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ive transductive learn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via single sphere
1
作者 Xue Zhenxia Liu Sanyang Liu Wa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3期643-650,共8页
In many machine learning problems,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s available but only a few of them can be labeled easily. This provides a research branch to effectively combine unlabeled and labeled data to infer the label... In many machine learning problems,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s available but only a few of them can be labeled easily. This provides a research branch to effectively combine unlabeled and labeled data to infer the labels of unlabeled ones, that is, to develop transductive learning.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Pattern classification via single sphere (SSPC), which seeks a hypersphere to separate data with the maximum separation ratio, a progressive transductiv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method via single sphere (PTSSPC) is proposed to construct the classifier using both the labeled and unlabeled data. PTSSPC utilize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f the unlabeled samples and obtain bette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than SSPC when insufficient labeled data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e algorithm can yields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recognition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transductive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upport vector domain descri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ssessment of laser cutting predictions by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2
作者 Mustafa Zaidi Imran Amin +1 位作者 Ahmad Hussain Nukman Yusoff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36-3745,共10页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orthogonal array based model prediction. It shows improvement in modelling of edge quality and kerf width by apply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novel error assessment on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depict better prediction on average by utilizing the systematic randomized techniques to initialize the neural network weight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nitialization. Missing values handling is difficult with statistical tools and 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generates better results with the smallest datasets even with missing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training algorithm kerf width edge quality laser cutting proces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roved brain emotional learning algorithm for accurate and efficient data analysis 被引量:1
3
作者 梅英 谭冠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084-1098,共15页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low convergence speed in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s, a novel bio-inspir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named brain emotional learning (BEL) is introdu...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low convergence speed in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s, a novel bio-inspir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named brain emotional learning (BEL) is introduced. BEL mimics the emotional learning mechanism in brain which has the superior features of fast learning and quick react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EL in data analysis, genetic algorithm (GA) is adopted for optimally tuning the weights and biases of amygdala and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BEL neural network. The integrated algorithm named GA-BEL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fast learning of BEL, and the global optimum solution of GA. GA-BEL has been tested on a real-world chaotic time series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index for prediction, eight benchmark datasets of university California at Irvine (UCI) and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dataset for classifications. The comparison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GA-BEL algorithm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original BEL in prediction, and more effective when dealing with large-scale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Further, it outperforms most other traditional algorithms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execution speed in both predi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ON classification brain emotional learning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渐进学习模式的SBS-CLearning分类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申彦 朱玉全 宋新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6-703,共8页
针对Learn++. NSE算法中多个基分类器之间相互独立、未利用前阶段学习结果辅助后续阶段学习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借鉴人类的学习过程,优化Learn++. NSE算法内部的学习机制,转变基分类器的独立学习为渐进学习,提出了一种采用渐进学习模式... 针对Learn++. NSE算法中多个基分类器之间相互独立、未利用前阶段学习结果辅助后续阶段学习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借鉴人类的学习过程,优化Learn++. NSE算法内部的学习机制,转变基分类器的独立学习为渐进学习,提出了一种采用渐进学习模式的SBS-CLearning分类算法.分析了Learn++. NSE算法的不足.给出了SBS-CLearning算法的步骤,该算法在前阶段基分类器的基础之上先增量学习,再完成最终的加权集成.在测试数据集上对比分析了Learn++. NSE与SBSCLearning的分类准确率.试验结果表明:SBS-CLearning算法吸收了增量学习与集成学习的优势,相比Learn++. NSE提高了分类准确率.针对SEA人工数据集,SBS-CLearning,Learn++. NSE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0. 982,0. 976.针对旋转棋盘真实数据集,在Constant,Sinusoidal,Pulse环境下,SBS-CLearning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0. 624,0. 655,0. 662,而Learn++. NSE分别为0. 593,0. 633,0. 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挖掘 分类算法 集成学习 增量学习 概念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模型的Q-learning二分类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尚志刚 徐若灏 +2 位作者 乔康加 杨莉芳 李蒙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26-3329,3333,共5页
对于二分类问题,基于判别模型的分类器一般都是寻找一条最优判决边界,容易受到数据波动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Q-learning二分类算法(BGQ-learning),将状态和动作分开编码,得到对应各类的判决函数,增加了决策空间的... 对于二分类问题,基于判别模型的分类器一般都是寻找一条最优判决边界,容易受到数据波动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模型的Q-learning二分类算法(BGQ-learning),将状态和动作分开编码,得到对应各类的判决函数,增加了决策空间的灵活性,同时在求解参数时,采用最小二乘时序差分(TD)算法和半梯度下降法的组合优化方法,加速了参数的收敛速度。设计实验对比了BGQ-learning算法与三种经典分类器以及一种新颖的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在UCI数据库七个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有着优良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分类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learning 生成模型 二分类 最小二乘时序差分算法 半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arning中的人脸检测研究
6
作者 王万森 郭春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本文以情绪认知交互的E-Learning系统中的学习者表情识别为背景,在Adaboost算法中引入了分类风险系数,并在每次迭代权值更新后的权值归一化过程中,将正负例样本分开进行权值归一化处理,保证了算法能始终给予正例样本更多的重视.最终将... 本文以情绪认知交互的E-Learning系统中的学习者表情识别为背景,在Adaboost算法中引入了分类风险系数,并在每次迭代权值更新后的权值归一化过程中,将正负例样本分开进行权值归一化处理,保证了算法能始终给予正例样本更多的重视.最终将基于肤色和改进的Adaboost算法相结合用于E-Learning情境中的学习者人脸检测,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为后续的表情特征提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人脸检测 ADABOOST算法 分类风险系数 肤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label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based on 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7
作者 李宏 李平 +1 位作者 郭跃健 吴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310-1319,共10页
Multi-label data with high dimensionality often occurs,which will produce large time and energy overheads when directly used in classification tasks.To solve this problem,a novel algorithm called multi-label dimension... Multi-label data with high dimensionality often occurs,which will produce large time and energy overheads when directly used in classification tasks.To solve this problem,a novel algorithm called multi-label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via 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MSDA) was proposed.It was expected to derive an objectiv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s smooth as possible on the data manifold by multi-label learning 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By virtue of the latent imformation,which was provided by the graph weighted matrix of sample attributes and the similarity correlation matrix of partial sample labels,MSDA readily made the separ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achieve maximization and estimated the intrinsic geometric structure in the lower manifold space by employing unlabeled data.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several real multi-label datasets show that afte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using MSDA,the averag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about 9.71%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lgorithms,and several evaluation metrices like Hamming-loss are also superior to those of othe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ifold learn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SSL) linear diseriminant analysis (LDA)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气体成分检测的改进蒲公英算法研究
8
作者 李鹏 汤炼海 +2 位作者 林事力 纵彪 于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针对阵列传感器检测二元混合气体时由于交叉敏感特性导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蒲公英优化(IDO)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二元混合气体检测方法。首先,引入Kent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初始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后将精英反向学习策... 针对阵列传感器检测二元混合气体时由于交叉敏感特性导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蒲公英优化(IDO)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二元混合气体检测方法。首先,引入Kent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初始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后将精英反向学习策略(EOBL)引入蒲公英种子位置更新,提高原算法寻优精度。将该算法用于KELM参数寻优,建立改进DO(IDO)算法优化KELM模型,实现对二元混合气体的成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IDO算法优化的KELM模型对二元混合气体成分识别准确率可达99.71%,比原始KELM模型提高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蒲公英优化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气体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9
作者 窦淑庆 刘思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 为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个性化服务的精准度,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多重信息融合分析的图书馆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在构建数据感知与处理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算法对各类数据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感知,同时对感知后的数据进行动态分类,从而实现大规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引入多重信息融合技术,对各类数据的多种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融合,实现对读者行为和偏好的精准捕捉,为图书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设计了数值实验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分类准确率可达99.10%,能够满足大型图书馆的智能化数据管理与分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资源管理 智能化水平 个性化服务 深度学习 多重信息融合分析 动态自组织分类算法 数据分类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高阶超边学习的抑郁症分类
10
作者 达超 李瑶 +1 位作者 杨艳丽 郭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3-2070,共8页
为解决现有脑功能超网络忽略超边内不同脑区的时间依赖性以及采用滑动时间窗口的杂散波动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高阶超边学习框架。在构建脑功能超网络的基础上采用注意力机制提取高阶超边时间序列,基于卡尔曼滤波构建自适应的功能连接时... 为解决现有脑功能超网络忽略超边内不同脑区的时间依赖性以及采用滑动时间窗口的杂散波动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高阶超边学习框架。在构建脑功能超网络的基础上采用注意力机制提取高阶超边时间序列,基于卡尔曼滤波构建自适应的功能连接时间序列,提取全局和局部时间特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89.4%,高于之前所提方法,表明其在识别大脑异常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影像 超网络 卡尔曼滤波算法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抑郁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PE传感器的工业机械臂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刚 张婷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2,36,共5页
首先,为了解决六轴机械臂关节在工作中的故障监测和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集成电路(IEPE)加速度传感器的智能诊断方法。其次,为了应对深度学习参数量爆炸的挑战,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寻求一种参数较少的分类算法,来替代网络... 首先,为了解决六轴机械臂关节在工作中的故障监测和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集成电路(IEPE)加速度传感器的智能诊断方法。其次,为了应对深度学习参数量爆炸的挑战,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寻求一种参数较少的分类算法,来替代网络全连接(FC)层以降低模型参数量,从而提高模型实用性。通过采集机械臂各关节故障时的加速度信号并使用多种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实验,在所有方案中,视觉几何组(VGG)+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取得了97.0%最高故障诊断正确率,并且该模型相较于标准模型具有显著降低的参数量和时间复杂度。结果表明,在故障信号识别领域中含有FC层的卷积网络结构过于冗余复杂,而改良算法更适用于故障信号识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集成电路传感器 分类算法 深度学习 机械臂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智能优化算法的TBM可掘性预测与围岩分级方法研究
12
作者 沈远伟 刘红丽 +1 位作者 朱昊 张超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29,共8页
复杂多变的围岩条件易引发掘进过程中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负载剧烈波动、刀具磨损加剧、推进效率降低等问题。为建立精准的可掘性预测与围岩分级方法,为TBM掘进参数优化及施工组织提供科学支撑,提出一种融合灰狼优化(GWO)、变分模态分... 复杂多变的围岩条件易引发掘进过程中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负载剧烈波动、刀具磨损加剧、推进效率降低等问题。为建立精准的可掘性预测与围岩分级方法,为TBM掘进参数优化及施工组织提供科学支撑,提出一种融合灰狼优化(GWO)、变分模态分解(VMD)、麻雀搜索算法(SSA)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智能模型(GWO-VMD-SSA-LSTM),用于实现TBM可掘性的精确预测与围岩分级。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4324、均方根误差(RMSE)为0.600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5486%、决定系数(R^(2))为0.9527,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具备更强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能力。基于此,进一步构建了基于FPI的围岩分级体系,实现了围岩可掘性等级的快速判定。工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岩层的掘进难易程度,可为复杂地质条件下TBM掘进施工提供智能化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可掘性预测 围岩分级 巷道掘进 智能优化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异质下光谱组合与机器学习融合的水稻种植结构提取研究
13
作者 丁宁 李小梅 +3 位作者 孙璟 王时梅 陈阳 时元智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81,206,共11页
精确掌握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分布特征,对精细化农业生产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江西省典型地貌单元,选取平原地貌的信丰灌区和丘陵地貌的大山灌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构建包含归一... 精确掌握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分布特征,对精细化农业生产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聚焦江西省典型地貌单元,选取平原地貌的信丰灌区和丘陵地貌的大山灌区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构建包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改进型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及其多元组合的遥感特征矩阵,耦合朴素贝叶斯(NB)、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随机森林(RF)及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5种机器学习算法,引入交叉验证,网格搜索进行模型参数优化,研究不同光谱指数与算法组合提取水稻种植结构的最优融合模型,最后引入平移、噪声扰动等数据增强方法,模拟年际气候波动和作物生长时序变化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对两个灌区水稻种植结构(双季稻、一季晚稻、中稻)进行遥感分类制图。结果表明:在信丰灌区和大山灌区中,NDVI+MNDWI-XGBoost均展现出最优分类性能,大山灌区总体精度高达97.30%,Kappa系数达0.958;信丰灌区总体精度高达95.40%,Kappa系数达0.915,并且两个灌区的平均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超过95%。地形特异性、田块状况和种植复杂度是决定最优光谱指数组合和机器学习算法耦合提取特定灌区水稻种植结构的关键要素,制图结果显示信丰灌区不同田块之间的边界较为明显,并且田块形状规则统一,大山灌区田块呈现不规则和破碎特征,并且田块间的边界并不清晰。信丰灌区以种植双季稻为主,占比80.50%,大山灌区以种植单季稻为主,占比78.60%。本研究明确了地形异质条件下遥感分类的最优算法与光谱指数组合方案,为灌区尺度水稻种植结构提取和农业精准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结构 遥感分类 光谱指数 机器学习算法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变分自编码器与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分类模型
14
作者 李道全 徐正 +1 位作者 陈思慧 刘嘉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1848,共8页
网络流量分类问题一直是一种随着网络通信发展而不断迭代方法的难题,发展至今已有多种解决方法。目前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类时大多数方法会将目光聚集在种类均衡的数据集上以便于实验和计算。针对大部分现实网络数据集仍不平衡的问题,提出... 网络流量分类问题一直是一种随着网络通信发展而不断迭代方法的难题,发展至今已有多种解决方法。目前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类时大多数方法会将目光聚集在种类均衡的数据集上以便于实验和计算。针对大部分现实网络数据集仍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自编码器(VAE)与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AdaBoost-CNN)的网络流量分类模型VAE-ABC(Variational AutoEncoder-Adaptive Boosting-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首先,在数据层面使用VAE对不平衡数据集进行部分增强,并利用VAE学习数据潜在分布的特性缩短学习时间;其次,为了在算法层面提高分类效果,结合集成学习的思想,以自适应增强(AdaBoost)算法为基础设计一种使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弱分类器的AdaBoost-CNN算法,从而提高学习和训练的准确率;最后,使用全连接层完成特征映射,并通过激活函数Sigmoid获得最终的分类结果。多重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分类数据集ISCX VPN-nonVPN划分后的不平衡子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4.31%,对比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弱分类器的AdaBoost-SVM、使用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与SVM结合的SMOTE-SVM、使用决策树(D-T)作为弱分类器并与SMOTE算法结合的SMOTE-AB-D-T,所提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34、0.63和0.24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模型在该数据集上的分类效果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分类 不平衡数据集 数据增强 变分自编码器 集成学习 自适应增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骨干二元粒子群优化的样本规约方法
15
作者 罗少甫 刘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9-64,共6页
样本规约方法是统计机器学习中的杰出数据预处理范式,能从有标记训练集中移除冗余样本和噪声,从而提升分类统计算法的性能。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大量基于进化算法的样本规约方法,并证明了其有效性,但是现有基于进化算法的样本规约方法依赖... 样本规约方法是统计机器学习中的杰出数据预处理范式,能从有标记训练集中移除冗余样本和噪声,从而提升分类统计算法的性能。虽然学者们提出了大量基于进化算法的样本规约方法,并证明了其有效性,但是现有基于进化算法的样本规约方法依赖太多参数。而且随着有标记训练集中的样本数量增加,现有基于进化算法的样本规约方法的搜索效率较低且时间成本较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加速骨干二元粒子群优化的样本规约方法(SRM-HBPSO)。在SRM-HBPSO中,首先,设计了一种结合搜索空间约简策略的加速骨干二元粒子群优化算法(HBPSO);其次,用HBPSO优化有标记训练集,从而得到一个被优化的约简子集;最后,SRM-HBPSO在被优化的约简子集上训练给定的分类统计算法,从而改进其性能。经仿真实验证明,就改进随机森林分类统计算法的平均分类正确率和提升平均样本约简率而言,在来自金融、医疗、图像等领域的10个真实基准数据集上,SRM-HBPSO优于5个先进的样本规约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机器学习 分类统计算法 样本规约 随机森林 搜索空间约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概率类别特征增强的短文本分类
16
作者 廖列法 李奎 姚秀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74-2081,共8页
对短文本所含信息量缺乏而导致分类准确度难以提升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融合概率类别特征增强的短文本分类网络模型FT_BDCNN。将N-gram处理后产生的N元词典通过TF-IDF分离出具有概率类别区分度的特征信息(FT模块);将向量化表示后的... 对短文本所含信息量缺乏而导致分类准确度难以提升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融合概率类别特征增强的短文本分类网络模型FT_BDCNN。将N-gram处理后产生的N元词典通过TF-IDF分离出具有概率类别区分度的特征信息(FT模块);将向量化表示后的文本信息输入到改进后的特征提取模块中;将两个模块的输出进行特征融合,完成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THUCNews数据集上的F1值达到91.91%。FT模块可以与现有分类模型进行融合,提升模型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别特征增强 短文本 双池化 特征融合 统计算法 快速分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钻柱振动识别与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汪海阁 高博 +4 位作者 郑有成 赵飞 崔猛 丁燕 邢世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钻柱振动是影响钻井效率、钻柱失效、井眼稳定和钻井安全的主要因素,复杂振动的早期识别对于缓解井下工具受损、提高生产时间至关重要。为此,充分调研国内外机器学习在钻柱振动识别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数据获取角度对钻柱振动识别与... 钻柱振动是影响钻井效率、钻柱失效、井眼稳定和钻井安全的主要因素,复杂振动的早期识别对于缓解井下工具受损、提高生产时间至关重要。为此,充分调研国内外机器学习在钻柱振动识别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数据获取角度对钻柱振动识别与预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比研究了各算法模型的框架、特征参数和测试效果,系统评估了各算法模型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振动识别与预测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研究结果表明:①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大量振动数据中学习和提取特征来建立模型,对振动进行分类和预测,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模型,提高钻柱振动识别与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随着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面与井下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将多种数据共同分析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掘地面和井下数据特征,有望成为解决井下问题的重要途径;③随着钻井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振动缓解与钻井提速联合优化,将为钻井工程提供更为可靠的指导和决策。结论认为,机器学习在钻柱振动识别与预测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缓解了超深井井下钻柱振动这一复杂问题,提高了钻井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推进了钻井过程的高效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振动 深层 油气钻井 机器学习 分类算法 识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MAML:一种新的蝴蝶物种自动识别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戈伟 许升全 谢娟英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4,共11页
蝴蝶种类成千上万,每种蝴蝶都与一定植物密切相关,研究蝴蝶种类自动识别有重要意义.野外环境下的蝴蝶物种识别研究受制于现有数据集蝴蝶种类较少,每类样本(图像)数量较少,使基于机器学习的蝴蝶种类识别面临泛化推广难的挑战.另外,野外... 蝴蝶种类成千上万,每种蝴蝶都与一定植物密切相关,研究蝴蝶种类自动识别有重要意义.野外环境下的蝴蝶物种识别研究受制于现有数据集蝴蝶种类较少,每类样本(图像)数量较少,使基于机器学习的蝴蝶种类识别面临泛化推广难的挑战.另外,野外环境下的蝴蝶翅膀遮挡使分类特征学习面临挑战.因此,提出基于元学习的蝴蝶物种自动识别新模型DL-MAML(deep learning advanced 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实现野外环境下的任意蝴蝶种类识别.首先,DL-MAML模型采用L2正则改进经典元学习算法MAML(model-agnostic meta-learning)的目标函数和模型参数更新方法,并对MAML增加了2层特征学习模块,避免模型陷入过拟合风险,解决现有野外环境下蝴蝶物种识别面临的泛化推广困难;其次,采用ResNet34深度学习模型提取蝴蝶分类特征,对图像进行表征预处理,作为DL-MAML模型元学习模块的输入,克服其特征提取不足的缺陷,以及野外环境下蝴蝶翅膀遮挡带来的分类特征学习困难.大量消融实验以及与同类模型的实验比较表明,DL-MAML算法学习获得的初始模型参数对蝴蝶新类识别具有很好的效果,优于MAML和其他同类模型,对野外环境下的蝴蝶种类识别很有效,使利用现有野外环境下的蝴蝶数据集构造通用且完全的蝴蝶物种识别系统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分类 深度学习 特征提取 元学习 MAM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公路隧道围岩智能动态分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梦琳 陈强 +3 位作者 汪波 宋自愿 彭传阳 程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4-1282,共9页
针对勘察设计阶段判别的隧道围岩等级与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的围岩情况不符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隧道施工期实际揭露的围岩为研究对象的智能动态分级方法。首先,依托甘肃省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工程,利用单反相机采集掌子面图像,基于深度... 针对勘察设计阶段判别的隧道围岩等级与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的围岩情况不符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隧道施工期实际揭露的围岩为研究对象的智能动态分级方法。首先,依托甘肃省渭武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工程,利用单反相机采集掌子面图像,基于深度学习Res Net18网络设计T-Res Net模型,进行掌子面围岩图像特征定性识别分类;然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定量识别、提取节理裂隙特征参数,进而确定掌子面完整性指标;最后,结合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主结构面产状、地下水发育状况、初始地应力、节理延展性6个指标建立围岩分级指标体系,并采用特征加权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模型实现隧道围岩智能动态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T-Res Net模型在节理裂隙测试集的准确率达到83.23%,在地下水测试集的准确率达到92.86%,可以实现围岩特征的有效识别与精确分类;2)使用机器视觉方法处理现场围岩图像,可快速提取岩体完整性系数和地下水发育情况,实现现场智能化高效分析;3)KNN智能动态分级方法在依托工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实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动态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深度学习 数字图像处理 KNN算法 围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声学底质分类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德秋 马丹 +3 位作者 陈帆 樊妙 邢喆 唐秋华 《海洋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0-759,共10页
海洋底质作为深海海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及分布特征在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工程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是海洋测绘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采集强度数据的监督分类方法逐渐获得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迅... 海洋底质作为深海海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及分布特征在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工程建设中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是海洋测绘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采集强度数据的监督分类方法逐渐获得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神经网络在声学底质分类中得到广泛应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权值和偏重不再需要迭代优化,是一种学习速度较快的神经网络。针对ELM神经网络中由于初始权值和偏重矩阵随机确定而导致ELM分类器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选取蚁群算法优化ELM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构建了ACO-ELM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经多次迭代后,由于信息素的累积,蚂蚁种群不断向最优路径偏移,训练精度逐渐增高,模型逐步达到平稳。通过底质分类实验验证表明,BM3D+ACO-ELM分类器处理的多波束声呐图像斑点噪声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钙质软泥和硫化物混合区域,BM3D+ACO-ELM分类器相比于其他三种分类器具有明显优势,底质分类精度得到较大提高,其中硫化物分类精度为93.23%,深海钙质软泥分类精度为9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反向散射强度 底质分类 蚁群算法 图像滤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