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医方言语导致的医疗纠纷类型分析及应对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发云 董文泓 +1 位作者 赵乾乾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出因医方语言产生的医疗纠纷的五种原因,分别为医方语气生硬、肢体语言失当;治疗方案沟通不明确;无法回答患者的问题;不同医生说辞相悖;病情预判与病情发展差距大。通过分析此类纠纷的处理要点,以期运用在今后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或医生语言技巧培训中,优化医患沟通,推动医患关系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患沟通 言语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恩然 申颖 +1 位作者 韦宇宁 韦思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1-1567,共7页
背景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起点,为毕业后教育阶段的沟通能力培训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与患者及家属、同行、其他卫生行业人员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质量,并提升此... 背景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起点,为毕业后教育阶段的沟通能力培训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与患者及家属、同行、其他卫生行业人员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质量,并提升此阶段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探讨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9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9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59名建立队列1,选取同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62名建立队列2。队列1学生于2019年9月—2022年1月接受长达5个学期的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培训,两队列学生均于2021年9月—2022年1月学习《医患沟通学》课程。比较两个队列学生的《医患沟通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调查队列1学生对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满意度。结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学》期末考试总分及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得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单项选择题得分低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P<0.05)。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学》课程过程性考试总分及信息收集、信息给予、协商解决、非语言沟通技巧使用维度得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P<0.05);建立第一印象维度得分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80.0%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课程编排、教学效果感到很满意/满意,>60.0%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在提升学习兴趣、增强接触困难患者信心、提高共情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方面表示很有帮助/有帮助。结论阶梯式医患沟通技能课程可明显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医学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效果,促进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素养。阶梯式课程模式是医学院校教育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手段,并为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阶段开展沟通能力培训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本科 全科医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医患沟通 沟通技能 阶梯式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医患沟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纪永章 陈家应 +3 位作者 胡晓翔 赵太宏 孙华志 刘俊宁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9期78-80,共3页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各大医院纷纷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反复重申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但往往注重沟通过程本身,忽视沟通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的...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各大医院纷纷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反复重申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但往往注重沟通过程本身,忽视沟通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的趋势和现状,提出围医患沟通的理论实施与评价,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沟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技巧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娟 余志 +6 位作者 杨拯 徐学群 陈勇 唐丽娟 母国 谭喆奕 游淋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59,78,共4页
检索2006年1月~2015年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医患沟通技巧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48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代、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医患沟通... 检索2006年1月~2015年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医患沟通技巧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48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纳入文献的年代、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医患沟通技巧的沟通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文献数量呈现"总体上升、局部波动"的趋势;有关医患沟通技巧的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对特殊科室和特殊疾病的医患沟通技巧的研究、以神经语言程序为沟通技巧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以医生为主;善于使用沟通技巧,可有效改善沟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医患主体可通达性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云章 边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主体间性问题属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现象学主体间性理论框架探讨医患主体间性问题,是认识医患关系问题的新视角。医患主体间性问题的实质是主体之间的“可通达性”问题。主体间何以需要“通达”、是否能够“通达”以及如何实现“... 主体间性问题属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基于现象学主体间性理论框架探讨医患主体间性问题,是认识医患关系问题的新视角。医患主体间性问题的实质是主体之间的“可通达性”问题。主体间何以需要“通达”、是否能够“通达”以及如何实现“通达”,是需要理解和讨论的重点问题。主体间“可通达性”的实现,医患的“前理解”是医患沟通的主体间性起点和先验性基础,医患差异与矛盾是医患主体间性的重要表达形式,医学叙事是医患主体可通达性形成的重要通道,同时,医患主体的可通达性有赖于医学世界中多个主体视域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医患主体 医患主体间性 可通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教学中的医患沟通教育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宁翰 许斌 +4 位作者 王巍 华立新 王增军 卢春 达建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0-71,共2页
医患沟通教育是现代医学生的必修科目,良好的沟通技巧是降低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生是医学院校的根本目标。从理论上和实际角度阐述了医学教育中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改... 医患沟通教育是现代医学生的必修科目,良好的沟通技巧是降低医患纠纷的重要手段。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生是医学院校的根本目标。从理论上和实际角度阐述了医学教育中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革医患沟通教育教学方法的建议,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医患沟通 沟通技巧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及意义 被引量:21
7
作者 安春平 程伟 闫忠红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5,共2页
医疗过程不应被看作是单一的技术过程,需要关注医学技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医患沟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讨论了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在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并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 医疗过程不应被看作是单一的技术过程,需要关注医学技术以外的诸多因素,医患沟通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讨论了培养医患沟通技能的意义在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与工作效率、减少纠纷等,并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中的主要技巧,以期对临床医患沟通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意义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中国医学生学习医患沟通技能态度的工具——《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的初步修订 被引量:26
8
作者 田冬霞 刘俊荣 +1 位作者 段慧涵 陈化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对英国学者Rees等创制的《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以测量中国医学生对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态度。修订工作包括翻译、试测及对422名某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实施问卷调查等。不同于英国学者所采用二因子结构,中文版《医学生沟... 对英国学者Rees等创制的《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以测量中国医学生对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态度。修订工作包括翻译、试测及对422名某医学院医学本科生实施问卷调查等。不同于英国学者所采用二因子结构,中文版《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采纳五因子结构以揭示中国医学生对于医患沟通技能学习的复杂态度结构。中文版《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但它可用于了解我国医学生对于医患沟通技能的学习态度,辅助教学或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沟通技能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口腔专业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勇 付帅 +2 位作者 黎明 李军 李宝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加强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正确的医患沟通意识,对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患者对实习生的不信任;实习生在患者面前紧张拘束、谨言慎行... 加强医学研究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正确的医患沟通意识,对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中常见的问题:患者对实习生的不信任;实习生在患者面前紧张拘束、谨言慎行;部分实习生不注重自身形象;称呼患者不得体。并指出如何加强口腔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的途径:开设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相关讲座和课程;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重视医患沟通能力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临床实习 技能培养 医学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学生标准化患者在医学生沟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门月华 李薇薇 +4 位作者 王艺萌 姜薇 张春雷 谢志强 李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1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构建具有不同医学背景的分层学生标准化患者(SSP)体系,应用于医学生沟通技能培训,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在大学通识教育阶段(A组)、基础医学学习阶段(B组)、临床见习实习阶段(C组)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遴选医学生作为SSP进行... 目的构建具有不同医学背景的分层学生标准化患者(SSP)体系,应用于医学生沟通技能培训,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分别在大学通识教育阶段(A组)、基础医学学习阶段(B组)、临床见习实习阶段(C组)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遴选医学生作为SSP进行培训。在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中随机抽取36名,分为试验组(n=18)和对照组(n=18)。每阶段培训安排3次教学,时长约90分钟,间隔3~4天进行,总时长180分钟,共培训2个阶段。试验组分为3个小组,每阶段培训在A、B、C三组SSP中轮转。对照组分为3个小组,固定由A(B、C)组SSP配合完成,不进行轮换。通过专家考核、SSP印象评分、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专家考核中,试验组在语言表达、副语言信息、沟通效果评价方面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SP印象评分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86. 1%的学生认为分层SSP培训对提高沟通技能更为有效。结论在沟通技能培训中应用分层SSP可显著提高培训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学生标准化患者 医学生 沟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学》课程中引入Mini—CEX的实践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文灵 孙忠河 谢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着重探讨将Mini-CEX教学方法应用到《医患沟通学》教学中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Mini-CEX教学方法引入医患沟通学课程中,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表现进行测评,并设计调查问卷,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结果第二次的模... 目的着重探讨将Mini-CEX教学方法应用到《医患沟通学》教学中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Mini-CEX教学方法引入医患沟通学课程中,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表现进行测评,并设计调查问卷,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结果第二次的模拟诊疗活动相对第一次而言,学生及教师测评分数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健康宣教、与出院病人沟通过程中,学生及教师测评分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同学们对于Mini-CEX主要评量项目,能达到清楚理解的人数均在85.7%以上,教学方式的改进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在推行Mini-CEX医患沟通学考核量表的过程中,学生认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时不足及考量尺度难以把握。结论将Mini-CEX教学方法引入《医患沟通学》教学具有可行性,教师可客观地评估学生沟通能力及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医患沟通学》相关知识,值得在教育改革及成果评估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 医患沟通学 课程教学 技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沟通技能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汤建华 谢青松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医务人员必备能力之一。"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对加强医师人文素质,提高医师的沟通技能有着明显效果,然而该体系中却缺乏处理医疗纠纷的沟通技能的模块。结合医疗纠纷处理经验和人文沟通技能,... 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医务人员必备能力之一。"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对加强医师人文素质,提高医师的沟通技能有着明显效果,然而该体系中却缺乏处理医疗纠纷的沟通技能的模块。结合医疗纠纷处理经验和人文沟通技能,探索出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沟通技能三阶段模型,以弥补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老年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技巧的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俊民 张小波 李大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139-141,共3页
通过对老年医学的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医患沟通在老年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其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加强人文教育与导师的导向作用,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培养共情能力,注重倾听的方式与技巧,加强循证医学实践... 通过对老年医学的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医患沟通在老年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其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加强人文教育与导师的导向作用,增强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培养共情能力,注重倾听的方式与技巧,加强循证医学实践,注重文化背景对沟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老年医学 研究生培养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四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田冬霞 刘俊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6期940-943,共4页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即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严重稀缺,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机制等环境局限,适应不同层次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教材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研究匮乏进行分析。并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即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严重稀缺,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机制等环境局限,适应不同层次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教材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研究匮乏进行分析。并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医学生 沟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方与住院患者的沟通技巧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世华 仝巧云 李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1期19-20,共2页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最有效的途径,而沟通技巧则是良好医患沟通的关键所在。医方在与住院患者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沟通对象的选择;沟通者的选择;沟通时机、地点的选择;沟通形式的选择;沟通者要多站在患方角度...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最有效的途径,而沟通技巧则是良好医患沟通的关键所在。医方在与住院患者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沟通对象的选择;沟通者的选择;沟通时机、地点的选择;沟通形式的选择;沟通者要多站在患方角度考虑,从而增强医患互信,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医患沟通 沟通技巧 沟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评估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明 杨英麦 +2 位作者 董立羚 周立新 倪俊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966-971,共6页
目的沟通技能是神经科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神经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现况,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提升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2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年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 目的沟通技能是神经科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本研究旨在了解神经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现况,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提升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2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年度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时,同期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set elicit give understand end,SEGUE)量表评估其医患沟通能力,SEGUE量表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问诊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及“结束问诊”,共计25分。分析神经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常见薄弱环节、表现方式,并初步探讨可能的提升措施。结果25名住院医师均接受了医患沟通能力评估,平均分为(20.78±3.85)分,不同性别住院医师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1±3.68)分vs.(20.50±4.29)分,P=0.86]。各评估维度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问诊准备”“理解患者”“信息收集”“信息给予”及“结束问诊”。其中,“进一步说明下一步诊疗方案”单项得分最低,“询问患者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需要探讨”和“解释诊断性操作的理论依据”两项得分也较低。按照住院医师入职年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虽然随着入职年限增加而升高,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间不足之处相仿。结论神经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存在欠缺,且这种不足并未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得到显著提高。提高神经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不仅需要持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还要积极倡导开设系统、专业的医患沟通培训课程,从医疗技术和沟通技术两方面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医患沟通能力 神经科 现况调查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交流技巧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佳钰 梁景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有效的医患交流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部分高品质的医疗保健中它更如同一种医学艺术处于核心地位。大多患者的不满和抱怨常常源于医患关系的破裂,但仍有许多医生高估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多年来,频发的伤医事件再次... 有效的医患交流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部分高品质的医疗保健中它更如同一种医学艺术处于核心地位。大多患者的不满和抱怨常常源于医患关系的破裂,但仍有许多医生高估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多年来,频发的伤医事件再次使得医患关系成为热点话题。就国内外关于医患交流的文献报道做了综述,并就如何使得医患交流更艺术进行回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交流 医患关系 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能力对减少临床一线医患纠纷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蒂楠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研究医患沟通能力对减少临床一线医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3轮问卷咨询,研究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是否可以减少临床一线医患纠纷。结果:经过3轮问卷咨询,专家问卷回收率和应答率达到100%,说明8位专家关心...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研究医患沟通能力对减少临床一线医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3轮问卷咨询,研究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力是否可以减少临床一线医患纠纷。结果:经过3轮问卷咨询,专家问卷回收率和应答率达到100%,说明8位专家关心程度高,专家均认为构建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3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均大于0.8,表明本研究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8位专家询问结果之间的变异系数在0.1左右,表明本研究8位专家之间意见的协调程度非常高。结论: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研究的医患沟通能力,3轮专家咨询显示,专家应答率非常高,意见越来越趋于一致,咨询结果可以作为医患沟通能力的内容和结果,进而为减少临床一线医患纠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医患沟通 医患纠纷 沟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金慧 徐丽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66,共2页
论述了培养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能力的重要性,即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应该成为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阐释了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能力培养的五个原则,即人本主义的彰显,主体间意识的觉醒,人文知识素... 论述了培养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能力的重要性,即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应该成为医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阐释了医学生医患"交往技巧"能力培养的五个原则,即人本主义的彰显,主体间意识的觉醒,人文知识素养的提升,思维模式的转换和"这一个"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交往技巧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增强医患沟通有效性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廷婷 阎英 +1 位作者 闫硕 杨槐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6期715-716,共2页
当前医患沟通存在着不愿沟通、不会沟通、沟通简单及沟而不通的问题。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强化社会担当意识、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医患双方需相互理解、配合。同时,需要让医务人员学会详细解释病情、安慰患者、提醒患者等能力,以提高其... 当前医患沟通存在着不愿沟通、不会沟通、沟通简单及沟而不通的问题。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强化社会担当意识、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医患双方需相互理解、配合。同时,需要让医务人员学会详细解释病情、安慰患者、提醒患者等能力,以提高其沟通能力。此外,医务人员应学会倾听、学会运用技巧语言,掌握沟通技巧。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还应态度真诚、与患者互动并与患者进行持续沟通,以解决"沟而不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有效性 伦理思考 医患关系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