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GBR胶原膜的早期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1
作者
白冰
朱静涛
+1 位作者
冯丽芳
宋荣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GBR胶原膜体内植入后,诱导早期膜下成骨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小型巴马猪,于双侧下颌骨骨体处用牙科裂钻制备8mm×8mm全层骨缺损3个,分别应用实验胶...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GBR胶原膜体内植入后,诱导早期膜下成骨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小型巴马猪,于双侧下颌骨骨体处用牙科裂钻制备8mm×8mm全层骨缺损3个,分别应用实验胶原膜、Bio-gide@、无覆盖膜覆盖骨缺损。术后1个月处死动物,分别在处死前1、2周分别肌肉注射四环素溶液与二甲酚橙溶液。固定样本后,制备硬组织切片。分别在荧光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甲苯胺蓝、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测膜的降解程度及膜下新骨生成能力,评价材料膜下骨形成量和骨成熟程度。结果:实验组胶原膜具备良好的屏障作用,膜下新生骨矿化程度良好;骨小梁排列整齐,但新生骨量少于对照组。结论:新型国产胶原膜在1个月时无明显降解,具备良好的膜下成骨能力,需进行实验组胶原膜的改性,以增加膜下成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
新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周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世同
周磊
+1 位作者
杨晓喻
刘卫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9-621,共3页
目的:评价钛膜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颗种植体植入30例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或唇颊骨壁缺损拔牙窝,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部分暴露,种植体周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较差。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
目的:评价钛膜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颗种植体植入30例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或唇颊骨壁缺损拔牙窝,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部分暴露,种植体周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较差。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将羟基磷灰石珊瑚骨粉置于骨缺损处,采用钛膜覆盖稳定骨移植材料,然后将胶原膜覆盖于钛膜表面,无张力缝合伤口,术后6个月行Ⅱ期手术,取下钛膜,检查骨缺损骨再生的状况,再次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结果:2例患者于手术3个月左右因钛膜局部暴露,将钛膜取出。钛膜暴露率为6.6%。术后6个月Ⅱ期手术时见,所有种植体暴露部分完全被再生骨覆盖,种植体暴露部分长度为0。结论:在空间维持能力较差的骨缺损处,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骨再生可获得理想结果。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钛膜的暴露率,延迟发生膜暴露的时间,从而使引导骨再生的结果更加具有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钛膜
胶原膜
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降解Hr-BMP复合胶原膜修复腭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付步银
石冰
+3 位作者
田卫东
何志秀
李声伟
王翰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9-64,共6页
目的 :观察腭部扁平骨引导性骨再生现象 (GBR) ,探讨利用GBR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幼犬腭部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 ,应用常规组织学检查术、免疫荧光显微法、X线及扫描电子显微术在实验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1)...
目的 :观察腭部扁平骨引导性骨再生现象 (GBR) ,探讨利用GBR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幼犬腭部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 ,应用常规组织学检查术、免疫荧光显微法、X线及扫描电子显微术在实验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1)借助复合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Hr-BMP)胶原膜GBR ,腭部骨缺损可以完全修复 ;2 )胶原膜可提供成骨所需的密闭空间 ;3)复合Hr-BMP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 ;4 )复合Hr-BMP胶原膜GBR所致骨形成的量及速度均高于其它对照。结论 :1)复合Hr -BMP胶原膜GBR具有确实有效的骨引导和骨诱导性 ,在骨缺损修复的早期阶段即可产生大量的新骨 ;2 )复合Hr-BMP胶原膜植入后 4周内的成骨活动最活跃 ,胶原膜和复合Hr-BMP胶原膜在其降解吸收过程中 ,不干扰后续的成骨活动 ;3)仍有必要构建具有适合的吸收降解性和一定力学强度的隔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骨缺损
胶原膜
引导性骨再生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GBR胶原膜的早期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1
作者
白冰
朱静涛
冯丽芳
宋荣博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奉天门诊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6-229,233,共5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1038)
文摘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GBR胶原膜体内植入后,诱导早期膜下成骨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小型巴马猪,于双侧下颌骨骨体处用牙科裂钻制备8mm×8mm全层骨缺损3个,分别应用实验胶原膜、Bio-gide@、无覆盖膜覆盖骨缺损。术后1个月处死动物,分别在处死前1、2周分别肌肉注射四环素溶液与二甲酚橙溶液。固定样本后,制备硬组织切片。分别在荧光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甲苯胺蓝、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观测膜的降解程度及膜下新骨生成能力,评价材料膜下骨形成量和骨成熟程度。结果:实验组胶原膜具备良好的屏障作用,膜下新生骨矿化程度良好;骨小梁排列整齐,但新生骨量少于对照组。结论:新型国产胶原膜在1个月时无明显降解,具备良好的膜下成骨能力,需进行实验组胶原膜的改性,以增加膜下成骨量。
关键词
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
新骨生成
Keywords
collagen 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 new bone formation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周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徐世同
周磊
杨晓喻
刘卫平
机构
南方医科大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9-621,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钛膜与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颗种植体植入30例患者的狭窄形牙槽嵴或唇颊骨壁缺损拔牙窝,所有种植体的唇、颊侧面部分暴露,种植体周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较差。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将羟基磷灰石珊瑚骨粉置于骨缺损处,采用钛膜覆盖稳定骨移植材料,然后将胶原膜覆盖于钛膜表面,无张力缝合伤口,术后6个月行Ⅱ期手术,取下钛膜,检查骨缺损骨再生的状况,再次测量种植暴露部分的最大长度。结果:2例患者于手术3个月左右因钛膜局部暴露,将钛膜取出。钛膜暴露率为6.6%。术后6个月Ⅱ期手术时见,所有种植体暴露部分完全被再生骨覆盖,种植体暴露部分长度为0。结论:在空间维持能力较差的骨缺损处,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骨再生可获得理想结果。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钛膜的暴露率,延迟发生膜暴露的时间,从而使引导骨再生的结果更加具有可预测性。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钛膜
胶原膜
骨缺损空间维持能力
Keywords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
) Titanium
membrane
collagen
membrane
Space - making feature of
bone
defect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降解Hr-BMP复合胶原膜修复腭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付步银
石冰
田卫东
何志秀
李声伟
王翰章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9-64,共6页
基金
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6 12 38)
文摘
目的 :观察腭部扁平骨引导性骨再生现象 (GBR) ,探讨利用GBR修复腭裂骨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幼犬腭部骨缺损实验动物模型 ,应用常规组织学检查术、免疫荧光显微法、X线及扫描电子显微术在实验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1)借助复合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Hr-BMP)胶原膜GBR ,腭部骨缺损可以完全修复 ;2 )胶原膜可提供成骨所需的密闭空间 ;3)复合Hr-BMP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 ;4 )复合Hr-BMP胶原膜GBR所致骨形成的量及速度均高于其它对照。结论 :1)复合Hr -BMP胶原膜GBR具有确实有效的骨引导和骨诱导性 ,在骨缺损修复的早期阶段即可产生大量的新骨 ;2 )复合Hr-BMP胶原膜植入后 4周内的成骨活动最活跃 ,胶原膜和复合Hr-BMP胶原膜在其降解吸收过程中 ,不干扰后续的成骨活动 ;3)仍有必要构建具有适合的吸收降解性和一定力学强度的隔膜材料。
关键词
腭裂
骨缺损
胶原膜
引导性骨再生
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Keywords
cleft palate
bone
defect
collagen
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
gbr
human recombinan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分类号
R782.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GBR胶原膜的早期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白冰
朱静涛
冯丽芳
宋荣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钛膜和胶原膜联合应用引导种植体周骨缺损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徐世同
周磊
杨晓喻
刘卫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可降解Hr-BMP复合胶原膜修复腭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付步银
石冰
田卫东
何志秀
李声伟
王翰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