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
被引量:76
- 1
-
-
作者
魏丽
钟强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5,共6页
-
基金
国家攀登项目"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和中科院留学择优基金
-
文摘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获取的1983年7月~1990年6月2.5°×2.5°分辨率的云气候资料以及Hahn等整理的1971~1981年5°×5°分辨率地面观测云气候资料,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和夏季云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云
气候学
气候计划
-
Keywords
cloud climatology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ccp data
-
分类号
P426.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青藏高原中东部云量变化与气温的不对称升高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王艺
伯玥
王澄海
-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8-919,共1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2013CBA018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37217
+2 种基金
41275061
41440035
41471034)
-
文摘
利用ISCCP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对1984 2009年青藏高原中东部云量和云状的气候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云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中低云量呈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而高云云量日变化不显著;青藏高原地区日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与日最高气温不一致,即气温出现不对称升高。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白天、夜间云的变化分别与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速率存在显著相关,并在云量变化与气温的不对称升高之间存在着正反馈机制。高原中东部地区不对称升温使得日出时的地气温差减小,并可能通过减弱对流作用使日出后的云量减少。云量的减少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增加,从而使得当日上午气温升高明显;中午,高云的增多与中低云的减少增加了地面接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导致了较高的日最高温度;而傍晚除卷云外,各类云的云量均出现增加,起到了减缓傍晚气温下降的作用,有利于出现较高的日最低温度。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云量
isccp资料
气温不对称升高
-
Keywords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loud amount
isccp data
Asymmetric diurnal temperature change
-
分类号
P426.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