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八稯布——中国麻布西传考
- 1
-
-
作者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7,共9页
-
文摘
丝绸之路的得名,来自经由欧亚陆路交通实现的中国丝织品的输出贸易与纺织技术的西传这一历史过程,这固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历史上纺织业的东西方交流并不局限于丝织类的绢帛锦绫。中国是大麻、苎麻两种作物的原产地,麻织品历来为中原产业大宗,意义不在丝绸之下。其在中外物产交流史上扮演的角色,实堪注意。国际学界近半个世纪围绕着匈牙利语中表示麻布的vászon而展开的语源争论,产生了数种解说,然而根据西汉时期的张家山汉简和西北简牍,参照《史记》《汉书》记载,可以发现vászon的语源实为汉语的“八稯”,指一种紧致疏密度中等的麻布。4至9世纪的吐鲁番、敦煌汉文文书中出现的“八纵布”等成组的纺织品术语,证实了有关词与物的西向传播,为这个汉语的麻布词汇在9世纪顷以vászon的形式进入马扎儿人的语汇勾勒出流传轨迹和时代序列,也将中国麻布的对外传播作为一个具有考古学与历史学意义的问题提上研究议程。
-
关键词
八稯
匈牙利语vászon
丝绸之路
汉简
吐鲁番敦煌文书
纺织术语
-
Keywords
the Bazong cloth
Hungarian word vászon
the Silk Roads
Han bamboo and wooden manuscripts
turfan-dunhuang documents
textile terminology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坐社”与“作社”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小艳
-
机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6,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语词考释"(08FYY005)
-
文摘
敦煌社邑文书中有大量通知社人参加春坐、秋坐、坐社局席活动的转帖。对于其中"坐"字的含义,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讲经的"高座",二是座席的"座",三是用同"作社"的"作"。本文对敦煌吐鲁番文书、传世典籍以及现代民俗中"坐社"与"作社"的使用进行了调查,认为"坐"乃"团坐"的意思,"坐社"指社日团坐,"春坐、秋坐、坐社"局席分别指春社、秋社、社日团坐的饮宴;"作社"指举行聚会。"坐"与"作"只是读音相近,其意迥然不同。
-
关键词
敦煌社邑文书
吐鲁番文书
春坐
秋坐
坐社
作社
-
Keywords
community documents from dunhuang and turfan
Spring sitting
Autumn sitting
Gathering sitting
Sitting community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敦煌吐鲁番文献中藏汉天文历算文化关系研究
- 3
-
-
作者
傅千吉
肖鹏
-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38-45,122,共9页
-
基金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藏族传统天文历算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08BMZ017
-
文摘
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历史文献中,有关藏汉天文历算学方面的资料丰富,而且从中也能得知汉藏天文历算学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五行、纪日法、九宫、二十八宿、乘法口诀九九表、十二生肖等算法上,非常相似。由此看出,藏汉天文历算文化关系历史悠久,交流至深,这对从事研究藏汉天文历算及藏汉文化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历史意义。
-
关键词
敦煌
吐鲁番
文献
藏汉天文历算
文化关系
-
Keywords
dunhuang
turfan
documents
astronomy and calendrical calculation
cultural relation
-
分类号
P194.3
[天文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