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型配电网最小环集获取耗时,以及现有优化算法难以在短时间内生成高质量故障重构方案等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配电网故障重构的编码改进及其应用算法。首先,基于Tarjan算法检测并剔除故障导致的孤岛区域,并根据最小环与反向边关联特性...针对大型配电网最小环集获取耗时,以及现有优化算法难以在短时间内生成高质量故障重构方案等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配电网故障重构的编码改进及其应用算法。首先,基于Tarjan算法检测并剔除故障导致的孤岛区域,并根据最小环与反向边关联特性在最大双连通分量子图上利用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找到最小环集。其次,以最小环作为编码,针对环消除过程中不可行解的产生原因进行编码优化。然后,结合故障重构问题,利用抽样、图论和交叉方式对河马优化算法的3个关键搜索过程进行改进。最后,基于真实的751节点大型配电网算例,展开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取最小环集的时间仅为现有方法的3.45%,并且在5 s内生成的故障重构策略,在网损、开关次数和电压偏差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展开更多
针对风光荷时变的配电网动态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Kmeans++融合PAM(Kmeans++-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聚类方法,按时间顺序划分日等值负荷曲线。以综合成本、电压偏移和负荷均衡度为优化目标构建配电网多目标动态重构模型。提出了一...针对风光荷时变的配电网动态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Kmeans++融合PAM(Kmeans++-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聚类方法,按时间顺序划分日等值负荷曲线。以综合成本、电压偏移和负荷均衡度为优化目标构建配电网多目标动态重构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星鸦优化算法(improved Nutcrac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INOA)提升模型求解效率,利用Tent映射+准反射学习提供优质初始种群,引入动态适应度-距离平衡选择方法和切线飞行策略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加入柯西-高斯变异扰动克服局部最优。基于IEEE33节点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负荷最优划分并对重构模型进行高效求解。展开更多
为有效解决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 Sa MP)算法对稀疏度K值的依赖问题,提高重构精度,提出了一种根据峰值信噪比增减变化趋势来确定最佳迭代次数的Co Sa MP改进算法。先将PSNR算式进行数学推导演变,...为有效解决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 Sa MP)算法对稀疏度K值的依赖问题,提高重构精度,提出了一种根据峰值信噪比增减变化趋势来确定最佳迭代次数的Co Sa MP改进算法。先将PSNR算式进行数学推导演变,将算式中未知的原始信号巧妙转换为已知信号,并证明了此转换式与PSNR算式有相同增减性,在迭代过程中基于此转换式可根据各列稀疏度的不同,自适应地确定不同列的最佳迭代次数,从而保证更高的重构精度。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改进的Co Sa MP算法比原有算法有更理想的重构效果,与其他重构算法相比有更高的重构成功率,并且更具高效性和实用性。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大型配电网最小环集获取耗时,以及现有优化算法难以在短时间内生成高质量故障重构方案等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配电网故障重构的编码改进及其应用算法。首先,基于Tarjan算法检测并剔除故障导致的孤岛区域,并根据最小环与反向边关联特性在最大双连通分量子图上利用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找到最小环集。其次,以最小环作为编码,针对环消除过程中不可行解的产生原因进行编码优化。然后,结合故障重构问题,利用抽样、图论和交叉方式对河马优化算法的3个关键搜索过程进行改进。最后,基于真实的751节点大型配电网算例,展开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取最小环集的时间仅为现有方法的3.45%,并且在5 s内生成的故障重构策略,在网损、开关次数和电压偏差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
文摘为有效解决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mpressive sampling matching pursuit,Co Sa MP)算法对稀疏度K值的依赖问题,提高重构精度,提出了一种根据峰值信噪比增减变化趋势来确定最佳迭代次数的Co Sa MP改进算法。先将PSNR算式进行数学推导演变,将算式中未知的原始信号巧妙转换为已知信号,并证明了此转换式与PSNR算式有相同增减性,在迭代过程中基于此转换式可根据各列稀疏度的不同,自适应地确定不同列的最佳迭代次数,从而保证更高的重构精度。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改进的Co Sa MP算法比原有算法有更理想的重构效果,与其他重构算法相比有更高的重构成功率,并且更具高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