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AQ模式产品的福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彬彬 林长城 +3 位作者 杨凯 林文 王宏 余永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44-1752,共9页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预报产品和福州市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大气污染物的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系统下CMAQ模式产品...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预报产品和福州市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大气污染物的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系统下CMAQ模式产品和多类预报因子相结合的日污染物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福州市的天气系统共分为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切变、暖区辐合、高空槽、台风和热带辐合带7类天气型.在暖区辐合、高空槽和大陆高压控制下,福州市的空气质量较差,而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系统影响时,福州市的空气质量最好.日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置信度均为P=0.000,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模型对2010年7~12月福州市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报效果回代检验,模型对PM10的污染指数等级预报正确率达到了71.3%,对SO2和NO2的级别预报正确率达到了100%,日预报综合评分平均达88.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式 空气质量 多元回归 预报模型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Q/ISAM空气质量模型的北京市夏季臭氧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树宪 李洋 +3 位作者 张众志 杜晓惠 徐双喜 孟凡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3-1192,共10页
为了解北京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的特征与来源,采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综合源解析功能(ISAM)对北京市2019年6月不同区域的近地面O_(3)浓度及其来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量化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京津冀以外省份以及全... 为了解北京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的特征与来源,采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综合源解析功能(ISAM)对北京市2019年6月不同区域的近地面O_(3)浓度及其来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量化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京津冀以外省份以及全球背景共14类NO_(x)和VOCs排放源对北京市不同区域O_(3)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①北京市不同地区O_(3)及其前体物来源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及近郊区NO_(x)和VOCs均主要来自于北京市本地排放,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的NO_(x)贡献(39.7%~46.4%)显著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19.9%~38.8%),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的VOCs贡献(51.1%~75.8%)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19.5%~39.6%).②远郊区NO_(x)和VOCs浓度更易受非本地排放的输送影响.③O_(3)主要来源于包括模拟区域外以及全球背景的边界传输贡献,边界传输对北京市不同受体区域的贡献均大于52.6%.④北京市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O_(3)的贡献(6.8%~18.3%)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2.4%~7.6%),京津冀以外源区的排放对北京市远郊区的贡献(5.2%~6.4%)大于对城区及近郊区的贡献(2.7%~4.4%),说明本地排放对远郊区影响相对较小,远郊区O_(3)浓度易受北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的阻隔影响.因地理位置及地形原因,河北省不同源区对北京市不同区域O_(3)浓度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研究显示,控制北京市夏季O_(3)污染应综合考虑城区与郊区O_(3)来源的差异性,做好周边区域的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臭氧(O_(3)) 源解析 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cma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国源清单CMAQ模型预报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钰 黄钟霆 彭庆庆 《绿色科技》 2015年第8期213-215,共3页
随着空气质量预报重要性不断凸显,不少省份将要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介绍了CMAQ数值模型发展、应用和预报原理,并对CMAQ在不同城市的使用情况以及污染预报准确率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发现:CMAQ数值预报模型有着较好的预报能力,能够有... 随着空气质量预报重要性不断凸显,不少省份将要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介绍了CMAQ数值模型发展、应用和预报原理,并对CMAQ在不同城市的使用情况以及污染预报准确率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发现:CMAQ数值预报模型有着较好的预报能力,能够有效地指导城市空气质量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型 空气质量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_(2.5)浓度达标约束和区域联防联控的河南省地级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硕迪 董欣宜 +3 位作者 苏方成 徐起翔 王克 张瑞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5-995,共11页
为研究以河南省为代表的受大气污染传输影响显著省份的大气环境容量,本文基于CMAQ模型,采用嵌套迭代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在周边省份区域联防联控的前提下河南省PM_(2.5)浓度达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时17个地级... 为研究以河南省为代表的受大气污染传输影响显著省份的大气环境容量,本文基于CMAQ模型,采用嵌套迭代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在周边省份区域联防联控的前提下河南省PM_(2.5)浓度达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时17个地级市SO_(2)、NO_(x)、一次PM_(2.5)和NH_(3)的大气环境容量.结果表明:①省外传输对河南省PM_(2.5)浓度的贡献率为50.29%,其中周边7个省份传输贡献率为36.19%,可见周边省份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河南省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②在省级PM_(2.5)浓度达标时,河南省周边7个省份SO_(2)、NO_(x)、一次PM_(2.5)和NH_(3)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279.07×10^(4)、465.61×10^(4)、172.67×10^(4)和182.96×10^(4)t,超载排放量分别为243.13×10^(4)、402.79×10^(4)、143.63×10^(4)和142.54×10^(4)t.③在区域联防联控的前提下,全省PM_(2.5)浓度达标时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SO_(2)、NO_(x)、一次PM_(2.5)和NH_(3)环境容量分别为23.48×10^(4)、52.40×10^(4)、22.74×10^(4)和32.17×10^(4)t,超载排放量分别为48.43×10^(4)、106.78×10^(4)、45.84×10^(4)和61.63×10^(4)t.④河南省东南部区域的SO_(2)和NO_(x)排放以及西北部区域的一次PM_(2.5)和NH_(3)排放会对全省PM_(2.5)浓度变化有显著贡献.研究显示,河南省PM_(2.5)浓度达标时,4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的最大值为52.40×10^(4)t,超载排放量的最大值为106.78×10^(4)t.为实现河南省PM_(2.5)浓度达标,河南省周边省份均需要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同时河南省需要加大对东南部区域的SO_(2)和NO_(x)排放以及西北部区域的一次PM_(2.5)和NH_(3)排放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型 空气质量达标 PM_(2.5) 区域传输 大气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空气质量暨光化学烟雾数值预报系统 被引量:22
5
作者 邓涛 吴兑 +7 位作者 邓雪娇 冯业荣 郑君瑜 刘乙敏 谭浩波 李菲 毕雪岩 蒋德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8,共7页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排放源模式(SMOKE)和大气化学模式(CMAQ),耦合本地排放源清单,建立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该套模式系统对清洁、污染过程的一次、二次污染物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冬季,能见度和PM_(2.5)的预... 基于中尺度气象模式(MM5)、排放源模式(SMOKE)和大气化学模式(CMAQ),耦合本地排放源清单,建立了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系统。该套模式系统对清洁、污染过程的一次、二次污染物都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冬季,能见度和PM_(2.5)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76和0.78。O_3和NO_x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4和0.61。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效果没有明显降低。夏季,在2个典型光化学过程中,O_3的预报值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NO_x分别为0.57和0.64。在相关的边界层气象因子中,地表通风系数和能见度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达0.71。混合层高度、地面风速、比湿和能见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0、和-0.37。在灰霾过程中,PM_(2.5)占PM_(10)的质量浓度为78%。在气溶胶质量权重中,硫酸盐所占的比重最高,占PM_(2.5)权重达到33%,元素碳为18%,有机碳为14%,铵盐为5%,硝酸盐仅为1%。灰霾过程的二次气溶胶的质量权重比清洁过程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光化学烟雾 灰霾 cmaq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1月华北平原重霾成因模拟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韩霄 张美根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2013年1月华北平原出现了罕见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并引发连续多天大范围重霾现象。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日值数据和气象常规观测数据,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的模拟结果,对1月10~15日污染过程... 2013年1月华北平原出现了罕见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并引发连续多天大范围重霾现象。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日值数据和气象常规观测数据,结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的模拟结果,对1月10~15日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和关键气溶胶物种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灰霾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受本次污染过程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唐山、河北省中南部和山东省大部。这些地区细颗粒物(即PM2.5)日均质量浓度超过120 μg m-3,且基本被灰霾覆盖,日均能见度在5~8 km之间。其中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和济南市及周边地区细颗粒物日均质量浓度可达250~300 μg m-3,部分市区可超过300 μg m-3,而日均能见度则可下降至3 km以下,形成重度灰霾。此外,对气象场的分析显示,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水平风速较多年平均值偏小约20%,且有明显逆温层覆盖,北京-天津-唐山、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的相对湿度则较多年平均值偏高达10%~40%。这样的气象条件不仅造成污染物易于堆积,而且有利于吸湿性粒子消光效应的快速增长,使能见度明显下降,是引发灰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北京地区引发灰霾的主要气溶胶物种为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这3种无机盐对近地面的消光贡献比率达到50%以上。其中硝酸盐的消光贡献比率最高,可达总体效应的1/4,表明在这次污染过程中除相关工业源排放外,交通源排放也是北京地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能见度 华北平原 气象场 cmaq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二噁英类污染物输送-沉降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珏 孟凡 +3 位作者 何友江 张艳燕 朱彬 朱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93-1402,共10页
大气中的二噁英类物质(PCDD/F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可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健康构成危害.二噁英类物质主要是由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和造纸化工等行业所产生.二噁英类物质为半挥发性物质,可以在气态和气溶胶之间相互转移,从而影... 大气中的二噁英类物质(PCDD/F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毒污染物,可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健康构成危害.二噁英类物质主要是由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和造纸化工等行业所产生.二噁英类物质为半挥发性物质,可以在气态和气溶胶之间相互转移,从而影响其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利用耦合有机物吸收和黑碳吸附的二噁英类污染物颗粒态、气态相间分配模块和化学转化的区域大气化学、输送模式(CMAQ)模拟了2006年1月,4月,7月和10月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PCDD/Fs在大气中的输送、转化和沉降等演变过程,探讨了大气中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沉降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二噁英类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明显的长距离输送特征和区域影响;冬季大气二噁英类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夏季,湿沉降是其主要的沉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二噁英(PCDD/Fs) 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设计及其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9
8
作者 程念亮 李红霞 +3 位作者 孟凡 柴发合 程兵芬 王继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9,共8页
基于排放源处理(SMOKE)模型、综合空气质量(CMAQ)模型与气象预报(WRF)模型初步搭建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利用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检验预报平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预报平台气象模块的预测效果与文献研究结果较一致;... 基于排放源处理(SMOKE)模型、综合空气质量(CMAQ)模型与气象预报(WRF)模型初步搭建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利用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检验预报平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预报平台气象模块的预测效果与文献研究结果较一致;由CMAQ模型对2014年济南、淄博、烟台、威海的SO2、NO2、PM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SO2、NO2、PM2.5预报平均值分别在17.65~48.97、18.69~45.43、34.97~79.15μg/m3;SO2、NO2、PM2.5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52~0.74,标准化平均偏差、标准化平均误差、平均相对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34.00%^-5.73%、11%~47%、-25.00%^-10.21%、20%~42%,预报平台具有良好的预报性能。最后,对未来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平台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预报 cmaq模型 平台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及周边减排对北京市PM_(2.5)浓度下降评估研究 被引量:47
9
作者 刘俊 安兴琴 +2 位作者 朱彤 翟世贤 李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26-2733,共8页
利用第三代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的污染源排放清单,基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秋冬季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气象条件分析,选取2012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作为代... 利用第三代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的污染源排放清单,基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秋冬季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再分析资料的气象条件分析,选取2012年10月1日至12月30日作为代表性时段,模拟了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同时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2012年到2017年污染源减排控制目标,进行了减排效果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模式系统能较好捕捉PM2.5浓度的变化趋势,海淀站和上甸子站观测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6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量削减30%~40%后,北京市PM2.5浓度发生了明显降低,海淀站、上甸子站和城六区的平均浓度下降率分别为(24.9±2.3)%,(20.2±2.7)%和(24.8±2.1)%.如果严格执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在气象条件和2012年相似情况下,到2017年,北京市城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μg/m^3内的防治目标可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模式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PM2.5 下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中东部地区2009年大气硫沉降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边敏娟 钱骏 +2 位作者 刘志红 廖瑞雪 邹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5-1119,共5页
采用第三代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Models-3/CMAQ,对四川中东部地区2009年1月、4月、7月和10月SO2排放所产生的硫沉降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且将该模型输出的ρ(SO2)、SO42-湿沉降量分别与地面层的ρ(SO2)、降水中SO42-湿沉降量实测... 采用第三代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Models-3/CMAQ,对四川中东部地区2009年1月、4月、7月和10月SO2排放所产生的硫沉降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且将该模型输出的ρ(SO2)、SO42-湿沉降量分别与地面层的ρ(SO2)、降水中SO42-湿沉降量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探讨硫沉降的季节、区域分布特征及湿沉降变化.结果表明:ρ(SO2)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相关系数)为0.445,SO42-湿沉降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为0.510;四川中东部地区夏季硫沉降量为2.2×104t,高于其他三季,冬季最小,为1.0×104t;硫沉降呈三大片区分布,宜宾、乐山、泸州为高值分布区,资阳、遂宁、南充、广安和达州均属于硫沉降低值区,成都、德阳、绵阳片区属硫沉降次高值区;干沉降中SO2沉降量在各季所占比例均在85%以上,湿沉降中各季SO42-沉降量所占比例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沉降 数值模拟 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lverlight的空气质量模型动态展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康 朱云 +5 位作者 周勤 陈春贻 钟义龙 JANG Carey 黎嘉明 付红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0-1023,共4页
传统B/S系统在模型数据展现中灵活性和交互性等方面的不足大大限制了模型数据的表达效果及运用。介绍了B/S架构下基于Silverlight技术的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动态展示方法,重点阐述了如何使用"插值"和"连续色"两种... 传统B/S系统在模型数据展现中灵活性和交互性等方面的不足大大限制了模型数据的表达效果及运用。介绍了B/S架构下基于Silverlight技术的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动态展示方法,重点阐述了如何使用"插值"和"连续色"两种方法来增强Silverlight展示效果的技术过程。采用在空气质量模型领域广泛应用的CMAQ模型数据检验系统效果,与Windows下的专业CMAQ分析展示软件VERDI的展示结果完全一致;基于Silverlight的空气质量模型动态展示系统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效果及不受用户操作系统平台限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LIGHT 空气质量模型 cmaq 动态展示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大气O_3浓度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怡 张美根 +1 位作者 朱凌云 唐贵谦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3-651,共9页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模拟分析了2008年8月北京及周边地区近地面O3浓度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模式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污染物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分布情况;奥运会期间的污染控制对O3浓度的降低有明显的作用,但是...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RAMS-CMAQ模拟分析了2008年8月北京及周边地区近地面O3浓度的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模式系统可以较好地模拟污染物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和区域分布情况;奥运会期间的污染控制对O3浓度的降低有明显的作用,但是在一些有利的气象条件下,O3易达到较高浓度:8月2日、24日14时(北京时间)左右O3浓度都在0.22mg.m-3以上,其中2日北京地区处于辐合的弱风场中,风速为1.5~2.5m.s-1,24日则是处于自南向北的有输送作用的风场中,风速为3.5~6.5m.s-1;污染控制对北京周边地区的效果要好于北京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模式 RAMS-cmaq 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市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微娜 谢松青 +1 位作者 陶志华 李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3期24-28,共5页
利用台州市区2013—2017年O 3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并采用CMAQ模型研究各类污染源对O 3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台州市区O 3年均浓度稳定,月均浓度4—10月较高,日小时浓度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50%~80%、风... 利用台州市区2013—2017年O 3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并采用CMAQ模型研究各类污染源对O 3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台州市区O 3年均浓度稳定,月均浓度4—10月较高,日小时浓度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50%~80%、风速1.0 m/s^3.0 m/s、风向为偏东时O 3浓度相对较高,易出现超标现象;本地排放源是O 3形成的主要来源,各季节贡献率略有差异,分别为春季(72.28%)、夏季(69.95%)、秋季(69.24%)、冬季(66.28%);工艺过程源、道路移动源和居民生活源是O 3形成的3大来源,贡献率分别为26.32%、12.89%和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cmaq模型 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四川)SO_2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边敏娟 钱骏 +4 位作者 胡渭平 刘阳 廖瑞雪 邓利群 范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58-1764,共7页
为了分析由SO2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分布,利用Models-3/CMAQ模式模拟了成渝经济区(四川)2009年1,4,7和10月SO2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日平均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445;模拟的SO2空间分布特征与已有监测数据较为... 为了分析由SO2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分布,利用Models-3/CMAQ模式模拟了成渝经济区(四川)2009年1,4,7和10月SO2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日平均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445;模拟的SO2空间分布特征与已有监测数据较为一致,高值区呈三大片区分布,分别为内江、自贡、泸州和宜宾片区,德阳、成都、眉山片区和广安、达州片区;各地市模拟值小于监测值,年均浓度平均值最大的为内江市,浓度值为13.4μg·m-3;年均浓度平均值最小的为绵阳市,浓度值为1.76μg·m-3。SO2浓度季节变化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SO2浓度值最大,夏季SO2浓度值最小。泸州、内江始终为SO2浓度高值区,最大值出现在眉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cmaq模式 SO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污染情景下的武汉市空气质量改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畅 王飞飞 胡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4-220,共7页
文章采用空气质量模式对在中度污染天气下保障武汉市空气质量优良的3种减排措施,即对武汉市1+8城市圈的工业、电力、交通实施不同程度的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估。模拟的基准时段为2015年1月7-12日。首先,该文采用武汉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 文章采用空气质量模式对在中度污染天气下保障武汉市空气质量优良的3种减排措施,即对武汉市1+8城市圈的工业、电力、交通实施不同程度的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估。模拟的基准时段为2015年1月7-12日。首先,该文采用武汉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同期的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随后,通过模式模拟了3种减排措施实施后的武汉市空气质量。结果表明,武汉市处于中度污染天气状态时,当城市圈各属地内工业源减排30%(减排情景1)时,PM2.5削减率基本在10%以内;当城市圈各属地内工业源、电力源和交通源都减排30%(减排情景2)时,PM2.5的削减率在9%~14%之间;当城市圈各属地内电力源减排30%、工业源减排50%、交通源减排50%(减排情景3)时,PM2.5的平均削减率可达18.78%,且空气质量可达到优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改善 WRF-cmaq 微细颗粒物 减排情景 污染物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期多路径减排效果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卞锦婷 黄凌 +5 位作者 李红丽 李瑞 姜森 廖加强 王杨君 李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为探究大气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期间的污染物浓度削峰方案,以上海市2018年4月27—30日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型),建立上海市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MDA8 O_(3))以及P... 为探究大气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期间的污染物浓度削峰方案,以上海市2018年4月27—30日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型),建立上海市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MDA8 O_(3))以及PM_(2.5)浓度与人为源排放的NO_(x)和VOCs之间的响应关系,获得了EKMA(empirical kinetics modeling approach,经验动力学建模方法)曲线.在此基础上,探讨上海市MDA8 O_(3)和PM_(2.5)对前体物排放的敏感性,并进一步量化了本地减排、提前减排和区域减排等不同情景下PM_(2.5)和MDA8 O_(3)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上海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期间MDA8 O_(3)的峰值率(PR)为0.6~1.1,除浦东惠南站点外,整体处于VOCs控制区.(2)上海市人为源NO_(x)和VOCs减排对PM_(2.5)的削峰效果有限(NO_(x)减少80%时,PM_(2.5)浓度下降1.2μg/m^(3)).本地VOCs减排对MDA8 O_(3)的削峰较为明显(最大下降量为17.0μg/m^(3)).VOCs与NO_(x)的减排比例需控制在1.9∶1以上才能使MDA8 O_(3)浓度不发生反弹,同时可优先控制烯烃类的排放.(3)上海市MDA8 O_(3)浓度在提前减排和区域减排VOCs情景下均能进一步降低,降幅为0.6%~3.1%,且区域减排带来的受益范围更广;提前减排和区域减排对上海市PM_(2.5)浓度降低的边际效益均甚微.研究显示,复合污染期间VOCs的排放控制可同时削减PM_(2.5)和MDA8 O_(3)浓度峰值,提前采取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区域联合控制对上海市O_(3)浓度削峰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控制 臭氧(O_(3)) PM_(2.5) 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型) 减排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永贤 尹魁浩 +2 位作者 胡泳涛 廖汝娥 刘宝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7-201,共5页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brute-force方法分析深圳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CMAQ模式能较好的重现模拟期间臭氧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深圳...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brute-force方法分析深圳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CMAQ模式能较好的重现模拟期间臭氧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深圳机动车限行造成机动车的排放源削减会提高深圳城区臭氧浓度峰值,数值一般在10μ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机动车 臭氧 cma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俊日 肖昕 +2 位作者 吴涛 李彦鹏 贾红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7-2054,共8页
基于源清单"Nudging"修正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徐州市2016年12月13个监测站点的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6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并分析了修正前后模式预报改善效果.在源清单"Nudging"修正部... 基于源清单"Nudging"修正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徐州市2016年12月13个监测站点的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6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并分析了修正前后模式预报改善效果.在源清单"Nudging"修正部分,本文结合IDW空间插值算法对SO_2、NO_2、CO等3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与修正前后模拟结果相比,采用同化源模拟的预报浓度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提高了0.06~0.27不等,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减少的幅度较为明显,平均相对偏差(MFB)和平均相对误差(MFE)均在理想水平范围内,NO_2修正效果最好,其次是SO_2和CO.基于XGBoost算法的统计修正部分,本文结合WRF气象预报要素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对6种污染物进行统计修正,经滚动修正之后,预报偏低或偏高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除了SO_2之外,相关系数均提高到0.6~0.7左右,各项误差统计指标改进幅度非常明显.总体而言,本文采用的两种修正方法对中小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反映了此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S-3/cmaq “nudging”修正 统计修正 数值预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六区2018 年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旗 吴其重 +5 位作者 李冬青 王晓彦 王辉 王蓉蓉 肖晗 陈焕盛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6-624,共9页
为更好地改进提高模式预报性能,评估了新一代WRF-CMAQ(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系统的不同网格分辨率预报产品对2018年北京市城六区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1... 为更好地改进提高模式预报性能,评估了新一代WRF-CMAQ(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系统的不同网格分辨率预报产品对2018年北京市城六区空气质量预报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1)基于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预报数据集,模式系统1 km网格分辨率(BJ01)和3 km网格分辨率(BJ03)等级准确率优于官方预报结果,模式系统BJ01和BJ03区域4天内预报等级准确率均达到50%以上,24 h内准确率达60%以上,官方预报24 h内等级准确率为59%。本文引入预报综合评分法,基于IAQI(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和等级级别正确性双因素的预报综合评分结果显示,模式系统BJ03得分75.0分最高,BJ01次之,优于官方预报结果,模式9 km网格分辨率(BJ09)得分69.1分最低。(2)基于模式系统2018年长时间序列预报结果分析表明:模式系统预报的PM2.5浓度与实测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中模式系统BJ03结果与实测PM2.5浓度相关系数达0.76,覆盖区域较大的BJ03和BJ09对PM2.5浓度峰值模拟较好。中重度污染过程的PM2.5浓度峰值模式预测误差表明,不同分辨率模式预报峰值误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覆盖区域更大的粗分辨率模式预报结果高于覆盖区域小的细分辨率模式预报结果。与预报综合评分结果一致,统计分析结果也表明BJ03区域预报效果最好,平均偏差为0.83μg/m^3;而BJ01区域预报整体偏低,BJ09区域预报整体偏高。(3)基于不同网格分辨率预报效果的空间差异性分析表明:同一站点在不同分辨率上表现不一致,BJ01区域中农展馆站表现最好,BJ03区域中万柳站表现最好,BJ09区域中东四站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预报 cmaq模式 PM2.5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2019年冬季重污染过程PM2.5来源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天正 张美根 韩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1-481,共11页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环渤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近几年京津冀地区减排效果较好的情况下,于2019年1月出现了多次持续细颗粒物(PM2.5)污染过程。因此本文利用耦合了数值源解析模块ISAM(Integrated Source Apportionment Method)的区...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环渤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近几年京津冀地区减排效果较好的情况下,于2019年1月出现了多次持续细颗粒物(PM2.5)污染过程。因此本文利用耦合了数值源解析模块ISAM(Integrated Source Apportionment Method)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RAMS-CMAQ(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对2019年1月秦皇岛地区PM2.5进行模拟,并将PM2.5质量浓度高于(低于)75μg m^(-3)的时段划分为污染(清洁)时段,分别探讨了两个时段本地排放源对秦皇岛市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情况,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秦皇岛各区县及外地排放源对秦皇岛市4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点(第一关站、北戴河站、市监测站、建设大厦站)PM2.5质量浓度的区域传输特征。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南高北低”式分布。清洁时段,PM2.5质量浓度受本地贡献较大,青龙县、卢龙县大部分地区贡献为40%~50%,海港区、抚宁区、北戴河区、第一关区及昌黎县大部分地区贡献在60%以上;4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受跨界输送贡献占34.7%~41.6%。污染时段,秦皇岛市本地贡献相对于清洁时段整体下降10%左右,当地大气污染受到跨界区域传输影响增加;而在4个国控站中,北戴河站、第一关站受到跨界输送贡献分别下降1.0%和2.3%;市监测站、建设大厦站受到跨界输送贡献分别上升2.9%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源解析 cmaq 模式 ISAM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