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宋玉民 康敬万 +1 位作者 高锦章 冯亚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了考察金属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对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的影响 ,用荧光法和光度法对乙二胺合钴 (Ⅲ ) ([Co(en)3]3 +)、联吡啶合钴 (Ⅲ ) ([Co(bpy)3]3 +)和邻菲咯啉合钴 (Ⅲ ) ([Co(phen)3]3 +)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金属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对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的影响 ,用荧光法和光度法对乙二胺合钴 (Ⅲ ) ([Co(en)3]3 +)、联吡啶合钴 (Ⅲ ) ([Co(bpy)3]3 +)和邻菲咯啉合钴 (Ⅲ ) ([Co(phen)3]3 +)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phen)3]3 +与DNA作用时除存在静电作用模式外 ,还存在插入作用 ,而[Co(en)3]3 +和[Co(bpy)3]3 +主要以静电作用与DNA结合。插入作用的强弱与配合物中配体分子平面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小牛胸腺 DNA 荧光法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硫脲钴(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曹丰璞 丁呈华 +2 位作者 柳文敏 冯玉全 行文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347,共5页
合成了二苯基硫脲钴(Ⅲ)配合物[Co(DPTU)3](DMF)3(DPTU=二苯基硫脲),通过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 合成了二苯基硫脲钴(Ⅲ)配合物[Co(DPTU)3](DMF)3(DPTU=二苯基硫脲),通过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既存在插入作用又存在静电结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硫脲 钴配合物 DNA 插入作用 静电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9
3
作者 盛涤伦 马凤娥 +3 位作者 张裕峰 朱雅红 陈利魁 扬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11-514,共4页
制备了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的单晶,用X-ray单晶面探衍射仪对其晶体进行了结构测定。证实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0.0149(11);b=10.5387(11);c=14.8241(16)。V=1479.2(3)3,Z=4,DC=2.050 m... 制备了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的单晶,用X-ray单晶面探衍射仪对其晶体进行了结构测定。证实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0.0149(11);b=10.5387(11);c=14.8241(16)。V=1479.2(3)3,Z=4,DC=2.050 mg.mm-3,μ=1.421 mm-1,F(000)=928,并得到了BNCP的原子坐标、等效温度因子、键长、键角和扭转角等数据。根据测试参数,分析了BNCP的结构特点和分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起爆药 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BNCP) 晶体结构 单斜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Ⅲ)配合物[Co(NH_3)_4(N_3)_2]ClO_4晶体结构及激光化学感度 被引量:3
4
作者 盛涤伦 马凤娥 +3 位作者 张裕峰 朱雅红 陈利魁 杨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制备了高氯酸.四氨.双叠氮基合钴(Ⅲ)(DACP)的单晶,用X-ray单晶面探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74229(9)nm,α=93.244(2)°;b=1.21273(14)nm,β=100.074(2)°;c=1.8124(2)... 制备了高氯酸.四氨.双叠氮基合钴(Ⅲ)(DACP)的单晶,用X-ray单晶面探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0.74229(9)nm,α=93.244(2)°;b=1.21273(14)nm,β=100.074(2)°;c=1.8124(2)nm,γ=98.033(2)°。晶胞体积V=1.5851(3)nm3,晶胞分子数Z=6,计算密度DC=1.952 mg.mm-3,线性吸收系数μ=1.901 mm-1,单胞中电子数目F(000)=948。该化合物对635 nm的激光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激光化学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Ⅲ)的联吡啶类混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键合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绘丽 杨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83-986,共4页
合成了两种新的钴多吡啶类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 ,紫外 ,核磁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应用吸收及发射光谱 ,DNA熔点技术 ,循环伏安法 ,研究了其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显示 ,混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 ,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 ,荧光... 合成了两种新的钴多吡啶类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 ,紫外 ,核磁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应用吸收及发射光谱 ,DNA熔点技术 ,循环伏安法 ,研究了其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显示 ,混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 ,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 ,荧光显著增强 ,DNA熔点升高。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 ,配合物仅有还原峰 ,与DNA作用后 ,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这些结果证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结合 ,[Fe(CN) 6 ]4 - 猝灭实验也支持这一结论。峰电位有位移 ,说明配合物与DNA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可能存在静电结合 ,进而计算得到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分别为 1 8× 10 4 ,4 37× 1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 联吡啶 混配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光谱 HPIP 小牛胸腺DNA 键合模式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吡啶-2,6-双酰胺钴(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罗世霞 陈晓靓 +2 位作者 朱淮武 张笑一 卫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合成了配体2,6-双{N-[(1'-甲基羟基-2'-苯基)乙基]氨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配体的结构进行确证,经表征配合物组成为{[Co(L-2H)]2 O2}.2H2 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体为四齿配体,通过2个酰胺氮原子和2个羟基氧原子参与钴(Ⅲ)配位。运用圆二色谱对目标配体和配合物的光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为手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双酰胺 钴()配合物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双[N-(5'-羟基-3'-氮杂戊基)甲酰胺]吡啶及钴(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靓 罗世霞 +3 位作者 朱淮武 蒋京垚 张笑一 陈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98-1702,共5页
合成了一种吡啶-2,6-双酰胺配体2,6-双[N-(5'-羟基-3'-氮杂戊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与确认,经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C30H46N10O... 合成了一种吡啶-2,6-双酰胺配体2,6-双[N-(5'-羟基-3'-氮杂戊基)甲酰胺]吡啶及其钴(Ⅲ)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与确认,经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组成为C30H46N10O10Co2.4H2O.4CH3COONa,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配位前后游离配体与钴(Ⅲ)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谱学性质,并得出目标配体参与金属Co(Ⅲ)配位的配位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2 6-双酰胺 钴()配合物 谱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分子和晶体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尚静 张建国 +4 位作者 舒远杰 殷明 张同来 周遵宁 杨利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1-496,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对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分子和晶体进行了理论计算。首先选取4种常见密度泛函方法对BNCP气相分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TPSS(Tao,Perdew,Staroverov,Scuseria)方法最适合此体系。随后运用Mate...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对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Ⅲ)(BNCP)分子和晶体进行了理论计算。首先选取4种常见密度泛函方法对BNCP气相分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TPSS(Tao,Perdew,Staroverov,Scuseria)方法最适合此体系。随后运用Materials Studio中DMOL3模块中PW91方法对BNCP晶体进行周期性计算。并在优化后的结构基础上对气相分子的电子结构以及晶体的态密度、晶格能以及热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连接为共价性;且高氯酸根离子对前沿能带贡献最大,是主要活性部位;同时给出了晶体热力学参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计算了晶体的晶格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DFT) 周期性计算 态密度 热力学函数 高氯酸.四氨.双(5-硝基四唑)合钴()(BN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吡啶钴(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年元 蒋燕 +3 位作者 肖小明 陈立新 颜炜伟 黄赛金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4,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吡啶钴配合物[Co(bpy)2dpapz](ClO4)3.H2O(bpy=2,2′-联吡啶,dpapz=联吡啶并[3,2-a:2′,3′-c]6-氮杂-吩嗪).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研... 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吡啶钴配合物[Co(bpy)2dpapz](ClO4)3.H2O(bpy=2,2′-联吡啶,dpapz=联吡啶并[3,2-a:2′,3′-c]6-氮杂-吩嗪).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49×105L.mol-1(50 mmol.L-1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dpapz DNA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钴(Ⅲ)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晓燕 王鹏 +1 位作者 梅长松 朱果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4-66,共3页
多吡啶钴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质。报道了顺 -氯化二氯二联吡啶钴(Ⅲ)和顺 -氯化二氯二邻菲咯啉钴(Ⅲ)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 ,利用氢 -氢同核相关谱(1H - 1HCOSY)详细归属了这两种配合物的氢谱峰 ,给出了各质子间的... 多吡啶钴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电化学和光化学性质。报道了顺 -氯化二氯二联吡啶钴(Ⅲ)和顺 -氯化二氯二邻菲咯啉钴(Ⅲ)的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 ,利用氢 -氢同核相关谱(1H - 1HCOSY)详细归属了这两种配合物的氢谱峰 ,给出了各质子间的偶合常数。核磁共振氢谱验证了他们的顺式立体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钴配合物 核磁共振分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氮桥联双核钴(Ⅲ)配合物[Co_2(bpmb)_2(CN)_2]·H_2O的合成、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组装(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中海 聂景 +1 位作者 李国玲 马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1-416,共6页
合成了1个酰胺氮桥联的双核钴(Ⅲ)配合物[Co2(bpmb)2(CN)2].H2O(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吡啶甲酰胺配体H2bpmb的甲酰胺氮原子脱去氢原子形... 合成了1个酰胺氮桥联的双核钴(Ⅲ)配合物[Co2(bpmb)2(CN)2].H2O(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吡啶甲酰胺配体H2bpmb的甲酰胺氮原子脱去氢原子形成带两个负电荷的扭曲的四配位螯合配体bpmb2-。1个钴(Ⅲ)离子与2个吡啶氮原子,2个bpmb2-配体上的桥联酰胺氮原子和2个氰基碳原子配位得到六配位、变形的八面体CoN4C2;另1个钴(Ⅲ)离子与2个吡啶氮原子,配体bpmb2-上的2个未桥联甲酰胺氮原子和2个桥联的甲酰胺氮原子六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CoN6配位构型。[Co2(bpmb)2(CN)2]单元通过自由水分子和氰基氮原子和甲酰胺氧原子之间O-H…N和O-H…O氢键形成锯齿型链状超分子亚结构,这些链状亚结构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起来形成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超分子组装 酰胺氮桥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齿多吡啶钴(Ⅲ)、钌(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2-876,共5页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Ⅲ)[Co(PhTPY)(H2Bzimpy)]3+(A)和钌(Ⅱ)[Ru(PhTPY)·(Bzimpy)](B)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和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Ⅲ)[Co(PhTPY)(H2Bzimpy)]3+(A)和钌(Ⅱ)[Ru(PhTPY)·(Bzimpy)](B)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和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的.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A经波长310nm光辐射15min,配合物B经450nm光辐射4min,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齿多吡啶配体 钴() 钌(Ⅱ) 配合物 DNA 电子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光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荣桓 王建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0-203,共4页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痕量钴(I)对重铬酸钾氧化偶氮胂II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5.62kJ·mol-1.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钴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线性范围为0~350ng·mL-...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痕量钴(I)对重铬酸钾氧化偶氮胂II褪色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5.62kJ·mol-1.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钴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线性范围为0~350ng·mL-1,检出限为2.0ng·mL-1(Co).除Fe(I)外,其余常见共存离子基本不影响钴的测定.本法重现性较好,用于测定人发、茶叶、土壤和废水中钴的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胂 褪色 催化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Ⅲ)—邻菲绕啉混配型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保辉 曾添贤 计亮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6-351,共6页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Co(phen)mXp]Y1·nH2O型配合物,(m=1,2;p=1,2;1=1-3;n=0-4;phen=邻菲绕啉;X=Cl-,H2O,酒石酸(tart),甘氨酸(gly),α-皮可林酸(p...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Co(phen)mXp]Y1·nH2O型配合物,(m=1,2;p=1,2;1=1-3;n=0-4;phen=邻菲绕啉;X=Cl-,H2O,酒石酸(tart),甘氨酸(gly),α-皮可林酸(pic).DL-两氨酸(ala),L-亮氨酸(leu),L-脯氨酸(pro);Y=Cl-,]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定,计算它们的10Dq和B值.X-ray单晶衍射实验证明:[Co(Phen)2(H2O)2](NO3)3·2H2O,[Co(Phen)2(gly)]Cl2·4H2O均为顺式结构.[Co(Phen)(ala)2]Cl·3H2O,[Co(Phen)(pro)2]ClO4·4/3H2O均为trans(N)结构.在[Co(phen)2X2](n+)型配合物中,X反位的键长均长于顺位键长,其反位效应的顺序为:Cl->羧基,NH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杂菲 络合物 合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亚硝基乙酰丙酮及其Schiff碱混配体Co(Ⅲ)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云龙 刘世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42-846,共5页
合成了 2个异亚硝基乙酰丙酮及其 Schiff碱异亚硝基乙酰丙酮 -N-芳基亚胺的 Co( )混配体配合物 ,Co Cl(p-Cl C6 H4 -IAI) (IAA) (IAI=异丙硝基乙酰丙酮亚胺 ) ) (p-Cl C6 H4 NH2 ) (1 )和 Co Cl(o-Br C6 H4 -IAI)(IAA) (o-Br C6 H4 NH2 ... 合成了 2个异亚硝基乙酰丙酮及其 Schiff碱异亚硝基乙酰丙酮 -N-芳基亚胺的 Co( )混配体配合物 ,Co Cl(p-Cl C6 H4 -IAI) (IAA) (IAI=异丙硝基乙酰丙酮亚胺 ) ) (p-Cl C6 H4 NH2 ) (1 )和 Co Cl(o-Br C6 H4 -IAI)(IAA) (o-Br C6 H4 NH2 ) (2 ) ,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 1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 2 1 /n,晶胞参数 :a=1 .61 1 1 (3 ) nm,b=1 .3 45 6(3 ) nm,c=2 .3 95 3 (5 ) nm,β=91 .42 (3 )°,Z=8,F (0 0 0 ) =2 40 0 ,μ=1 0 .1 0 cm- 1 ,R=0 .0 73 1。配合物 2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 P 1 ,晶胞参数 :a=0 .95 1 1 (2 ) nm ,b=0 .95 3 8(2 ) nm,c=1 .5 687(3 ) nm ,α=77.45 (3 )°,β=86.0 8(3 )°,γ=64.71 (3 )°,Z=2 ,F (0 0 0 ) =672 ,μ=40 .1 4cm- 1 ,R=0 .0 60 1。Schiff碱 aryl-IAI-配体的肟基 N原子和亚胺基 N原子 ,IAA-配体的羰基 O原子和肟基 N原子 ,以及胺基 N原子和 Cl-与 Co( )配位 ,Co( )具有畸变 Cl N4 O八面体配位构型。由于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 ,配合物 1晶体呈平行于 a轴的一维无限链状结构 ,链与链间最短距离为 0 .3 43 6(3 )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体 Co()配合物 异亚硝基乙酰丙酮 SCHIFF碱 晶体结构 钴() 谱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多羧酸钴(Ⅱ)-钕(Ⅲ)异核配合物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丽华 金一 梁福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用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CH3OH)2/3.10/3H2O(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63 6(2)nm,b=1.044 9(2)nm,c=1.339 3(2)nm,α=107.04°,β=98.25(2)°,γ=103.98°,V=1.217... 用扩散法合成了配合物[NdCo(NTA)2(H2O)11/3(CH3OH)1/3]·(CH3OH)2/3.10/3H2O(1),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63 6(2)nm,b=1.044 9(2)nm,c=1.339 3(2)nm,α=107.04°,β=98.25(2)°,γ=103.98°,V=1.217 2(4)nm3,Z=2,配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Nd2Co3(EDTA)3(H2O)11·12H2O](2)用水热法获得,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晶胞参数为a=1.592 5(3)nm,b=1.465 5(2)nm,c=1.474 1(2)nm,β=116.407(2)°,V=3.081 3(8)nm3,Z=2。每个Nd3+通过羧基桥联3个Co2+,而每个Co2+与两个相邻Nd3+连接构成12员环从而形成二维杂金属层,相邻层之间通过水的氢键作用连接形成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Ⅱ) 钕() 异核配合物 氨三乙酸 乙二胺四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氯酸·三-2,2′-联吡啶合钴(Ⅲ)为介体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
17
作者 莫昌琍 柴雅琴 +2 位作者 袁若 赵勤 李群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GOD)的载体 ,将GOD附在铂丝电极上并采用高氯酸·三_2,2′_联吡啶合钴(Ⅲ)[Co(bpy)3(ClO4)3]作为电子媒介体制得了电流型葡萄糖酶电极。讨论了溶解性媒介体Co(bpy)3(ClO4)3 的浓度、溶液的 pH...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 (GOD)的载体 ,将GOD附在铂丝电极上并采用高氯酸·三_2,2′_联吡啶合钴(Ⅲ)[Co(bpy)3(ClO4)3]作为电子媒介体制得了电流型葡萄糖酶电极。讨论了溶解性媒介体Co(bpy)3(ClO4)3 的浓度、溶液的 pH值和温度对该电极电流响应的影响。该介体型葡萄糖传感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对葡萄糖表现出良好的响应特性 ,如响应快、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传感器线性范围为6.0×10 -6~1.1×10 -4mol/L ,检出限为3.0×10 -6mol/L。将该电极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测定 ,其结果与传统方法测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酶 高氯酸·三-2 2′-联吡啶合钴()[Co(bpy)3(ClO4)3]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钴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治忠 周之荣 张丽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基于0.02mol/L HCl介质中,痕量钴(Ⅱ)对重铬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钴(Ⅱ)的动力学光度法。钴(Ⅱ)质量在0~4.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076μg/L,在25mL溶液中,测定0.1μg钴(Ⅱ)... 基于0.02mol/L HCl介质中,痕量钴(Ⅱ)对重铬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钴(Ⅱ)的动力学光度法。钴(Ⅱ)质量在0~4.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076μg/L,在25mL溶液中,测定0.1μg钴(Ⅱ)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n=11)。讨论了酸度、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0.73kJ/mol。此法可用于井水、蜂蜜和维生素B12中钴(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8%-5.7%,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6%~1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氧化偶氮 痕量钴 相对标准偏差 钴(Ⅱ) 重铬酸钾氧化 动力学光度法 维生素B12 方法检出限 反应物浓度 动力学参数 表观活化能 催化作用 褪色反应 偶氮胂 比尔定律 反应时间 干扰离子 最佳条件 催化反应 标准加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胺基硫代甲酸钴(Ⅲ)的制备与结构
19
作者 张少文 杨瑞娜 +1 位作者 邢利平 金斗满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4,共3页
The title compound,{Co[(C 2H 5) 2NCS 2] 3},has been prepared and its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with crystallographic data as follows:C 15 H 30 N 3S 6Co,Mr=503.7,monoclinic,space group C 2/c,a=14.105... The title compound,{Co[(C 2H 5) 2NCS 2] 3},has been prepared and its structure is determined by X ray diffraction with crystallographic data as follows:C 15 H 30 N 3S 6Co,Mr=503.7,monoclinic,space group C 2/c,a=14.105(2),b=10.299(3),c=17.059(3)?,β=110.15(1)°,V=2326.5? 3,Z=4,D c=1.466g/cm 3,μ=7.77cm -1 ,F(000)=1056,R=0.033,R W=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胺基硫代甲酸钴() 制备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二维超分子化合物[Co~Ⅲ(aea)(2,2'-bipy)]Cl·H_2O的水热合成及结构表征(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凤桐 段莉梅 +3 位作者 徐吉庆 刘亚冰 张潇 卢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A new compound [CoⅢ(aea)(2,2′-bipy)]Cl·H2O (aea=N-(2-aminoethyl)asp artate, 2,2′-bipy=2,2′-bipyridine)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 ally characterized, which contains a new quadridentate ligand... A new compound [CoⅢ(aea)(2,2′-bipy)]Cl·H2O (aea=N-(2-aminoethyl)asp artate, 2,2′-bipy=2,2′-bipyridine)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 ally characterized, which contains a new quadridentate ligand (aea) came from ma lic acid and ethylenediamine via in-situ reaction. The asymmetric molecules are interconnected through N-H...O hydrogen bond to form helical chains that are fur ther hold together into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 via the N-H...Cl hydrogen bond . The formation of aea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substitution of hydroxyl group i n malate by ethylenediamino group, which presents a type of new in-situ ligand r eaction. CCDC: 22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合物 结构表征 水热合成 二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