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form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the Data Compression and Imaging System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1
作者 Xiao Yongxin Peng Hailiang and Chen Zongzhi(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5年第1期1-15,共15页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portrayed as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An information theory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SAR imaging system,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bout a target that can be extracted from its ...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s portrayed as a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An information theory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he SAR imaging system,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about a target that can be extracted from its radar image is evaluated by the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measure. A conditional (transiti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of the SAR imaging system is derived by analyzing the system and a closed form of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is foun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btained by the SAR imaging system from an independent sample of echoes will decrease and the to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btained by the SAR imaging system will in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ooks. Because the total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is also used to define a measure of radiometric resolution for radar images, it is shown that the radiometric resolution of a radar image of terrain will be improved by spatial averaging. In addition, the imaging process and the data compression process for SAR are each treated as an independent generaliz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The effects of data compression upon radiometric resolution for SAR are studied and some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nformation theory data compression radiometric resolutio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multiple access channel 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mT证据折扣理论的短波多通道信息融合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兵 曾孝平 +1 位作者 李国军 叶昌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40,共12页
针对由于短波信道复杂恶劣、通道信息间冲突突出,经典合并方式对短波多通道信息合并效果不佳问题,提出基于DSmT证据折扣理论的短波多通道信息融合方法。以DSmT证据折扣理论作为融合框架,实现对短波多通道信息融合推理判决。首先,归一化O... 针对由于短波信道复杂恶劣、通道信息间冲突突出,经典合并方式对短波多通道信息合并效果不佳问题,提出基于DSmT证据折扣理论的短波多通道信息融合方法。以DSmT证据折扣理论作为融合框架,实现对短波多通道信息融合推理判决。首先,归一化OFDM帧的相对包络标准差,并通过相对包络标准差与折扣因子计算得到折扣权重。然后,通过比特软信息提取函数获得比特概率,以比特概率对基本信任分配函数定量赋值来作为证据。最后,以PCR6融合规则对多通道软信息进行融合推理判决。在多种信道条件、多种调制方式下与经典合并方式的对比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获得明显的误码率增益和误包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信道 信息融合 证据折扣理论 折扣权重 比特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MIMO NOMA系统中利用统计CSI的下行传输方法
3
作者 陆佳程 王斌 +1 位作者 张军 倪艺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7-1265,共9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RI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基站发送协方差矩阵与RIS相移矩阵设计方法。首先,在莱斯空间相关信道假设下,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推导了RI... 针对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RI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基站发送协方差矩阵与RIS相移矩阵设计方法。首先,在莱斯空间相关信道假设下,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推导了RIS辅助MIMO NOMA系统遍历和速率的确定性表达式;然后,在弱用户速率约束与发送功率受限的条件下,通过最大化确定性大系统近似和速率,利用统计CSI,分别设计了强、弱用户的次优发送协方差矩阵和RIS的相移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近似表达式具有很好的近似效果,所设计的发送协方差矩阵和相移矩阵能显著提升系统的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非正交多址接入 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 发送协方差 大维随机矩阵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 被引量:18
4
作者 鲁加国 吴曼青 +1 位作者 靳学明 方正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2,共4页
有源相控阵天线不仅能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而且还能扩充其功能 ,所以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介绍一种没有高频移相器的 8单元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它由平面天线阵、数字T/R组件、接收DBF和系统控制分析软件等组成 .其基本原... 有源相控阵天线不仅能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而且还能扩充其功能 ,所以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介绍一种没有高频移相器的 8单元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 ,它由平面天线阵、数字T/R组件、接收DBF和系统控制分析软件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在发射模式下 ,利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代替传统的高频移相器和衰减器 .由于DDS的工作频率比较低 ,需要通过上变频到系统所需要的工作频率 (2 0GHz) .在发射模式下 ,通过控制DDS完成发射波束形成所必需的幅度、相位加权和上变频所必需的本振信号 ;在接收模式下 ,则利用DDS技术产生接收信号下变频所必需的本振信号 ,然后采用DBF技术形成接收波束 .文中详细介绍了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实现方法和实验结果 .通过 8单元基于DDS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S 数字T/R组件 有源相控阵天线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平地表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及山前带应用实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2 位作者 杨晓东 王常波 梁鸿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
针对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横向变速严重,应用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技术利用起伏地表高程和倾角信息进行局部平面波分解和波场延拓,实现非水平地表直... 针对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横向变速严重,应用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技术利用起伏地表高程和倾角信息进行局部平面波分解和波场延拓,实现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能够克服常规高程静校正对波场造成的畸变影响,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效果。模型试算和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非水平地表 高斯束 叠前深度偏移 束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A时间信道滑动窗口攻击方法及量化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毛保磊 慕德俊 +3 位作者 胡伟 张慧翔 邰瑜 张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20,共7页
RSA硬件密码核的时间侧信道对硬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显著提高RSA硬件密码核时序攻击成功率的滑动窗口攻击方法;同时提出一种信息理论模型,量化分析该攻击方法提高攻击成功率的机制.通过对RSA密码核进行攻击测试,与Ko... RSA硬件密码核的时间侧信道对硬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显著提高RSA硬件密码核时序攻击成功率的滑动窗口攻击方法;同时提出一种信息理论模型,量化分析该攻击方法提高攻击成功率的机制.通过对RSA密码核进行攻击测试,与Kocher攻击方法相比,滑动窗口时序攻击方法将攻击成功率从73%提高到96%.利用互信息指标测量滑动窗口下密钥对密码核运行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互信息测量结果与攻击成功率存在强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信息理论模型和指标能够提供一种高效精确的方法以量化分析滑动窗口攻击方法的有效性,评估RSA硬件密码核时间侧信道的安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信道攻击 信息理论 量化分析 信息泄露 时序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的实时信道估计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海峰 王赞基 郭静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9-31,36,共4页
信道估计是电力线正交频分复用 ( OFDM)通信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 OFDM通信的均衡效果和动态数据流分配。文中介绍了利用电力线信道的性质 ,在 OFDM通信中实时获得信道传输特性函数的方法 ,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估计方法... 信道估计是电力线正交频分复用 ( OFDM)通信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影响 OFDM通信的均衡效果和动态数据流分配。文中介绍了利用电力线信道的性质 ,在 OFDM通信中实时获得信道传输特性函数的方法 ,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估计方法得到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曲线与实际曲线的比较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实验还证实电力线信道可以看成一个线性有限冲激响应( FIR)滤波器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信道 配电网 电力系统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实时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数布朗运动模型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刚 朱世华 谢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旨在将分形理论引入多径衰落信道的研究 ,从非线性科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径信道的分数布朗运动模型 .通过探讨多径信号的增量统计分布、统计自相似性、广义功率谱和分形维数 ,揭示了多径衰落与分数布朗运动间的内在联系 ;指出信号... 本文旨在将分形理论引入多径衰落信道的研究 ,从非线性科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径信道的分数布朗运动模型 .通过探讨多径信号的增量统计分布、统计自相似性、广义功率谱和分形维数 ,揭示了多径衰落与分数布朗运动间的内在联系 ;指出信号的分维是描述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的重要参数 ;在分形模型的基础上 ,对多径信号进行了重构 .实验结果表明 ,无线信道的分数布朗运动模型比传统的随机模型能更有效地刻划和描述多径衰落的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衰落 信道模型 分数布朗运动 分形理论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迟延估计的外辐射源雷达杂波相消算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俊 水鹏朗 +1 位作者 保铮 张守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2,共5页
在利用外辐射源构成的收发分置连续波雷达系统中,直达波及多径杂波严重地影响了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探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直达波及多径反射杂波的到达时间进行分数插值估计,提出了一种连续波雷达杂波相消算法.该算法利用参考接收... 在利用外辐射源构成的收发分置连续波雷达系统中,直达波及多径杂波严重地影响了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探测性能.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直达波及多径反射杂波的到达时间进行分数插值估计,提出了一种连续波雷达杂波相消算法.该算法利用参考接收通道的输出信号作多时延的分数内插估计来进行自适应杂波对消.基于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获得平均45dB的检测增益,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对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迟延估计 外辐射源 直达波 多径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宽带电力线通信接入及信道特性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程晓荣 苑津莎 +1 位作者 侯思祖 康恩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9-72,共4页
针对国内中压电网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国内中压线路的宽带电力线通信(PLC)接入方式及其接入原理,对中压线路的接入设备、接入接口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内第1条实际的中压PLC信道的测试,给出了反映信道特性的测试结... 针对国内中压电网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国内中压线路的宽带电力线通信(PLC)接入方式及其接入原理,对中压线路的接入设备、接入接口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内第1条实际的中压PLC信道的测试,给出了反映信道特性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所完成的中压PLC信号的传输实验和测试研究,为宽带PLC进一步向中压电力线发展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技术储备,为未来中压线路全程长距离接入提供了参考数据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电力线通信 接入方式 信道特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基于信息量损失最小的决策原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宏斌 张伯明 +2 位作者 汤磊 高峰 王晨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3,共5页
作为电力信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将电力系统的分析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广义的信息重建过程。针对电力系统中普遍的概率型信息 ,从传统的信息理论出发 ,建立了广义的信道模型 ,提出了基于信息量损失最小的决策原理 ,推导了信息量及信息损... 作为电力信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将电力系统的分析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广义的信息重建过程。针对电力系统中普遍的概率型信息 ,从传统的信息理论出发 ,建立了广义的信道模型 ,提出了基于信息量损失最小的决策原理 ,推导了信息量及信息损失量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在能量管理系统(EMS)的网络拓扑错误辨识中的原理性应用实例 ,通过科学的量化 ,将网络拓扑错误辨识问题转变成新颖的优化决策模型的求解问题。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信息量损失最小 决策原理 信息理论 信道模型 管理信息系统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码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晓红 廖桂生 +1 位作者 李勇朝 王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编码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分层空时BLAST (BellLay eredSpaceTime)结构及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BlockCode)的优点。采用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 ,对于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分组编码 ,而在接收端进行分组干扰抑制 ,并...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编码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分层空时BLAST (BellLay eredSpaceTime)结构及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BlockCode)的优点。采用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 ,对于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分组编码 ,而在接收端进行分组干扰抑制 ,并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实现解码。该方法具有高于STBC的频谱利用率和码速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抗衰落性能优于B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结构 空时分组码 分组干扰抑制 空时编码 频谱利用率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理论密码学的新进展及研究问题 被引量:12
13
作者 章照止 杨义先 马晓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9-18,共10页
本文用信息论观点对信息理论密码学的新进展及若干未解决的研究问题作综述,其中也包括作者的某些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近年来在Shannon的密码系统和若干不同于Shnnon模型的新密码系统方面基于信息论的研究结果和公开问题以及对信息理论密... 本文用信息论观点对信息理论密码学的新进展及若干未解决的研究问题作综述,其中也包括作者的某些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近年来在Shannon的密码系统和若干不同于Shnnon模型的新密码系统方面基于信息论的研究结果和公开问题以及对信息理论密码学今后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理论 密码学 流密码 迭代分组密码 窃密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介质共炮域高斯束偏移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强 张敏 +3 位作者 李振春 张凯 肖建恩 丁鹏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0-937,836,共8页
在Zhu等提出的基于相速度的各向异性高斯束偏移方法的基础上,修改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射线追踪方程,并且通过对射线追踪方程中的系数进行近似,简化了动力学射线追踪方程,实现了基于相速度的各向异性介质共炮域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通... 在Zhu等提出的基于相速度的各向异性高斯束偏移方法的基础上,修改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射线追踪方程,并且通过对射线追踪方程中的系数进行近似,简化了动力学射线追踪方程,实现了基于相速度的各向异性介质共炮域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通过各向异性水平层状模型分析了各向异性参数对本文研究方法的影响,证明各向异性介质偏移成像需要获得准确的速度场和各向异性参数场,这是实现各向异性偏移成像的关键。二维Hess VTI模型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对复杂的各向异性地质构造进行有效成像,充分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基于弹性参数的各向异性介质高斯束偏移成像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计算效率和适应性方面具有更多优势,更适合处理实际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高斯束偏移 共炮域 运动学射线追踪 动力学射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系统频域信息传递性能分析方法(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智斌 胡佳盛 +3 位作者 智喜洋 岳帅 唐洪浪 李明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0-94,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信息论研究光学成像系统的新方法。通过改进傅里叶变换,光强函数被分解成一系列非负谐波的线性组合。物的归一化谐波系数集合可看作信源,像的归一化谐波系数集合可看作信宿。利用成像积分方程的特征值可得到光学信道...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信息论研究光学成像系统的新方法。通过改进傅里叶变换,光强函数被分解成一系列非负谐波的线性组合。物的归一化谐波系数集合可看作信源,像的归一化谐波系数集合可看作信宿。利用成像积分方程的特征值可得到光学信道矩阵。进而通过计算平均互信息和信道容量来评估光学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信息熵 平均互信息 信道容量 改进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典型的MIMO系统信道容量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超 李治安 +1 位作者 吴德伟 王永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为了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息论基础 ,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给出其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从信息论角度对使用多个发射、多个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的理论推导 ,得到了MIMO系统在输入信号向量为循环对称复高斯输入信号向量且平均... 为了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息论基础 ,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给出其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从信息论角度对使用多个发射、多个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的理论推导 ,得到了MIMO系统在输入信号向量为循环对称复高斯输入信号向量且平均分配发射功率条件下 ,可以达到比传统单发单收无线通信系统高的多的信道容量的结论 ,得到了信道容量公式 ,并据此分析研究了全 1和单位传输矩阵所对应的两种典型的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给出了一种更容易理解的信道容量的虚拟等效实现结构 ,以便理解其取得高信道容量的原因及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空时编码 信息论 信道容量 循环对称高斯随机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09
17
作者 许树楷 谢小荣 辛耀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9,共6页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可对广域分布电力系统的电气量进行实时测量,为大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分析和稳定控制提供了新的契机。卫星授时、电力通信网络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文章介绍了以同步...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可对广域分布电力系统的电气量进行实时测量,为大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分析和稳定控制提供了新的契机。卫星授时、电力通信网络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文章介绍了以同步相量测量技术为基础的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发展概况,在体系结构、相量测量单元(PMU)分布、通信通道的选择、中心站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回顾目前国内外WAMS工程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集中介绍了WAMS现有的在线监测、分析与控制功能,并展望了WAMS在未来电力系统闭环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 广域测量系统 大型电力系统 PMU 电气量 相量测量单元 稳定控制 技术 发展前景 快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互连的可靠性建模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亚军 张晓林 熊华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9-543,共5页
对于光纤通道(FC)互连的可靠性计算问题,从FC的基本模型出发,提出了基于任务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了FC互连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系统可靠度矩阵的表达形式.针对FC互连3种基本拓扑结构:点到点、仲裁环和交换网络,根据可靠性模... 对于光纤通道(FC)互连的可靠性计算问题,从FC的基本模型出发,提出了基于任务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了FC互连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并给出了系统可靠度矩阵的表达形式.针对FC互连3种基本拓扑结构:点到点、仲裁环和交换网络,根据可靠性模型直接给出了表达式;针对FC组合拓扑结构连通性的特点,在可靠性模型中引入桥端口的概念,给出了组合拓扑结构互连可靠性模型的表示方法;针对FC协议中的交换网络和仲裁环组合拓扑结构互连给出了建模实例,通过分析桥端口对任务路径的影响,得到了桥端口对于FC互连可靠性影响最大的结论.基于任务的可靠性建模和计算方法在航电系统设计阶段对于任务划分和拓扑选择都将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连 可靠性 航空电子 光纤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系统线路信道的数据帧同步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易灵芝 王根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82,共4页
在基于电力线路网络的通信系统开发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帧同步的技术解决方案:通 过对整个电力线信道进行一定数量的子信道划分,使每两个相邻子信道的频率特性接近相同;对相 邻子信道的相角差进行分解,分别计算出整数个样点偏差和... 在基于电力线路网络的通信系统开发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帧同步的技术解决方案:通 过对整个电力线信道进行一定数量的子信道划分,使每两个相邻子信道的频率特性接近相同;对相 邻子信道的相角差进行分解,分别计算出整数个样点偏差和小数个样点偏差;设计出接收数据帧的 同步协调解决机制,整数个样点偏差通过数据帧的样点移位进行纠正,小数个样点偏差通过各子信 道的均衡系数旋转进行校正。实验证明,该技术方案对电力线通信时钟的抖动、数据帧的样点偏移 和相角偏移等干扰部有快速的调整及抑制作用,使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维持较高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路 子信道 相角偏差 帧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级联卷积码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世东 梅顺良 姚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9-66,共8页
并行级联卷积码(Turbo码)是近年来在编码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性能与信道容量极限的差距可小于1dB.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编码方式的优异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码结构和迭代译码算法,使其成为一种接近随机编码的可译码.它... 并行级联卷积码(Turbo码)是近年来在编码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性能与信道容量极限的差距可小于1dB.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编码方式的优异性能来源于其独特的码结构和迭代译码算法,使其成为一种接近随机编码的可译码.它的编译码思想将对编码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在编译码结构,性能分析与码设计、简化算法及应用等方面对这种码的研究现状与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级联卷积码 软输出译码 信道容量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