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体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保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 在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双重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数字弱势群体”权益,日渐成为社会共识。就如何界定“数字弱势群体”及其权益,一直缺乏系统学术研究和规范法律定位,这也是制约“数字弱势群体”权益保障实效的“元问题”。“数字弱势群体”之产生,源于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重构,是人们生活所受到的数字社会变革的深层影响。“数字弱势群体”之内涵,兼具客观方面的社会分化、数字技术和主观方面的数字素养、数字融入双重要素,其外延区别于“传统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和“少数边缘群体”。“数字弱势群体”权益应避免与一般性的公民权益混淆,它主要指向维持公民数字化生活“最低水准”的社会权,具体包括信息平等权、信息自由权、信息安全权和特殊保护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弱势群体” 数字鸿沟 数字人权 共同富裕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文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差距缩小、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动能,可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但碍于政策发展规划与政府支持异位、新质人才引育留工作存在不足、数字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服务供给不畅...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差距缩小、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动能,可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但碍于政策发展规划与政府支持异位、新质人才引育留工作存在不足、数字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服务供给不畅、生态环境履责压力较大以及发展脆弱性较高的四维困境,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路径受阻。为此,立足政府扶持困境、人才源生困境、要素配置困境与产业转型困境,要找准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基准点、核心点、发力点、落脚点,通过健全宏观顶层设计、培养新质人才、借助数字技术与构筑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增强新质生产力对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民族地区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证研究——基于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的个案考察
3
作者 祁进玉 王春艳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交往交流交融何以助力共同富裕是当前民族学领域的研究议题之一。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作为多民族共居地,从民族文化、经济、社会等层面的交往互动,探索出一条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共同富裕... 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交往交流交融何以助力共同富裕是当前民族学领域的研究议题之一。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作为多民族共居地,从民族文化、经济、社会等层面的交往互动,探索出一条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即以文旅融合作为切入点,经济协作驱动文化交融,社会信任凝聚发展共识,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共同富裕的良性互动格局。这能为边疆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现代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区域案例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 多民族共居 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族民间故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开玉 李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性思想是谷苞对中华民族整体特性的深刻洞察与创见。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畲族民间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性。通过母题分析法,把畲族民间故事置于中华文化整体之中进行讨... 中华民族共同性思想是谷苞对中华民族整体特性的深刻洞察与创见。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畲族民间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性。通过母题分析法,把畲族民间故事置于中华文化整体之中进行讨论,为新时代民族民间故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有益于从中发掘民族文化的一体性,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性 畲族 民间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阐述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志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更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更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满足民族地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厘清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内涵和互构理路,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以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研究与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现实运用、政策设计和民众关怀的有机衔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富裕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沈万根 张博天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核心。本文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正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新形势,探寻乡村高质量发展中的路径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核心。本文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正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新形势,探寻乡村高质量发展中的路径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应增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乡村多元主体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数字信息应用、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培养,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有效,推动全体人民稳步迈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治理 民族团结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度、假设、方法与收入分布拟合:基于微观调查和分组汇总数据的比较
7
作者 王继田 阮敬 杨芯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8-53,共6页
文章探讨了使用不同数据测度的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分组数据的收入分布“还原补正”方法,以全面分析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比较微观调查数据与分组汇总数据,揭示了两者在收入差距测量中的差异,并分析了数据尺度、分布... 文章探讨了使用不同数据测度的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分组数据的收入分布“还原补正”方法,以全面分析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比较微观调查数据与分组汇总数据,揭示了两者在收入差距测量中的差异,并分析了数据尺度、分布假设、拟合方法对不平等估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正由“倒丁字型”向“水滴型”“橄榄型”结构转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显著扩大;相较于使用传统方法,采用分组汇总数据结合广义第二类Beta分布(GB2)的方法在度量居民收入不平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有助于从收入分布角度研究社会福利水平、贫困缓解及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应关注收入分布尾部的过高收入人群,在体现效率的同时促进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数据 收入分布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中等收入群体扩展路径研究——基于收入流动性视角
8
作者 杨贵军 苗菲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7,共11页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展路径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然而,现有研究较少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探讨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展路径,限制了对收入结构动态变化及长期演变趋势的深入理解。为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展路径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然而,现有研究较少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探讨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展路径,限制了对收入结构动态变化及长期演变趋势的深入理解。为此,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22年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Markov)模型,测算收入群体的流动性及稳态分布,并运用多阶段多项逻辑回归模型,探讨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及中等收入群体滑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收入群体的长期稳态分布与共同富裕目标存在显著差距,具体表现为低收入群体比例较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展不足,且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存在下滑风险。结合多项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区域融合发展、构建教育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完善健康保障与幸福感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以推动中等收入群体的稳步扩展,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马尔可夫模型 流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制度体系、政策实践与优化建议
9
作者 王燊成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文章研究发现,目前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在宏观设计上涉及以工代赈、就业援助、就业救助等制度体系。在属地化管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文章研究发现,目前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在宏观设计上涉及以工代赈、就业援助、就业救助等制度体系。在属地化管理原则下,各地在微观实践中形成了能力增强型、动机激励型以及机会扩大型三条路径,共同搭建了一张助推困难群体就业的兜底帮扶网。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建议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处理好政策供给与现实需求的关系,就业服务与现金津贴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多元协同的关系,不断优化困难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群体 就业兜底帮扶 共同富裕 就业援助 就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四维路径
10
作者 杨文圣 冀君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40,共8页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载体,在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引擎。基于“教育赋能—就业提质—...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载体,在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引擎。基于“教育赋能—就业提质—文化重塑—分配优化”的四维协同框架,职业教育可通过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多向协同”的现代职教体系、实施“因地制宜+精准帮扶+区域合作”的就业促进策略、培育“劳动尊严+技能认同+叙事赋能”的社会价值体系、完善“市场定价+政策托底+定向激励”的收入调节机制,破解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受限、收入增长乏力等结构性矛盾,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境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11
作者 温士贤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共10页
边境地区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在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关涉到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同时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作为现代国家彼此区分又相互联系的物理界线,边境地区往往表现出跨... 边境地区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在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关涉到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同时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作为现代国家彼此区分又相互联系的物理界线,边境地区往往表现出跨国性和杂糅性兼有的社会文化景观。边境地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其独特的多元社会文化景观是天然的旅游吸引物。边境旅游是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实践路径。边境旅游能够带动边境地区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培育国民领土意识和国家观念,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推动边境地区摆脱边缘化地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丰富边境旅游的价值内涵和时代使命,使其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旅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兴边富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民族地区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基于湖南X村案例分析
12
作者 谭朋 胡建文 孙瑞达 《中国麻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17-124,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以湖南X村为例,通过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进行收集、分析与总结,认为该村面临着新型农业主体缺乏、劳动力流失问题突出、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等难题,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以湖南X村为例,通过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进行收集、分析与总结,认为该村面临着新型农业主体缺乏、劳动力流失问题突出、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等难题,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也制约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进程。因此,应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体系、创新推动劳动力回流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保障机制,统筹民族地区资源集聚优化来实现产业融合又快又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民族地区 三产融合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路径探析——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画像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金昌 潘美莹 任志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7,共15页
本文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象细分为“提低、入中、稳中”三个层级,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特征进行画像,基于特征指标重要度排序确定影响各收入群体的主要因素,进而设计差异化扩中路径。研究发现,年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 本文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象细分为“提低、入中、稳中”三个层级,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收入群体的特征进行画像,基于特征指标重要度排序确定影响各收入群体的主要因素,进而设计差异化扩中路径。研究发现,年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偏低收入群体与潜在中等收入群体之间呈现较大的分布差异,是“提低”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特征;食品支出、居住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和其他支出对推动潜在中等收入群体越级、实现低收入者“入中”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社会参与和家庭规模与新增中等收入群体脆弱性程度紧密相关,是巩固扩中成果必须考虑的因素;医疗保健支出、衣着支出、社会公平、社会信任、职业类型、家庭劳动力占比和生活困难则在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行列迈进的全过程均有重要作用。应该建立科学的政策扶持机制,分类制定差异化政策,打造以保障劳动报酬和转移收入为基石、以激活经营和财产收入与社会参与为支撑、以优化教育水平与家庭劳动结构为牵引、以提升消费层次与生活质量为导向的多层次、立体化扩中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随机森林 特征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低收入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畅果 徐东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1,共15页
如何通过科学的财税政策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推进共同富裕是学术界和政策界面临的共同命题,其中,收入所得税对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劳动参与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2020年的三期面板数据,... 如何通过科学的财税政策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推进共同富裕是学术界和政策界面临的共同命题,其中,收入所得税对激发劳动力市场活力、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劳动参与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2020年的三期面板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法分析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提高个税免征额促进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参与,但未显著增加劳动时间。经过更换回归模型、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个税免征额提高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和婚姻状况的群体中存在差异,对女性群体、已婚群体的劳动参与影响更大。机制上,新税改显著降低了个体由于照料家庭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因此,未来个税政策的改革方向应包括:持续关注重点人群的收入情况,有效发挥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充分考虑个税改革对于女性和已婚群体劳动供给更强的激励作用,积极推行鼓励已婚女性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或标准,增强劳动者获得感,激励低收入群体就业,助力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改革 中低收入群体 劳动供给 双重差分法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质量追踪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南南 李阿健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8,共15页
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加速扩张,但基尼系数仍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依然严峻,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质量需进一步探究。基于CFPS2010—2018年的调查数据,测度不同层面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化及持续韧度,... 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加速扩张,但基尼系数仍居高不下,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依然严峻,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质量需进一步探究。基于CFPS2010—2018年的调查数据,测度不同层面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化及持续韧度,构建多维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追踪规模扩张及韧度差距背后的质量差异,并实证检验其作用。研究表明:(1)城乡和不同受雇类型的群体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速存在较大差距,中等收入群体的整体持续韧度较差;(2)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和持续韧度较好的群体,在财产、就业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质量均具有较大优势,财产质量尤为明显;(3)财产、就业和人力资本方面的质量均会显著正向影响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增速和持续韧度,且财产质量的影响作用较大。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明晰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与质量,也为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提质扩容”和推进共同富裕进程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 规模测度 持续韧度 质量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扩中群体的家庭财务报表识别机制研究:基于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实践探索
16
作者 孙同全 赵虹 +2 位作者 苏岚岚 冯兴元 董翀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109,共13页
基于家庭财务报表构建扩中群体识别机制对提高财政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浙江省现有扩中群体识别机制构建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梳理农业经营主体家庭财务报表的编制探索、应用进展及对扩... 基于家庭财务报表构建扩中群体识别机制对提高财政支持政策的精准性、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浙江省现有扩中群体识别机制构建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梳理农业经营主体家庭财务报表的编制探索、应用进展及对扩中群体识别的启示,进而提出基于家庭财务报表改进扩中群体识别指标的思路和完善识别机制的建议。分析表明,现有实践从财产、社保、职业、收入等维度构建相对富裕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并运用排除法锁定扩中群体有其合理性和推广价值,但还面临标准设置权威性与精准性欠佳、指标选取不足、缺乏动态修正机制等挑战。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探索编制了农业经营主体家庭财务报表,对完善扩中群体识别机制产生有益启发。基于家庭财务报表识别扩中群体存在关键收入与支出数据缺乏、资产价值评估标准难统一、线下数据采集质量不高、数据动态更新与共享机制滞后等不足。鉴于此,从排除法指标调整、修正类指标补充和直接类指标拣选3个方面提出改进扩中群体识别的可能思路,并从完善农村家庭财务报表设计、改进家庭结构画像和经济画像规则、强化数字化支撑、完善配套支撑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中群体识别 家庭财务报表 共同富裕 农村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民族地区脱贫农户脆弱性测度及治理研究——基于湖北省一州两县的调查
17
作者 叶慧 李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7,共8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任务。基于对湖北省一州两县537户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预期脆弱性测度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脱贫户脆弱性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任务。基于对湖北省一州两县537户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预期脆弱性测度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脱贫户脆弱性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脱贫整体效果显著,脱贫农户脆弱性较高,低消费水平是造成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户主状况、收入水平、日常生活开支和产业扶贫政策对于脆弱性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从内生动力、全产业链、产业帮扶政策和社会救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脱贫农户 脆弱性测度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三大特征与两大策略
18
作者 段成荣 周思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0,共16页
实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而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其基石。基于第三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本文运用三元图和动态时间规整技术,深入分析了1982—2020年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的演变... 实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而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其基石。基于第三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本文运用三元图和动态时间规整技术,深入分析了1982—2020年各民族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与策略。结果表明,过去40年间,各民族就业结构变动呈现三大特征:发展的共性、时间的压缩性和路径的多样性。此外,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为西部少数民族赴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创造了条件,形成了通过异地就业促进就业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策略。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即使面对生产力相对薄弱和内需不振的情况,也能借助先发地区居民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在全国完整的工农业产业链与供给链支持下,形成以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就业结构现代化的另一重要策略。以上结论体现了我国通过体制优势和国家战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的“中国方案”。而这一方案的成功实践也为全球多民族国家提供了以共融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就业人口 产业结构 共同富裕 共同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迁移民就业机会、人力资本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明 陈绍军 张安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基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家庭的三个阶段动态调查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人力资本改善和就业机会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易地扶贫搬迁使少数民族移民人力资本显著增加... 基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家庭的三个阶段动态调查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人力资本改善和就业机会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易地扶贫搬迁使少数民族移民人力资本显著增加;第二,易地扶贫搬迁明显提升了少数民族移民的就业机会;第三,家庭人口、社会资本、政策感知、社会适应、公共设施、民族文化等因素对易地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有显著影响;第四,家庭人口、社会资本、政策感知、民族文化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第五,易地扶贫搬迁对少数民族移民的人力资本与就业机会有持续性正向影响。基于此,少数民族脱贫移民后期扶持需从发展县域产业、搭建就业平台、强化就业能力、扩宽就业渠道、促进多元化就业和多业态就业、建设民族多维互嵌型社区共同体等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少数民族 易地扶贫搬迁 人力资本 就业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合作何以助推共同富裕:“飞地抱团”的政策迭代与集约治理机制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聪 高进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6,共10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路径和治理创新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跨域视角切入尝试解答跨域合作何以助推共同富裕的现实之问,基于浙江平湖“飞地抱团”跨域合作的样板路径与模式创新,厘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路径和治理创新是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文章从跨域视角切入尝试解答跨域合作何以助推共同富裕的现实之问,基于浙江平湖“飞地抱团”跨域合作的样板路径与模式创新,厘清“飞地抱团”政策迭代的演进历程与关键内容,揭示并解释“飞地抱团”的逻辑机理与运作机制,以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研究发现,“空间-要素-政策-议题”四维一体的跨域合作集约治理是实现异地“飞地抱团”山海协作,助推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素;“村域-镇域-市域-省域-跨省”的跨域合作进阶发展助力“飞地抱团”从1.0到5.0版政策迭代升级,凸显出集约治理的重要内容;基于集约理念所形塑的空间跨域集约利用、产业要素集约整合、政策供给集约调适、核心议题集约审议的集约化治理机制是实现跨域合作,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以集约思想赋能空间治理,以政策迭代助推模式创新,从而实现跨域“结对互助”与“抱团聚集”,丰富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共同富裕的实践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治理 政策迭代 飞地抱团 跨域合作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