸药内部孔洞塌缩机制是热点生成的主要机制。采用点火增长模型,使用S-ALE算法,在Comp.B炸药中添加微孔洞结构,研究孔洞的存在和孔洞大小对炸药起爆的影响,分析孔洞塌缩和热点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孔洞的存在使炸药内部更容易产生热点,孔洞塌缩过程形成了微射流,微射流冲击孔洞下游内壁面,动能转化为内能,造成能量局部化,导致热点的形成。塌缩过程中,粒子速度达到7936 m/s,最高温度接近6000 K。初始孔洞大小决定热点的大小,孔洞越大,热点尺寸越大;孔洞大小还会影响热点温度,小孔洞的温度升高更快,而大孔洞最终的热点温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b炸药 孔洞 塌缩机制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弹冲击带盖板Comp B装药起爆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凯华 洪滔 曹结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分析并验证了圆柱形平头铜射弹冲击起爆带盖板Comp B装药,利用LS-DYNA模拟了圆柱形平头和圆头钨射弹冲击带不同厚度钢盖板的Comp B装药起爆过程,定量地分析了起爆临界速度随盖板厚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发生延迟起爆(XDT)现象的原因和机... 分析并验证了圆柱形平头铜射弹冲击起爆带盖板Comp B装药,利用LS-DYNA模拟了圆柱形平头和圆头钨射弹冲击带不同厚度钢盖板的Comp B装药起爆过程,定量地分析了起爆临界速度随盖板厚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发生延迟起爆(XDT)现象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直接冲击起爆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Jacobs判据,圆头与平头钨射弹冲击带盖板Comp B装药临界起爆速度满足关系式Vround≈1.15Vflat,发生XDT现象是因为炸药被破坏及反射冲击共同作用所致,且XDT现象产生位置均在邻近底板的炸药界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射弹 comp b装药 冲击起爆 延迟起爆 临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攻角动能块撞击带壳B炸药冲击起爆阈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乔溪 陈利 +1 位作者 郭香华 张庆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为研究动能块攻角对带壳B炸药冲击起爆阈值速度的影响规律,使用LS-DYNA仿真软件和Lee-Tarver点火与增长模型,对钨合金动能块撞击带壳B炸药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攻角0°~90°条件下撞击不同盖板厚度(6、10、14 mm)装药的冲击起爆... 为研究动能块攻角对带壳B炸药冲击起爆阈值速度的影响规律,使用LS-DYNA仿真软件和Lee-Tarver点火与增长模型,对钨合金动能块撞击带壳B炸药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攻角0°~90°条件下撞击不同盖板厚度(6、10、14 mm)装药的冲击起爆阈值速度;在Jacobs-Roslund冲击起爆判据模型中引入攻角修正项,所得到的冲击起爆判据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壳体厚度在6~14 mm范围内,随着攻角的增大,冲击起爆阈值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起爆 动能块 带壳b炸药 起爆阈值速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油柴油配比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锋 代伟 +4 位作者 魏国 朱正德 毕如洁 程雨航 潘长鑫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61,I000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机油柴油配比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使用数字黏度计、激光粒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测试了不同机油柴油配比的乳胶基质的黏度和粒径分布,观察了炸药试样内相结构;使用PVC管模拟孔内装药方式测量了基质及炸药试样的... 为探究不同机油柴油配比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使用数字黏度计、激光粒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测试了不同机油柴油配比的乳胶基质的黏度和粒径分布,观察了炸药试样内相结构;使用PVC管模拟孔内装药方式测量了基质及炸药试样的密度;使用爆速仪和铅柱压缩法,分别测试了炸药的爆速和猛度。结果表明,当炸药配方中机油柴油质量比由0∶5.5增加至5.5∶0时,基质黏度由1.5×10^(5)mPa·s增至3.7×10^(5)mPa·s;炸药敏化气泡浓度增加,气泡尺寸减小,均一性更佳;分散相液滴粒径分布宽度从86.19μm缩小至6.33μm,平均粒径由13.85μm减小至2.78μm,分散指数由6.23减小至2.27,内相液滴分布更趋向集中均匀;敏化剂质量分数为0.3%时,炸药密度由0.95 g/cm^(3)增大至1.10 g/cm^(3),炸药密度呈增大趋势;炸药的爆速、猛度也随之增大。炸药的爆速由3155 m/s增至3915 m/s,增幅为24.08%;猛度由9.05 mm增至12.17 mm,增幅为34.48%,爆速的变化趋势与B-W法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敏化剂质量分数增加(0.3%、0.5%、0.7%),炸药试样显微观察下气泡数量增加,密度减小;当机油柴油配比≤3∶2.5时,炸药爆速和猛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机油柴油配比≥4∶1.5时,炸药爆速和猛度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 b-W法 内相粒径 爆速 猛度 油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炸药在弹丸侵彻作用下的易损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席鹏 南海 +3 位作者 倪冰 杨建刚 贾宪振 郑亚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探索不同温度下 B炸药易损性的响应特性,评价穿透深度和环境温度对 B炸药响应程度的影响,用12.7 mm 穿甲燃烧弹以850 m&#183;s-1速度侵彻了 B炸药。研究了-40,25,70℃温度下 B 炸药的响应特性。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 ANSYS/LS-DYN... 为探索不同温度下 B炸药易损性的响应特性,评价穿透深度和环境温度对 B炸药响应程度的影响,用12.7 mm 穿甲燃烧弹以850 m&#183;s-1速度侵彻了 B炸药。研究了-40,25,70℃温度下 B 炸药的响应特性。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 ANSYS/LS-DYNA模拟了弹丸侵彻过程,研究了 B 炸药力学性能对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B 炸药极限侵彻深度为200~250 mm。B炸药在-40,25,70℃条件下最高反应级别分别为爆燃、爆炸、爆燃反应。高温、低温环境抑制了B炸药对弹丸侵彻的反应程度。装药剪切模量下降可使 B炸药响应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b炸药 易损性 侵彻作用 极限侵彻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弹性体改性B炸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大元 文雯 +5 位作者 舒远杰 黄谦 蔡忠展 温茂萍 蓝林钢 罗观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4-540,共7页
添加2%热塑性弹性体401和501对B炸药改性,得到改性后炸药MB-1和MB-2,测试了二者的力学性能和落锤撞击感度,分别用经验法和VLWR程序计算了二者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MB-1和MB-2的弹性和韧性均好于B炸药;在低速(100-1500s-1)冲击下,MB-2... 添加2%热塑性弹性体401和501对B炸药改性,得到改性后炸药MB-1和MB-2,测试了二者的力学性能和落锤撞击感度,分别用经验法和VLWR程序计算了二者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MB-1和MB-2的弹性和韧性均好于B炸药;在低速(100-1500s-1)冲击下,MB-2的韧性比MB-1好。大药片落锤撞击感度试验中,MB-1和MB-2的爆炸反应阈值高度分别为3.5-4m和6-6.5m,MB-1的撞击感度比MB-2高。与B炸药相比,MB-1和MB-2的爆速分别降低了0.104mm·μs-1和0.099mm·μs-1,爆压分别降低了1.3GPa和1.2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b炸药 热塑性弹性体 力学性能 撞击感度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添加剂对B炸药撞击感度和作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大元 郑保辉 +5 位作者 黄亨建 曹落霞 曹威 文尚刚 文雯 卢校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6-332,共7页
为研究添加剂对B炸药撞击感度和作功能力的影响,分别添加123树脂、聚酯纤维和热塑性弹性体VP-401制备改性B炸药。进行了样品的大药片撞击感度试验、苏珊试验和圆筒试验,获得改性B炸药的撞击感度和作功能力变化。讨论了压缩弹性和韧性对... 为研究添加剂对B炸药撞击感度和作功能力的影响,分别添加123树脂、聚酯纤维和热塑性弹性体VP-401制备改性B炸药。进行了样品的大药片撞击感度试验、苏珊试验和圆筒试验,获得改性B炸药的撞击感度和作功能力变化。讨论了压缩弹性和韧性对改性B炸药撞击感度的影响,以及添加剂含量对作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的123树脂能显著改善B炸药压缩和拉伸的弹性及韧性,其爆炸反应阈值高度提高了3 m,撞击感度明显降低。加入123树脂的改性B炸药仍属于强度较低的炸药,在苏珊弹撞靶至破碎炸药爆炸前的几百微秒范围内,炸药随壳体发生塑性变形过程中已发生破碎,其破碎程度严重影响炸药的爆炸百分数,即相对释放能。与B炸药的作功能力比较,径向膨胀距离5 mm和19 mm处,添加1%123树脂的B炸药的作功能力分别降低了4.6%和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b炸药 添加剂 改性机理 撞击感度 作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引爆屏蔽PBX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涛 袁宝慧 梁争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得到聚能射流引爆屏蔽PBX和B炸药的临界条件,采用某制式聚能装药对不同厚度屏蔽板屏蔽的PBX和B炸药进行了侵彻引爆实验,得到屏蔽炸药临界引爆的屏蔽板厚度;通过闪光X射线照相实验测定了与临界屏蔽板厚度相对应的射流穿靶后的剩余射流... 为得到聚能射流引爆屏蔽PBX和B炸药的临界条件,采用某制式聚能装药对不同厚度屏蔽板屏蔽的PBX和B炸药进行了侵彻引爆实验,得到屏蔽炸药临界引爆的屏蔽板厚度;通过闪光X射线照相实验测定了与临界屏蔽板厚度相对应的射流穿靶后的剩余射流头部速度和直径,得出引爆屏蔽PBX和B炸药的射流引爆判据u2d分别为38.4mm3/μs2和15.5mm3/μs2。将B炸药射流引爆判据的实验数据与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此外,在临界屏蔽板厚度相同条件下,对装药厚度不同的屏蔽PBX和B炸药进行了侵彻引爆实验,结果表明,药柱厚度变薄,不利于聚能射流引爆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聚能射流 屏蔽炸药 引爆判据 PbX b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中COMP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玥 王冠颖 +5 位作者 李欣然 姜仁礼 范晓静 刘旭 王晶璐 高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3,16,共3页
为探索马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关节液中软骨代谢标志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的关系,试验选用13匹蒙古马,随机分为试验组(n=8)和对照组(n=5)试验组左侧腕关节内注入2 mL两性霉素B(25 mg/mL体重),建立马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左侧腕关... 为探索马骨关节炎病变程度与关节液中软骨代谢标志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的关系,试验选用13匹蒙古马,随机分为试验组(n=8)和对照组(n=5)试验组左侧腕关节内注入2 mL两性霉素B(25 mg/mL体重),建立马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左侧腕关节注射2 mL生理盐,水。每周采集关节液1次,用ELISA法检测马关节液中COMP的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关节液COMP浓度在注射两性霉素B后第14天开始显著升高(15.54μg/L±1.46μg/L),与对照组(11.29μg/L±0.73μg/L)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COMP浓度保持增高的趋势直至第63天试验结束;第21天试验组马匹开始出现不同程度跛行。试验结果表明,关节液内COMP浓度升高比马跛行出现得早,推测COMP可以作为马骨关节炎(OA)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两性霉素b co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改性B炸药研究(Ⅱ) 被引量:16
10
作者 黄亨建 董海山 +1 位作者 张明 习彦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防治B炸药渗油、抑制其药柱尺寸不可逆长大、增强其力学性能和降低感度是B炸药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采用一种芳香共聚物包覆RDX制作了一种改性B炸药。检测结果表明,B炸药经过改性后,渗油率降低了47.6%,强度提高了2倍,尺寸长大率... 防治B炸药渗油、抑制其药柱尺寸不可逆长大、增强其力学性能和降低感度是B炸药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采用一种芳香共聚物包覆RDX制作了一种改性B炸药。检测结果表明,B炸药经过改性后,渗油率降低了47.6%,强度提高了2倍,尺寸长大率降低了75%,感度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炸药 渗油 不可逆长大 炸药改性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落锤模拟加载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世英 胡焕性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为了了解影响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利用大落锤模拟加载装置,采用"上下法"模拟榴弹发射时炸药装药所受的主要应力特性,对不同装药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其装药... 为了了解影响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利用大落锤模拟加载装置,采用"上下法"模拟榴弹发射时炸药装药所受的主要应力特性,对不同装药条件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B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是其装药质量,对B炸药装药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可保证B炸药装填大口径榴弹的发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炸药 大口径榴弹 发射安全性 模拟实验 炸药装药 大落锤模拟加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度对B炸药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得昌 徐军培 刘德润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7-48,共2页
通过差热扫描热量计 (DSC- 7)热分析系统对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后的 B炸药的热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度对其分解表观活化能产生影响随反应度的增加 。
关键词 反应度 热分解 b炸药 动力学参数 活化能 差热扫描热量计 DSC-7热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压装B炸药燃烧转爆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文尚刚 王胜强 +3 位作者 黄文斌 赵锋 王世英 姚保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以常规武器中常用的B炸药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探针及压力传感器测量技术,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对3种不同密度固体压装B炸药(m(TNT);m(RDX)=40:60)的燃烧转爆轰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B炸药的密度范围为1.597~1.681g/cm^3。... 以常规武器中常用的B炸药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探针及压力传感器测量技术,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对3种不同密度固体压装B炸药(m(TNT);m(RDX)=40:60)的燃烧转爆轰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B炸药的密度范围为1.597~1.681g/cm^3。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炸药密度对其燃烧转爆轰(DDT)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同密度炸药的DDT性能不同。较低密度的炸药更容易发生DDT现象,固体压装B炸药存在一个燃烧转爆轰的临界密度值。在较强的约束条件下(45号钢管,内径20mm,外径64mm,长500mm),密度为1.597g/cm^3的B炸药发生了DDT现象,诱导爆轰距离为295~3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b炸药 密度 燃烧转爆轰 临界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B炸药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文尚刚 王胜强 +3 位作者 黄文斌 赵锋 王世英 饶保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7-571,共5页
采用电探针及压力传感器测试技术对密度为1.597 g/cm^3的固体B炸药(TNT/RDX=40/60)的燃烧转爆轰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强的约束条件下(45号钢管,内径20 mm,外径64 mm,长500mm),B炸药形成了DDT现象,诱导爆轰距离为295-310... 采用电探针及压力传感器测试技术对密度为1.597 g/cm^3的固体B炸药(TNT/RDX=40/60)的燃烧转爆轰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强的约束条件下(45号钢管,内径20 mm,外径64 mm,长500mm),B炸药形成了DDT现象,诱导爆轰距离为295-3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诱导爆轰距离 燃烧转爆轰 b炸药 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B炸药安全和爆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聂少云 高大元 +3 位作者 文雯 花成 黄谦 文尚刚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在B炸药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和3%的123树脂/1DES黏结剂或质量分数5%固化系数为0.6和0.8的HTPB/MDI黏结剂,制备了4种改性B炸药。用大药片落锤撞击试验、电探针和锰铜压力计分别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爆速和爆压,用VLWR程序计算了爆轰性能... 在B炸药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和3%的123树脂/1DES黏结剂或质量分数5%固化系数为0.6和0.8的HTPB/MDI黏结剂,制备了4种改性B炸药。用大药片落锤撞击试验、电探针和锰铜压力计分别测试了其撞击感度、爆速和爆压,用VLWR程序计算了爆轰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23树脂/DES黏结剂后,改性B炸药的撞击感度降低;添加不同固化系数的HTPB/MDI黏结剂后,改性B炸药的撞击感度升高;添加123树脂/DES和HTPB/MDI后,改性B炸药的密度、爆速和爆压降低,而且添加量越大,其爆速和爆压降低越大。爆速和爆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添加剂 改性b炸药 撞击感度 爆速 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撞击起爆屏蔽B炸药的数值模拟和实验 被引量:18
16
作者 梁争峰 袁宝慧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用工程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研究了小破片和杆破片撞击起爆屏蔽(屏蔽板为6mm厚钢板)B炸药的速度阈值。结果表明,对于小破片,3种方法计算出的屏蔽B炸药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基本接近;而对于杆破片,计算出的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偏小... 用工程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研究了小破片和杆破片撞击起爆屏蔽(屏蔽板为6mm厚钢板)B炸药的速度阈值。结果表明,对于小破片,3种方法计算出的屏蔽B炸药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基本接近;而对于杆破片,计算出的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偏小,数值模拟和实验得出的速度阈值基本接近。这说明所引用的屏蔽B炸药破片撞击起爆速度阈值工程理论计算公式只适用于小质量规则破片,而由于计算公式中缺少体现打击面积的参数,因而并不适于计算杆破片的屏蔽B炸药撞击起爆速度阈值。由实验方法得出,用4.65 g小破片撞击起爆6mm钢板屏蔽B炸药的速度阈值约为2 522m/s,用质量为8.78 g、直径为5mm的杆破片撞击起爆6mm钢板屏蔽B炸药的速度阈值约为2 161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撞击起爆 b炸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B炸药的撞击安全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屈可朋 沈飞 +4 位作者 肖玮 李亮亮 吕永柱 董树南 陈鹏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4,I0005,共6页
为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B炸药的撞击安全性,利用大型落锤加载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40、25、70℃)和不同尺寸(Φ20 mm×20 mm,Φ40 mm×40 mm,Φ60 mm×60 mm)下B炸药柱的撞击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和尺寸条件下B炸药的临界点... 为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B炸药的撞击安全性,利用大型落锤加载装置开展了不同温度(-40、25、70℃)和不同尺寸(Φ20 mm×20 mm,Φ40 mm×40 mm,Φ60 mm×60 mm)下B炸药柱的撞击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和尺寸条件下B炸药的临界点火阈值,并对不同尺寸药柱在临界反应高度下的应变分布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温度和药柱尺寸对B炸药撞击点火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B炸药的临界点火高度随温度升高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40℃时的最大未反应落高(3800 mm)略高于常温25℃和高温70℃时的最大未反应落高(3700 mm);随药柱尺寸由Φ20 mm×20 mm增至Φ40 mm×40 mm,B炸药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由1543 MPa降至1125 MPa,其点火阈值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这可能是由于药柱内部应变值与端面边缘最大应变区应变值差异逐渐减小,使得"热点"形成的几率和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b炸药 撞击实验 安全性 温度效应 尺寸效应 热-力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射流引爆屏蔽B炸药的数值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利侠 周涛 +1 位作者 贺海民 周玲 《爆破器材》 CAS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为研究?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冲击起爆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程序数值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侵彻及冲击引爆屏蔽B炸药作用过程,得到了射流穿过50~75 mm不同厚度屏蔽钢板的速度、直径以及侵入炸药界面的射流能量值,... 为研究?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冲击起爆问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LS-DYNA程序数值模拟了聚能射流形成、侵彻及冲击引爆屏蔽B炸药作用过程,得到了射流穿过50~75 mm不同厚度屏蔽钢板的速度、直径以及侵入炸药界面的射流能量值,得到引爆B炸药的临界屏蔽板厚度,计算获得该聚能射流临界起爆速度。最后通过试验对数值计算的B炸药起爆特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与计算符合较好。研究证明,?30 mm装药的聚能射流对屏蔽B炸药的临界引爆屏蔽板厚度为70 mm,可用于反导战斗部毁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聚能射流 冲击起爆 屏蔽b炸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流出B型过程爆发后的期望停留与寿命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水霞 杨向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单流出B型Q过程是一类在理论和实际上很重要的Markov过程 ,它具有很好的性质 :它的Martin流出边界Be是单点集 {b}.
关键词 单流出 b型Q过程 爆发 寿命 停留 MARKOV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炸药爆轰波拐角传播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洋扬 龙源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为研究B炸药起爆后爆轰波在拐角中的传播特性以及拐角爆轰低压流场现象,运用LS-DYNA3D程序对120°,90°,45°三种特定的拐角装药的爆轰波传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观察了爆轰波通过拐角的传播过程,讨论了爆轰波波阵面通过拐... 为研究B炸药起爆后爆轰波在拐角中的传播特性以及拐角爆轰低压流场现象,运用LS-DYNA3D程序对120°,90°,45°三种特定的拐角装药的爆轰波传播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观察了爆轰波通过拐角的传播过程,讨论了爆轰波波阵面通过拐角后爆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爆轰波通过拐角后由于传播面积的变化而产生衰减-增长过程,装药拐角越大,爆轰波通过时越稳定;随着装药拐角的减小,拐角处的波阵面压力、爆速和传播能力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轰波 b炸药 数值模拟 拐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