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环境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云 董元华 +1 位作者 杭小帅 马毅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9-638,共10页
环境矿物材料(包括天然矿物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病毒污染土壤中。本文在回顾环境矿物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 环境矿物材料(包括天然矿物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等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及病毒污染土壤中。本文在回顾环境矿物材料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其中,重点论述了硅酸盐矿物、磷灰石、金属氧化物等天然矿物材料,以及改性和人工合成矿物材料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同时阐述了硅酸盐矿物和金属氧化物在修复有机污染和病毒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理;最后展望其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矿物材料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病毒污染 土壤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矿物在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沈培友 徐晓燕 马毅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综述了粘土矿物对环境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处理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粘土矿物和改性粘土矿物的特征 ,及其对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规律、影响因素 ;并对粘土矿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改性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阳离子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吸附性能与构效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洪良 朱利中 朱建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5-1831,共7页
用2-巯基乙胺盐酸盐(MEA)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复合改性内蒙钙基膨润土(IMB),制得吸附材料MEA-HDTMA-IMB.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和比表面积分析(N2-BET)等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改性膨润土的比表... 用2-巯基乙胺盐酸盐(MEA)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复合改性内蒙钙基膨润土(IMB),制得吸附材料MEA-HDTMA-IMB.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和比表面积分析(N2-BET)等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改性膨润土的比表面积和层间距显著增大.吸附研究发现,MEA-HDTMA-IMB能同时有效吸附混合水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和重金属铜,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机理以分配作用为主,其吸附能力强于用季铵盐阳离子单一改性的有机膨润土HDTMA-IMB;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主要为络合反应,其吸附能力与用巯基铵阳离子单一改性的膨润土MEA-IMB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改性 吸附 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和重金属互相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浩 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0-466,共7页
为了解污染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与重金属积累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供试土壤中添加不同等级的有机物料和重金属元素Pb与Cu,在培养条件下研究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重金属添加量对土壤生物呼吸强度和有机质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解污染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与重金属积累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供试土壤中添加不同等级的有机物料和重金属元素Pb与Cu,在培养条件下研究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稳定性的影响及不同重金属添加量对土壤生物呼吸强度和有机质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有机质矿化速率显著下降,添加的有机物料残留增加,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同时,有机碳的积累又增加了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固定,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性,降低了其淋溶性,有利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聚.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态有机质中重金属的富集是土壤有机质矿化减弱和重金属稳定性增加的主要原因.由此推断,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质可通过形成重金属-颗粒态有机质复合体发生相互促进稳定或积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有机质固定 重金属积累 颗粒态有机质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颗粒态有机质和添加植物材料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平 郑顺安 章明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为了解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和添加植物材料矿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重金属含量的植物残体进入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土壤颗粒态有机物质矿化、微生物生物量和颗粒态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和植物残体重... 为了解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和添加植物材料矿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重金属含量的植物残体进入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土壤颗粒态有机物质矿化、微生物生物量和颗粒态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和植物残体重金属污染都会减弱颗粒态有机物质和植物材料在土壤中的矿化速率,增加颗粒态有机质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和颗粒态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在植物残体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主要与土壤污染程度有关,随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加入土壤的植物材料重金属含量较低时,中量重金属污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的呼吸强度;而土壤颗粒态有机质的积累均随土壤或植物残体中重金属的积累而增加,其中植物中重金属积累对其影响更为明显.重金属在土壤颗粒态有机质中的积累可能是土壤有机质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有机质稳定性 颗粒态有机质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施用对重金属污染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熙君 冷雪梅 +6 位作者 张旭辉 应多 刘晓雨 郑聚锋 卞荣军 李恋卿 潘根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8-476,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后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环境污染修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南地区长期Cd/Pb污染和邻近未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对照无污染土壤(P0)、低污染土壤(...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施用生物质炭后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为环境污染修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南地区长期Cd/Pb污染和邻近未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对照无污染土壤(P0)、低污染土壤(P1)和高污染土壤(P2)3种土壤,每种土壤分别设置施用量为0(C0)、10 g·kg^-1(C1)和20 g·kg^-1(C2)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处理,进行为期60 d的恒温恒湿室内培养试验,对比分析施用生物质炭对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中CO2-C释放动态、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库含量和激发效应的影响。[结果]添加生物质炭能够显著增加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水稻土CO2排放,其中未污染和低污染土壤施加生物质炭后其CO2的释放速率及累积矿化量显著高于高污染土壤。相比于污染土壤,施加生物质炭对未污染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的增加影响更显著;P1土壤低炭和高炭处理分别比原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23.1%和27.1%,P2土壤增加49.7%和41.7%;P1土壤低炭和高炭处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6.9%和200.2%,P2土壤增加22.2%和45.8%;施炭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施用生物质炭对各处理土壤产生负激发效应,且在低污染土壤中表现最为显著;生物质炭抑制土壤本底碳的矿化,促进土壤原有有机碳的稳定性。[结论]施用生物质炭可提高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中有机碳的累积量,增加土壤中活性碳库的组分,抑制土壤中原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存在显著的负激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重金属污染 水稻土 有机碳矿化 激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玉米秸秆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应多 赵熙君 +7 位作者 张旭辉 徐子银 闫华 张玉娇 郑聚锋 刘晓雨 李恋卿 潘根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0-347,共8页
为研究重金属污染环境胁迫下新碳的添加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苏南地区不同程度Cd/Pb污染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添加玉米秸秆(新碳)条件下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有机碳(老碳)矿化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土壤CO2-C... 为研究重金属污染环境胁迫下新碳的添加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苏南地区不同程度Cd/Pb污染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添加玉米秸秆(新碳)条件下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有机碳(老碳)矿化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土壤CO2-C排放动态及其δ^13C值、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库组分含量,计算了相对激发效应,探讨了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新老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有机碳的添加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添加玉米秸秆后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水稻土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20%(轻度污染土壤,P0)、540%(较高程度污染土壤,P1)和360%(高度污染土壤,P2)。添加玉米秸秆同时促进了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水稻土中原有有机碳的矿化速率,相对于P0与P1土壤,P2土壤更能促进水稻土老碳的矿化,并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且在培养的不同阶段P2土壤相对激发效应显著高于P0与P1土壤,在培养第30天时相对激发效应值达到最高,分别为47.3%(P0)、148.2%(P1)、189.2%(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玉米秸秆 有机碳矿化 激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载体在环境污染与资源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霞 宋柳霆 +4 位作者 张雅琴 刘骐源 陈海洋 杨洁 左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0-1340,共11页
Fe在地表环境中的生物利用率极低,为了适应低铁环境,微生物和植物会分泌一种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铁载体来螯合环境中的Fe(Ⅲ),以满足自身生命活动需求。铁载体在地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广泛参与微生物、植物和环境中Fe的迁移和转化。系... Fe在地表环境中的生物利用率极低,为了适应低铁环境,微生物和植物会分泌一种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铁载体来螯合环境中的Fe(Ⅲ),以满足自身生命活动需求。铁载体在地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广泛参与微生物、植物和环境中Fe的迁移和转化。系统总结了铁载体的类型、检测方法以及其在矿物溶解、污染修复、植物促生和生物防治等领域的作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细菌、真菌、蓝细菌和植物均能产生不同类型铁载体,通过螯合作用从环境中摄取和竞争Fe;依据铁载体中特定的官能团,可采用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铁载体可以加速铁硅酸盐矿物和铁氧化物/氢氧化物矿物溶解,推动地表环境中不同相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铁载体能够螯合多种重金属离子并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修复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土壤,维持土壤良好的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能力;铁载体还可以捕获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并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繁殖,促进植物生长与产量提高,有效进行生物防治。最后,在综述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铁载体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铁载体在环境地学领域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利用铁 铁载体 污染修复 生物防治 矿物溶解 植物促生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在水污染治理中吸附无机污染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6,共7页
膨润土是一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天然黏土矿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和易再生的吸附剂。介绍了膨润土处理重金属、有害非金属、放射性核素、氰化物、氟化物、高氯酸盐等无机污染物的效果。天然膨润土对水中部分无机污染物... 膨润土是一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天然黏土矿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可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和易再生的吸附剂。介绍了膨润土处理重金属、有害非金属、放射性核素、氰化物、氟化物、高氯酸盐等无机污染物的效果。天然膨润土对水中部分无机污染物的吸附率较低,而膨润土经物理或化学改性后可明显提高对部分无机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膨润土作为环境保护用吸附剂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矿物 吸附 改性 无机污染物 重金属废水 放射性废水 含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天然矿物钝化土壤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卓群 邱少芬 孙瑞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利用天然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通过有机改性可以改变天然矿物材料的结构性质,插入特定的有机官能团,改善其钝化效果。文章结合国内外对天然矿物材料的有机改性研究,综述了利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 利用天然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通过有机改性可以改变天然矿物材料的结构性质,插入特定的有机官能团,改善其钝化效果。文章结合国内外对天然矿物材料的有机改性研究,综述了利用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腐殖酸、壳聚糖等改性后的天然矿物材料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阐释了其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机理,主要包括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重金属有效性;有机改性显著改变了天然矿物材料的结构性质,增强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插入大量活性官能团,与重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配位络合。最后对有机改性天然矿物材料修复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进一步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改性天然矿物材料的科学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矿物材料 有机改性 土壤 重金属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秸秆去除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方嘉 徐武松 +1 位作者 郑文杰 徐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9期13-16,26,共5页
水体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是水生态持续健康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固载吸附是重要的治理途径。农作物秸秆因来源广及结构特殊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用于开发新型高效吸附剂。综述了近年来改性秸秆在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有机污... 水体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是水生态持续健康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固载吸附是重要的治理途径。农作物秸秆因来源广及结构特殊等特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用于开发新型高效吸附剂。综述了近年来改性秸秆在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以及阴离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改性秸秆吸附应用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开发新型秸秆吸附剂及农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改性 吸附 重金属离子 有机污染物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