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冲击断口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杰 王丽 +2 位作者 李志 张景海 颜鸣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固溶及回火温度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23Co14Ni12Cr3Mo的Charpy 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AKV和硬度HRC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冲击断口形貌,用透射电镜对未溶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850~930℃范围内固溶... 研究了不同固溶及回火温度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23Co14Ni12Cr3Mo的Charpy V型缺口试样冲击功AKV和硬度HRC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处理状态下的冲击断口形貌,用透射电镜对未溶碳化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850~930℃范围内固溶,随温度的提高,冲击功升高,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454~510℃范围内回火,随温度的提高,冲击功也增加,硬度降低。断口形貌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用钢冲击断口形貌均呈韧窝状,为韧性穿晶断裂,随固溶温度升高韧窝变大变深。韧窝中发现M23C6型碳化物颗粒,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提高固溶温度对改善试验用材料综合性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co-ni超高强度钢 冲击断口 扫描电镜分析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i超高强度钢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钟平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4-16,共3页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Co-Ni超高强度钢AerMet10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430℃回火,板条边界存在的粗大渗碳体使钢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出现最低值。455℃回火导致硬化峰,主要是位错上有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共格区所致。482℃回火,片状渗碳...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Co-Ni超高强度钢AerMet10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430℃回火,板条边界存在的粗大渗碳体使钢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出现最低值。455℃回火导致硬化峰,主要是位错上有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共格区所致。482℃回火,片状渗碳体减少及板条边界形成的薄膜状的逆转奥氏体,钢的韧性迅速增加。高温回火,M_2C粗化并失去与基体的共格关系,钢强度下降。采用大型真空炉试制的大规格AerMet100棒材,各项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主要力学性能σ_b为2000MPa,K_(IC)为110MPa 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超高强度钢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杂物体积分数和平均间距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断裂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峰 李杰 +3 位作者 李志 王俊丽 古立新 王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微孔聚集延性断裂模式的高Co-Ni超高强度钢的断裂韧度受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特征控制。影响断裂韧度的夹杂物特征包括夹杂物性质、大小、体积分数、平均间距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在固定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 微孔聚集延性断裂模式的高Co-Ni超高强度钢的断裂韧度受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特征控制。影响断裂韧度的夹杂物特征包括夹杂物性质、大小、体积分数、平均间距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在固定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夹杂物体积分数f、夹杂物平均间距X0对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Ic的影响,得出高Co-Ni超高强度钢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与夹杂物体积分数f-1/3和平均间距X0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减小夹杂物体积分数、增大夹杂物平均间距有利于高Co-Ni超高强度钢断裂韧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o—Ni超高强度 夹杂物体积分数厂 夹杂物平均间距X0 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IC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40Cr3Mn3Ni3Si2Mo超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孙优 陈雄 +3 位作者 胡家锋 赵卓 王立军 刘春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213,共9页
本研究设计制备一种中碳合金钢40Cr3Mn3Ni3Si2Mo,通过对实验钢热轧态直接回火、冷处理后回火及淬火态冷处理后回火试样进行组织表征和性能测试,探索组织演变规律,建立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并分析强韧化机理,为高强塑性淬火-配分(Q&P... 本研究设计制备一种中碳合金钢40Cr3Mn3Ni3Si2Mo,通过对实验钢热轧态直接回火、冷处理后回火及淬火态冷处理后回火试样进行组织表征和性能测试,探索组织演变规律,建立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并分析强韧化机理,为高强塑性淬火-配分(Q&P)型超高强度钢的成分设计与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实验钢热轧态回火可以获得回火马氏体+富碳奥氏体的复相组织,但由于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钢的强度未达到超高强度钢的要求。将热轧态实验钢冷处理后低温回火,改善了组成相的比例和分布状态,使强塑性明显提高。实验钢进行紧密衔接的油淬、深冷及回火处理可以降低奥氏体稳定化的不利影响,获得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此时钢的屈服强度为1506 MPa,抗拉强度为1895 MPa,伸长率为16.7%。同时提出一种提高1800~1900 MPa级超高强度钢强塑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成分和工艺优化控制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在马氏体组织中保留20%左右的残余奥氏体,利用回火辅助配分处理提高其稳定性,此时钢的屈服强度小幅下降,降至1400~1600 MPa,但伸长率可以达到1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强塑性 残余奥氏体 淬火-配分 回火辅助配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GPa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组织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如明 崔永恩 +3 位作者 吴冰 李岩 王春旭 厉勇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航空航天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对动力轴材料的强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开发3 GPa级的马氏体时效钢,设计一种高Co、Ni、Mo的马氏体时效钢,其成分为14Ni-15Co-9Mo-0.86Ti-0.35Al-Fe。通过锻比大于10的高温大塑性变形尽可能... 航空航天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对动力轴材料的强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开发3 GPa级的马氏体时效钢,设计一种高Co、Ni、Mo的马氏体时效钢,其成分为14Ni-15Co-9Mo-0.86Ti-0.35Al-Fe。通过锻比大于10的高温大塑性变形尽可能细化晶粒,并结合预拉伸变形及深冷+时效的热处理工艺调控,实验钢抗拉强度达到3.076 GPa,断后伸长率5.5%,表现出了优异的强塑性。通过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表征,发现其基体组织为高位错密度的板条马氏体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0.47μm。透射电镜及3DAP结果表明,基体中分布着大量的Ni3(Mo,Ti),析出相平均直径为6~7 nm。析出强化、细晶强化及位错强化是其主要的强化机制,保证了合金超过3 GPa的超高强度,同时极细的亚微米级晶粒保证了材料良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 3 GPa级超高强度 析出相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600超高强钢力学性能研究与Johnson-Cook本构参数拟合
6
作者 王鑫博 姚文进 +3 位作者 岳东旭 朱炜 张庆 杜江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8,共9页
DT600超高强度合金钢作为一种新研发的钢材,由于其具备超高强度及高韧性等特点,可应用于动能侵彻弹体。为了研究DT600超高强度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及高温压缩试验,得到了DT600钢的动、静态力学性能... DT600超高强度合金钢作为一种新研发的钢材,由于其具备超高强度及高韧性等特点,可应用于动能侵彻弹体。为了研究DT600超高强度钢的动态力学性能,开展了准静态压缩试验、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及高温压缩试验,得到了DT600钢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DT600钢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试验,获得了弹体侵彻深度和磨蚀情况,并结合数值模拟对拟合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T600钢的准静态屈服强度达到了1943 MPa,动态压缩条件下,具有较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应变硬化和温度软化效应,从室温到400℃,屈服强度下降20.54%;拟合的DT600钢本构参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弹体侵彻深度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偏差仅3.04%。研究成果可为DT600超高强钢的工程化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弹体 超高强度 Johnson-Cook本构模型 力学性能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热处理对超高强度钢扩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琦 徐晨阳 +4 位作者 侯泽然 刘亿 仇俊鹏 韩非 闵峻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5-230,共6页
针对DP1180和MS1500两种超高强度钢,采用不同激光工艺参数对拉伸试样进行了激光热处理,通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单向拉伸实验和显微硬度测试获得激光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并确定了最优激光热处理工艺参数。基于该参数对扩孔试... 针对DP1180和MS1500两种超高强度钢,采用不同激光工艺参数对拉伸试样进行了激光热处理,通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的单向拉伸实验和显微硬度测试获得激光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并确定了最优激光热处理工艺参数。基于该参数对扩孔试样进行了激光热处理和扩孔实验,研究了激光热处理对两种超高强度钢扩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热处理后两种超高强度钢的扩孔性能均显著提升。DP1180在激光功率700 W、扫描速度5 mm·s^(-1)热处理后的扩孔率较基材增加约25.4%。MS1500在激光功率625 W、扫描速度5 mm·s^(-1)热处理后的扩孔率较基材增加约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处理 超高强度 扩孔 局部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度钢的表面脱碳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成 肖细军 曾德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4,128,共6页
300M超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系统中各种重要承力锻件的制造。在热加工生产流程中,长时间高温加热和热处理,材料不可避免会发生脱碳现象,脱碳会显著恶化钢质锻件表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是飞机起落架零... 300M超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系统中各种重要承力锻件的制造。在热加工生产流程中,长时间高温加热和热处理,材料不可避免会发生脱碳现象,脱碳会显著恶化钢质锻件表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是飞机起落架零件上不允许出现的一种材料缺陷。通过箱式电阻炉等温加热实验,利用金相法,研究了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和热处理工艺等工艺参数对300M超高强度钢脱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1160℃时,在0.5~2 h保温时间范围内,300M超高强度钢的脱碳层深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是脱碳层深度增长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变缓;当保温时间为2 h时,在800~1200℃加热温度范围内,脱碳层深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1100℃时脱碳层深度最大;不同热处理工艺下,不做热处理时300M超高强度钢的表面脱碳深度最小,而加热温度最高的正回火+淬回火热处理工艺的脱碳层深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超高强度 脱碳 加热时间 加热温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98超高强钢的焊接工艺研究
9
作者 胡传扬 何君华 曾晓辉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针对转载驳项目中1100 MPa级AQ98超高强钢焊接工艺难题,在基于该船总纵强度计算条件下与焊接材料进行低强度匹配的可行性进行工艺性试验研究。选择GFR-81K2二氧焊丝与OE-SD3/OP121TT埋弧焊丝/焊剂为主要焊接材料,通过试验分析确定AQ98... 针对转载驳项目中1100 MPa级AQ98超高强钢焊接工艺难题,在基于该船总纵强度计算条件下与焊接材料进行低强度匹配的可行性进行工艺性试验研究。选择GFR-81K2二氧焊丝与OE-SD3/OP121TT埋弧焊丝/焊剂为主要焊接材料,通过试验分析确定AQ98超高强钢在坡口加工、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要求、焊前预热及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同时对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通过工艺试验,验证该钢材的可焊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强度级别的钢材焊接采用焊接材料与母材低强度匹配的工艺能够确保良好的焊缝性能和满足ABS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98超高 焊接性 强度匹配 焊前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同质化激光熔覆修复工艺研究
10
作者 姜波 孙福臻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8-44,共7页
为修复强化表面磨损失效的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淬火态H13钢表面熔覆同质化Fe基合金粉末。通过调整激光功率和送粉量,制备出致密度高、无明显冶金缺陷的同质化激光熔覆合金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万能试验机分别对熔覆... 为修复强化表面磨损失效的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淬火态H13钢表面熔覆同质化Fe基合金粉末。通过调整激光功率和送粉量,制备出致密度高、无明显冶金缺陷的同质化激光熔覆合金层。通过光学显微镜和万能试验机分别对熔覆层的截面组织和熔覆层的抗剪切强度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通过硬度测试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分别测试了熔覆层的硬度和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1600 W、送粉量为13.8 g/min、搭接率为50%和扫描速度为10 mm/s时,在H13表面制备出无裂纹、无气孔等冶金缺陷的激光熔覆层,熔覆试样密度为7.58 g/cm^(3),致密性最好。激光熔覆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其显微组织以柱状晶和等轴晶为主。激光熔覆层的抗剪强度大于710 MPa,优于H13基体与熔覆层界面的抗剪强度。激光熔覆层的硬度(56~58 HRC)高于H13基体的硬度。不同温度下,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均优于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基体的磨损量逐渐增大,而熔覆层的磨损量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超高 热冲压模具 激光熔覆 剪切强度 耐磨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孔参数对AF1410超高强度钢切屑微观形貌的影响
11
作者 何世琦 宋万万 +2 位作者 郑英晓 王奔 张秀云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4,共4页
通过对AF1410钢扩孔加工试验探究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切屑微观形貌的影响,为改善切屑形貌提升AF1410超高强度钢的扩孔质量提供依据。对有典型形貌特征切屑的自由表面、后表面和上表面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切屑自由表面均为锯齿状片层结... 通过对AF1410钢扩孔加工试验探究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切屑微观形貌的影响,为改善切屑形貌提升AF1410超高强度钢的扩孔质量提供依据。对有典型形貌特征切屑的自由表面、后表面和上表面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切屑自由表面均为锯齿状片层结构且锯齿片层的宽度随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切屑后表面整体较光滑,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后表面光滑程度增加,利于提升已加工表面质量,且在主轴转速为800r/min时,顶部出现撕裂锯齿状毛边,同时进给速度对后表面影响较小。切屑上表面均呈周期锯齿状,切屑厚度随主轴转速增加而减小,锯齿高度随着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1410超高强度 扩孔参数 切屑微观形貌 自由表面 后表面 上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铣削AerMet100超高强度钢薄壁件变形与表面粗糙度研究
12
作者 孔宪俊 王振财 +2 位作者 锁聪 刘明刚 彭效海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采用激光参数优化实验对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的激光辅助铣削进行激光参数优化,并进行激光辅助铣削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的温度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适合AerMet100超高强度钢加工温度场及各铣削参数对薄壁工件变形、表面粗糙度的影... 采用激光参数优化实验对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的激光辅助铣削进行激光参数优化,并进行激光辅助铣削AerMet100超高强度钢的温度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适合AerMet100超高强度钢加工温度场及各铣削参数对薄壁工件变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得到影响工件变形和表面粗糙度的铣削参量排序。从工件变形量和表面粗糙度两个方向进行参数优化,为激光辅助铣削Aermet100超高强度钢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激光辅助铣削 薄壁工件 变形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强韧化机理,创新超高强度高韧性不锈钢 被引量:25
13
作者 赵振业 李春志 +2 位作者 李志 刘天琦 马新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202-206,共5页
评述了超高强度钢和高强度不锈钢的基本理论、成分设计、超纯净熔炼和工程应用技术发展状况、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地位、发展目标、强韧化机理和成分探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和电子选... 评述了超高强度钢和高强度不锈钢的基本理论、成分设计、超纯净熔炼和工程应用技术发展状况、在航空、航天及其他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地位、发展目标、强韧化机理和成分探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和电子选区衍射等方法,揭示了超细马氏体板条、超细共格沉淀强化相Laves相、M2C及逆转变奥氏体等强 韧化机理。用VIM+VAR双真空超纯洁熔炼、超均匀加工及控制相变热处理等技术,获得2种低碳超高强度高韧性不锈钢,其力学性能分别达到抗拉强度1915MPa和1862MPa,断裂韧度119MPa·m1/2和120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不锈 强韧化机理 成分设计 超纯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起落架用超高强度钢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8
14
作者 赵博 许广兴 +1 位作者 贺飞 杨旭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结合飞机起落架设计思想和需求,介绍国内外飞机起落架用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总结起落架用钢的应用特点和思路,对比国内外飞机起落架用钢的差距。目前飞机起落架用钢已经形成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和高合金超高强度钢并用的材料体系,建立了... 结合飞机起落架设计思想和需求,介绍国内外飞机起落架用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总结起落架用钢的应用特点和思路,对比国内外飞机起落架用钢的差距。目前飞机起落架用钢已经形成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和高合金超高强度钢并用的材料体系,建立了完整的抗疲劳制造技术体系。我国起落架用超高强度钢的研制和应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分析讨论了飞机起落架用超高强度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起落架 超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5
作者 范长刚 董瀚 +4 位作者 雍岐龙 翁宇庆 王毛球 时捷 惠卫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共4页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因强度高、热加工工艺性好及生产成本低而广受重视。但其韧性较低,成了制约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关键因素。简要阐述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重点分析了合金元素、冶炼方法及热处理工艺对其强韧性的影响,...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因强度高、热加工工艺性好及生产成本低而广受重视。但其韧性较低,成了制约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关键因素。简要阐述了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重点分析了合金元素、冶炼方法及热处理工艺对其强韧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其韧性的方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低合金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比和腐蚀环境对超高强度钢AerMet100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松梅 吴凌飞 +2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文陈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0,共7页
采用载荷控制与应力强度因子控制两种方法研究超高强度钢AerMet100在不同裂纹扩展速率区域受到应力比和腐蚀环境影响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1×10-5mm/cycle... 采用载荷控制与应力强度因子控制两种方法研究超高强度钢AerMet100在不同裂纹扩展速率区域受到应力比和腐蚀环境影响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1×10-5mm/cycle时,当应力比R≤0.5,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ΔK th随着应力比R增加而减小,当应力比R≥0.5,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变化趋于平缓;在da/dN≥1×10-5mm/cycle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出现不受应力比影响的收敛现象。在da/dN≥1×10-5mm/cycle时,腐蚀环境会加速疲劳裂纹扩展;在裂纹扩展速率da/dN≤1×10-5mm/cycle时,由于氧化致裂纹尖端闭合效应,腐蚀环境导致裂纹扩展变慢,并使裂纹扩展门槛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应力比 腐蚀疲劳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裂纹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0MPa级超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20
17
作者 范长刚 董瀚 +5 位作者 时捷 刘燕林 雍岐龙 惠卫军 王毛球 翁宇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5,共5页
研究了两种不同硅含量超高强度低合金钢在不同热处理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硅对2200MPa级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ε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碳的质量分数为0.5%能使钢的强度达... 研究了两种不同硅含量超高强度低合金钢在不同热处理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硅对2200MPa级超高强度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得到板条马氏体、ε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碳的质量分数为0.5%能使钢的强度达到2200MPa。添加1.75%质量分数的硅使钢的强度提高约100MPa,其抗回火稳定性高,在270℃回火下其抗拉强度仍在2200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 超高强度 力学性能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铬-镍-钼钢的超高强度和超低屈强比现象 被引量:12
18
作者 范长刚 马鸣图 +2 位作者 翁宇庆 雍岐龙 李志刚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1,共4页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中碳铬-镍-钼系超高强度钢屈强比的影响,分析了超低屈强比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淬火后200℃回火条件下,屈强比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先下降,至950-1000℃淬火时仅约为0.45,尔后又升高;900℃淬火、165-180... 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中碳铬-镍-钼系超高强度钢屈强比的影响,分析了超低屈强比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淬火后200℃回火条件下,屈强比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先下降,至950-1000℃淬火时仅约为0.45,尔后又升高;900℃淬火、165-180℃回火后,其屈强比较低(约为0.45),而抗拉强度大于2 200 MPa。超低屈强比现象主要与残余奥氏体及其中的可动位错和淬回火后的残余应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屈强比 淬火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部带约束的超高强度钢材受压构件整体稳定受力性能 被引量:24
19
作者 施刚 班慧勇 +2 位作者 Bijlaard F. S. K. 石永久 王元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5,共9页
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460MPa)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钢结构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关于其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屈服强度超过690MPa的超高强度钢材。针对两种超高强度钢材S690和S960(名义屈服强度分别为690MPa和960MPa),进... 高强度钢材(屈服强度≥460MPa)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钢结构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关于其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屈服强度超过690MPa的超高强度钢材。针对两种超高强度钢材S690和S960(名义屈服强度分别为690MPa和960MPa),进行了端部带约束的受压构件整体稳定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共包括8个试件。基于试验结果,分析该类钢材构件的失稳破坏形态和屈曲承载力,利用经过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其整体稳定系数,并与欧洲规范和我国规范的柱子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强度钢材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的试验值要明显高于其所在的b类柱子曲线,甚至比欧洲规范的a0类柱子曲线和我国规范的a类柱子曲线还要高出很多。这说明超高强度钢材受压柱的屈曲强度较普通强度钢材的屈曲强度有明显提高。这些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成果为完善我国超高强度钢材的稳定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和前提条件,并有利于超高强度钢材在我国钢结构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超高强度 端部约束 整体稳定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发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杰 李志 颜鸣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超高强度钢是在普通合金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超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在现代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航空、航天部门也被广泛使用。本文介绍了超高强度钢,特别是高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现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高合金超高强度 强化机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