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2)_2CSO_2与Co^(2+)-NH_3体系定向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秀琼 刘唯屏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研究了温度、酸碱度、Hg( )等因素对 ( NH2 ) 2 CSO2 与 Co2 +- NH3体系定向反应的影响 ,发现该体系同时存在单电子反应和双电子反应 ,并相互竞争 ,( NH2 ) 2 CSO2 的双电子反应率随着体系温度、p H值增大和 Hg( )离子的加入而增高 .... 研究了温度、酸碱度、Hg( )等因素对 ( NH2 ) 2 CSO2 与 Co2 +- NH3体系定向反应的影响 ,发现该体系同时存在单电子反应和双电子反应 ,并相互竞争 ,( NH2 ) 2 CSO2 的双电子反应率随着体系温度、p H值增大和 Hg( )离子的加入而增高 .探讨了反应机理 ,并对两种反应的变化方向作了机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nh3体系 定向反应 二氧化硫脲 双电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锌矿在(NH_4)_2SO_4-NH_3-H_2O体系中的浸出机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智勇 刘志宏 +2 位作者 曹志阎 李启厚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29-2935,共7页
对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浸出反应机理,阐明其难以浸出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硅锌矿浸出反应方程为Zn2SiO4(s)+(2i-4)NH3(aq)+4NH4+=2[Zn(NH3)i]2++SiO2(s)+2H2O(l),i=1~4。浸出中,硅锌矿中的... 对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浸出反应机理,阐明其难以浸出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硅锌矿浸出反应方程为Zn2SiO4(s)+(2i-4)NH3(aq)+4NH4+=2[Zn(NH3)i]2++SiO2(s)+2H2O(l),i=1~4。浸出中,硅锌矿中的硅溶解进入溶液,再以无定形SiO2形态从溶液中析出。SiO2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溶解度很低,仅略高于0.3 g/L,而其从溶液中的析出速度非常缓慢,是硅锌矿在该体系中难以浸出的主要原因。当液固质量比从5提高至500时,锌浸出率将从2.72%提高至8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锌矿 (NH4)2SO4-nh3-H2O体系 浸出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Ⅳ)-Sb(Ⅲ)-NH_3-NH_4Cl-H_2O体系热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建广 唐谟堂 +2 位作者 杨声海 唐超波 陈永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2-586,共5页
应用同时平衡原理和电中性原理对Sn(Ⅳ)-Sb(Ⅲ)-NH3-NH4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体系的[Sn4+]T和[Sb3+]T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对该体系的沉淀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H值决定沉淀反应的可行性和... 应用同时平衡原理和电中性原理对Sn(Ⅳ)-Sb(Ⅲ)-NH3-NH4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体系的[Sn4+]T和[Sb3+]T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对该体系的沉淀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H值决定沉淀反应的可行性和反应进行的方向;采用常规共沉淀方法制得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前驱体为Sn(OH)4和Sb4O5Cl22种沉淀的不均匀混合物;添加缓释剂进行均相沉淀、采用并流沉淀或在沉淀反应前使用适当的配位剂可获得锑掺杂均匀的二氧化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Ⅳ)-Sb(Ⅲ)-nh3-nh4Cl-H2O体系 锑掺杂二氧化锡 热力学分析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NH_4^+-CO_3^(2-)体系浸出电镀污泥中铜、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焕然 蓝碧波 +3 位作者 伍赠玲 衷水平 刘建华 张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研究了用NH3-NH+4-CO2-3体系从电镀污泥中浸出铜、镍,考察了总氨浓度、氨铵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氨浓度为9 mol/L、氨铵物质的量比为1∶2、液固体积质量比为4∶1、浸出... 研究了用NH3-NH+4-CO2-3体系从电镀污泥中浸出铜、镍,考察了总氨浓度、氨铵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氨浓度为9 mol/L、氨铵物质的量比为1∶2、液固体积质量比为4∶1、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4h的最优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5.02%,镍浸出率达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nh4^+-CO3^2-体系 电镀污泥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锌矿在(NH_4)_2SO_4-NH_3-H_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宏 曹志阎 +2 位作者 刘智勇 李启厚 李玉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8-423,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采用粒径为96~109μm的纯硅锌矿样品,在液固质量比为200时,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总氨浓度能显著提高... 通过实验研究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采用粒径为96~109μm的纯硅锌矿样品,在液固质量比为200时,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总氨浓度能显著提高浸出速率,而当搅拌速度大于250 r/min时,其对浸出速率的影响较小;浸出过程遵循孔隙扩散控制粒子模型,扩散与化学反应并非仅发生于颗粒外表面,而是发生在整个外表面及孔隙内部,浸出速度受孔隙扩散控制;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分别为71.35 kJ/mol和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锌矿 (NH4)2SO4-nh3-H2O体系 高液固比 浸出动力学 粒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NH_4Cl-H_2O体系氧化锌矿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瑞祥 余攀 +2 位作者 曾斌 王志刚 阮建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共3页
采用NH3-NH4Cl-H2O体系柱浸方法浸出氧化锌矿。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为0.1~10mm、双柱串联操作、第一柱中填料2 629g、第二柱填料1 314g、总氨浓度7.5mol/L、NH4Cl/NH3=2∶1、浸出液循环喷淋30d条件下,锌浸出率达到92.19%,浸出液中锌离... 采用NH3-NH4Cl-H2O体系柱浸方法浸出氧化锌矿。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为0.1~10mm、双柱串联操作、第一柱中填料2 629g、第二柱填料1 314g、总氨浓度7.5mol/L、NH4Cl/NH3=2∶1、浸出液循环喷淋30d条件下,锌浸出率达到92.19%,浸出液中锌离子浓度达到54.38g/L。与瓶浸结果相比,柱浸工艺锌浸出率提高约4个百分点,浸出液中Zn2+浓度提高约1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NH3-nh4Cl-H2O体系 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Ⅱ)-NH_3-NH_4Cl-H_2O体系中物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华珍 郑国渠 +2 位作者 郑利峰 倪似愚 张九渊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88-491,共4页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借助计算机牛顿迭代,计算了在Ni( )-NH3-NH4Cl-H2O体系中各物种平衡浓度。通过绘制组份分布图,探讨了Ni(NH3)2+i(i=1,2,…,6)、Ni(OH)2-nn(n=1,2,…,4)、NiCl+络合物平衡浓度随NiCl2、NH4Cl、NH3·H2O及pH值的变... 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借助计算机牛顿迭代,计算了在Ni( )-NH3-NH4Cl-H2O体系中各物种平衡浓度。通过绘制组份分布图,探讨了Ni(NH3)2+i(i=1,2,…,6)、Ni(OH)2-nn(n=1,2,…,4)、NiCl+络合物平衡浓度随NiCl2、NH4Cl、NH3·H2O及pH值的变化规律;组份分布图中提供了参于电荷转移步骤的NiOH+离子平衡浓度的变化规律,为电结晶过程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pH值<9.5的范围内,随pH值升高,反应物种平衡浓度均降低,因此pH值不应太高,与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同时平衡原理 牛顿迭代 氨络合物体系 Ni(Ⅱ)-nh3-nh4Cl-H2O 湿法冶金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O_4-NH_4F-SbF_3体系中锑(Ⅲ)的电沉积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林艳 谢刚 杨大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法,探讨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电沉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为两步进行的不可逆反应,第一步电子转移数为1,第二步电子转移数为2;控制步骤为第一步电子转移步骤...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法,探讨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电沉积机理。研究结果表明: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为两步进行的不可逆反应,第一步电子转移数为1,第二步电子转移数为2;控制步骤为第一步电子转移步骤;还原反应存在前置转化步骤。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分析,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传递系数α分别为0.130(25℃),0.127(30℃),0.123(35℃),0.123(40℃),0.119(45℃)。通过稳态极化曲线分析,计算得到两步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i01,c=286.583和i02,c=1.780×106;表观活化能分别为E1=22.181 kJ/mol和E2=15.752 kJ/mol。通过电化学级数法,确定了电活性品种为Sb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O4-nh4F-SbF3体系 电活性品种 电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NH_4HCO_3-H_2O体系浸出钢铁厂含锌烟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红超 欧阳成 +1 位作者 王忠兵 习雪康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研究了在NH3-NH4HCO3-H2O体系下,以钢铁厂含锌烟灰为原料,影响锌浸出的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锌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为氨浓度和浸出时间;较优的工艺条件是总氨浓度9.0mol/L、浸出温度40℃、浸出液初始pH值11.0-11.5、搅拌速度400r/min、液固... 研究了在NH3-NH4HCO3-H2O体系下,以钢铁厂含锌烟灰为原料,影响锌浸出的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锌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为氨浓度和浸出时间;较优的工艺条件是总氨浓度9.0mol/L、浸出温度40℃、浸出液初始pH值11.0-11.5、搅拌速度400r/min、液固比4∶1、浸出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烟灰 NH3-nh4HCO3-H2O体系 氨-铵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Ⅱ)-NH_3-NH_4Cl-H_2O体系中Mg(Ⅱ)配合平衡热力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瑞祥 唐谟堂 曾婕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3,共5页
用双平衡法研究了Mg(Ⅱ)-NH_3-NH_4Cl-H_2O体系中Mg(Ⅱ)配合平衡热力学,得出氨水浓度和氯化铵浓度在0~5 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中各物种的平衡浓度,绘制了热力学平衡图,揭示了镁在该体系中的溶解规律。该体系存在着镁的高溶解度区域,... 用双平衡法研究了Mg(Ⅱ)-NH_3-NH_4Cl-H_2O体系中Mg(Ⅱ)配合平衡热力学,得出氨水浓度和氯化铵浓度在0~5 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中各物种的平衡浓度,绘制了热力学平衡图,揭示了镁在该体系中的溶解规律。该体系存在着镁的高溶解度区域,镁的溶解度随着氯化铵浓度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1.07mol/L;而在纯氨水中,镁离子浓度不随氨水浓度变化,始终接近0;向体系中添加氯化铵并保持其浓度不变,镁离子浓度随着氨水浓度的升高先略有降低而后逐渐升高,呈现一个浅碟型,在氨水浓度为2.5mol/L附近出现最低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nh4Cl-H2O体系 热力学 Mg(Ⅱ)配合平衡 双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H_2CL_2-NH_3-N_2体系LPCVD Si_3N_4薄膜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刚 吴嘉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4-37,共4页
以二氯甲硅烷和氨气分别作为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氮化硅(Si3N4)薄膜的硅源和氨源,以高纯氮气为载气,在热壁型管式反应炉中反应生成Si3N4薄膜。考察了工作压力、反应温度、气体原料组成等因素对Si3N4薄膜淀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 以二氯甲硅烷和氨气分别作为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氮化硅(Si3N4)薄膜的硅源和氨源,以高纯氮气为载气,在热壁型管式反应炉中反应生成Si3N4薄膜。考察了工作压力、反应温度、气体原料组成等因素对Si3N4薄膜淀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3N4薄膜的生长速率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单调增大,随着原料气中氨气和二氯甲硅烷的流量之比的增大单调减小。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淀积速率逐渐增加,在840℃附近达到最大,随后迅速降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Si3N4薄膜均匀、平整。较低的薄膜淀积速率有助于提高薄膜的均匀性,降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H2CL2-nh3-N2体系 LPCVD 氮化硅薄膜 淀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II)-NH_4·HCO_3-NH_3-H_2O体系雾化干燥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华 梁旭光 王瑞祥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以Zn(II)-NH4·HCO3-NH3-H2O溶液为原料,通过雾化干燥、煅烧获得超细氧化锌。试验表明,雾化溶液中游离氨浓度对干燥过程的固体形貌影响较大,随着溶液中游离氨浓度的降低,干燥产物由针状颗粒按照针状颗粒与球形颗粒混合物、球形颗粒... 以Zn(II)-NH4·HCO3-NH3-H2O溶液为原料,通过雾化干燥、煅烧获得超细氧化锌。试验表明,雾化溶液中游离氨浓度对干燥过程的固体形貌影响较大,随着溶液中游离氨浓度的降低,干燥产物由针状颗粒按照针状颗粒与球形颗粒混合物、球形颗粒顺序演变。对干燥机理进行分析,干燥过程按照氨与水的挥发、前躯体析出、水分蒸发及前躯体分解四个环节依次进行。NH3分子在干燥过程中,先后起Zn2+配体、传递Zn2+及控制Zn的析出方向等作用。液滴与热空气接触后,雾滴与热空气基本保持同步运动,干燥产品基本为碱式碳酸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II)-nh4·HCO3-nh3-H2O体系 氧化锌 雾化干燥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NH_4Cl-H_2O体系锌浸出液脱锑研究
13
作者 王瑞祥 张兆雪 +2 位作者 毛继勇 谢博毅 熊家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采用胶体共沉淀法脱除NH3-NH4Cl-H2O体系下氧化锌矿浸出液中的锑。结果表明,在氯化亚铁用量2g/L、双氧水用量1.2ml/L、常温搅拌40min的条件下,浸出液中锑脱除率达到95%,锑浓度从7.4mg/L降低到0.3mg/L,可以满足电积要求。
关键词 NH3-nh4Cl-H2O体系 脱锑 氯化亚铁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萃取剂YORS萃取Zn(Ⅱ)-NH_3配合物体系中的锌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静 黄玲 +4 位作者 陈永明 唐谟堂 金胜明 冯瑞姝 吴胜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7-693,共7页
为有效地富集低品位氧化锌矿氨浸液中的锌离子,使用新型萃取剂2-乙酰基-3-氧代-二硫代丁酸-十四烷基酯(YORS)从Zn(Ⅱ)-NH3配合物体系中萃取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50%YORS+45%H(稀释剂)+5%P(添加剂)、相比V(A)/V(O... 为有效地富集低品位氧化锌矿氨浸液中的锌离子,使用新型萃取剂2-乙酰基-3-氧代-二硫代丁酸-十四烷基酯(YORS)从Zn(Ⅱ)-NH3配合物体系中萃取锌。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50%YORS+45%H(稀释剂)+5%P(添加剂)、相比V(A)/V(O)=2-1、温度298.15 K、振荡时间5 min、总氨浓度2 mol/L、水相初始pH 9~11的最优条件下,锌的平均萃取率达97%以上,分配比Dex=41.74。对萃取剂和负载有机相进行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得到萃取剂和萃合物的分子结构,并证实在锌的萃取过程中萃取剂中的β-二酮与游离态Zn2+作用生成配合物,NH3未被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Zn(Ⅱ)-nh3体系 溶剂萃取 2-乙酰基-3-氧代-二硫代丁酸-十四烷基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贫化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氨浸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延芬 刘缘缘 +1 位作者 秦庆伟 陈湘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0-233,236,共5页
研究了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从湖北大冶某冶炼厂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考察了炉渣粒度、浸出温度、氨水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碳酸铵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获得从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的最佳条件为... 研究了采用(NH4)2CO3-NH3·H2O体系从湖北大冶某冶炼厂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考察了炉渣粒度、浸出温度、氨水浓度、固液质量体积比、碳酸铵用量、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获得从电炉渣浮选尾砂中浸出铜的最佳条件为:炉渣粒度0~0.045mm,浸出温度80℃,氨水质量浓度70g/L,固液质量体积比1∶10,碳酸铵用量1.5g,搅拌速度500r/min。浸出过程前、后期受固膜扩散控制,浸出中期受扩散与化学反应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渣 (NH4)2CO3-nh3·H2O体系 浸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的绿色新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鑫 刘海路 +1 位作者 马媛媛 谢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1,共3页
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过程中,首先将电石渣用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取反应,制得CaCl2-NH3·H2O溶液;然后用CO2进行碳化反应以制得轻质碳酸钙。由于CaCl2-NH3·H2O体系的碱性明显弱于石灰乳体系,不利于在碳化初期形成大量晶核... 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过程中,首先将电石渣用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取反应,制得CaCl2-NH3·H2O溶液;然后用CO2进行碳化反应以制得轻质碳酸钙。由于CaCl2-NH3·H2O体系的碱性明显弱于石灰乳体系,不利于在碳化初期形成大量晶核,不利于生产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却有利于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提出了以电石渣和工业上富余的CO2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为主、生产水泥原料为辅的联合生产绿色新工艺,实现了以废制废、变废为资源的循环经济目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CaCl2-nh3·H2O体系 食品级轻质碳酸钙 绿色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价锑的电沉积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艳 谢刚 杨大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共5页
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机理。电势~时间暂态曲线出现二步反应特征,表明Sb3+还原分两步进行。由恒电流阶跃曲线中iτ1/2~i关系可知Sb3+阴极还原存在前置化学转化。Sb... 采用恒电流阶跃法及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2SO4-NH4F-SbF3体系中三价锑的阴极还原机理。电势~时间暂态曲线出现二步反应特征,表明Sb3+还原分两步进行。由恒电流阶跃曲线中iτ1/2~i关系可知Sb3+阴极还原存在前置化学转化。Sb3+阴极还原的交流阻抗测定结果进一步验证Sb3+还原是存在化学前置转化步骤的二步反应,且电活性中间产物吸附在电极表面,吸附反应对两步电子转移步骤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O4-nh4F-SbF3体系 电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丙烯基硫脲对镍电沉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亚宁 袁亮 +1 位作者 丁治英 刘士军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8-644,共7页
采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和恒电位阶跃电化学方法结合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丙烯基硫脲(ATU)对NH_3-NH_4Cl-H_2O体系镍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沉积过程的影响.循环伏安测试、线性扫描以及恒电位暂态曲线一致表明ATU的加入对镍电沉积具有阻... 采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和恒电位阶跃电化学方法结合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丙烯基硫脲(ATU)对NH_3-NH_4Cl-H_2O体系镍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沉积过程的影响.循环伏安测试、线性扫描以及恒电位暂态曲线一致表明ATU的加入对镍电沉积具有阻化作用,并且随着ATU浓度的增加其阻化作用增强.恒电位暂态曲线结果表明,镍的电结晶是按瞬时形核三维生长机理进行的,随外加电位负移,晶体向外生长速率增大,ATU的加入没有改变镍的形核方式,但形核数密度增大,并且减小晶体向外生长的速率.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TU的加入可以细化晶粒,得到整平、致密的镍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沉积 NH3-nh4Cl-H2O体系 丙烯基硫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