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ud-based predic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onsidering preceding vehicle and slope information
1
作者 GAO Bolin WANG Luyao +6 位作者 LI Shuyan WAN Keke WANG Xuepeng ZHANG Jin WANG Chen LIU Yanbin ZHONG 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CSCD 2024年第6期1542-1562,共21页
With the advantage of exceptional long-range traffic perception capabilities and data fusion computational prowess,the cloud control system(CCS)has exhibited formidable poten-tial in the realm of connected assisted dr... With the advantage of exceptional long-range traffic perception capabilities and data fusion computational prowess,the cloud control system(CCS)has exhibited formidable poten-tial in the realm of connected assisted driving,such as th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Based on the CCS architecture,this paper proposes a cloud-based predictive ACC(PACC)strategy,which fully considers the road slope information and the preced-ing vehicle status.In the cloud,based on the dynamic program-ming(DP),the long-term economic speed planning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lope information.At the vehicle side,the real-time fusion planning of the economic speed and the preceding vehi-cle state is realized based on th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afety and economy of driving.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vehicle-cloud cooperative control system,an event-triggered cruise mode swit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ate of each sub-system of the vehicle-cloud-network-map.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CC system can still ensure stable cruising under delays and some complex conditions.Moreover,under normal conditions,compared to the ACC system,the PACC sys-tem can further improve economy while ensuring safety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vehicle,thus achiev-ing fuel savings of 3%to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PAcc)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economic dri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估算红树林覆盖度
2
作者 王鑫淼 赵峰 +3 位作者 刘华 凌成星 刘霞 曾浩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快速、准确地获取红树林覆盖度信息,为更好地评估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湛江市太平镇岭头岛为研究区,利用40块样地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和单木检尺数据,以决定系数(R_(2))、... 【目的】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快速、准确地获取红树林覆盖度信息,为更好地评估红树林生态修复成效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湛江市太平镇岭头岛为研究区,利用40块样地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和单木检尺数据,以决定系数(R_(2))、均方根误差(RMSE)和估算精度(E_(A))为评价指标,比较第一回波比例模型(FRRM)、全部回波比例模型(ARRM)、脉冲回波强度比例模型(PRIRM)和冠层高度模型(CHM)4种模型估算红树林覆盖度的精度。分析样地红树林覆盖度、激光点云密度和高度特征变量与覆盖度估算误差的关系,选取精度最高的模型估算研究区红树林覆盖度,并进行空间制图。【结果】(1)FRRM模型估算的红树林覆盖度精度最高(R_(2)=0.970 1,RMSE=0.032 5,E_(A)=93.01%),估算误差最小,平均低估1.04%;其次为ARRM模型(R2=0.977 4,RMSE=0.033 6,E_(A)=92.58%)和CHM模型(R2=0.945 0,RMSE=0.044 0,EA=90.54%);PRIRM模型(R2=0.950 9,RMSE=0.061 0,EA=88.17%)估算精度最低。(2)PRIRM模型的结果普遍高估,且估算误差与覆盖度和高度特征变量均呈显著负相关;FRRM、ARRM和CHM模型的估算误差与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3)激光雷达采样敏感性分析表明,3 m栅格大小最适合作为研究区覆盖度制图的单元。【结论】4种模型估算红树林覆盖度的精度均较高,其中FRRM模型的估算精度最高,结果可靠,可为岭头岛红树林的科学管护和生态修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雷达 点云 首次回波 红树林 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准与参数迭代优化的叶片面轮廓度评定方法研究
3
作者 郑源 高峰 +3 位作者 范嘉博 李艳 潘子月 税琳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56-2465,共10页
为了提高叶片轮廓误差评定的效率与精度,提出了一种无基准轮廓度组合评定方法:PCA-改进ICP-改进SQP。基于最小包容区域理论建立叶片轮廓度评定模型,以单向豪斯多夫距离定义轮廓误差值,将轮廓度的计算转化为曲面测量数据点云至理论型面... 为了提高叶片轮廓误差评定的效率与精度,提出了一种无基准轮廓度组合评定方法:PCA-改进ICP-改进SQP。基于最小包容区域理论建立叶片轮廓度评定模型,以单向豪斯多夫距离定义轮廓误差值,将轮廓度的计算转化为曲面测量数据点云至理论型面的最大距离最小化寻优问题。采用PCA方法进行叶片采样点的粗配准;精配准则由改进ICP方法完成;改进SQP运用分割逼近法求解点面距,以被测曲面上下两包络面的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自适应迭代优化网格分割系数与SQP算法的搜索区间系数。叶片在机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为高效的评定叶片表面轮廓误差,避免了传统ICP方法在三维配准中由于初始变换不合适导致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消除了叶片测量的系统误差;网格分割系数的合理优化与SQP算法搜索区间的准确定位缩短了迭代计算时间,相较于传统算法不仅提高了轮廓度评定的精度而且使效率提升了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面轮廓度 最小包容区域 单向豪斯多夫距离 分割逼近法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 for heavy trucks based on slope information under cloud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9
4
作者 LI Shuyan WAN Keke +3 位作者 GAO Bolin LI Rui WANG Yue LI Keq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812-826,共15页
With the advantage of fast calculation and map resources on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cloud-based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CPCC) for heavy trucks has great potential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which is significan... With the advantage of fast calculation and map resources on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cloud-based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CPCC) for heavy trucks has great potential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national carbon neutrality. However, most investigations focus on the on-board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PCC) system,lack of research on CPCC architecture under CCS. Besides, the current PCC algorithms have the problems of a single control target and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hich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effect. In this paper, a layered architecture based on CCS is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realtime computing of CPCC system and the deployment of its algorithm on vehicle-cloud.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principle and the proposed road point segmentation method(RPSM), a PCC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speed and gear of heavy trucks with slope inform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PCC system can adaptively control vehicle driving through the slope prediction, with fuel-saving rate of 6.17%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stant cruise control. Also,compared with other similar algorithms, the PCC algorithm can make the engine operate more in the efficient zone by cooperatively optimizing the gear and speed. Moreover, the RPSM algorithm can reconfigure the road in advance, with a 91% roadpoint reduction rat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algorithm complexity.Therefore, this study has essential research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ic driving of heavy truck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PC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Pcc)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layered architecture road point segmentation method(RPSM) economic dri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扫地机道路可行驶区域的融合提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思纯 王建军 +2 位作者 宋伟润 陈波 王文心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200,共11页
真实有效的检测出道路可行驶区域,对无人驾驶扫地机路径规划、实时导航和避障至关重要。采用三维激光雷达获得道路环境点云后,首先采用改进的地面分割算法,分割出地面和非地面点云。然后,对于结构化道路,根据点云几何特征判断道路边界... 真实有效的检测出道路可行驶区域,对无人驾驶扫地机路径规划、实时导航和避障至关重要。采用三维激光雷达获得道路环境点云后,首先采用改进的地面分割算法,分割出地面和非地面点云。然后,对于结构化道路,根据点云几何特征判断道路边界候选点和障碍物,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提取了路牙石边界线及排除出路面上障碍物的隔离线;对于非结构化道路,采用激光反射率聚类处理提取出道路面,通过滑动窗口法判断出边界点并采用B样条曲线提取出边界。继而,通过距离判据融合上述两种算法所获得的边界线,得到道路可行驶区域。最后,采用无人驾驶实验系统进行了可行驶区域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融合算法在混合道路上的可行驶区域提取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6.5%和92.7%,平均处理时间仅为29 ms,对道路宽度测量准确率可达97.1%,证明该融合算法具有高精度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雷达 道路提取 点云反射强度 可行驶区域检测 全覆盖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原理及其典型应用 被引量:50
6
作者 李克强 李家文 +3 位作者 常雪阳 高博麟 许庆 李升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61-275,共15页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是基于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的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CCS),它是信息物理系统理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典型应用。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组成、核心功能与工作原理。该系统具备车路云泛在互联、交通全...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是基于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的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CCS),它是信息物理系统理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典型应用。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组成、核心功能与工作原理。该系统具备车路云泛在互联、交通全要素数字映射、全局性能优化、高效计算调度、系统运行高可靠等5大特征,涉及端边云结合的一体化技术与动态资源调度技术等基础技术特点。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2类典型应用:云控汽车节能驾驶系统(CloudEDS)、云控交通信号管控(CloudTCS),可显著提升车辆行驶经济性和道路通畅性。云控系统对中国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亟需系统顶层规划、产业环境建设、标准法规统筹设计,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 云控系统(ccS) 云控制基础平台 云控汽车节能驾驶系统(cloudEDS) 云控交通信号管控(cloudT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L在识别冰雹云中的应用及估测误差分析 被引量:82
7
作者 付双喜 安林 +3 位作者 康凤琴 李宝梓 李照荣 何金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0-814,共5页
介绍了兰州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体扫描资料中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VIL产品资料的生成技术及其估测误差分析,并结合甘肃中部地区降雨和降雹实测资料,提出了VIL(3km×3km)识别冰雹云的判别指标,有益于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 介绍了兰州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体扫描资料中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VIL产品资料的生成技术及其估测误差分析,并结合甘肃中部地区降雨和降雹实测资料,提出了VIL(3km×3km)识别冰雹云的判别指标,有益于CINRAD/CC(3830)多普勒雷达在甘肃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中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液态含水量 多普勒雷达 人工防雹 降雹 判别指标 降雨 中部地区 甘肃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山区低层云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彭宽军 陈勇航 +3 位作者 王文彩 邱学兴 林雄 白鸿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9,共7页
采用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3~2007年的CERESSSFAquaMODIS云资料,选取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三大山区,通过考察云量和云液态水柱含量分析了低层云水资源的多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山区多年平均的云量... 采用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3~2007年的CERESSSFAquaMODIS云资料,选取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三大山区,通过考察云量和云液态水柱含量分析了低层云水资源的多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山区多年平均的云量年平均区域值在24.4%~27.5%之间,云液态水柱含量在51~56.3g/m2之间。三大山区低层云量和云液态水柱含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综合云量和云水柱含量来看,春季是三大山区低层云量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冬季是三大山区低层云中的含水量最丰富的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层云量 水资源 云液态水柱含量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对土质路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及水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田风霞 刘刚 +2 位作者 郑世清 马春艳 张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9,共5页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草本植物不同覆盖度土质路面的径流水动力学特征以及路面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路面径流的弗劳德数和雷诺数属层流的急流范畴,并且二者与径流流速及过水断面单位能量相同,均随草本植物覆盖度的增大而减...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草本植物不同覆盖度土质路面的径流水动力学特征以及路面的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路面径流的弗劳德数和雷诺数属层流的急流范畴,并且二者与径流流速及过水断面单位能量相同,均随草本植物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而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以及曼宁糙率系数则均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覆盖度土质路面上,径流量随径流时间急剧增大后趋于稳定,且二者符合移轴双曲线关系,而输沙率则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土质道路的水分入渗率逐渐增大,而径流量、输沙率及含沙率均逐渐减小。该研究表明土质路面种植的草本植物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为阐明草本植物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 径流 人工降雨 覆盖度 土质路面 减水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典型地域条件下云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勇航 毛晓琴 +3 位作者 黄建平 亢燕铭 郑志海 叶强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4,共8页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1B云资料,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4个典型地域,研究了总云量、低层云和高层云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1B云资料,选取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4个典型地域,研究了总云量、低层云和高层云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和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低层云量的高值区不仅分布在山脉地区,而且也分布在非山脉地区。但高层云的云量高值区只分布在山脉地区;总体来说,云量大小随地域的不同相差相当大,高层云云量年平均值的最大差异发生在祁连山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两者相差16.4%。而总云量和低层云量年平均值在季风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相差最大,分别可达27.6%和19.5%。季风区和祁连山区云量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夏季,天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云量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则均出现在秋冬季。总的来说,3个云量参数值在3~9月较高,最低值出现在10-12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态管输CO_2的节流放空实验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玉星 滕霖 +3 位作者 王武昌 胡其会 赵青 李顺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6-136,共11页
为了探究管输CO_2节流放空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响应及相态变化,基于Joule-Thomson效应搭建了橇装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超临界态、液态、气态及含杂质气态CO_2多级节流放空实验。通过实验发现:(1)超临界态及气态实验出口温度先上升后下降,... 为了探究管输CO_2节流放空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响应及相态变化,基于Joule-Thomson效应搭建了橇装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超临界态、液态、气态及含杂质气态CO_2多级节流放空实验。通过实验发现:(1)超临界态及气态实验出口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而液态实验出口温度先下降后上升并最终与主管温度变化一致;(2)主管内CO_2的压力、温度随着实验的进行而不断下降,且各截面之间参数差异明显,表明压力扰动传播速度受密度影响;(3)含杂质N2的CO_2放空时出口温度低于纯气态CO_2放空,主管内压力随时间变化速率大于纯CO_2实验主管压力变化速率;(4)管外气云逐渐收缩为气锥,气锥随管内压力下降、温度上升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实验结果表明:(1)在单级节流相同压降下,液态实验产生的温降明显小于超临界态及气态节流温降,但液态CO_2全节流过程会因发生相变而使平均节流效应增强;(2)密度影响内能对外耗散的程度,进而影响节流系数,即密度增大,节流系数降低。进而建议,通过增大泄放速率、节流入口增温、节流出口整流等措施来实现对CO_2放空过程的安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管道 ccS 节流 放空 相态实验 超临界态 节流效应 气云变化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山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云水资源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勇航 彭宽军 +3 位作者 史玉光 崔彩霞 林雄 潘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6-891,共6页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1B云资料,对天山山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云水资源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不仅包括云量、云液态水柱含量,还包括云滴...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CERES SSF Aqua MODIS Edition 1B云资料,对天山山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云水资源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不仅包括云量、云液态水柱含量,还包括云滴尺度,为无人区的人工增水作业和天气气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与以往的卫星观测云气候全球数据集相比,该资料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且其观测仪器和云反演方法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因此其结果较以往更可信。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区云参量年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数值上有很大差别。除了动力条件和气候背景以外,这可能与沙尘气溶胶可以影响云的物理特性和生命期有关。由年变化来看,天山山区的月平均总云量为47%~72%,而塔克拉玛干沙漠为12%~50%;天山山区低云的月平均液态水柱含量为56.6~96.0g/cm^2,高云为30.5—59.8g/cm^2。而塔克拉玛干沙漠低云的月平均液态水柱含量为19.4~43.9g/cm^2,高云为9.3~59.0g/cm^2;天山山区的月平均云滴半径低云为12.6~16.0μm,高云为8.6-14.8μm。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低云云滴半径8.8~11.3μm,高云为6.1—11.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云液态水柱含量 云滴半径 年变化 天山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戚湧 丁玲玲 李千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9-1513,共5页
为了确保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针对一种结合移动云计算技术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基于多跳接入的最优截断带宽分配方案D2MSMC网络覆盖扩展机制,对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D2MSMC算法最大化了认证服务器网络的服务质量,... 为了确保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针对一种结合移动云计算技术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基于多跳接入的最优截断带宽分配方案D2MSMC网络覆盖扩展机制,对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D2MSMC算法最大化了认证服务器网络的服务质量,确保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过程顺利进行,保护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 安全认证 移动云计算 网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DARSAT-2雷达数据与改进的水云模型反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 被引量:8
14
作者 陶亮亮 李京 +2 位作者 蒋金豹 陈曦 蔡庆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42,共7页
利用微波遥感反演植被参数往往受到植被分布不均、稀疏植被覆盖、地表裸土等因素影响,导致微波遥感用于农业参数估计的效果不佳。为解决微波遥感反演地表植被参数的问题,本研究在原有的水云模型基础上引入植被覆盖度以及裸土对于雷达后... 利用微波遥感反演植被参数往往受到植被分布不均、稀疏植被覆盖、地表裸土等因素影响,导致微波遥感用于农业参数估计的效果不佳。为解决微波遥感反演地表植被参数的问题,本研究在原有的水云模型基础上引入植被覆盖度以及裸土对于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直接作用信息,提出一种改进的水云模型,并充分考虑地表植被的覆盖分布情况,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及RADARSAT-2雷达数据对改进模型进行验证,然后根据改进模型通过查找表法反演出植被含水量,最后利用叶面积指数与植被含水量的经验关系间接得到叶面积指数的估测值。结果表明,改进的水云模型对后向散射系数的模拟精度比原有的水云模型精度高,模拟的决定系数在HH和VV极化时分别为0.850和0.73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18dB和1.475dB。由此可见,改进的模型对研究区植被条件更为敏感,能够较好地分离出植被与土壤信息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影响,同时利用其反演得到的叶面积指数精度较高,决定系数达到0.841,均方根误差为0.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云模型 RADARSAT-2 叶面积指数 植被覆盖度 植被含水量 后向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海洋光学遥感的海面白泡云研究回顾及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显谋 黄韦艮 +3 位作者 楼秀琳 傅斌 朱乾坤 唐军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6-542,共7页
回顾了国内外影响海洋光学遥感的白泡云的反射率和覆盖率的研究进展情况。根据海洋水色高光谱遥感发展的需要,指出应当开展海洋白泡云中信号白浪和白沫光学反射特征的测量和研究,以便评价和排除白泡云的反射分量在光学遥感中的干扰。
关键词 白泡云(白浪) 覆盖率 反射率 海洋水色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厚云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秋 李大成 刘贺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76,共5页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数据正则化以及多尺度光谱分析技术的多尺度循环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andsat-7 ETM+图像,其检测精度与基于热波段的自动化云量估计算法相近,但优于传统的直接分类方法(最...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设计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数据正则化以及多尺度光谱分析技术的多尺度循环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andsat-7 ETM+图像,其检测精度与基于热波段的自动化云量估计算法相近,但优于传统的直接分类方法(最大似然分类与ISODATA分类)。由于该算法无需借助热波段及其他辅助数据,因而在实现高分辨率图像厚云掩膜的高效与高精度提取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云检测 缨帽变换 多尺度光谱分析 自动化云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测深系统椭圆扫描轨迹及覆盖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彬才 朱述龙 +1 位作者 邱振戈 曹斌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2期25-28,共4页
以国内外两种典型机载激光测深系统CZMIL和LADM-II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两种系统的扫描机械结构,并针对椭圆扫描构建了激光点云轨迹模型,采用模拟计算、图形仿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比了两种系统的点云分布及覆盖情况。实验结果能为工程应... 以国内外两种典型机载激光测深系统CZMIL和LADM-II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两种系统的扫描机械结构,并针对椭圆扫描构建了激光点云轨迹模型,采用模拟计算、图形仿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比了两种系统的点云分布及覆盖情况。实验结果能为工程应用中测线布设和改善我国机载激光测深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测深 机械结构 椭圆扫描 点云轨迹 覆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无人机影像大豆覆盖度提取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海清 严椰丽 +3 位作者 凌梦云 杨勤锐 陈婷 李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9,共9页
针对仅依赖二维遥感影像提取大豆覆盖度难以剔除杂草等复杂背景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大豆覆盖度提取方法,利用改进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与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SGM)算法... 针对仅依赖二维遥感影像提取大豆覆盖度难以剔除杂草等复杂背景干扰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结合三维密集点云的大豆覆盖度提取方法,利用改进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与半全局匹配(Semi-Global Matching,SGM)算法从无人机立体影像中生成高精度稠密的大豆叶面真彩色三维点云,通过伽马增强的可见光绿叶指数提取植被信息,采用最佳结构元的局部阈值分割算法消除低矮杂草等噪声干扰,以达到结合可见光谱与三维点云实现复杂背景下大豆覆盖度提取的目的。选取不同时期、不同杂草混杂程度、不同地形起伏背景的大豆种植区无人机可见光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复杂背景下的花芽分化期大豆覆盖度提取,伽马增强的绿叶指数可提高植被提取精度,结合三维点云信息的覆盖度提取总体精度达到98%以上,相比支持向量机、结合Lab颜色空间变换与Kmeans分割法、双峰阈值法等常用方法效率提高至少68%,在精度和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仅利用二维影像的覆盖度提取方法。研究成果对于农田精细化管理和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作物 三维点云 覆盖度 伽马增强 植被指数 局部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能源互补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夏元清 高润泽 +2 位作者 林敏 任延明 闫策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44-1868,共25页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中设施庞杂、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难以有效处理、“信息孤岛”长期存在以及整体优化调度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云控制系统理论,以智能电厂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了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Intelligent power plant cloud contr...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中设施庞杂、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难以有效处理、“信息孤岛”长期存在以及整体优化调度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云控制系统理论,以智能电厂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了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Intelligent power plant cloud control system,IPPCCS)解决方案.基于智能电厂云控制系统,针对绿色能源发电波动性强、抗扰能力差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风电、光伏输出功率进行短时预测,获知未来风、光机组功率输出情况.在云端使用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算法,通过实时滚动优化得到水轮机组的功率预测调度策略,保证绿色能源互补发电的鲁棒性,充分消纳风、光两种能源,减少水轮机组启停和穿越振动区次数,在为用户清洁、稳定供电的同时降低了机组寿命损耗.最后,一个区域云数据中心的供电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能源互补 智能电厂 云控制系统 机器学习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无线传感器网络栅栏覆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高丽 宋军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0-213,218,共5页
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栅栏覆盖会受到时间、距离以及最低置信度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导致覆盖漏洞较多,为提高覆盖质量,提出基于云安全架构的机器人无线传感器网络栅栏覆盖设计。首先,分析云安全防护技术,确立云计算安全架构,分别设置数据管... 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栅栏覆盖会受到时间、距离以及最低置信度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导致覆盖漏洞较多,为提高覆盖质量,提出基于云安全架构的机器人无线传感器网络栅栏覆盖设计。首先,分析云安全防护技术,确立云计算安全架构,分别设置数据管理、加密、备份以及储存地点等模块;其次,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探究网络节点结构,把大量节点部署在检测目标区域内并与网络相连,将网络构建成本与生存时间作为栅栏覆盖的评价指标;最后,构建物理、协议抗干扰模型,预测通信链路之间是否存在干扰,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检测覆盖漏洞,选取节点分布密集区域作为漏洞修复区域,将漏洞问题转换为平面几何问题,经过节点重新部署达到理想覆盖设计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覆盖质量,减少网络计算量,进而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安全架构 无线传感网络 栅栏覆盖 漏洞修复 信道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