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CoKriging估值——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为例 被引量:43
1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刘广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层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和含水量普遍较高,土壤表层积盐作用明显;各层土壤盐分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土壤含水...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层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和含水量普遍较高,土壤表层积盐作用明显;各层土壤盐分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土壤含水量除表层为中等变异强度外,其余各层为弱变异强度;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各土层盐分和含水量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对K rig ing插值结果分析表明,研究区各土层盐分和含水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存在着空间上的相关性和变异性,表层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微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地下水性质是主导深层土壤盐分及含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采用表层土壤盐分及相应土层含水量对深层土壤盐分进行CoK rig ing估值,均能提高估值精度,采用表层土壤盐分对深层土壤盐分进行CoK rig ing估值的精度要明显高于采用土壤含水量,其估计方差减少百分数最大达到16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空间变异特征 半方差函数 KRIGING插 cokriging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马孝义 李新平 赵延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2,共4页
分析了田间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半方差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交互半方差特征 ,探讨了土壤含水量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方法。研究表明 ,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用Kriging方法进行土壤... 分析了田间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半方差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交互半方差特征 ,探讨了土壤含水量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方法。研究表明 ,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用Kriging方法进行土壤含水量的估值精度较传统方法高。加入浅层土壤含水量用Cokriging方法来估测深层土壤含水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空间变异性 Kriging cokriging估值 田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土壤酸碱度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永健 周蓉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3-724,727,共3页
应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和克立格法,在仪征地区利用高程这一辅助变量把土壤pH和成土母质联系起来,分析了土壤pH的半方差和不同高程土壤pH的交互半方差特征,比较了土壤pH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研究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 应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和克立格法,在仪征地区利用高程这一辅助变量把土壤pH和成土母质联系起来,分析了土壤pH的半方差和不同高程土壤pH的交互半方差特征,比较了土壤pH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研究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协同克立格法比普通克立格法提高了39.00%,使估值的结果进一步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高程 Kriging cokriging估值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估值的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战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共6页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资产估值是数据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文章对数据资产估值的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与制度保障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解决数据资产估值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从价值创造、价值...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资产估值是数据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环。文章对数据资产估值的理论基础、实现路径与制度保障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解决数据资产估值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和信息披露三个维度论证了数据资产应以企业为主体合理估值,同时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索取权;其次,结合数据资产估值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在数据要素确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数据资产的收益索取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数据资产准则制定、数据资源税收征管和数据交易平台搭建三个方面,构建了数据资产估值的制度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资产 创造 分配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六小龙”研究:基本特征与估值逻辑
5
作者 韩洪灵 陈帅弟 +1 位作者 陈淇 龚启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0,共8页
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标志着新经济企业价值创造范式的结构性变革,具有现象级的研究意义。基于杭州“六小龙”从技术突破到商业价值的非线性跃迁,本文对其共同的基本特征和估值逻辑进行初步探索,创新性地提出耦合生命周期演化的三维估... 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标志着新经济企业价值创造范式的结构性变革,具有现象级的研究意义。基于杭州“六小龙”从技术突破到商业价值的非线性跃迁,本文对其共同的基本特征和估值逻辑进行初步探索,创新性地提出耦合生命周期演化的三维估值模型(经营层—技术层—溢价层),以有效地解决该类企业的动态估值难题。本文意在传递一个新的估值观念,即在革命性的AI时代,企业估值已不再是简单的财务模型推演,而是技术能力、制度红利与社会预期的动态耦合,该类企业的估值体系需要从单一的“财务导向”转变为与“技术导向”和“叙事导向”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小龙” 基本特征 逻辑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的基金估值流程优化研究
6
作者 李闻一 邓梦雅 雷玲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5-160,F0003,共7页
在证券行业基金估值业务流程中,存在大量重复操作及人工夜间操作的情况,致使数据反馈迟缓、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错误风险颇高,严重影响估值效率。当前数据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手动处理和分析数据变得日益困难且耗时。RPA作为流程自动化技术... 在证券行业基金估值业务流程中,存在大量重复操作及人工夜间操作的情况,致使数据反馈迟缓、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错误风险颇高,严重影响估值效率。当前数据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手动处理和分析数据变得日益困难且耗时。RPA作为流程自动化技术,降本增效显著,能够解决当前基金估值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大量人工重复操作问题。文章依据RPA市场应用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基金估值业务流程的痛点,基于RPA构建估值流程优化框架,进行估值流程自动化优化,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模式,降低人工干预和错误率,使企业得到更及时、准确的估值结果,以帮助企业应对数据密集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流程 RPA 流程优化框架 流程自动化 基金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估值不确定下众筹定价策略及退款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扬 毕功兵 +1 位作者 宋文 吴娟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6-270,共15页
众筹作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一,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现实背景,本文建立了两阶段众筹模型,研究了消费者估值不确定下消费者的策略性选择行为及其对众筹定价策略的影响。结论表明,若消费者参与众筹的额外效用较低... 众筹作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一,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现实背景,本文建立了两阶段众筹模型,研究了消费者估值不确定下消费者的策略性选择行为及其对众筹定价策略的影响。结论表明,若消费者参与众筹的额外效用较低,消费者估值不确定会造成“搭便车”现象,导致最优众筹价格不是关于项目所需资金的单增函数。当项目所需资金较低或较高时,发起人应该设置较高的众筹价格,否则应该降低价格以激励更多的消费者参与众筹。通过对比传统销售模式,本文揭示了发起人可以利用消费者估值不确定性及众筹的预售机制增加销量或边际收益以提升利润。进一步,本文证明了退款机制可以有效增加消费者参与众筹的意愿,从而提高众筹的可行域。最后,本文将基本模型拓展到更加一般的情形,研究发现众筹市场大小、项目运作风险和生产能力均对最优定价决策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筹 定价决策 不确定 策略型消费者 退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估值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楠 毛腊梅 陈星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26,108,共7页
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数据流通是数据资产市场循环体系组成的中心环节,大范围、可持续、高效率的数据资产流通依赖于数据资产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公平高效的数据资产估值体系则是核心支撑。文章梳理了数据资产内涵与外... 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数据流通是数据资产市场循环体系组成的中心环节,大范围、可持续、高效率的数据资产流通依赖于数据资产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公平高效的数据资产估值体系则是核心支撑。文章梳理了数据资产内涵与外延、数据资产价值的来源与表现形式,综合考虑数据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构建包含基础价值、应用价值、市场价值和战略价值四个维度,若干核心要素的数据资产估值指标体系,为数据资产估值研究提供探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来源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文本信息披露的估值修复效应
9
作者 张悦 周泽将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8,共20页
创新信息不对称易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其内在价值发生偏离,造成估值偏误。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文本信息数据,文章考察了创新文本信息披露的估值修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文本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企业的资产误定价水平,修复估值偏误,且... 创新信息不对称易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其内在价值发生偏离,造成估值偏误。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文本信息数据,文章考察了创新文本信息披露的估值修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文本信息披露能够降低企业的资产误定价水平,修复估值偏误,且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保持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创新文本信息披露不仅能提升投资者的信息关注,还能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对定量创新信息的甄别能力,进而降低资产误定价水平。此外,在信息披露动机更强、披露成本更低以及披露环境更透明的企业样本中,创新文本信息披露的估值修复效应将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则发现,创新文本信息披露缓解了创新估值困境,提升了未来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引用价值。上述结论不仅为修复企业的估值偏误提供了理论参考,也同样为监管部门优化公司的创新信息披露规则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文本信息 修复 投资者关注 资产误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赋能数据交易估值:实践梗阻、理论逻辑与制度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庆涛 胡旭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9,共11页
数智时代,估值已成为数据交易的核心环节,但在实践中可能陷入规则疏漏、角色失位、判断失衡、规制失效、产能受限、约束乏力的困局。这诱发了对估值结果可信度的争议,更为数据交易的规范运行埋下了难以估量的隐患。新质生产力包含近年... 数智时代,估值已成为数据交易的核心环节,但在实践中可能陷入规则疏漏、角色失位、判断失衡、规制失效、产能受限、约束乏力的困局。这诱发了对估值结果可信度的争议,更为数据交易的规范运行埋下了难以估量的隐患。新质生产力包含近年发展迅速且应用有效的新兴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交易估值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兼顾、行政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共生、个体正义与社会正义的交融。因而,我国应将新质生产力应用至数据交易估值的全流程,完善估值立法体系,明确估值主体与标准,优化估值管理秩序并提升估值效能与监督力度,从而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提升估值结果的公信力,优化数据交易秩序,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据交易 利益分享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ESG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研究——以中石油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琰 杨蒂薪 丰旭含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4,共8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发展战略引领下,企业价值仅考量传统指标已不合时宜,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将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因素纳入新估值体系,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基于DCF估值模型融合新估值因子,运用因子... 在国家“双碳”目标发展战略引领下,企业价值仅考量传统指标已不合时宜,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将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因素纳入新估值体系,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基于DCF估值模型融合新估值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将ESG引入企业特定风险系数中进行估值调整,进而以中石油为例,加入调整后的DCF模型对其重新进行估值,结果显示目前中石油处于被低估状态,即考虑ESG后更能反映中石油真实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体系 ESG评价 中石油 企业特定风险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随机不确定系统基于SCP的最优线性估值器
12
作者 周晗 孙书利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9-1387,共9页
在随机通信协议(SCP)调度下,针对带随机参数矩阵和相关噪声的网络化线性离散时变系统,研究了依赖SCP通信概率的最优状态估计问题.采用白噪声描述系统的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当传感器经过有限带宽的通信网络传输观测数据给估值器时,为了避... 在随机通信协议(SCP)调度下,针对带随机参数矩阵和相关噪声的网络化线性离散时变系统,研究了依赖SCP通信概率的最优状态估计问题.采用白噪声描述系统的随机参数不确定性.当传感器经过有限带宽的通信网络传输观测数据给估值器时,为了避免数据拥塞采用SCP对各观测分量进行调度,保证每时刻只传输一个观测分量.在估值器不知道收到的是传感器的哪一个观测分量而只知道各分量的通信概率的情况下,应用射影理论设计了依赖各观测分量传输概率的最优线性递推预报器、滤波器与平滑器.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简单的差分方程,一个Lyapunov方程和一个Riccati方程.分析了算法的稳态特性,给出了稳态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系统 随机通信协议(SCP) 线性 随机参数矩阵 相关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债券定价影响因素及估值模型选择研究
13
作者 孙书章 熊泽川 张浩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7,共11页
基于我国2018—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数据,选取影响绿色债券定价的绿色因素、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及企业属性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市场利率、债券评级、发行规模、债券到期期限及主体属性对绿色债券利率影响... 基于我国2018—2022年绿色债券发行数据,选取影响绿色债券定价的绿色因素、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及企业属性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债券第三方认证、市场利率、债券评级、发行规模、债券到期期限及主体属性对绿色债券利率影响显著,而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对于绿色债券定价影响不明显。此外,由于绿色债券的含权特性,基于CIR模型的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期权调整利差法适用于绿色债券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定价 影响因素 模型 期权调整利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难点:国有企业估值过低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利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6,共10页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构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其中,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体系的症结之...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构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其中,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体系的症结之一在于偏离价值投资,同时,估值体系完全没有考虑中国自身的特征,这导致资本市场估值短期化且存在相当程度的扭曲,重点表现在国有上市企业估值普遍偏低。因此,考虑中国因素,推动国有企业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完善其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是构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股 投资 不成熟资本市场 中国特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形成的微观原理及其估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闻一 荣梦杰 +1 位作者 刘雨 李玉婷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6-113,共8页
数据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战略资源,文章基于数据价值链理论探究了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形成的微观原理,采用线性函数和协方差等方法构建了分环节可计量的、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数据资产估值模型。研究发现,文中构建的企业数据资... 数据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战略资源,文章基于数据价值链理论探究了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形成的微观原理,采用线性函数和协方差等方法构建了分环节可计量的、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数据资产估值模型。研究发现,文中构建的企业数据资产估值模型不仅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操工具,而且使企业在数据资产运营与管理时企业数据资产价值的具体环节与来源可识别、可溯源、可控制,企业数据资产估值应考虑数据资产的类型和反映企业数据资产自身不同特征的调整价值。这为数据资产入表和增强企业数据治理能力等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为数据资产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实践基础,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据资产 数据价 微观原理 数据资产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情绪、汇率预期与估值效应关系研究
16
作者 曹强 杨修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56,共7页
文章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构建人民币情绪指数,基于TVP-SVAR-DY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情绪、汇率预期与估值效应的关系,重点讨论了在2015年“811汇改”时期的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人民币情绪对汇率预期的溢出效应大于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情绪的溢出... 文章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构建人民币情绪指数,基于TVP-SVAR-DY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情绪、汇率预期与估值效应的关系,重点讨论了在2015年“811汇改”时期的情况。结果表明:第一,人民币情绪对汇率预期的溢出效应大于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情绪的溢出效应,且汇率预期溢出效应更多表现为长期效应。第二,估值效应的影响因素是汇率和资产价格收益率,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具有异质性,在其余时期,资产价格收益率是估值效应的决定因素;在2015年“811汇改”时期,汇率因素是估值效应的重要因素。第三,对估值效应进行分解发现,在资产价格收益率引致的估值效应中,汇率因素通过人民币情绪和汇率预期发挥作用,而且主要是以人民币情绪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情绪 汇率预期 效应 TVP-SVAR-DY模型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发行制度与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涛 朱冠平 +1 位作者 王俊 经菠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2,共12页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我国首次试点注册制产生的准自然实验,从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定价视角,评估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效果。双重差分模型显示:注册制取代核准制后,风险投资对首轮融资的...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本文利用我国首次试点注册制产生的准自然实验,从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定价视角,评估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效果。双重差分模型显示:注册制取代核准制后,风险投资对首轮融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显著提升;以专利数量和专利原创性作为创新能力的代理指标,本文发现注册制实施后创新能力更强的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提高更多;相对于外资风险投资,本土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注册制改革后估值提高幅度更大;企业所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好时,注册制改革后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提高更多;注册制改革对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的提升作用持续并传导至首次公开发行,并最终实现风险投资成功退出。排除新企业创建、风险投资套利以及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发行注册制 风险投资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与资产估值:基于定增并购的金融风险防范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党怡昕 李秉祥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0,共12页
定增并购资产估值不当会引发金融风险。基于金融风险防范的微观治理视角,构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的检验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退出威胁能降低资产估值虚高;经理人持股市值、控股股东持股市值及其股权质押... 定增并购资产估值不当会引发金融风险。基于金融风险防范的微观治理视角,构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的检验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退出威胁能降低资产估值虚高;经理人持股市值、控股股东持股市值及其股权质押会增强退出威胁与资产估值虚高的关系,经理人关系嵌入强度会减弱退出威胁与资产估值虚高的关系;退出威胁促进资产估值合理化能显著提高定增并购绩效,并主要通过业绩承诺机制和声誉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在退出威胁可信度高、退出威胁强度高、民企及低市场化进程中退出威胁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增并购 退出威胁 资产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估值的主要挑战和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淑玲 高缘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海外并购估值既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也是国家外部监管的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估值依然存在估值机构准入门槛缺失、估值报告缺乏规范性、估值流程切入时点相对滞后、估值数据来源有限、对估值机构监管难度大、监管... 海外并购估值既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也是国家外部监管的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海外并购估值依然存在估值机构准入门槛缺失、估值报告缺乏规范性、估值流程切入时点相对滞后、估值数据来源有限、对估值机构监管难度大、监管流程与并购流程不匹配等问题,对此要从建立估值机构准入标准、建立健全估值报告规范体系以及监管制度、前移估值在并购流程中的切入时点、谨慎考虑资产基础法的使用、积极探索投资价值的使用等多个方面入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海外并购 并购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熟悉程度与财务人员的会计估值判断——基于心理学的实验证据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冬梅 刘子祺 +1 位作者 赵美颖 杨雪梅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会计师事务所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依据人工智能提出的某些会计估值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调整,而被审计单位的接受度可能会有差异。本文利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审计过程中提出估值调整的数据来源(人工智能和人类专家)... 会计师事务所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依据人工智能提出的某些会计估值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调整,而被审计单位的接受度可能会有差异。本文利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审计过程中提出估值调整的数据来源(人工智能和人类专家)、财务人员对人工智能的熟悉程度为自变量,财务人员对两种估值的合理性判断为因变量来研究这种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智能提供的会计估值相比,财务人员认为人类专家提供的会计估值更为合理。考虑了财务人员对人工智能的熟悉程度后,发现财务人员对人工智能提出的估值合理程度有变化。研究结论验证了算法厌恶理论,也识别了算法厌恶行为的纠偏机制,即增加个体对人工智能的熟悉程度,同时也丰富了个体如何看待非人工信息来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会计 熟悉程度 财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