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时变Copula-CoVaR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培辉 尹成远 袁薇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4,共11页
本文基于扩展的时变Copula-CoVaR方法,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并使用前瞻CoVaR模型分析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保险业内部、保险业与其他金融子行业间具有显著的双向... 本文基于扩展的时变Copula-CoVaR方法,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并使用前瞻CoVaR模型分析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保险业内部、保险业与其他金融子行业间具有显著的双向系统性风险溢出,且风险溢出呈现非对称性特征;保险业与证券业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明显高于与其他金融子行业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银行业并不是金融业中对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大的子行业;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和2014年底至样本期结束,我国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在险价值、净资产收益率对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溢出有正向影响,而财务杠杆、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规模有负向影响;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溢出呈现出一定的顺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市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压力测试 covar模型 时变Copula-covar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V与CoVaR模型的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志坚 张欣怡 左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依据2015—2017年中证公司债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数据,运用GC-t-MSV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条件在险价值(CoVaR)模型度量两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不对称的... 依据2015—2017年中证公司债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数据,运用GC-t-MSV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条件在险价值(CoVaR)模型度量两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不对称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公司债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鉴此,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应增强对公司债市场的关注,根据公司债市场的风险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其风险信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溢出 公司债市场 股票市场 GC-t-MSV模型 co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双向溢出效应及其CoVaR模型估计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在信息化金融社会,风险的衡量与预警成为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商业银行为实证,通过在险价值CoVaR模型,利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双向溢出效应进行模型估算。研究显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明显... 在信息化金融社会,风险的衡量与预警成为金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商业银行为实证,通过在险价值CoVaR模型,利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双向溢出效应进行模型估算。研究显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明显的正向双向溢出效应。资产规模对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一些规模较小但经营灵活的商业银行由于区域特色较为明显,也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双向溢出效应 covar模型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研究基于Copula-CoVaR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潘凌遥 蒋晓泉 费紫微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CoVaR风险度量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旨在将风险溢出与资本计提挂钩。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算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考虑到额外的资本对溢出风险吸收作用,在控制每一家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 在CoVaR风险度量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计提机制,旨在将风险溢出与资本计提挂钩。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算商业银行对银行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考虑到额外的资本对溢出风险吸收作用,在控制每一家银行对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一致的基础上确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进而确定对应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的计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covar模型 风险溢出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CoVaR模型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欧阳资生 莫廷程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3,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估计广义CoVaR模型,即将CoVaR模型的条件由q分位点下的收益率等于VaR推广至最多等于VaR。在此基础上分别度量了上市商业银行对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和上市商业银行对其他上... 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估计广义CoVaR模型,即将CoVaR模型的条件由q分位点下的收益率等于VaR推广至最多等于VaR。在此基础上分别度量了上市商业银行对整个金融市场体系和上市商业银行对其他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普遍高于地方性商业银行,而各个上市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广义covar模型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VaR方法对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实证研究——GARCH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子平 李金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6,45,共7页
本文基于CoVaR方法,选取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序列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分位数回归Co Va R模型和GARCH-Co Va R模型,结合巴塞尔协议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中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CoVaR方法,选取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票日收益率序列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分位数回归Co Va R模型和GARCH-Co Va R模型,结合巴塞尔协议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中各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通过拟合度的优劣选取最佳模型进行实证,从而得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股份制或城市商业银行(如宁波银行、中信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也在增高,另外根据实证结果对分位数回归Co Va R模型和GARCH-Co Va R模型的优缺点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思路,并为我国银行业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CH-covar模型 分位数回归covar模型 系统重要性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与股市相关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基于静态与动态CoVaR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尹海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基于2005~2016年间2579个日度交易数据,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CoVaR方法测度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股市中的地产、贸易以及券商行业价格指数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在任何风险水平下,汇率对股市相关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效应... 基于2005~2016年间2579个日度交易数据,分别运用静态和动态CoVaR方法测度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股市中的地产、贸易以及券商行业价格指数相互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在任何风险水平下,汇率对股市相关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在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要尤其注意股市相关行业的风险预警;风险水平加剧时,变量之间的风险总溢出呈现增强趋势,但边际外溢效应具有差异性,应着重防控汇率对地产、券商行业的边际风险溢出效应;汇率对股市相关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与汇率制度改革进程有明显关联性,而股市相关行业对汇率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则主要依赖于股市的繁荣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汇率市场与股票市场中相关行业的风险联动性机理,为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风险溢出效应 动态covar模型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巍 刘俊奇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0,共5页
本文以上市的商业银行和代表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o Va R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考虑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将明显增... 本文以上市的商业银行和代表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o Va R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考虑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将明显增大,而且各影子银行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强度尤为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较小。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正向的贡献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负向的贡献性,不良贷款率却与商业银行破产风险成正相关,而且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 covar模型 风险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观审慎的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评价与监管 被引量:3
9
作者 马理 葛斌 《金融监管研究》 2014年第9期12-25,共14页
宏观审慎导向的金融监管是理论界和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对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监管部门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并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本... 宏观审慎导向的金融监管是理论界和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对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监管部门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依据,从而有效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爆发并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本文在Adrian与Brunnermeier(2008)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基于Copula函数和GARCH分布的动态CoVaR模型,推导出了一种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风险监管指标,并采用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对各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以及监管强度进行排序。研究结论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对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溢出影响非常大,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具有动态的特征,并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监管当局在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时,应该综合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水平和它的系统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审慎 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 COPULA函数 co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婉瑞 姚俭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5-383,共9页
基于2013—2019年国内14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指数的日股票收盘价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商行自身风险最大,且互联... 基于2013—2019年国内14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指数的日股票收盘价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商行自身风险最大,且互联网金融风险与城商行差别不大,国有银行风险最小;第二,互联网金融与各类型商业银行之间均存在双向不对称的正向风险溢出,且各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更强;第三,通过比较分析三类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风险溢出值发现,互联网金融与城商行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最强;第四,银行规模大小不是决定风险溢出强度的主要标准,互联网金融与城商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分位数回归 covar模型 双向风险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慧 吴康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101,共9页
选取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股票日度收益率数据,构建ARMA-GARCH-CoVaR模型,测度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贡献程度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强度。实证结果表明:每家商业银行都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商业银行... 选取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股票日度收益率数据,构建ARMA-GARCH-CoVaR模型,测度各家上市商业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贡献程度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强度。实证结果表明:每家商业银行都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程度与其自身风险水平的相关性较弱。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自身风险水平较低,但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最大;不同商业银行之间也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对其关联银行的风险溢出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外,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溢出具有重要影响,应将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纳入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监测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系统性风险 风险溢出效应 covar模型 系统重要性 宏观审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台地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世暐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8年第3期51-58,共8页
基于CoVaR模型,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港台地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以下简称REITs)市场的个股对系统、个股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台湾地区REITs个股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解释。研究... 基于CoVaR模型,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测度港台地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以下简称REITs)市场的个股对系统、个股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台湾地区REITs个股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港台地区REITs市场中,个体风险值的大小与其对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的大小并没有正向相关关系;个股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因个体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对台湾地区REITs个股之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解释结果表明:风险接收方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对REITs个股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大小有一定的解释作用。监管部门应关注REITs个股对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而不是个股自身的风险值;同时,对于资产规模大、盈利能力弱的REITs个股要重点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香港 台湾地区 风险溢出效应 co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13
作者 孙蕾 朱宇玙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302,共18页
本文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分析股票市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首先用Granger因果模型验证股票市场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再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条件在险价值模型)量化股市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研究发现,国有银行自身的风险水... 本文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分析股票市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首先用Granger因果模型验证股票市场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再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条件在险价值模型)量化股市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研究发现,国有银行自身的风险水平虽然相对最小,但是股票市场对其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股票市场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居中,而股份制银行受到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整体较小.另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对股票市场的敏感度依次增强.论文最后为削弱股市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降低商业银行受到来自外部的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票市场 风险溢出效应 co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及传染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资生 陈世丽 杨希特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51,共17页
首先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影响,接着综合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及其所导致的收益率的非对称性构建单指标非对称CoVaR模型,最后借助LASSO惩罚函数与局部估计法进行求解,以此构建有... 首先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影响,接着综合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及其所导致的收益率的非对称性构建单指标非对称CoVaR模型,最后借助LASSO惩罚函数与局部估计法进行求解,以此构建有向网络分析金融机构间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会使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短暂上升;(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增加证券类金融机构间的风险传染并且存在滞后效应;(3)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传染性较强,并且证券类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指标非对称covar模型 LASSO惩罚函数 有向网络 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