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PET合成
1
作者 王昊君 王培贤 +3 位作者 马军 魏忠 王公应 王自庆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41,49,共7页
针对聚酯合成工业中锑系催化剂毒性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行业难题,开发高效绿色的非锑催化剂替代锑系催化剂成为聚酯行业的研究热点。为缓解钛系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导致产物黄化问题,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种Al_(2)O_(3)-TiO_(... 针对聚酯合成工业中锑系催化剂毒性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行业难题,开发高效绿色的非锑催化剂替代锑系催化剂成为聚酯行业的研究热点。为缓解钛系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导致产物黄化问题,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一种Al_(2)O_(3)-TiO_(2)(AT)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酯化缩聚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采用X射线衍射仪、低温N2物理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Al/Ti物质的量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物相结构、织构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并与催化性能相关联,讨论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Al_(2)O_(3)的添加可以降低TiO_(2)的结晶度,增加AT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和孔结构,提高了活性位数量。当Al/Ti物质的量比为3.0,焙烧温度为600℃时,获得催化剂3AT-600的综合催化性能最好,在最优条件下合成PET的特性黏度为0.692 dL/g,端羧基值为17.2 mol/t,b值为3.5。通过与锑系催化剂合成的PET相比,3AT-600催化体系合成的PET在特性黏度、羧基值和色度方面与锑系催化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TiO_(2)复合氧化物 非锑催化剂 色相 酯化缩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MoO_(3)/g-C_(3)N_(4)催化剂氧化脱硫性能
2
作者 姜楠 李健宇 +3 位作者 张琨宣 谭智赫 蒋博龙 王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6,共7页
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活性,通过两步焙烧法制备MoO_(3)(w)/g-C_(3)N_(4)复合催化剂,以噻吩为模拟油,评价催化材料的脱硫性能,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单一MoO_(3)氧化物相... 为提高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活性,通过两步焙烧法制备MoO_(3)(w)/g-C_(3)N_(4)复合催化剂,以噻吩为模拟油,评价催化材料的脱硫性能,优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和萃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与单一MoO_(3)氧化物相比,MoO_(3)/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对难以脱除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脱硫效果;在催化剂用量0.06 g,氧硫物质的量比为10∶1、萃取剂用量1 mL、噻吩模拟油用量10 mL以及温度为70℃的反应条件下,在复合和负载的协同作用下,120 min后MoO_(3)(0.5)/g-C_(3)N_(4)复合催化剂对噻吩的脱硫率高达94.5%,远高于单一MoO_(3)催化剂的78.2%;MoO_(3)(0.5)/g-C_(3)N_(4)催化剂具备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经过5次重复性试验后,材料催化活性仅下降4.0%;具有高催化活性的MoO_(3)与高比表面积g-C_(3)N_(4)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在脱硫的过程中,噻吩被氧化为砜,并溶解在萃取剂或部分吸附在MoO_(3)(0.5)/g-C_(3)N_(4)表面而被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氧化物载体在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周文武 何欣欣 +4 位作者 唐小原 周安宁 陈治平 黄志豪 白业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1374,共14页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第二组元氧化物的引入克服了Al_(2)O_(3)载体酸类型单一及商用催化剂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过强等缺点,同时保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第二组元氧化物能够有效提升TiO_(2)载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积的同时调节了载体材料表面酸性等。究其原因在于第二组元的引入可显著改变Al_(2)O_(3)或TiO_(2)表面羟基环境,进而促进了活性金属前驱体在载体表面的锚定和分散,有利于更多NiMo(W)S活性相的形成,提升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氧化物 铝基氧化物 钛基氧化物 载体表面环境 加氢脱硫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1-X)Mn_XO_(2-a)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长春 於俊杰 +3 位作者 蒋政 陶炎鑫 郝郑平 何绪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系列Ce1-XMnXO2-a-T(X=0.0,0.1,0.2,0.3,0.5,0.7,0.9,1.0;T表示焙烧温度),T=500,650,800℃)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甲烷的催化燃烧。通过XRD、N2吸/脱附、TG-DSC、UV-Vis-DRS和TPR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组成催化剂的物理化...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系列Ce1-XMnXO2-a-T(X=0.0,0.1,0.2,0.3,0.5,0.7,0.9,1.0;T表示焙烧温度),T=500,650,800℃)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甲烷的催化燃烧。通过XRD、N2吸/脱附、TG-DSC、UV-Vis-DRS和TPR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组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结果表明,在500℃焙烧的情况下Mn进入CeO2晶格形成均相固溶体催化剂的最大取代值为0.7,而当Mn继续增加时则出现Mn2O3晶相偏析,同时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进入CeO2晶格的Mn最大取代值逐渐减少,650和800℃时分别为0.5和0.3,且比表面积相应降低。Ce1-XMnXO2-a-800催化剂的还原行为大致呈现三阶段,即为Mn2O3→Mn3O4的还原(340~420℃),Mn3O4→MnO的还原(420~480℃)和体相氧化铈的还原(700~900℃),且Mn的引入整体上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还原能力。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并非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影响催化剂甲烷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为催化剂的组成、可还原能力和焙烧温度;而其中以Ce0.3Mn0.7O2-a-800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在甲烷转化率为10%和90%时的温度分别为430和613℃。进一步考察Ce0.3Mn0.7O2-a在不同温度(500、650、800和1000℃)焙烧后的催化活性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甲烷催化燃烧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菜籽油酯交换过程的Mg-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被引量:42
5
作者 吴玉秀 李永丹 +1 位作者 张全忠 梁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0-804,共5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XRD表征结果表明 ,沉淀所得催化剂前体晶相均一 ,为层状Mg6 Al2 (OH) 1 6 CO3·4H2 O水滑石结构。经 5 0 0℃煅烧后得到具有良好酯交换活性的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常压、(65± 1... 以共沉淀法制备了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XRD表征结果表明 ,沉淀所得催化剂前体晶相均一 ,为层状Mg6 Al2 (OH) 1 6 CO3·4H2 O水滑石结构。经 5 0 0℃煅烧后得到具有良好酯交换活性的Mg -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在常压、(65± 1)℃、4h、醇 /油摩尔比为 6、催化剂加入量 (催化剂质量 /油质量 )为 1 5 %的条件下 ,菜籽油 -甲醇酯交换反应甲酯收率达到 90 %。CO2 -TPD实验表明 ,制备的催化剂比MgO具有更强和更多的碱性位 ,其催化性能与所拥有的碱中心性质直接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水滑石 酯交换 菜籽油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结构和甲苯选择氧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匡文兴 范以宁 +3 位作者 陈开东 邱金恒 王镇浦 陈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结构和甲苯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匡文兴范以宁陈开东邱金恒王镇浦*陈懿(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南京化工大学应化系,南京210009)关键词: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结构甲苯选择氧化... 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结构和甲苯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匡文兴范以宁陈开东邱金恒王镇浦*陈懿(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南京化工大学应化系,南京210009)关键词:镧-钼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结构甲苯选择氧化近年来,有关甲苯选择氧化方面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微粒 镧钼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熊志波 郭东旭 +1 位作者 路春美 张信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积分实验系统上考察了NO初始浓度、NH3/NO比及O2浓度对其SCR脱硝活性的影响;并借助微分系统探讨了其SCR脱硝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构建了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脱硝反应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NO初始浓度越高,每克催化剂的NO转化率越高;随着NH3/NO比的增加,NO转化率先迅速增加后趋势减缓,最终趋于稳定;O2在NH3-SCR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175~225℃下,Fe0.95Ce0.05Oz催化剂的NO和NH3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级,O2的反应级数接近0.5级,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用作Pt三效催化剂载体的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喻瑶 林涛 +3 位作者 张丽娟 郭家秀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_(0.5)Ti_(0.5)O_2复合氧化物,考察了沉淀时的pH值、温度及焙烧温度对样品织构性能的影响.分别用BET、XRD、NH_3-TPD对样品的织构、结构性能和表面酸性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的样品作为载体制备成Pt/Zr_(0.5)Ti_(0.5)O_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C_3H_8、CO、NO的催化性能,并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为载体的Pt/La-Al_2O_3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沉淀时的pH=11、温度为25℃、焙烧温度为550℃时,所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织构性能(比表面积为195m^2·g^(-1)、孔容为0.28mL·g^(-1))、较强的表面酸性和较宽的酸度分布;用该样品制备的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与传统的以La-Al_2O_3作载体的Pt/La-Al_2O_3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HC和CO催化性能和优异的NO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0.5Ti0.5O2复合氧化物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燃烧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岳年 胡瑞生 +3 位作者 宋瑞琦 孙秀丽 盛世善 陈恒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本文探讨了负载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燃烧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失活的主要特征.通过XRD,TEM,BET比表面测定及不同使用期的活性测定.证实催化剂在使用后的4—8个月内,烧结是失活的主因;而XPS谱显示硫中毒有积累性,以SO_4^(2-)形式沉积于催化剂... 本文探讨了负载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燃烧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失活的主要特征.通过XRD,TEM,BET比表面测定及不同使用期的活性测定.证实催化剂在使用后的4—8个月内,烧结是失活的主因;而XPS谱显示硫中毒有积累性,以SO_4^(2-)形式沉积于催化剂表面,构成了燃烧催化剂后期失活的主要因素.由于催化燃烧反应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并充分供氧,所以积炭引起失活的可能性较小,这可以从孔容数据和一些电镜照片中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催化剂 失活 催化剂 稀土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Cu-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卢晗锋 黄金星 +2 位作者 周瑛 朱秋莲 陈银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5-2111,共7页
为了避免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环境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催化燃烧甲苯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沉淀剂对Cu-Mn-Ce催化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 OH作为沉淀剂催化剂效果最佳,其次为NH3·H2O、... 为了避免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环境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催化燃烧甲苯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沉淀剂对Cu-Mn-Ce催化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 OH作为沉淀剂催化剂效果最佳,其次为NH3·H2O、K2CO3、Na2C2O4。采用Na OH作为沉淀剂,氢氧化物前体在焙烧活化过程中更易使Cu、Mn离子进入Ce O2的立方结构,形成具有缺陷结构的Ce O2固溶体,从而提高了表面氧浓度和活动性,在燃烧反应中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VOCS Cu-Mn-Ce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 催化剂 氧化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催化剂——镁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靳福全 宋全胜 +2 位作者 李晓红 李冰 杨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催化剂前体镁铝水滑石,再高温焙烧制得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为探针反应,以蓖麻油转化率为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催化剂前体镁铝水滑石,再高温焙烧制得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为探针反应,以蓖麻油转化率为催化剂活性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7.5%、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7 h条件下,制得的镁铝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得出蓖麻油转化率平均可达96.2%。采用TG-DTG、XRD、BET、SEM技术对优化条件下制得的镁铝水滑石及镁铝复合氧化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镁铝水滑石在230℃和420℃时,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镁铝复合氧化物与氧化镁具有相似的晶相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211.7 m2/g,BJH脱附累积孔容(0.85~150 nm)为0.90 cm3/g,BJH脱附平均孔半径为9.6 nm,表面形貌呈蜂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水滑石 镁铝复合氧化物 生物柴油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3 位作者 韩奎华 郭东旭 王栋 张信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1-205,共5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两种典型氨基和4种典型碱金属沉淀剂对其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NH3-SCR)的影响规律;借助N2吸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探讨不同沉淀剂影响铁铈催化剂SCR脱硝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与碱金属沉淀剂(NaOH,KOH,Na2CO3和K2CO3)相比,氨基沉淀剂(NH4OH和(NH4)2CO3)制备的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SCR脱硝性能;氨基沉淀剂促使铁铈催化剂中形成铁铈固溶体,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表面积和孔容,细化其孔径,使铁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SCR脱硝性能;FeCe-NH4OH和FeCe-(NH4)2CO3的比表面积依次为107.05,108.80 m2/g,分别为FeCe-NaOH和FeCe-Na2CO3比表面积的1.36和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剂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o系列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5
13
作者 匡文兴 范以宁 +1 位作者 陈开东 陈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861-863,共3页
La-Mo series complex oxide ultrafine 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the sol-gel method at low tomperature. The infiuence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rmal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t... La-Mo series complex oxide ultrafine 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the sol-gel method at low tomperature. The infiuence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rmal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oxide particles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XRD, DTA-TG, TEM, FT-IR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well-distributed La-Mo series complex oxide ultrafine particles with the size in the range of 40-80nm,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re:ncitrie/nLa+Mo=0.3, pH≤1.5, t≤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超细微粒 溶胶 凝胶法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分解N_2O 被引量:18
14
作者 徐晓玲 徐秀峰 +1 位作者 张国涛 牛宪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600,共6页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BET、XRD、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优化出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参数:金负载量1.1%、预调节HAuCl4溶液的pH值至9.0、300℃焙烧。在钴铝氧化物中加入适量的助剂Na,提高了Co3+的还原性和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在此基础上制备的1.5%Na/1.1%Au/Co-Al催化剂的低温活性优于1.1%Au/Co-Al和1.5%Na/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钴铝复合氧化物 负载型金催化剂 制备参数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eO_2的CuMnOx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曹利 黄学敏 冯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9-733,共5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掺杂铈的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铜锰原子比、铈的掺杂量、浸渍液浓度及催化剂制备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该催化剂用于甲苯催化燃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掺杂铈的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铜锰原子比、铈的掺杂量、浸渍液浓度及催化剂制备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该催化剂用于甲苯催化燃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铜锰原子比1:2,铈掺杂量Cu:Mn:Ce=1:2:0.2,浸渍液质量浓度0.0278g/mL,焙烧温度600℃是催化剂制备的较优条件;经过45小时的连续催化操作,催化剂对甲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9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锰复合氧化物 CeO_2 催化剂 催化燃烧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a_(0.4)Sr_(0.6)Mn_(0.6)Co_(0.4)0_3上CO氧化动力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建泰 苏中兴 +1 位作者 赵洁 孟益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常压下,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在160~2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Lao_(0.4)Sr_(0.6)Mn_(0.6)Co_(0.4)O_3上一氧化碳氧化动力学.实验数据经多元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其结果为一氧化碳氧化速率对 CO 和氧分压分... 常压下,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在160~200℃温度范围内考察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Lao_(0.4)Sr_(0.6)Mn_(0.6)Co_(0.4)O_3上一氧化碳氧化动力学.实验数据经多元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其结果为一氧化碳氧化速率对 CO 和氧分压分别呈0.49级和0.48级的动力学行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4.0 kJ/mol.并根据动力学行为讨论了该催化剂上 CO 氧化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 复合 氧化物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在胺羰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石峰 马宇春 +1 位作者 周瀚成 邓友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 A highly efficient Pd\|BMImCl/TiO\-\%y\%\|SiO\-\%x\% catalyst system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method from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esters was found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amines. The catalyst efficiency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previous papers and the TOF number reached to 10 372 when catalyst 0.05%Pd\|4.6%BMImCl/TiO\-\%y\%\|SiO\-\%x\% was used. The usability of ionic liquid was the key point for preparation of this catalyst system because of its high dissolvability to palladium complex and affording appropriat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reaction. The synergism among palladium complex, ionic liquid, titanate and silicate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system. BET, AES and XRD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d the catalysts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离子液体/钛硅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合成 羰化 溶胶-凝胶 苯胺 氨基甲酸酯 环己胺 催化反应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菁利 马建泰 李茸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以不含贵金属的稀土 过渡族金属四元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 ,模拟汽车尾气的组成含量 ,运用连续流动式反应器 ,研究了四元复合氧化物La0 5Sr0 5Ni1 -xCuxO3系列 (x =0—1 0 )对CO和NOx 的催化氧化还原消除活性及其在消除反应条件的抗... 以不含贵金属的稀土 过渡族金属四元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 ,模拟汽车尾气的组成含量 ,运用连续流动式反应器 ,研究了四元复合氧化物La0 5Sr0 5Ni1 -xCuxO3系列 (x =0—1 0 )对CO和NOx 的催化氧化还原消除活性及其在消除反应条件的抗硫中毒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 ,钙钛矿型四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La0 5Sr0 5Ni0 5Cu0 5O3对CO和NOx 的氧化还原消除都具有较高的活性 ;脉冲中毒实验指出 ,当反应温度≥ 3 0 0℃ ,SO2 在催化剂中的脉冲积累含量为 1 2 2× 1 0 - 2 mmol时 ,该复合氧化物仍表现出良好的抗硫毒性能 ,它对CO的氧化消除活性并未因体系中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净化 复合氧化物 钙钛矿 氧化还原消除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SCR脱硝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熊志波 路春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铈催化剂,考察添加钛、锆、钨和钼对其SCR脱硝的改性规律。结果表明,钨和钼的添加提高了铁铈催化剂高温脱硝性能,却使其低温活性有所降低;钛的添加对铁铈催化剂脱硝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提高了其低温活性,并拓宽了其完全转化温度窗口,为最佳改性物。当钛的物质的量比逐渐由0.10增至0.40,铁铈钛催化剂低温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但其高温脱硝效率逐渐增大至100%,钛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15。XRD和N2吸附分析结果表明,钛能优化铁铈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细化其孔径,并与催化剂中铁、铈氧化物形成良好的固溶体,从而提高了铁铈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Fe0.8Ce0.05Ti0.15Oz催化剂在150~400℃取得了高于90%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NOx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常坤 范以宁 陈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Co)、铈(Ce)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氧化对甲酚(PMP)选择制取对羟基苯甲醛(PHB)的性能。结果表明,以nCo/nCe=1的Co、Ce复合氧化物在250℃焙烧时具...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钴(Co)、铈(Ce)不同比例的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氧化对甲酚(PMP)选择制取对羟基苯甲醛(PHB)的性能。结果表明,以nCo/nCe=1的Co、Ce复合氧化物在250℃焙烧时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可使PHB的选择性达86.0%。应用DTA-TG、TEM、XRD等手段考察了氧化物催化剂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高比表面钴铈复合氧化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其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较好;而得到的单金属组分氧化物却呈晶态结构。焙烧温度为700℃时,复合氧化物也呈现晶态结构,且具有CeO2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铈复合氧化物 超细微粒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