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资在华研发中心的现状、问题及应对
1
作者 桑百川 姜震宇 李川川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4,共14页
作为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创新的桥梁与平台,外资研发中心已成为中国研发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如今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发展瓶颈。文章首先在国家层面上系统性梳理外资研发中心在中国的战略演变路径、空间布局规划及政策支撑体系,... 作为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创新的桥梁与平台,外资研发中心已成为中国研发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如今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发展瓶颈。文章首先在国家层面上系统性梳理外资研发中心在中国的战略演变路径、空间布局规划及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整理和分析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地区推出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揭示地方政府在推动外资研发中心扩容提质方面的实施效果。进而揭示出外资研发中心在不同维度上遇到的难题:国家层面上,集中在数据跨境流动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地方层面上,涉及内外资企业的政策待遇和与本土企业协同创新;产业层面上,面临行业内的国家标准参与度和基础性研究以及成果国际化;社会层面上,涵盖外籍研发人员留华养老和出入境流动等。最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与逻辑关系进行详尽解构与阐释,提出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具体落地措施两个维度协同推进,破解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研发中心 科技创新 数据跨境流动 知识产权保护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理论与实证
2
作者 申晨 曾昊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212,共22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通过延长专利长度、降低诉讼风险以及减少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2009—... “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通过延长专利长度、降低诉讼风险以及减少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2009—2021年中国24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专利快速预审制度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专利快速预审制度能有效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活力,尤其是对绿色发明型专利的增长,而对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这种效应的实现主要归功于专利长度的延长、诉讼风险的降低以及交易成本的减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专利快速预审制度在非重污染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环境规制严格以及一般行政等级城市的样本中表现尤为突出。为了优化专利快速预审制度的实施路径,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偏向强度和加快构建省市联动,同时在政策协同方面,强化与能源转型政策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协同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系统地评估了地方在专利快速预审制度上的实践成果,也为加速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快速预审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曹薇 董瑶 苗建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5-52,共8页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处于一个动态、开放的框架中。在既有理论基础上,以复杂网络为研究视角,解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空间格局演化规律,同时利用可分离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发现,区域知识产...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处于一个动态、开放的框架中。在既有理论基础上,以复杂网络为研究视角,解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空间格局演化规律,同时利用可分离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发现,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整体结构处于动态演变之中,网络主体结构存在4个凝聚子群;进一步,网络传递性、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研发投入对网络边形成的促进作用均有所增强;各区域人均GDP对网络中新关系形成和已有关系解除的影响程度相当;各区域市场占有率对网络边消失的影响程度不断提升。研究结论丰富与拓展了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 区域协同创新 网络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完全契约路径融通知识产权保护与协同创新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灿平 李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3,199,共9页
企业间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协同创新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冲突与矛盾,其实质在于:协同创新中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作为治理核心和法律核心的契约在企业协同创新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企业间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协同创新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冲突与矛盾,其实质在于:协同创新中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导致作为治理核心和法律核心的契约在企业协同创新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动态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下协同创新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完善不完全契约自我履约机制和第三方履约机制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协同创新之间悖论的有效途径。不完全契约自我履约机制方面,应关注显性契约全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应重视隐性契约、促进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不完全契约第三方履约机制方面,应完善《专利法》、化解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冲突,同时赋予协同创新主体以更明确的法律地位和再协商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知识产权保护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研究——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冼志勇 徐洁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例,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归纳为:新产品上市前专利检索与分析的协同合作、公司知识产权被侵害时的协同合作、公司自身或客户被起诉知识产权侵权情况的协同合作3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并对集...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例,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归纳为:新产品上市前专利检索与分析的协同合作、公司知识产权被侵害时的协同合作、公司自身或客户被起诉知识产权侵权情况的协同合作3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并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合作机制的实现保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 协同合作机制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品质量升级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盈之 王晶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24-30,共7页
基于2006~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人才输送3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采用调节变量方法与门槛回归方法考察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随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变化而变动的轨迹。结果表... 基于2006~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人才输送3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采用调节变量方法与门槛回归方法考察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随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变化而变动的轨迹。结果表明: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人才输送3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均能够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其中,人才输送的促进作用最大;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模式下对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的地理区位下,其调节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且呈现出"U"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与贸易方式转型: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128,共10页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 出口贸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和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模式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董直庆 焦翠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4,共11页
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垂直创新的南北贸易模型基础上,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发国家不同产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高对后发... 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垂直创新的南北贸易模型基础上,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后发国家不同产业技术选择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高对后发国家低技术水平产业的自主创新具有边际递增作用。存在一个适宜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范围,最有利于后发国家利用自身低成本优势,采取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发展模式,突破贸易"低端技术锁定"陷阱迈向更高的技术发展阶段。合意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内生于要素禀赋与技术水平,我国分行业面板数据检验结果较好地印证了本文的结论,暗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差异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来选择符合本国需求的技术进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差异 技术进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桃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更瑞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1,共6页
结合我国桃产业现状,就桃农如何适应市场变化、目前哪些桃品种的经济效益高、桃品质提升的关键技术、如何经营才能获得高效益等4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桃产业转型升级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 过剩 转型升级 优质化 差异化 桃文化 知识产权保护 蒙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测评与提升
10
作者 刘静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3期137-142,共6页
选取“信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整体评价为:各省份呈现“三梯队”格局,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分类评价为:不同省份在不同维度上具有差异化优劣势。提出增强创新主体的数量和多样性,完善激励政策,强化... 选取“信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整体评价为:各省份呈现“三梯队”格局,东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分类评价为:不同省份在不同维度上具有差异化优劣势。提出增强创新主体的数量和多样性,完善激励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力度,增强企业与其它主体如高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共享等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创新生态系统 “三梯队”格局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的完善——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晔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05,共8页
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中,各协同保护主体间形成了由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主导、平台协助、行业协会商会补充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治理关系。平台扮演着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管者”、政府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协助者、维权和参与侵权纠... 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中,各协同保护主体间形成了由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主导、平台协助、行业协会商会补充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治理关系。平台扮演着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管者”、政府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协助者、维权和参与侵权纠纷途径的提供者等角色。在这一格局中,平台存在着因法律地位争议、私权属性和实践中自治空间受限引发的主体地位不清等问题,以及因内在动力的不足和不实质性地介入纠纷的解决而导致的作用发挥受阻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平台作为市场主体的自治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的完善,应当明确平台的自治主体地位和私权属性,厘清平台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赋予平台纠纷裁定权,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监管体系,将强制性法律约束与行业协会商会规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 电子商务平台 平台治理 在线纠纷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新格局下中国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8
12
作者 樊增强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66,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利用外资对于弥补资金短缺和牵引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对于中国经济产业转型与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选取2015-201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利用外资的数据,通过横向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利用外资对于弥补资金短缺和牵引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对于中国经济产业转型与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选取2015-201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利用外资的数据,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发现,由于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浪潮持续上升、美国特朗普政府持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及美欧持续强化外资安全审查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而中国在借鉴外商投资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高速发展,实现了从中国组装、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中国服务的巨大飞跃。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兴起,经济全球化正遭遇波折,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低速增长状态,这必将重塑国际产业格局。但我们只要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制度型开放体系的完善,有效应对经济风险,必将提升中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有力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新格局 外资质量 制度型开放体系 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否赋能城市创新合作?
13
作者 黄蔚 张协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5年第8期95-112,共18页
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特征,从商品、劳动、资本、数据及技术要素五个维度测算了2011—2023年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并基于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市创新合... 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特征,从商品、劳动、资本、数据及技术要素五个维度测算了2011—2023年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一大市场建设水平,并基于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市创新合作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关联程度的提升,该影响效应经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但会因城市区域位置和创新资源禀赋差异而不尽相同。机制分析与门槛效应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产业协同聚集均能有效提升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城市创新合作的赋能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统一大市场建设赋能城市创新合作存在非线性影响。本文的研究为统一大市场建设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外部效应促进城市间创新合作,从而激活创新驱动效应提供了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创新合作网络关联 知识溢出 产业协同聚集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