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类质同象置换对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性能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李亚欢 黄娥 +1 位作者 夏玉林 梁晓亮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94,共10页
黄铁矿(FeS_(2))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矿物。由于其形成于还原环境,暴露于地表后会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氢(H_(2)O_(2))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氧物种,影响元素和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相关过程及其反应机制受到广泛关注... 黄铁矿(FeS_(2))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矿物。由于其形成于还原环境,暴露于地表后会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氢(H_(2)O_(2))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氧物种,影响元素和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相关过程及其反应机制受到广泛关注。黄铁矿结构中广泛存在类质同象置换。相比于纯黄铁矿,钴(Co)含量为3.6%的黄铁矿氧化会产生更多H_(2)O_(2)和·OH,但相关增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制备不同Co含量的类质同象置换黄铁矿,通过系统的结构、表面性质表征和模拟实验,探究Co置换对黄铁矿氧化产活性氧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Co含量为1.0%~7.8%范围内,随Co置换量增加,黄铁矿氧化产·OH活性增强,而产H_(2)O_(2)浓度降低,同时产·OH机制由均相Fenton反应向非均相Fenton反应转变,与Co置换提高黄铁矿的电导率有关。上述认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黄铁矿的氧化机制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co类质同象置换 过氧化氢 羟基自由基 FENTON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