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发展与技术体系
1
作者
唐文虎
黄文威
+5 位作者
郭采珊
荆朝霞
郭琦
徐敏
袁智勇
李立浧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67,I0001,共14页
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朝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方向迈进的重要抓手。该文综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的发展趋势与新特...
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朝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方向迈进的重要抓手。该文综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的发展趋势与新特征,以及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技术瓶颈。阐述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内涵与技术特征,其核心在于对现有电网网络架构与运行控制方式的智能重构,并提出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组织方式、结构形态与控制框架。进而,分别从分布式单元建模与协同、分布式集群划分与交互、分布式电网优化与控制3个层面构建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框架,阐述了适用于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新理论与方法。从物理层、信息层、价值层3个层面分析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探索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智能电网
分布式资源
柔性组网
分布式协同优化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架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学光
韩晓非
杨明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6,共3页
本文首先对于国内外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发展作了概要的论述 ,并总结出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架构的一些主要的性能要求。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架构体系模型 。
关键词
INTERNET
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
agent
网络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角色的协同虚拟主体框架模型研究
3
作者
余春艳
吴明晖
+1 位作者
侯宏仑
潘云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37-1641,共5页
分别从形体和智力两大方面总结了协同虚拟主体的十大功能 ,并将其视为相互协同的形体构件和智力构件的集成包。前者包括一个图形化界面和一组与智力构件协同的接口。分析了融合角色理论和智能主体技术构建一个满足所有智力功能的智力构...
分别从形体和智力两大方面总结了协同虚拟主体的十大功能 ,并将其视为相互协同的形体构件和智力构件的集成包。前者包括一个图形化界面和一组与智力构件协同的接口。分析了融合角色理论和智能主体技术构建一个满足所有智力功能的智力构件的可行性 ,进一步细分了协同虚拟主体的类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角色的协同虚拟主体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虚拟主体
角色理论
智能主体技术
概念框架
智力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多代理技术求解高压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
被引量:
8
4
作者
丁施尹
刘明波
+1 位作者
谢敏
林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61,共8页
根据高压配电网的分层结构特点,建立了三层多代理故障恢复模型,并将故障恢复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变电站内恢复、配电网内恢复、全网恢复和远程恢复。各层代理按照预定的步骤,逐步生成各阶段的故障恢复方案。分阶段的故障恢复优先考虑用...
根据高压配电网的分层结构特点,建立了三层多代理故障恢复模型,并将故障恢复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变电站内恢复、配电网内恢复、全网恢复和远程恢复。各层代理按照预定的步骤,逐步生成各阶段的故障恢复方案。分阶段的故障恢复优先考虑用最近的电源恢复最多的停电负荷,减小了故障影响范围。详细阐述了各层代理的作用和行为,给出三层多代理模型实现故障恢复的协调过程,介绍了基于JADE的故障恢复多代理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以某实际配电网络的故障恢复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
网络重构
多代理技术
J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负荷态势感知:概念、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
30
5
作者
许鹏
孙毅
+2 位作者
石墨
李彬
祁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18-2926,共9页
需求侧负荷资源的调度是应对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及直流输电受端紧急需求的有效手段。随着调控实时性和可靠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态势感知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需求。该文针对负荷资源需求及多场景主体特性,提出负荷态势感知的概念,进而针对...
需求侧负荷资源的调度是应对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及直流输电受端紧急需求的有效手段。随着调控实时性和可靠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态势感知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需求。该文针对负荷资源需求及多场景主体特性,提出负荷态势感知的概念,进而针对其场景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负荷态势感知技术架构,明确了其技术层次在运行过程中的映射交互及总体架构;最后结合负荷态势感知动作时序及流程分析,就负荷态势感知的实现及推进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为需求侧负荷资源的态势感知及其深化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负荷态势感知
多主体应用场景分析
运行交互架构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发展与技术体系
1
作者
唐文虎
黄文威
郭采珊
荆朝霞
郭琦
徐敏
袁智勇
李立浧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67,I0001,共14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项目编号2022-XZ-49)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3B0909040003)。
文摘
分布式智能电网是“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朝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方向迈进的重要抓手。该文综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的发展趋势与新特征,以及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技术瓶颈。阐述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内涵与技术特征,其核心在于对现有电网网络架构与运行控制方式的智能重构,并提出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组织方式、结构形态与控制框架。进而,分别从分布式单元建模与协同、分布式集群划分与交互、分布式电网优化与控制3个层面构建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框架,阐述了适用于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新理论与方法。从物理层、信息层、价值层3个层面分析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探索了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分布式智能电网
分布式资源
柔性组网
分布式协同优化
技术体系
Keywords
distributed
smart grid
distributed
resources
flexible networking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technological
framework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架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学光
韩晓非
杨明福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76,共3页
文摘
本文首先对于国内外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发展作了概要的论述 ,并总结出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架构的一些主要的性能要求。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架构体系模型 。
关键词
INTERNET
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
agent
网络通信
Keywords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ystem framework agent
分类号
TP39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角色的协同虚拟主体框架模型研究
3
作者
余春艳
吴明晖
侯宏仑
潘云鹤
机构
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系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637-16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60 2 72 0 3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 0 0 2CB3 12 10 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10 3 3 5 0 49)
文摘
分别从形体和智力两大方面总结了协同虚拟主体的十大功能 ,并将其视为相互协同的形体构件和智力构件的集成包。前者包括一个图形化界面和一组与智力构件协同的接口。分析了融合角色理论和智能主体技术构建一个满足所有智力功能的智力构件的可行性 ,进一步细分了协同虚拟主体的类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角色的协同虚拟主体概念框架。
关键词
协同虚拟主体
角色理论
智能主体技术
概念框架
智力构件
Keywords
collaborative
virtual subject
role theory
agent
technology
conceptual
framework
brain component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多代理技术求解高压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
被引量:
8
4
作者
丁施尹
刘明波
谢敏
林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61,共8页
基金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8A060301002)
广东电网公司科技项目(13DTHK1000008)
文摘
根据高压配电网的分层结构特点,建立了三层多代理故障恢复模型,并将故障恢复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变电站内恢复、配电网内恢复、全网恢复和远程恢复。各层代理按照预定的步骤,逐步生成各阶段的故障恢复方案。分阶段的故障恢复优先考虑用最近的电源恢复最多的停电负荷,减小了故障影响范围。详细阐述了各层代理的作用和行为,给出三层多代理模型实现故障恢复的协调过程,介绍了基于JADE的故障恢复多代理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以某实际配电网络的故障恢复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恢复
网络重构
多代理技术
JADE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restoration
reconfiguration
multi-
agent
technology
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
分类号
TM76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负荷态势感知:概念、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
30
5
作者
许鹏
孙毅
石墨
李彬
祁兵
机构
电力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18-292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7068)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文摘
需求侧负荷资源的调度是应对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及直流输电受端紧急需求的有效手段。随着调控实时性和可靠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态势感知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需求。该文针对负荷资源需求及多场景主体特性,提出负荷态势感知的概念,进而针对其场景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负荷态势感知技术架构,明确了其技术层次在运行过程中的映射交互及总体架构;最后结合负荷态势感知动作时序及流程分析,就负荷态势感知的实现及推进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为需求侧负荷资源的态势感知及其深化挖掘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需求侧管理
负荷态势感知
多主体应用场景分析
运行交互架构
关键技术
Keywords
demand-side management
load situation awareness
multi
agent
application
scenario analysis
interaction
framework
key
technology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发展与技术体系
唐文虎
黄文威
郭采珊
荆朝霞
郭琦
徐敏
袁智勇
李立浧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协同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架构研究
王学光
韩晓非
杨明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角色的协同虚拟主体框架模型研究
余春艳
吴明晖
侯宏仑
潘云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应用多代理技术求解高压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
丁施尹
刘明波
谢敏
林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负荷态势感知:概念、架构及关键技术
许鹏
孙毅
石墨
李彬
祁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