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水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国琰 孙栋元 +4 位作者 崔艳强 王兴繁 武兰珍 马亚丽 舒和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6,87,共15页
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归因分析研究对于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西汉水流域1960—2022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ITA创新趋势法、Pettitt检验法等多种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流域径流... 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归因分析研究对于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西汉水流域1960—2022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ITA创新趋势法、Pettitt检验法等多种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年际趋势性、突变性、持续性及周期性等演变规律,并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西汉水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2/3左右,多年径流的平均集中期出现在7月且有提前趋势;流域多年径流量以0.597×10^(8) m^(3)/10 a的平均速率减小,基于持续性分析结果,未来若干年内径流量将继续维持该减小趋势;径流主要突变点可能出现在1993年且具有明显的丰-枯交替的周期变化;上、下游和支流径流量的主周期几乎一致,均在41~47 a之间变化,中游径流主周期为28a;累积斜率变化率、双累积曲线法计算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12.68%和19.75%,计算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减小的贡献率分别为87.32%和80.25%,西汉水流域径流量逐年减小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科学利用及合理调配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特征变化 ITA创新趋势分析法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西汉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西川河流域近50 a径流变化趋势与归因识别 被引量:2
2
作者 史砚文 王计平 +3 位作者 程复 王一川 罗志东 郭汉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8,共8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文过程及归因分析,对于理解水文演变规律,制订流域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西川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近50 a来降雨、输沙、径流变化趋势与演变特征,基于B...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文过程及归因分析,对于理解水文演变规律,制订流域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西川河流域为例,采用M-K检验、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近50 a来降雨、输沙、径流变化趋势与演变特征,基于Budyko假设识别驱动流域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并进行定量归因研究。结果表明:流域降雨量的变化速率为-0.0854 mm/a,Z值为-0.026,总体变化不明显。输沙量和径流量的Z值分别为-3.35和-2.38,径流量、输沙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春汛发生在3月,汛期集中在7—9月,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输沙量的年代际波动幅度最大,径流量次之,降雨量波动幅度最小;1996年为径流突变年份,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对降雨最敏感,而人类活动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从贡献来看,下垫面条件变化为69.15%,降雨量为21.99%,潜在蒸散发为8.86%;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川河流域径流变化呈明显的不均匀性和趋势性。未来应结合生态恢复过程,加强土地利用变化与流域水沙过程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归因分析 Budyko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09
3
作者 刘春蓁 刘志雨 谢正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93,共9页
该文用Mann Kendall方法对近 5 0年海河流域山区 2 0个子流域的径流及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结合降水 ,径流及气温的年代距平值的同步分析以及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 ,对近 5 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 ,提出了一... 该文用Mann Kendall方法对近 5 0年海河流域山区 2 0个子流域的径流及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结合降水 ,径流及气温的年代距平值的同步分析以及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 ,对近 5 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 ,提出了一个半定量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影响径流变化的三种类型 :以气候暖干化为主 ,人类活动为辅的径流显著衰减型 ;以人类活动为主 ,气候暖干化为辅的径流显著衰减型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异都不明显 ,径流无显著变化的类型。分析结果展示了气候、人类活动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 ,给径流的变化趋势分析和成因分析带来了复杂性与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异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趋势 海河流域 降水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降水时空变异规律——Ⅲ.趋势变化原因 被引量:48
4
作者 任国玉 柳艳菊 +10 位作者 孙秀宝 张莉 任玉玉 徐影 张华 战云健 王涛 郭艳君 陈峪 唐国利 郭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348,共22页
中国大陆现代降水表现出若干长期变化特征,对现代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了解。结合多种资料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大陆近几十年降水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现代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 中国大陆现代降水表现出若干长期变化特征,对现代降水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了解。结合多种资料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中国大陆近几十年降水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初步认识:1现代降水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全国平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增加或减少的长期变化,但强降水事件频率和降水量出现明显增多,而小雨事件特别是痕量降水事件显著减少。2再分析资料表明,最近几十年全国水汽净收支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际观测资料显示近地面和对流层中下层空气比湿或大气可降水量出现较明显上升趋势。3代用资料序列分析显示,全国大部地区近几十年降水变化仍处于晚近历史时期正常自然波动范围内;近百年观测的降水量序列也表明,黄淮海地区降水具有多重时间尺度相互叠加作用特点,低频自然气候变异的影响信号有清晰表现。4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全国或东部季风区现代降水变化影响的信号,目前仍难以识别;区域性近地面风速减弱导致的雨量观测系统偏差以及大范围气溶胶浓度增加,可能是东部季风区大多数台站观测到的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和小雨频率显著减少的两个重要原因。5主要与城市化影响相关的地面观测资料系统偏差,可以部分解释现有分析表明的短历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和累计降水量增加现象,同时也很可能是城市台站小雨和痕量降水事件频率明显下降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强降水 气候变化 趋势 人类活动 自然变异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驱动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叶许春 刘健 +1 位作者 张奇 杨勋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9,共7页
以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14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五河"水系中5个水文监测站的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潜在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降水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驱动模... 以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14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五河"水系中5个水文监测站的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潜在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降水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驱动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年代气候变化对赣江、信江以及抚河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增加,潜在蒸发量却呈长期的下降趋势,径流变化过程与降雨过程总体一致,但不同时期各站点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气候变化对径流的驱动作用表明,相对于流域1960s的气候条件,其他年代气候变化均起着增大径流的作用,其中气候变化驱动作用最大的1990s导致径流增加194.3~321.3mm,最小的2000s导致径流增加32.7~106.5mm.此外,受不同年代流域降雨变率以及流域调蓄作用影响,1970s和1990s气候变化导致的径流增量以信江为最,而1980s和2000s则是赣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径流 蒸发率函数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闽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晓英 陈兴伟 +1 位作者 陈莹 王跃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4,共7页
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是探究径流演变机制及水土流失防控的关键之一。采用Trend free prewhitening MK检验法分析闽江干流及3大子流域1960—2010年径流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将经验判别法和气候弹性系数法相结合,... 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是探究径流演变机制及水土流失防控的关键之一。采用Trend free prewhitening MK检验法分析闽江干流及3大子流域1960—2010年径流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将经验判别法和气候弹性系数法相结合,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闽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的年径流、降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潜在蒸发量则为下降趋势,且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突变;闽江干流和3大子流域的气候变化导致径流增加,其中降雨量的增加和潜在蒸发量的减少是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主要起减流的作用;干流和3大子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高于人类活动,仅21世纪初建溪流域和沙溪流域除外。可见,气候变化是闽江流域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 TFPW-MK检验 经验判别 气候弹性系数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流域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凌程 张利平 +2 位作者 夏军 闪丽洁 刘恋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流域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敏感性分析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变异Ⅰ/Ⅱ期年...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流域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敏感性分析法、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了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和滦河流域变异Ⅰ/Ⅱ期年均径流深相对于基准期分别减少了29.5%/19.1%和49.8%/70.0%;对于汉江上游流域,1991—1999年(变异Ⅰ期)气候波动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8年(变异Ⅱ期)人类活动则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减少的影响逐步增强;对于滦河流域,1980—2010年(变异Ⅰ/Ⅱ期)人类活动一直足径流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且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影响贡献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波动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贡献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假设的渭河径流变化归因识别 被引量:64
8
作者 张丽梅 赵广举 +2 位作者 穆兴民 高鹏 孙文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607-7617,共11页
定量评价河川径流量变化特征,开展其归因识别研究是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渭河流域1958—2015年的气候、水文要素变化特征,采用基于Budyk... 定量评价河川径流量变化特征,开展其归因识别研究是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渭河流域1958—2015年的气候、水文要素变化特征,采用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理论的水量平衡法估算径流变化对各驱动因素的弹性系数,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咸阳、张家山、状头站的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径流深减少速率分别为:-1.520、-0.501、-0.322 mm/a。3个站控制流域面平均降雨量呈非显著性减少趋势,年潜在蒸散发呈非显著增加趋势。剧烈的人类活动如工农业用水、大规模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及退耕还林草等引起的下垫面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渭河干流和泾河流域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均超过了60%,降雨变化贡献次之,潜在蒸散发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径流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归因分析 Budyko水热耦合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合水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崔珏 周买春 +1 位作者 刘远 黎裕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6,共5页
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重标极差法(R/S)分析了泗合水流域1965~2010年全年及年内各时期的降雨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分离和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不... 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重标极差法(R/S)分析了泗合水流域1965~2010年全年及年内各时期的降雨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分离和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但不足以颠覆最大月和旱季两个极端时期的降雨变化趋势。以径流系数突变年份2003年为界,显著变化期与平顺变化期相比,多年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分别减少了73、34mm,径流量却减少200mm;并根据平顺变化期的降雨—径流相关关系,估算出显著变化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3.5%、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趋势分析 持续性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沣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21
10
作者 夏伟 周维博 +3 位作者 李文溢 何庆龙 安宝军 杨浩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47-52,共6页
以沣河流域为例,采用小波分析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了该流域1965-2016年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径流量变化过程中存在1988和1997年两个突变点。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分析了不同时期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沣河流域径流量变化... 以沣河流域为例,采用小波分析法、累积距平法分析了该流域1965-2016年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径流量变化过程中存在1988和1997年两个突变点。应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分析了不同时期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沣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以1965-1987年为基准期,1988-1996年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7. 69%和62. 31%; 1997-2016年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1. 92%和111. 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率 沣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径流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妍 王秀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6,共8页
研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重点断面的径流情势变化及其成因,为引黄口重点断面水资源管理和促进该工程建设水生态效益的发挥提供参考。采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变化范围法(IHA/RVA法),对1958-2005年工程建设影响前、2006-2016... 研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重点断面的径流情势变化及其成因,为引黄口重点断面水资源管理和促进该工程建设水生态效益的发挥提供参考。采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变化范围法(IHA/RVA法),对1958-2005年工程建设影响前、2006-2016年工程建设影响后2个阶段的33个单项水文指标及改变度进行对比分析;基于6种Budyko假设公式,量化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改变的贡献率。结果显示:8项单项水文指标达到67%以上的高度改变,整体径流情势改变度达到61.72%;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41.79%和58.21%。人类活动是影响"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引黄口重点断面径流情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异指标法/变化范围法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公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