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工作面CH_(4)大样本数据感知关键技术及监测模式研究
1
作者 贺耀宜 代左朋 +4 位作者 杨耀 屈世甲 张清 孙旭峰 张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5,91,共10页
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是智能化煤矿最基本的功能要素。现阶段采煤工作面整体环境感知能力不足,感知设备设置监测点数量有限,末端无线网络不够健全,缺乏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致矿井与采煤工作面全面感知所需数据样本量偏少,信息透明度不够,隐... 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是智能化煤矿最基本的功能要素。现阶段采煤工作面整体环境感知能力不足,感知设备设置监测点数量有限,末端无线网络不够健全,缺乏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致矿井与采煤工作面全面感知所需数据样本量偏少,信息透明度不够,隐患识别和安全预警准确性偏低。针对该问题,以采煤工作面为应用场景,以CH_(4)为监测对象,研究煤矿工作环境参数大样本数据感知关键技术及监测模式。通过研究无线低功耗CH_(4)传感与自标校技术,实现在采煤工作面布置大量CH_(4)传感器进行全面感知,解决长时间免标校维护的技术难题;通过研究传感设备对象编码与定位技术,解决大量传感设备的身份和位置识别难题;通过研究适用于矿井线性空间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无线骨干网链路节点的路由自发现、网络故障自主发现、故障节点及时隔离和自恢复技术,解决采煤工作面布设大量CH_(4)传感器及工作面移动带来的数据实时传输与维护问题;通过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大样本数据连续监测模式,针对采集的大量CH_(4)传感数据,利用空间数字云图技术,实现整个采煤工作面CH_(4)面域连续监测和全面感知及作业现场数据分级处理。采煤工作面CH_(4)大样本数据感知关键技术及监测模式为其他矿井环境参数的全面感知研究提供了基础技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采煤工作面 安全监控 CH_(4)监测 大样本数据感知 全面感知 实时互联 空间数字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云解释空间数据挖掘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树良 史文中 +1 位作者 李德毅 王新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33-36,共4页
空间数据挖掘正在兴起,该文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中从数据到知识、粒度和尺度等有关问题,构筑了空间数据挖掘金字塔,并利用云模型予以解释和表达。
关键词 云模型 空间数据挖掘金字塔 空间数据挖掘 空间知识 空间粒度 空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理论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杨薛明 苑津莎 +1 位作者 王剑锋 高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知识表示,将定性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映射,克服了传统模糊理论的不彻底性。该文将云理论、面向对象的归纳方法以及...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知识表示,将定性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映射,克服了传统模糊理论的不彻底性。该文将云理论、面向对象的归纳方法以及粗糙集相结合,进行土地使用决策中空间属性信息定量定性转换、空间数据的离散化、决策规则的挖掘,克服了传统基于模糊集的空间负荷预测模型中模糊集参数及模糊系统规则选择的主观性,同时也利用云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相互间的互补性,增强了知识发现的能力。运用基于云理论的不确定性推理计算小区对各用地类型适应性的评分,使推理结果更加合理而且贴近实际。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小区改造判据,改进了计及小区改造及经济性的用地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小区负荷。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云理论 粗糙集 数据挖掘 面向属性的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语言云模型发掘关联规则(英文) 被引量:94
4
作者 李德毅 邸凯昌 +1 位作者 李德仁 史雪梅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58,共16页
该文提出用语言云模型用于 KDD中知识表达和不确定性处理 ,引入了多维云模型作为一维模型的扩展 .语言云的数字特征量将语言值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用统一的方式巧妙地综合到一起 ,基于云模型的概念层次结构可以跨越定量和定性知识之间的鸿... 该文提出用语言云模型用于 KDD中知识表达和不确定性处理 ,引入了多维云模型作为一维模型的扩展 .语言云的数字特征量将语言值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用统一的方式巧妙地综合到一起 ,基于云模型的概念层次结构可以跨越定量和定性知识之间的鸿沟 .为了发现强关联规则 ,属性值要在较高的概念层上泛化 ,同时允许相邻属性值或语言项间有重叠 .这种软划分可以模仿人类的思想 ,使发现的知识具有稳健性 .将基于云模型的泛化方法与 Apriori算法结合起来 ,从空间数据库中发掘关联规则 .试验显示了其有效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云模型 关联规则 知识发现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多尺度特征决策树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梁明 孙毅中 +2 位作者 罗荣 胡最 陈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9-267,共9页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少考虑多尺度融合的问题,尝试构建综合空间多尺度特征的决策树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DTM),并与典型数据挖掘方法模拟效果进行对比。选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为数据源,并以1...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少考虑多尺度融合的问题,尝试构建综合空间多尺度特征的决策树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DTM),并与典型数据挖掘方法模拟效果进行对比。选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为数据源,并以1995年和2000年两期数据为训练样本,以空间剖分的土地利用单位(9.5km2大小的格网单元)为模拟单元,构建综合模拟单元内部特征、邻域特征和全局特征的空间多尺度DTM,利用此模型对2000-2005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与分析,同时将该模型与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模拟精度的对比。结果表明:DTM模拟精度为88.97%,高于NB、BPNN和SVM模型的模拟精度(分别为84.44%、87.13%和83.46%)。本文提出的综合多尺度特征的DTM具有与典型数据挖掘方法相类似或更好的精度,而且还具有运算效率高、可解释性强以及简单易扩展等突出特点,有利于LUCC模型的异地复用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决策树 空间数据挖掘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ML: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语言 被引量:7
6
作者 高韬 谢昆青 +1 位作者 马修军 陈冠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5-472,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语言SDML。根据SDML操作的对象以及挖掘过程的不同阶段 ,SDML语言可以分为视图操纵语言和模型操纵语言 ,分别负责对于数据挖掘视图和模型的操作。详细阐述了SDML的设计思想及其设计方案 ,针对空... 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挖掘语言SDML。根据SDML操作的对象以及挖掘过程的不同阶段 ,SDML语言可以分为视图操纵语言和模型操纵语言 ,分别负责对于数据挖掘视图和模型的操作。详细阐述了SDML的设计思想及其设计方案 ,针对空间泛化和空间关联这两个典型的空间数据挖掘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语言 数据挖掘视图 数据挖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和GOCAD支持下的矿山3D地质建模 被引量:17
7
作者 赵晓东 李利岗 彭林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8,共5页
在综合分析3D地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源数据模型分为GIS可描述和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的分类方法,在ArcGIS和GOCAD平台下构建了基于GIS的多元、多方法集成的矿山3D地质模型。ArcGIS平台下描述GIS可描述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管理和空... 在综合分析3D地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源数据模型分为GIS可描述和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的分类方法,在ArcGIS和GOCAD平台下构建了基于GIS的多元、多方法集成的矿山3D地质模型。ArcGIS平台下描述GIS可描述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GIS不可描述数据模型一方面在GOCAD下描述复杂的地质构造,另一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聚合派生法描述矿山工程模型中的空间实体,并利用Geodatabase建立两者的关联。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保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和可靠的空间数据及可视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GOCAD 3D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可视化管控系统空间数据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熊书敏 王李管 +1 位作者 陈忠强 陈建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1-584,588,共5页
为了满足地下矿可视化管控系统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自动化建模与模型动态更新功能的需要,分析了矿山空间现象的特征与典型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据此设计了一种包含三维骨架模型、顾及拓扑面向实体的三维矢量空间数据模型(TEVDM)和八... 为了满足地下矿可视化管控系统可视化表达、空间分析、自动化建模与模型动态更新功能的需要,分析了矿山空间现象的特征与典型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据此设计了一种包含三维骨架模型、顾及拓扑面向实体的三维矢量空间数据模型(TEVDM)和八叉树块段模型(OBM)的混合时空数据模型。该模型利用TEVDM和OBM表达空间实体的精确边界和内部属性,引入网络化、层次化、参数化的实体与网络复合模型(PENDM)来描述井巷工程与生产系统的骨架,引入行为模型描述具有行为特征的人员和设备,利用复杂要素对具有完整语义的要素集合体进行描述。最后给出了用该模型描述矿山空间现象和进行空间分析应用的示例,表明该模型比传统模型在矿山领域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矿山 数字矿山 空间数据模型 面向实体 骨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模型的空间数据挖掘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连英 彭苏萍 张德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0-32,52,共4页
在空间数据挖掘中,知识表现为空间数据的内在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子集之间的关系。可视化技术充分利用了图形和图像的表达能力以及人对于色彩和空间的敏锐的感知能力,使人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该文基于超图理论提出了超图模型并将其用于空... 在空间数据挖掘中,知识表现为空间数据的内在结构以及不同数据子集之间的关系。可视化技术充分利用了图形和图像的表达能力以及人对于色彩和空间的敏锐的感知能力,使人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该文基于超图理论提出了超图模型并将其用于空间数据挖掘。超图模型将超图理论、对象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融合在一起,可用于表达复杂数据的内在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表示对象的不同属性以及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图模型 空间数据挖掘 可视化 知识发现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分析的复杂交通流数据挖掘算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涛 王俊峰 +1 位作者 罗积玉 兰时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3-158,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易于计算机实现的线性算法来进行交通流数据挖掘,同时建立更加精确的路段交通流模型,通过分析复杂交通数据所特有的流特征和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流数据挖掘算法。首先采用时空滑动窗口数据模型降低了算法的时空复杂... 为了建立一种易于计算机实现的线性算法来进行交通流数据挖掘,同时建立更加精确的路段交通流模型,通过分析复杂交通数据所特有的流特征和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流数据挖掘算法。首先采用时空滑动窗口数据模型降低了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并实现了动态挖掘;通过对数据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彼此间相似的数据流,并按时段分簇;对每一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剔除非关键变量,最后使用分时段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建兴趣模式的表达式,该算法为动态算法,交通实测数据实验证明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拟合值与真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值控制在9秒以内,平均相对误差值控制在5%以内,综合各个时段来看,预测的准确度都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数据挖掘 时空分析 交通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树方法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制图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斌 许红卫 王人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1-808,共8页
以浙江省龙游县研究区为例 ,提供了一种推断和表达土壤有机质 (OM)含量空间分布信息的方法 ,通过一种数据挖掘方法———分类树建模方法将土壤OM含量与一些易于广泛观测的景观属性 ,包括地形、地质、土地利用和遥感影像建立联系 ,从而... 以浙江省龙游县研究区为例 ,提供了一种推断和表达土壤有机质 (OM)含量空间分布信息的方法 ,通过一种数据挖掘方法———分类树建模方法将土壤OM含量与一些易于广泛观测的景观属性 ,包括地形、地质、土地利用和遥感影像建立联系 ,从而将有关土壤OM含量分布的知识转入一种清楚的、定量的、与景观因子相关联的规则系统中 ,并以此来预测研究区土壤OM水平的连续空间分布。树分析选取了高程、岩石类型、土属类型、PC4 、PC2 、土地利用类型、PC3、PC1、上坡贡献面积、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来预测研究区土壤OM等级的分布。其中 ,高程、岩石类型、土属类型和反映植被覆盖度的PC4 、PC2 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对于研究区土壤OM等级预测更为重要。从分析结果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树方法 土壤有机质 空间制图 数据挖掘方法 建模方法 景观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技术在空间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占刚 庄大方 邱冬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67-68,71,共3页
在阐述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视化在空间数据挖掘过程中应用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将具体应用划分为概念层、逻辑层和基础层3个层次。以地质模型数据挖掘为例,对应3个层次阐述了可视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地质模型可视化,... 在阐述可视化与空间数据挖掘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视化在空间数据挖掘过程中应用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将具体应用划分为概念层、逻辑层和基础层3个层次。以地质模型数据挖掘为例,对应3个层次阐述了可视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地质模型可视化,交互式挖掘与探索性可视化分析。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初步实现了可视化挖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空间数据挖掘 人机交互 探索性可视化分析 地质模型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山区公路沿线滑坡易发性小区划 被引量:10
13
作者 文海家 李洋 +1 位作者 薛靖元 谢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9-165,共7页
本文目的是基于滑坡灾害因子地理空间数据、历史滑坡大数据分析,构建山区公路沿线滑坡易发性精细化评价的逻辑回归模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坡位、微地貌、曲率、顺逆向坡、归一化植被指数、岩性、距水系距离、距断层距离、距道路... 本文目的是基于滑坡灾害因子地理空间数据、历史滑坡大数据分析,构建山区公路沿线滑坡易发性精细化评价的逻辑回归模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坡位、微地貌、曲率、顺逆向坡、归一化植被指数、岩性、距水系距离、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多年平均降雨13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影响因子,以30 m精度栅格建立影响因子地理空间数据库。在研究区域441个历史滑坡数据的基础上,将地理空间分划分为滑坡区与非滑坡区,分别随机选取70%的滑坡区域与非滑坡区作为训练数据集,剩下的30%作为验证数据集。通过样本数据集的训练,建立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利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对整个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进行仿真预测。结果显示,滑坡极低、低、中、高、极高易发区面积分别占42.24%、18.42%、17.57%、16.37%、5.41%,高、极高易发区与历史滑坡位置吻合度高;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以及区域仿真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89、0.83、0.87,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新近发生的3个典型滑坡均处于高或极高易发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公路沿线 滑坡小区划 地理空间数据 大数据挖掘 逻辑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空间数据库中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厍向阳 许五弟 薛惠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49,共3页
按照矢量空间数据的特点和空间数据挖掘的要求 ,以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为工具 ,探讨了矢量空间数据库中关联规则挖掘的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了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最后 。
关键词 矢量数据模型 GIS 空间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数据挖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关丽 魏科 +2 位作者 颜涯 孔令彦 冯学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2,61,共5页
针对城市建设用地数据的多源异构、多维、复杂度高等特点,探讨基于空间数据仓库理论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的空间信息,提出了面向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多维数据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以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为主题的空间数据仓库,实现空间数... 针对城市建设用地数据的多源异构、多维、复杂度高等特点,探讨基于空间数据仓库理论挖掘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的空间信息,提出了面向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多维数据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以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为主题的空间数据仓库,实现空间数据挖掘过程。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扩展为例,研究了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为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城市建设用地数据的集成、分析和高层决策支持提供了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多维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仓库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四元组时空数据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英 邵峰晶 孙仁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5-118,共4页
针对当前时空数据挖掘中常用数据模型具有较强应用指向性,通用性不强的问题,基于面向对象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属性特征与时空关系一体化的时空数据模型,定义并详细给出了该模型的元素组成、信息范畴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城市规划中... 针对当前时空数据挖掘中常用数据模型具有较强应用指向性,通用性不强的问题,基于面向对象建模的思想,提出一种属性特征与时空关系一体化的时空数据模型,定义并详细给出了该模型的元素组成、信息范畴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城市规划中地区建设变化为例验证此数据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模型 时空数据挖掘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与推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博 刘际明 +2 位作者 杨建宁 白媛 刘大有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55-2970,共16页
现有的传播网络结构推断方法大都面向信息传播过程,所能处理的数据与可获得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形式和特性均不相同,不适合处理具有粗粒度、时空多尺度和数据缺失等特性的流行病监控数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 现有的传播网络结构推断方法大都面向信息传播过程,所能处理的数据与可获得的流行病监控数据形式和特性均不相同,不适合处理具有粗粒度、时空多尺度和数据缺失等特性的流行病监控数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自治计算的流行病传播网络建模方法和网络结构推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自治体建模传播网络结构和流行病传播过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结合群智能优化的反馈过程调节系统参数,以缩小模拟系统涌现行为与真实监控数据间差异为目标,改变自治体的行为,促使模拟系统向真实系统逐步演化,以此方式推断出传播网络结构及与流行病相关的主要生物学参数.采用2009年H1N1猪流感在香港爆发的真实监控数据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情况,并以香港地区流行病风险评估为例介绍了流行病传播网络推断的一种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传播模型 流行病传播网络 自治计算 多AGENT 系统 网络推断 蒙特卡罗模拟 时空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华平 张所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53,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矿业资源特征对矿业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矿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体系,提出矿业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基于空间计量的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高校数、用水普及率对矿... 研究目的:分析矿业资源特征对矿业城市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矿业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体系,提出矿业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基于空间计量的商品住宅价格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高校数、用水普及率对矿业与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都有显著的正影响,但矿业从业率、交通区位、医疗卫生设施对矿业与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方向不同;(2)政治区位、自然区位、环境质量和治理、公交建设、学校师生比、互联网普及率对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显著,对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3)人口数量、文化区位、公共图书建设对非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显著,对矿业城市的住宅价格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矿业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降低矿业从业风险、加强公交和网络建设、完善教育设施方面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影响因素 矿业城市 非矿业城市 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F5的煤矿地质三维层叠网格模型分布式存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1,共9页
利用真三维网格化地质模型实现煤矿地质环境的多分辨率表达和多参数的融合是煤矿地学大数据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核心问题是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等。针对煤矿三维地质网格模型的数据规模、分布式存储和查询性能等问题,提... 利用真三维网格化地质模型实现煤矿地质环境的多分辨率表达和多参数的融合是煤矿地学大数据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核心问题是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等。针对煤矿三维地质网格模型的数据规模、分布式存储和查询性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DF5的煤矿地质三维层叠网格模型分布式存储方案。在网格数据组织方面,采用层叠网格模型对三维地质模型数据进行压缩和分块组织,通过数据分块解决大规模地质网格模型数据的组织问题,数据分块同时将空间相近的数据集中在相邻的硬盘扇区或存储设备中,有利于提高数据调度效率。在数据存储方面,HDF5作为存储的持久化层,用来存储所有的原始数据,采用内存数据库Redis存储热点数据、HDF5元数据等相关信息。在Web服务方面,使用H5Serv发送和接收HDF5数据。在HDF5实现分布式方面,利用网络文件系统(NFS)实现HDF5数据在不同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共享;利用Rsync和Inotify实现HDF5数据在不同节点服务器的数据实时同步;通过Nginx实现访问时反向代理和数据服务节点的负载均衡。使用Docker容器技术将数据节点服务和Nginx服务进行统一部署,通过JupyterLab交互式分析平台实现实时数据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层叠网格的地质模型数据组织和基于HDF5的分布式存储可实现煤矿三维地质网格模型的有效存储管理和空间查询;相对于体素模型和八叉树模型,层叠网格模型数据量小,便于实现地质界面的空间快速查询,空间查询性能优于关系型数据库My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更适合煤系沉积地层结构的网格化表达和数据组织;基于HDF5的文件存储明显比MySQL和MongoDB数据库存储更加节省空间,主要原因在于HDF5的DataSet可直接存储数据块,不需要额外存储信息。基于层叠网格模型和HDF5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方案可为煤矿三维地质网格模型的有效存储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模型 三维层叠网格 分布式存储 网格数据组织 空间查询 HDF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
20
作者 郭加树 刘展 +1 位作者 李旺 孙秋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0,共5页
在分析油气化探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模型实现中的GIS数据仓模型构建、多源异构的大量地学数据集成及基于数据仓的多维度地学信息联机分析处理(OLAP)... 在分析油气化探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模型实现中的GIS数据仓模型构建、多源异构的大量地学数据集成及基于数据仓的多维度地学信息联机分析处理(OLAP)分析的综合评价技术等关键问题。利用该模型对渤海试验区东、西两个区块的苯和甲苯等化探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东区以天然气为主,有少量油;西区主要产油,伴生天然气。这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出的评价模型以及模型构建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对油气化探异常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数据仓 OLAP 油气化探 评价模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