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logeny an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Occurring in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es
1
作者 Jiang Qing-yun Gao Yu +4 位作者 Li Wei-qun Ding Fan Juergen Richt Ren Yu-dong Li Guang-x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3期57-65,共9页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of pigs. But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mbination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CSFVs. Therefore, ...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of pigs. But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mbination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CSFVs. Therefore,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62 fulllength genome CSFV strains, isolated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potential recombination events, with the recombinant sequences being analyzed with the SimPlot and RDP programs. The results identified a mosaic virus, Chinese CSFV HCLV(2)(AF091507.1), which is the one naturally emerged recombinant CSFV with two recombination breakpoints at 2 484 and 2 900 bp of the genome alignment. Its two putative parental-like strains were CSFV Shimen(AF092448.2) and CSFV strain C/HVRI(AY805221.1). This work demonstrated that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id occur in natural CSFV populations. It had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SFV, and revealed that recombination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high genetic diversities of CS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PHYLOGENY genetic diver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mary Selection of MicroRNA Acting on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n Swine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2
作者 HOU Bo ZHANG Yan-ming NING Peng-bo KANG Kai DENG Li DAI Chen rANG Qing-hai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30-33,共4页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microRNAs that act on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in swine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SUVECs). The 3'-and 5'-untranslated regions ( UTR) of CSFV were clon...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microRNAs that act on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in swine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SUVECs). The 3'-and 5'-untranslated regions ( UTR) of CSFV were cloned and then inserted into psiCHECH TM-2 plasmids carrying Firefly and Renilla luciferases reporter genes; microRNAs that acted with CSFV were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he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and inhibitors of the predicted microRNA were co-transfected into SUVECs. The activities of Firefly and Renilla luciferases were detected by luminometry. The PCR products of the CSFV 5'-UTR (373 bp) and 3'-UTR (252 bp) were detected by electrophoresis on 1% agarose gels. Four microRNAs (ssc-miR-let7c, ssc-miR-106a, ssc-miR-18, ssc-miR-139) were screened out and evaluated. The CSFV 3'-UTR is the important target site of microRNA in SUVECs. The four microRNAs mentioned above had differe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CSFV 3'-UTR, of which the ssc-miR-18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内皮细胞 猪瘟病毒 血管内皮细胞 MICRORNA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小分子RNA 重组质粒 电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CSFV感染猪睾丸支持细胞对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影响
3
作者 马尧丹 俞晖 +4 位作者 陈海恩 杨阳开心 葛书君 吴江 康恺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共11页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感染对猪睾丸支持细胞(ST)mRNA表达谱的影响,本试验以感染CSFV 24和48 h的ST细胞和未感染ST细胞为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染色检测CSFV E2蛋白的表达;构建4个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对...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感染对猪睾丸支持细胞(ST)mRNA表达谱的影响,本试验以感染CSFV 24和48 h的ST细胞和未感染ST细胞为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染色检测CSFV E2蛋白的表达;构建4个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血睾屏障相关DEG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WB和IIF对DEGs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SFV感染24和48 h后,ST细胞均表达了E2蛋白;与Control 24 h相比,CSFV 24 h的ST细胞共鉴定出86个显著差异DEGs(P <0.05);与Control 48 h相比,CSFV 48 h的ST细胞共鉴定出1 481个显著差异DEGs(P <0.05)。DEGs极显著富集在27个GO功能条目上,主要包括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P <0.01);极显著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P <0.01)。DEGs的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Control 24 h相比,CSFV 24 h的CLDN11、H2AFX和CDH2表达量极其或极显著上调(P<0.001或P <0.01),TJP1、OCLN和GJA1表达量显著下调(P <0.05);与Control48 h相比,CSFV 48 h的FASLG、TGFB1、IL-6和H2AFX表达量极其或极显著上调(P <0.001或P <0.01),TJP1、OCLN、GJA1、CLDN11和CDH2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 <0.01)。差异表达蛋白WB验证结果显示,与Control 24 h相比,CSFV 24 h的TJP1、CLDN11和GJA1蛋白表达量极其或极显著下调(P <0.001或P <0.01),CLDN11蛋白表达量极其显著上调(P <0.001);与Control 48 h相比,CSFV 48 h的TJP1、CLDN11、OCLN和GJA1蛋白表达量极其或极显著下调(P <0.001或P <0.01)。IIF结果显示,与Control 48 h相比,CSFV 48 h的TJP1蛋白相对荧光面积极显著下调(P <0.01),CLDN11、OCLN和GJA1蛋白相对荧光面积显著下调(P <0.05)。以上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CSFV感染24和48 h均会影响ST细胞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本试验为进一步探究CSFV对ST细胞屏障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sfV) 猪睾丸支持细胞 mRNA差异表达 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CSFV、PCV2和PRRSV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4
作者 王翠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8期41-45,共5页
[目的]为确诊广西柳州某商品代育肥猪的发病原因并控制疫情。[方法]通过现场调研、观察临床症状和解剖,采集病死猪的脾、肺、肾、淋巴组织、粪便和环境棉拭子进行实验室荧光RT-PCR/PCR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通过现场调... [目的]为确诊广西柳州某商品代育肥猪的发病原因并控制疫情。[方法]通过现场调研、观察临床症状和解剖,采集病死猪的脾、肺、肾、淋巴组织、粪便和环境棉拭子进行实验室荧光RT-PCR/PCR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通过现场调研、临床症状观察及剖解初步判断该商品代育肥猪场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实验室荧光RT-PCR/PCR检测该商品代育肥猪感染了PRRSV、PCV2型和猪瘟病毒(CSFV)。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不规范引种、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猪只死亡率降低至0%,腹泻、喘气、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缓解,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猪病防控需加强引种把关、定期监测、疫苗防控及生物安全管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混合感染 疫苗防控 猪瘟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公猪精液中CSFV、PCV2和PRRSV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5
作者 杨程 李文军 +6 位作者 张雪峰 程宁 刘野 王凯月 邵笑 李双玉 孙英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猪精液中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CSFV E2基因、PCV2 ORF2基因及PRRSV ORF5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特异性、... 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猪精液中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的CSFV E2基因、PCV2 ORF2基因及PRRSV ORF5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特异性、敏感性检验,建立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的多重PCR方法,用该方法对30份精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同时扩增出734 bp(CSFV)、476 bp(PCV2)、305 bp(PRRSV)的目的条带,且对猪的其他病毒(PRV、PEDV、TEGV)扩增结果呈阴性,多重PCR最低检出限1×10^(7) copies/μ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用单一PCR与多重PCR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可同时对种公猪精液中CSFV、PCV2和PRRS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公猪精液 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基因部分表位区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林青 张刘辉 +3 位作者 陈曦艋 马世杰 宋月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5-1824,共10页
【目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两种重要病原,目前无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本试验旨在构建含有CSFV E2基因部分表... 【目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是当前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两种重要病原,目前无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疫苗接种进行预防。本试验旨在构建含有CSFV E2基因部分表位区的重组PRV毒株,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开发同时预防CSFV和PRV的二联疫苗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包含CSFV E2蛋白B/C/D/A 4个表位区的一段基因插入pG-EGFP重组质粒的BamH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G-E2AD-EGFP;然后将质粒转染已接种PRV三基因缺失毒株rPRV NY-gE^(-)/gI^(-)/TK^(-)的ST细胞,在ST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利用蚀斑纯化法拯救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E2AD-EGFP。使用CRISPR/Cas9敲除载体敲除EGFP基因,经蚀斑纯化得到无荧光的重组病毒rPRV-E2AD。利用PCR扩增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rPRV-E2AD的E2基因A-D表位区表达情况。通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法检测不同理化性质处理后病毒增殖情况,对重组病毒培养特性、理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和病毒蚀斑纯化,得到了同时表达CSFV E2AD抗原和EGFP的重组病毒rPRV-E2AD-EGFP。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EGFP基因,得到了无EGFP基因表达的重组病毒rPRV-E2AD。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该毒株表达蛋白大小约27 ku,与预期CSFV E2AD抗原大小一致。rPRV-E2AD毒株与亲本株在ST、IPEC-J2、PK-15、Vero细胞中生长特性基本一致,均在感染后12 h引起细胞融合,36 h出现细胞脱落。理化特性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毒株与亲本株在相同理化条件处理下,培养特性相似。【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重组病毒rPRV-E2AD,且外源基因不影响亲本株的增殖特性,试验结果为研发重组CSFV E2基因活载体疫苗提供了候选毒株,也为PRV活载体疫苗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sfV) 伪狂犬病病毒(PRV) 重组病毒 E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西南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健康猪群4种重要疫病的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赵婵娟 鄢行安 曹立亭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定期的病原学检测能够为规模化猪场在疫病暴发前或发病初期提供明确的预警信号。本试验聚焦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和贵州三省市,对部分规模化猪场中健康猪群携带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 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定期的病原学检测能够为规模化猪场在疫病暴发前或发病初期提供明确的预警信号。本试验聚焦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和贵州三省市,对部分规模化猪场中健康猪群携带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进行调查和分析。在2022—2024年每年3—5月,从西南地区10个区县的47家规模化猪场的健康仔猪群中采集了5 349份全血样本和4 275份鼻拭子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所有样本进行了PRRSV、PRV、CSFV和HEV检测。结果显示,PRRSV、PRV和CSFV在西南地区已得到有效控制。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西南地区临床健康猪群中经典PRRSV(C-PRRSV)毒株的阳性率分别为0.22%(4/1 811)、0.27%(5/1 831)和0(0/1 707),高致病性PRRSV(HP-PRRSV)毒株的阳性率分别为0.28%(5/1 811)、0.16%(3/1 831)和0.18%(3/1 707);PRV的阳性率分别为0.07%(1/1 505)、0.19%(3/1 541)和0(0/1 229);CSFV的阳性率分别为0.28%(5/1 811)、0(0/1 831)和0(0/1 707)。然而,HEV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0.11%(2/1 811)、2023年的0.44%(8/1 831)增加到2024年的1.23%(21/1 707)。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规模化猪场已经实现了对PRRSV、PRV和CSFV的有效预防和净化;但在生猪流动性较大的区域,仍能零星监测到相关病毒。与此同时,快速上升的HEV阳性率应引起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对HEV的监测和防控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伪狂犬病病毒(PRV) 猪瘟病毒(csfV) 戊型肝炎病毒(HEV) 病原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垂直传播可能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翰坤 曹统 +6 位作者 王作欢 张鹏超 蓝胜芝 吴桃芬 杨香林 李肖梁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种猪瘟弱毒C株疫苗作为对照。接种后观察试验母猪临床症状并记录其产仔情况;首免后3、5、7、14 d采集母猪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并于母猪妊娠中期和分娩当日进行尾静脉采血,qPCR检测各组猪的病毒血症及排毒情况,ELISA检测猪血清中分别针对BVDV1和CSFV相应抗原的抗体水平;所有接种RecC-M1的母猪在生产当天留取2头新生仔猪(共24头)并在其吮吸初乳前安乐死后剖检,观察主要脏器大体病变情况,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膀胱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液样品用于猪瘟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母猪免疫后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接种后2周内的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妊娠中期和分娩时血清中的RecC-M1 E2和BVDV1-E rns特异性抗体均维持在较高水平,RecC-M1接种母猪的胎均仔数、死胎数和弱仔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RecC-M1接种母猪所产24头新生仔猪的剖检发现,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和膀胱均未见出血、肿大等病变;组织学结果显示,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正常,均未见有出血性变化;仔猪血样和组织样品均无病毒核酸检出,亦未见抗体阳性。结果表明,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对母猪及仔猪都是安全的,不发生病毒的垂直传播,为该疫苗后选株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弱毒标记疫苗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与口蹄疫二联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洁 袁红 +12 位作者 焦云娟 李坤 李平花 杨宇轩 黄书伦 郭海洋 邱酉飞 包慧芳 孙普 李冬 刘在新 卢曾军 白兴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研制猪瘟(CSF)与口蹄疫(FMD)二联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瞬时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后经AKTA蛋白纯化仪和Hi Trap TALON纯化柱纯化,采用SDS-PAGE检测重组E2蛋白(r E2)的表达与纯化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 为研制猪瘟(CSF)与口蹄疫(FMD)二联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本研究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瞬时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后经AKTA蛋白纯化仪和Hi Trap TALON纯化柱纯化,采用SDS-PAGE检测重组E2蛋白(r E2)的表达与纯化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 E2与His-Tag单克隆抗体(MAb)的反应原性。结果显示,在约50 ku处出现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在约50 ku处出现单一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50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表明,r E2获得了表达且纯化效果较好,反应原性较强。将纯化后的r E2与灭活的口蹄疫病毒(FMDV)O/Tibet/99株混合后经ISA 201佐剂乳化制备二联疫苗,将小鼠分为4组:CSFV E2+FMDV(20μg^(+)1μg)组、CSFV E2(20μg)组、FMDV(1μg)组及PBS阴性对照组。于第1 d和21 d分别将相应疫苗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6周龄~8周龄的各组雌性BALB/c小鼠,首免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采血,利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后42 d各组小鼠血液中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的占比;采用ELISA检测免疫后42 d各组小鼠血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E2组、FMDV组和E2+FMDV组小鼠产生的针对两种病毒的抗体水平均显著和极显著升高(P<0.05、P<0.01、P<0.0001);E2+FMDV组与E2组和FMDV组小鼠血清中CSFV和FMDV的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2组、FMDV组和E2+FMDV组小鼠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的占比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PBS组(P<0.05、P<0.01、P<0.0001);E2+FMDV组与E2组小鼠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FMDV组相比,E2+FMDV组小鼠CD3^(+)/CD4^(+)T淋巴细胞的占比极显著升高(P<0.01),而另外两个指标均无显著差异。ELISA检测结果显示,3个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均显著和极显著高于PBS组(P<0.05、P<0.01),E2+FMDV组与二者单独免疫组小鼠IFN-γ的分泌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E2+FMDV二联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与单独免疫E2亚单位疫苗和FMD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相当,CSFV E2蛋白与FMDV灭活病毒的联合免疫是可行的。综上,本研究首次制备的CSFV E2+FMDV二联苗可作为防控CSF和FMD的一种潜在候选疫苗,为这两种病毒二联甚至多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E2蛋白 口蹄疫 二联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CSF-PCV2诊断DNA芯片构建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肖驰 曹三杰 +3 位作者 文心田 张焕容 肖国生 黄小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9-803,共5页
本研究旨在研制CSF-PRRS-PCV2诊断DNA芯片。根据各病毒序列选取靶标,制备相应探针,并构建DNA芯片。结果表明:该芯片能同时检测PRRS、CSF和PCV2感染,并能区分PRRSV欧洲型和美洲型毒株,芯片检测阳性判读标准为SNR≥1.5(信号总强度模式量化... 本研究旨在研制CSF-PRRS-PCV2诊断DNA芯片。根据各病毒序列选取靶标,制备相应探针,并构建DNA芯片。结果表明:该芯片能同时检测PRRS、CSF和PCV2感染,并能区分PRRSV欧洲型和美洲型毒株,芯片检测阳性判读标准为SNR≥1.5(信号总强度模式量化)或信号强度≥1 000(信号中位值模式量化)。该芯片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和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应用PRRS-CSF-PCV2诊断DNA芯片检测20份临床病料发现PRRSV、CSFV和PCV2单独感染分别为0、15%和5%,PRRSV与CSFV、PRRSV与PCV2、PRRSV、PCV2和CS-FV混合感染分别为15%、35%和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DNA芯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CSFV、JEV、PRRSV三种RNA病毒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2 位作者 郭容利 俞正玉 倪艳秀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猪瘟病毒(CSF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GenBank发表序列选取3对引物建立检测CSFV、JEV和PRRSV病毒的多重RT-PCR方... 猪瘟病毒(CSF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GenBank发表序列选取3对引物建立检测CSFV、JEV和PRRSV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扩增产物分别为508 bp、380 bp、263 bp。经与IDEXX商品化的检测CSW抗原试剂盒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6.7%;扩增JEV和PRRSV PCR产物分别经EcoR V和Sau3A I酶切得到预期的片段。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JEV、PRRSV和CSFV敏感度分别为12.5个TCID_(50)、10个TCID_(50)和10^(-3)ng总RNA。结果表明该多重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三种病毒核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类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与猪瘟病毒E_2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元 黄复深 +2 位作者 陈尔曼 郝知友 袁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04,共5页
为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猪瘟病毒E2基因核酸疫苗小鼠免疫应答诱导的影响,将CSFVE2基因和GM-CSF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内构建pcE2,pcE2-GF及pcGF核酸疫苗.动物试验时,50只雌性供试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pcE2,p... 为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猪瘟病毒E2基因核酸疫苗小鼠免疫应答诱导的影响,将CSFVE2基因和GM-CSF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内构建pcE2,pcE2-GF及pcGF核酸疫苗.动物试验时,50只雌性供试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pcE2,pcE2-GF,pcDNA3.0,pcGF,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0,2,4周于小鼠左后肢胫前肌进行肌注免疫,质粒量为每只每次50μg.每次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2周尾静脉采血收集血清,ELISA检测血清内特异性IgG水平.末次免疫后1周每组随机选3只无菌取脾,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pcE2和pcE2-GF第3次免疫2周后,免疫小鼠IgG抗体水平逐渐增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也明显增高,且pcE2-GF免疫组的IgG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高于pcE2免疫组.可见,细胞因子GM-CSF可有效提高猪瘟病毒E2基因核酸疫苗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E2基因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核酸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rns)结构蛋白鼠源单个B细胞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3
作者 黄禹丰 吴睿智 +9 位作者 徐璐 邹兴启 车斯琪 李芳韬 夏应菊 赵俊杰 赵启祖 刘业兵 贾伟新 朱元源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7,共10页
研制猪瘟病毒(CSFV)E^(rns)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研究E^(rns)抗原结构和建立CSFV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制备系列单抗,用CSFV E^(rn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分选特异性结合E^(... 研制猪瘟病毒(CSFV)E^(rns)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对研究E^(rns)抗原结构和建立CSFV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利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制备系列单抗,用CSFV E^(rns)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流式分选技术分选特异性结合E^(rns)蛋白的单个B细胞,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gG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构建IgG抗体重链和轻链完整基因重组质粒,然后将重链和轻链重组质粒共转染至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进行单抗表达、纯化,并对单抗进行蛋白免疫印记(WB)、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流式分选结果显示,本试验分选得到48个特异性结合E^(rns)蛋白的单个B细胞。PCR扩增结果显示,从48个B细胞中扩增得到16对配对的IgG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WB、间接ELISA和IFA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制备得到13株能与CSFV发生反应的E^(rns)单抗,其中1株(E0M11)仅与CSFV疫苗毒株(HCLV株、Thiverval株)反应,不与CSFV流行毒株(IVDC-HeB-01、IVDC-HuB-06)和牛流行性腹泻病毒(BVDV)反应。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了快速筛选CSFV单抗的技术平台,制备的单抗有望用于CSFV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sfV) 单克隆抗体 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 E^(rn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2、PPV、PRV、PRRSV和CSFV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维华 任慧英 +4 位作者 温建新 韩先杰 刘文华 邹玲 郭龙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9-383,共5页
根据GenBank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和猪瘟病毒(CSFV)的已发表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5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PCV2、PPV、PRV、PRRSV和CSFV单项PCR检测方法,分别扩增... 根据GenBank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V)和猪瘟病毒(CSFV)的已发表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5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建立PCV2、PPV、PRV、PRRSV和CSFV单项PCR检测方法,分别扩增出预期的466bp、759bp、349bp、202bp和706bp片段。在优化单项PCR反应条件基础上,建立了PCV2-PPV-PRV-PRRSV-CSFV复合PCR检测方法,为预防和控制上述几种病毒性传染病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复合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2、PPV、PRV、PRRSV和CSFV复合PCR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维华 任慧英 +3 位作者 刘文华 邹玲 温建新 李海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5,共4页
采用建立的PCV2-PPV-PRV-PRRSV-CSFV复合PCR检测方法,对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32份临床疑似病料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32份样品中,PCV2、PPV、PRV、PRRSV和CSF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0%、34.38%、71.88%和3.13%;共检出25份阳性病料... 采用建立的PCV2-PPV-PRV-PRRSV-CSFV复合PCR检测方法,对山东省不同地区送检的32份临床疑似病料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32份样品中,PCV2、PPV、PRV、PRRSV和CSF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0%、34.38%、71.88%和3.13%;共检出25份阳性病料,阳性率为78.13%,其中PRV-PRRSV双重感染的比例为31.25%,PCV2-PRV-PRRSV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比例为25.00%;用单项PCR检测作对照,结果两者符合率为100%,表明该复合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临床上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的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 猪伪狂犬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复合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的鉴定
16
作者 林琪虹 李长尧 +2 位作者 张朝霞 宋厚辉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制备猪瘟病毒(CSFV)鼠源E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rE2),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能够稳定分泌E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D5。经MAb... 为制备猪瘟病毒(CSFV)鼠源E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rE2),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能够稳定分泌E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D5。经MAb亚类鉴定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3D5 MAb为IgM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3D5 MAb与293T细胞中过表达的E2蛋白及CSFV感染猪肾细胞(PK-15细胞)后(感染后不同时间)天然表达E2蛋白的反应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3D5 MAb与PK-15细胞中天然表达E2蛋白的反应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E2蛋白的293T细胞和感染CSFV的PK-15细胞中(感染后12 h)均出现了40 ku左右的特异性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CSFV的PK-15细胞中出现红色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3D5 MAb均能够与过表达的和天然表达的E2蛋白有较强的反应性。利用一系列表达截短的重组E2片段,通过western blot鉴定3D5 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E2蛋白氨基酸序列中的157REKPFPHRMD167为3D5 MAb的抗原表位。本研究首次制备了CSFV E2蛋白的MAb,并对其进行了表位鉴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SFV E2蛋白的结构、功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部分猪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PRDC)患病猪群中PRRSV,PCV-2,CSFV,PRV混合感染调查 被引量:25
17
作者 舒相华 尹革芬 +4 位作者 杨志雷 宋春莲 李文贵 潘伟荣 刘旭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其临床特征,在不同规模养殖场共采集1 164份血清样品,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其猪瘟抗原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原PRRSV,猪伪狂犬病PRV gE抗体及猪圆环病毒2型... 针对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其临床特征,在不同规模养殖场共采集1 164份血清样品,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其猪瘟抗原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原PRRSV,猪伪狂犬病PRV gE抗体及猪圆环病毒2型PCV-2特异抗体。结果表明:各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存在一种及两种以上的病毒混合感染,四重感染相对较少。从全年看单独感染占39.10%,PCV-2感染率最高,其次是PRV,PRRSV和CSFV;二重感染占26.13%,以PCV-2+PRV最常见,其次是PCV-2+PRRSV、PRV+PRRSV;三重感染占8.05%,PCV-2+PRRSV+PRV最常见;有四重感染出现,仅占1.57%。从季节来看,春季和夏季混合感染最高,分别为76.53%和60.74%,冬季和秋季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9.50%和53.55%。从年龄和性别看,育肥猪的混合感染率高于仔猪,分别为68.66%和61.11%,种公猪的感染率高于母猪,分别为70.00%和55.51%。说明4种病毒有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推测其中PCV-2在混合感染中可能充当免疫抑制的角色,混合感染使PRDC症状更明显,死亡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瘟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种猪场CSF、PRRS、PCV2与PR监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杰 陈义祥 +8 位作者 陆文俊 梁媛 莫胜兰 屈素洁 郑敏 施开创 磨龙春 黄夏 刘棋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5期485-488,共4页
采用PCR和RT-PCR对2004~2008年广西种猪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PR)进行监控。结果表明,2004~2008年广西种猪场CSF、PRRS、PR、PCV2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2004年阳性率最高,2008... 采用PCR和RT-PCR对2004~2008年广西种猪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PR)进行监控。结果表明,2004~2008年广西种猪场CSF、PRRS、PR、PCV2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2004年阳性率最高,2008年阳性率最低(全部为阴性)。从2004~2008年,组织样品的PRRS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CSFV和PRV的阳性率变化趋势相似,即2004年较高、2005年有所下降、2006年有所反弹、2007~2008年呈下降趋势;PCV2阳性率变化趋势则是在2005~2006年出现一个峰值。在公猪精液方面,PRRSV、PRV、PCV2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内不同疫病对种猪场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可见,以PCR和RT-PCR来监控种猪场疫病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cs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猪伪狂犬病(PR)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V和PRRS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哲会 郭晓秋 刘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经典株和高致病性株(HP-PRRS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RRSV经典株、HP-PRRSV株和CSFV基因组全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PRRSV-S/PRRSV-A和CS... 为建立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经典株和高致病性株(HP-PRRS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RRSV经典株、HP-PRRSV株和CSFV基因组全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PRRSV-S/PRRSV-A和CSFV-S/CSFV-A,产物分别为544 bp、457 bp和294 bp。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均可检测到1 TCID50的病毒量。对65份临床上疑似为CSFV和PRRSV感染的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临床上CSFV和PRRS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病原学的检测,并且能够准确鉴别PRRSV经典株及HP-PRR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CSFV和PRRSV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秀芳 路斌 +2 位作者 徐丽华 李军星 王一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7-543,共7页
根据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 Man探针,建立了一步法检测CSFV和PRRSV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高,与PCV2,PRV,PPV,PEDV,JEV,BVDV无交叉反应... 根据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 Man探针,建立了一步法检测CSFV和PRRSV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高,与PCV2,PRV,PPV,PEDV,JEV,BVDV无交叉反应;可以检出20个拷贝数的模板RNA,比常规RT-PCR方法的灵敏度高1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4次重复试验,变异系数(CV)低于4%,方法重复性好。应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和常规RT-PCR对50份疑似病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出30份PRRSV阳性,13份CSFV阳性,均高于常规RT-PCR方法的检出数(24份PRRSV阳性,10份CSFV阳性)。本研究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PRRSV和CSFV的实验室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