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大气电特征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义军 葛正谟 +1 位作者 陈成品 孟青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气电特征的分析发现: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峰值出现在04:00~05:00左右,谷值出现在17:00~18:00左右;雷暴电荷结构主要为偶极性,雷暴持续时间短,大约有73.3%的雷暴持... 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大气电特征的分析发现: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峰值出现在04:00~05:00左右,谷值出现在17:00~18:00左右;雷暴电荷结构主要为偶极性,雷暴持续时间短,大约有73.3%的雷暴持续时间小于0.5h,闪电较少。不同降水过程的雷暴,地面电场特性不同。负地闪比正地闪多,正负地闪的比例约为1:8。77.8%的负地闪为单次回击,正地闪均为单次回击。正地闪比负地闪的强度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电场特征 降水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33
2
作者 纪忠萍 罗森波 +3 位作者 邝建新 罗秋红 陈敏升 梁桂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4-581,共8页
利用2002年11月-2004年9月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和PM10、NO2、SO2等污染物逐日浓度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与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冬、夏季API... 利用2002年11月-2004年9月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和PM10、NO2、SO2等污染物逐日浓度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与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冬、夏季API指数及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方程。结果表明,PM10是广州市的主要污染物,其次为NO2、SO2。除SO2外,广州市API指数、NO2、PM10等污染物浓度具有冬半年(11-4月)偏高,夏半年(5-10月)偏低的变化规律。API指数及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振荡及5-7天的准单周、10-20天准双周、30-60天左右的季节内振荡,且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在冬半年较强而在夏半年较弱。冬半年API指数和PM10、NO2、SO2浓度与气压、风速、降水呈稳定负相关,与温度、相对湿度等呈稳定的正相关,而夏半年主要与风速、降水具有较好且稳定的负相关。增加前一天的污染物浓度作为预报因子后,所建的最优子集回归方程比单选用气象因子要稳定,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变化特征 低频振荡 小波分析 最优子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柴微涛 宋述军 宋学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488,共4页
根据成都市城区2001-2005年的大气污染监测资料,获取和分析成都市空气污染指数。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空气污染指数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模拟实测的空气污染指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成都市空气污染状况具有夏... 根据成都市城区2001-2005年的大气污染监测资料,获取和分析成都市空气污染指数。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空气污染指数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模拟实测的空气污染指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成都市空气污染状况具有夏季较好、其他季节较差的季节性交化规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大气污染状况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 大气污染 时间序列分析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静稳型重污染的印痕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蔡旭晖 丑景垚 +1 位作者 宋宇 游春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41,共7页
2004年10月1—10日,北京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大气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利用印痕(footprint)分析方法,结合主要污染物PM10的逐时浓度监测数据,对这次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及其影响源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重污染过程中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有明... 2004年10月1—10日,北京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大气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利用印痕(footprint)分析方法,结合主要污染物PM10的逐时浓度监测数据,对这次静稳型重污染过程及其影响源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重污染过程中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有明显改变,下午和晚上出现高浓度;2)北京地区PM10浓度的水平分布总体呈"南高北低"形势;3)重污染发展阶段伴随着印痕分布区域不断朝偏西南方向延伸的过程,延伸区域达100~200km,反映西南方向源区对这次重污染的明显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印痕分析 PM10 静稳型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气污染因素的光伏发电量回归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大为 彭文博 +2 位作者 鲍亮亮 马铭远 赵志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85-1790,共6页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照和光谱分布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利用一座分布式电站的实测数据,通过模型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定量地研究了空气质量和光伏发电量之间的直接关联强度。同时,考虑了温度、风力、云量...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照和光谱分布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利用一座分布式电站的实测数据,通过模型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定量地研究了空气质量和光伏发电量之间的直接关联强度。同时,考虑了温度、风力、云量和太阳光入射角度等气象、物理参数对于光伏发电量的影响。利用该回归模型,可以根据公开气象资料对小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进行简单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光伏发电 发电量预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叶片滞尘量估测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伟涛 吴见 +1 位作者 陈泰生 彭道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5,共6页
为探索建立叶片滞尘量高光谱估测模型,利用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采集了北京市区杨树叶片高光谱数据和滞尘量数据,研究了叶片光谱特征与滞尘量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滞尘量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730-1 000... 为探索建立叶片滞尘量高光谱估测模型,利用光谱仪和电子分析天平采集了北京市区杨树叶片高光谱数据和滞尘量数据,研究了叶片光谱特征与滞尘量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基于光谱参数的叶片滞尘量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730-1 000 nm)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滞尘量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各波段相关系数均高于0.7,绿光区波段反射率对叶片滞尘的影响不敏感;三边参数中仅红边幅值、红边面积与叶片滞尘量达到显著相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的模型均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其中以偏最小二乘回归为模型构建方法,以749、644、514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值,红边幅值,红边面积,924、1 010 nm波段组成的归一化指数,713、725 nm波段组成的差值指数,749、644 nm波段组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为自变量建立的模型估测精度最好,其建模和预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734和0.731,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311。该研究为促进高光谱技术在大气降尘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模型 回归分析 叶片滞尘量 高光谱 大气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大气污染过程的降水天气特征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红斌 傅瑜 +6 位作者 张靖萱 何阳 濮文耀 夏葳 赵繁盛 周德平 张殿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5-664,共10页
本文分析了大连市2015年11月16日一次污染过程的降水(降水量为5mm)天气特征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果表明,天气形势场为典型的大连秋、冬季的高空槽降水,而大气层结无论是在污染前期,还是污染后期的降水阶段均为稳定层结,有逆温层存在... 本文分析了大连市2015年11月16日一次污染过程的降水(降水量为5mm)天气特征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结果表明,天气形势场为典型的大连秋、冬季的高空槽降水,而大气层结无论是在污染前期,还是污染后期的降水阶段均为稳定层结,有逆温层存在;空气上升运动于降水前持续了较长时间(近十几小时),表明近地面细颗粒物(PM_2.5)随着上升气流会源源不断输送到高空,其中部分颗粒物转化为云中冰核,补充了降雨云中冰核数;同时,对本次污染降水过程及大连近两年秋、冬季另外三次小雨(降水量<5mm)降水过程的云中液态水含量、地面降水量和PM_2.5的小时观测值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分析发现,当PM_2.5浓度较低时,降雨云中的冰核数缺乏,地面降水较小,适合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云中冰核及地面降水,当PM_2.5浓度较高,特别是出现大气污染时,降雨云中的冰核数会相对增加(甚至过量),地面降水较充分(或出现消减雨情况),此时人工影响作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小作业剂量,或减少作业。此外,相关综合分析表明,大连市大气污染源有两种,一为本地源,二为外来源;一定程度的降水对本地源大气污染能起到沉降作用,对外来源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降水过程 天气特征 细颗粒物(PM2.5)浓度与降水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分析与GIS集成在大气污染分析中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民涛 张菁 +2 位作者 王江萍 郭瑾 李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有效进行区域环境管理和改善质量水平,更好地利用现有环境数据资源,快速探索与总结区域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律;文章在构建基于GIS的回归分析集成技术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区域的大气污染为例,运用该技术对该区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与相关变... 为有效进行区域环境管理和改善质量水平,更好地利用现有环境数据资源,快速探索与总结区域环境污染的若干规律;文章在构建基于GIS的回归分析集成技术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区域的大气污染为例,运用该技术对该区域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与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进行预测;进一步根据回归模型的结果提出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对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城市环境治理的可行途径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集成 大气污染 区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寒冷月份空气质量指数与空气污染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燕杰 Zeyi Lin 郑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126,共5页
以哈尔滨市环保局公布的2014年1—2月份市区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每日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到了AQI的实时值以及PM2.5、PM10、CO、SO2、NO2质量浓度和臭氧1 h质量浓度(O3(1 h))、臭氧8 h质量浓度(O3(8 h));运用... 以哈尔滨市环保局公布的2014年1—2月份市区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每日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到了AQI的实时值以及PM2.5、PM10、CO、SO2、NO2质量浓度和臭氧1 h质量浓度(O3(1 h))、臭氧8 h质量浓度(O3(8 h));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各空气污染物对AQI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AQI与PM2.5、PM10、CO、SO2、NO2呈显著正相关,AQI与O3(1 h)、O3(8 h)呈显著负相关;空气污染物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AQI与空气污染物的主成分回归模型,模型通过检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M2.5对AQI的直接作用及总作用,均最大;PM2.5通过CO对AQI的间接作用,均大于其他污染物通过CO对AQI的间接作用;PM2.5对AQI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污染物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回归 通径分析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学学生宿舍空气中细菌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民主 关岚 杨土保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采用沉降平板法调查了某大学124间学生宿舍空气中的细菌污染情况。单变量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程度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室内感官卫生状况、楼层、性别、通风和气温等。可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加强通风换气,有剩于提... 采用沉降平板法调查了某大学124间学生宿舍空气中的细菌污染情况。单变量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程度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室内感官卫生状况、楼层、性别、通风和气温等。可见,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加强通风换气,有剩于提高宿舍内空气的卫生质量,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宿舍 环境卫生 空气 空气污染 细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吸收能力对中国PM_(2.5)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琳 成金华 刁贝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7,共11页
大气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_(2.5))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巨大考验。环境吸收能力是大气环境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健康的保障,对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 大气污染,特别是细颗粒物(PM_(2.5))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巨大考验。环境吸收能力是大气环境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健康的保障,对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自动容纳、吸收和消化等作用不容忽视。了解环境中各要素对PM_(2.5)的吸收能力,深入探索环境吸收能力对PM_(2.5)浓度的影响,对开拓大气污染治理新思路有重要意义。文章选用2004—2017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从自然资源禀赋和人类活动影响两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环境吸收能力指数,并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基于MCMC优化的广义面板分位数回归技术和情景分析探讨了环境吸收能力对PM_(2.5)浓度影响及其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①全国环境吸收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且区域间环境吸收能力差异较大。环境吸收能力受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条件禀赋是影响环境吸收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影响是造成环境吸收能力指数波动和地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②从总体回归结果来看,环境吸收能力的增强对PM_(2.5)浓度的降低有显著负向影响,在PM_(2.5)浓度较高的地区,环境吸收能力的作用更加明显,但其影响效应不会必然随着PM_(2.5)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影响效应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③从异质性效应分析结果来看,在可持续情景和紧急情景下,环境吸收能力对PM_(2.5)浓度的作用显著为负,而在悲观情景下,环境吸收能力的作用并未体现。研究结论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吸收能力 大气污染 PM_(2.5)浓度 面板分位数回归 情景分析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运营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评估——一个准自然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施宏 陈丽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2-469,共8页
基于断点回归的准实验设计,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开通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通过带宽检验、断点处检验、控制变量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回归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开通整体上促进了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减排,轨道... 基于断点回归的准实验设计,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开通的大气污染减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通过带宽检验、断点处检验、控制变量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回归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开通整体上促进了北京市的大气污染减排,轨道交通的开通降低了空气中的PM2.5、PM10、SO2、CO、NO2浓度,但并没有降低O3浓度,各项检验均验证了这一结果的稳健性。此外,基于全国样本检验了这一效应的外部有效性以及轨道交通的替代效应。拓展检验的结果表明,轨道交通运营对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依然显著,而这一效应主要是轨道交通替代私人汽车、出租车及公共汽车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空气质量 断点回归分析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EN时空混合模型的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静 贾佳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4-58,共5页
针对现有的污染物浓度预测方法大多没有兼顾气象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导致预测精度大打折扣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提取过程数据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时空混合预测方法GPR-EN。首先,利用弹性网算法(EN)全面分析样本点和目标点的空间关联性... 针对现有的污染物浓度预测方法大多没有兼顾气象数据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导致预测精度大打折扣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提取过程数据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时空混合预测方法GPR-EN。首先,利用弹性网算法(EN)全面分析样本点和目标点的空间关联性,并进行时空数据重构,为预测模型提供最优的变量输入。其次,借助于高斯回归模型(GPR)的强泛化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时空数据的复杂非线性特性,更加全面地刻画了历史数据的时空依赖性。最后,在AQI数据集和空气SO_(2)浓度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对比方法的预测精度提高2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浓度预测 高斯过程回归 弹性网算法 时空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遥感和气象数据的API回归分析
14
作者 黄凤辰 蔡志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4-298,共5页
以江西省景德镇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MODIS近红外大气反演大气水汽算法,提出了MODIS反演大气水汽含量联合气象数据对API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回归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PI的变化,并可为API的预测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MODIS 大气水汽 API 气象数据 回归分析 景德镇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的交互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滴滴出行的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袁韵 徐戈 +1 位作者 陈晓红 贾建民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72,共20页
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等问题给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成都市为样本,通过融合滴滴出行订单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气候信息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和中介变量分析,对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之间的交互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 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等问题给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成都市为样本,通过融合滴滴出行订单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气候信息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和中介变量分析,对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之间的交互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网约车运行规模的增加会加剧城市的空气污染,其机制是由于车辆流动效率降低这一中介变量的作用,即交通拥堵导致空气污染的增加.但另一方面,空气污染又会对交通拥堵产生抑制作用,而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是由于空气污染会促使人们的出行减少,车辆需求和运行规模的减少反而使流动效率增加.本文从人们流动性行为的视角,揭示了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这些问题的协同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拥堵 空气污染 流动性行为 滴滴出行 断点回归模型 中介变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冬半年北京重污染天气气象传输条件分析及预报指数初建 被引量:37
16
作者 花丛 张恒德 张碧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21,共8页
本文结合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2014年冬半年北京地区的气象传输轨迹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潜在源区贡献法(PSCF)分析了污染物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影响北京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南、偏东和西北三... 本文结合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2014年冬半年北京地区的气象传输轨迹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潜在源区贡献法(PSCF)分析了污染物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影响北京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南、偏东和西北三条路径,其中西南和偏东路径中重污染天气的出现概率分别为56.58%和43.80%,为典型的污染物传输路径。潜在源区分析发现,高PSCF值主要对应西南和偏东轨迹气团所影响的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及天津等地,其形成与下垫面排放及气团移动速度有关。在此基础上,结合PM_(2.5)排放源强度构建传输气象指数,经检验发现与PM_(2.5)浓度的生消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有约6 h的预报提前量。将传输指数与天气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加深对重污染天气成因的理解,并在预报评估中发挥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天气 聚类分析 PSCF 传输气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昆 陈博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0-175,共6页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9年逐日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长沙市过去4年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利用长沙市2016~2019年逐日同期气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了长沙市气象因素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基于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9年逐日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长沙市过去4年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利用长沙市2016~2019年逐日同期气象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揭示了长沙市气象因素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1)长沙市空气质量逐年向好,SO_(2)、NO_(2)、CO、PM_(10)的浓度基本保持在二级标准以内,状况优良,PM_(2.5)对大气的污染逐年减轻,但O_(3)对大气的污染逐年加重。(2)对O_(3)浓度正面影响的气象因素是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负面影响的气象因素是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对PM_(2.5)浓度正面影响的气象因素是平均气压,显著负面影响的是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3)长沙市O_(3)浓度变化的46%能够由气象因素解释,PM_(2.5)浓度变化的23%可由气象因素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气象因素 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长沙市 大气污染 PM_(2.5) O_(3) PM_(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城市PM_(2.5)、PM_(10)、O_(3)浓度与气象条件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郅瑾 郝彦斌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110-113,125,共5页
使用2015~2017年我国29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O_(3)浓度和气象要素(包括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日数据,对每个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进行了线性相关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然后... 使用2015~2017年我国29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物PM_(2.5)、PM_(10)、O_(3)浓度和气象要素(包括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日数据,对每个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与气象要素的月平均值进行了线性相关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然后Meta分析合并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结果表明:PM_(2.5)浓度与所有气象变量(除风速)呈相关、PM_(10)浓度与所有气象变量呈相关,而O_(3)也与所有气象变量(除相对湿度)呈相关,但O_(3)与气象变量的相关方向和PM_(2.5)、PM_(10)相反。通过对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21个城市的空气污染都得到较好程度的解释(R^(2)>0.5)。同时,对影响PM_(2.5)、PM_(10)和O_(3)的主要气象因素的效应进行了合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气象因素 相关 回归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玲莉 何庆慈 +2 位作者 许芬 徐康裕 郭皓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T01期91-98,共8页
以武汉市污染区和对照区 50 0多名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为期四年的肺功能连续测定 ,运用逐步回归模型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 ,儿童肺功能生长发育水平与机体生理因素 ,尤其是身高的关系最密切。... 以武汉市污染区和对照区 50 0多名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为期四年的肺功能连续测定 ,运用逐步回归模型对儿童肺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 ,儿童肺功能生长发育水平与机体生理因素 ,尤其是身高的关系最密切。室内外空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小气道对各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气道敏感 ,女性较男性敏感。影响儿童肺功能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大气 TSP,其次为 SO2 、家庭燃煤和 NOx,被动吸烟的影响较轻。TSP与 FEF2 5 %~ 75 % 有着密切的统计学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外空气污染 儿童 肺功能 逐步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对分析在城市空气污染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诸晓明 王国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在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型中,精心挑选的因子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但是因子的优良性能并非始终不变,而有时个别因子的不良表现往往可能导致预报的失败。根据集对分析(SPA)把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作为一个动态的同异反系统处理的思想,动态地分... 在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型中,精心挑选的因子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但是因子的优良性能并非始终不变,而有时个别因子的不良表现往往可能导致预报的失败。根据集对分析(SPA)把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作为一个动态的同异反系统处理的思想,动态地分析和处理每次预报中因子作用的变化,即每次预报前,先对因子进行态势判别和同异反分析,然后使可能干扰预报的弱势因子的作用受到有效抑制,使有助于预报的强势因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了因子作用大小在各次预报中的动态变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预报模型中增加不确定性处理有助于提高预报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不确定性 联系度 动态多元回归模型 空气污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