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性Ⅱ,Ⅲ类错舌大小位置及姿势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剑锋 林新平 +1 位作者 黄奎 倪振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舌的大小及姿势位置,探讨舌与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选用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9例,女为11例,平均年龄在13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11例,女为9例,平均年龄在15岁...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舌的大小及姿势位置,探讨舌与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选用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9例,女为11例,平均年龄在13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11例,女为9例,平均年龄在15岁。头影测量进行舌总面积、舌体面积、舌根面积、牙合平面以上舌面积、舌体的位置(SO、UO)以及舌体高度及长度及舌体的姿势位(ET、HET、Ltg1-7)的比较分析。结果:1)舌体的前后位置在两种畸形之间未见显著差异。2)舌体的上部形态(Ltg1-7)及牙合平面以上的面积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的舌总面积及舌体面积大于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舌根面积两类错牙合畸形之间无显著不同。4)下颌骨长度(Go-Gn)与舌总面积、舌体面积、舌根面积及舌体长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Ⅲ类错牙合畸形与Ⅱ类错牙合畸形之间舌体矢状向大小不同,其与下颌骨长度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 安氏Ⅱ类 安氏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卫革 王云 +3 位作者 刘向辉 黄辉 刘震宇 应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 目的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对15例骨性反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进行矫治,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利用口内支抗和轻力,能够迅速移动牙齿,并利用双层弓丝的作用移动牙根达到控根正轴的目的,为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畸形、拒绝外科手术矫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矫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技术 传动效应 安氏类骨性错[牙合]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影响锥束CT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宏伟 王建国 +1 位作者 蔡智芳 李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2,327,共4页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个平面的冠状径、矢状径和横截面积以及各区段的正中矢状面积。结果: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鼻咽段和腭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大于术前组(P<0.05);舌咽段和喉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小于术前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咽腔的舌咽段和喉咽段有缩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腔 锥束CT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巧玲 徐芸 +1 位作者 赵计林 李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和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6例,常规排齐整平后,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并将测... 目的: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和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6例,常规排齐整平后,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并将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估疗效。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NA角平均增加(2.48±0.65)°,L6-MP角平均减少(5.28±1.96)°,OP-MP平均增加(3.13±0.66)°,OJ平均增加(3.89±0.63)mm,OB平均增加(2.74±0.38)mm。结论:微种植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轻、中度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有效地控制磨牙垂直向高度同时矫正Ⅲ类错颌间关系,达到了改善面型和掩饰骨性畸形的正畸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 高角 微种植体支抗 多曲方丝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霞 陈远萍 付春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共 2 6人 ,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共 2 6人 ,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不足 ,无颌骨高度发育不调。根据矫治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颈椎发育程度判断 ,均为生长发育期患者。行上腭快速扩大后 ,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结果 :在多因素分析中 ,3个上气道头影测量变量 (SPPS ,MPS ,IPS)均能建立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结论 :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前方牵引后 ,上颌向前生长及下颌的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有显著的联系 ,说明上颌前方牵引能影响上气道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上腭快速扩大 骨性安氏类错He 颅面形态 上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期的高角型骨性Ⅲ类患者颏部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葛晓磊 刘晔 +4 位作者 刘春艳 张伟灵 刘洋 张利 马文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通过采用头影测量的方法,分别比较不同期的高角型骨性Ⅲ类患者与高角型骨性Ⅰ类患者的颏部形态,以研究高角型骨性Ⅲ类错不同期的颏部形态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120例高角患者,分为替牙期(7~10岁)、年轻恒牙期(11~1... 目的:通过采用头影测量的方法,分别比较不同期的高角型骨性Ⅲ类患者与高角型骨性Ⅰ类患者的颏部形态,以研究高角型骨性Ⅲ类错不同期的颏部形态的具体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选择120例高角患者,分为替牙期(7~10岁)、年轻恒牙期(11~14岁)、成熟恒牙期(18岁及以上),再分别分为Ⅰ类组与Ⅲ类组。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比较不同错类型之间颏部形态的差异。结果:高角型骨性Ⅲ类错患者替牙期出现颏部过度发育,年轻恒牙期时呈加重趋势且下切牙代偿,进入成熟恒牙期后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在整个恒牙期颏部都表现出颏角小、突度大、更平直的特点。结论:高角型骨性Ⅲ类错患者的颏部有其独特的发育规律与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 骨性类错 高角生长型 牙列分期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术前正畸去代偿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少华 莫水学 +1 位作者 庞煊奈 陈亚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46-349,352,共5页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治疗前和经术前正畸后手术前骨性和牙性的垂直向、矢状向变化及牙齿去代偿情况,分析总结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术前正畸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包括...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治疗前和经术前正畸后手术前骨性和牙性的垂直向、矢状向变化及牙齿去代偿情况,分析总结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术前正畸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包括行完善的术前正畸的骨性Ⅲ类患者25例,治疗前根据临床检查、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分析等与正颌外科医生会诊制定治疗计划。经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和术后正畸观察患者疗效。结果:大多数患者的术前正畸为非拔牙矫治,少数为拔上颌双尖牙和因龋坏等原因拔除其他部位的牙齿。经过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骨性方面垂直向和矢状向的关系均无变化。在牙性方面大多数上前牙代偿情况没有明显变化,而下前牙去代偿比较完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术前正畸可以去除大部分下颌前牙代偿,但是上前牙去代偿效果不明显。虽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但术前正畸并未达到完全去代偿。能否完全去除代偿及有无必要完全去除代偿,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畸形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术前正畸 去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情绪疗法对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邢育珍 黄晓菲 刘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腔科术前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分为心理诊断阶段、领...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腔科术前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分为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4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和干预后即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够明显改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术前焦虑程度,让患者更积极参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颌畸形 合理情绪疗法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长期稳定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玲 邓梦旋 袁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0-516,共7页
目的正畸正颌是目前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其长期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文章对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目的正畸正颌是目前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其长期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文章对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ochrane Library、Medline(1950-2014)、EMBASE(1980-2014)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及未发表的灰色文献中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半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临床病例对照试验(case controlled trial,CCT)文献。对于可合并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可合并研究进行定性描述。结果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5篇外文文献和1篇中文文献。纳入文献所有研究均为CCT,共涉及2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年内的SNA、SNB、ANB、MP-SN及Y轴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了较好的I骨面型,下颌平面角也保持了相对稳定性。A、B、Pg点及下颌升支角度变化测量方法不同,故无法进行Meta分析,遂进行定性描述。A点及下颌升支角度保持相对稳定,B点及Pg较术后有轻微复发。结论除下颌存在一定复发可能外,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效果硬组织总体上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 骨性类错牙合 稳定性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类患者与Ⅰ类患者牙槽骨及牙弓宽度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大弘 王彤 陈国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6-877,881,共3页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牙弓、牙槽骨宽度与与Ⅰ类患者的值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共收集47例成人Ⅲ类患者,50例成人Ⅰ类患者。在术前研究模上测量牙弓与牙槽骨宽度,并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比较。结果...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牙弓、牙槽骨宽度与与Ⅰ类患者的值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共收集47例成人Ⅲ类患者,50例成人Ⅰ类患者。在术前研究模上测量牙弓与牙槽骨宽度,并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比较。结果:Ⅲ类患者上颌除上尖牙间宽度外,其余测量值均小于Ⅰ类患者。而下颌所有测量值,Ⅲ类患的测量值均大于Ⅰ类患者。结论:Ⅲ类患者,上颌牙弓及牙槽骨宽度窄于I类患者;下颌牙弓及牙槽骨宽于Ⅰ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错 牙弓宽度 牙槽骨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上颌骨三维特征的CBCT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可 谷妍 +3 位作者 赵春洋 于剑南 顾月光 王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选取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n=30)和颜面部对称组(n=3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的三维特征。方法:选取正畸临床成人骨性Ⅲ类患者62名,按照颏点的偏离程度分为颜面部不对称组(n=30)和颜面部对称组(n=32)。62名患者拍摄CBCT,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描记上颌骨20个骨性结构特征的标志点,测量分析35个变量。结果:相对于颜面部对称组,在颜面部不对称组内,偏斜侧所有测量项目在水平向上与非偏斜侧均有明显差异(P<0.05),矢状向上仅颧牙槽嵴点与非偏斜侧有明显差异(P<0.05),冠状向上偏斜侧与非偏斜侧无明显差异。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颜面部不对称患者上颌骨主要表现为水平向的不调,且偏斜侧的位置较高,这是生物体在生长型、环境因素尤其是口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水平向量上失代偿,而在另一些向量上发生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不对称 骨性 上颌骨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关节窝、髁突、关节盘位置及关节盘形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敏 刘安 +3 位作者 周丹 梁傥 赵国库 刘东辉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8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为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矫正薛氏位片对Ⅲ类骨性错19人,功能性错20人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的位置进行评价,并依据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前移、居中、后移),从上述两类错中... 目的为探讨骨性和功能性Ⅲ类错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矫正薛氏位片对Ⅲ类骨性错19人,功能性错20人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突居关节窝的位置进行评价,并依据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前移、居中、后移),从上述两类错中各选5人做双侧颞下颌关节矢状位核磁共振扫描,观察关节盘的位置及形态变化。结果每一类型错髁突居关节窝中的位置并不一致,但位置分布比较集中,Ⅲ类骨性和功能性错髁突明星居关节窝前位,当髁突居前位或中位时,关节盘位置在正常范围且形态为正常的双凹形,髁突居后位时,关节盘位置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前移,形态也都表现正常。结论Ⅲ类骨性和功能性错颞下颌关节结构基本正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颞下He关节紊乱 关节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安氏Ⅲ类错颅面特征头影测量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军 陈虹 杨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颅面结构中与骨性Ⅲ错[牙合]密切相关的指标,预测骨性安氏Ⅲ类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7~27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7例,正常[牙合]女性31名、男性32名,测量其面部骨性结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安氏Ⅲ类组... 目的:探讨颅面结构中与骨性Ⅲ错[牙合]密切相关的指标,预测骨性安氏Ⅲ类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7~27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7例,正常[牙合]女性31名、男性32名,测量其面部骨性结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安氏Ⅲ类组,男性后颅底复合体长度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下颌复合体三维长度Go—Gn高于正常组(P〈0.01);女性下颌长度指标Cd—Gn、Go—Gn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颅面结构中与骨性Ⅲ错[牙合]最密切相关的指标具有性别差异。后颅底长度短的男性患者骨性安氏Ⅲ类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通过正颌手术来纠正的可能性大;下颌水平支较长的患者骨性安氏Ⅲ类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类/放射摄影术 测颅法 头部/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颅面结构及发育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溅萍 王建国 +1 位作者 苍松 马佳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性Ⅲ类错颅面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154例,男女分别分为恒牙初期和恒牙期2组,拍摄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4组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性Ⅲ类错颅面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154例,男女分别分为恒牙初期和恒牙期2组,拍摄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4组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颅底、上颌、下颌、前面高和后面高的线距均显著大于女性;恒牙期女性Y轴角小于男性。从恒牙初期到恒牙期,男性后颅底、下颌长和垂直面高增长显著;女性前颅底、上颌长、下颌长、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有显著增长,上下颌的矢状不调(ANB和NA-PA)加重,下颌平面角明显减小。结论:骨性Ⅲ类错的颅面形态及发育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应考虑男女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 颅面形态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构成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嵘 郭涛 +1 位作者 冯雪 丁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构成。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03~08五年间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骨性Ⅲ类患者在矢状向与垂直向的构成。结果:矢状向主要表现为上颌正...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构成。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03~08五年间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骨性Ⅲ类患者在矢状向与垂直向的构成。结果:矢状向主要表现为上颌正常,下颌发育过度;其次为下颌正常,上颌发育不足。其它类型占比例较低。垂直向主要表现为高角或均角,低角较为少见。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研究其构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此类错的成因,并对其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 替牙期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R-Ⅲ功能矫治器对安氏Ⅲ类错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小苏 陈空 梁武兴 《现代医院》 2016年第6期832-833,836,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FR-Ⅲ功能矫治器治疗对于安氏Ⅲ类错颌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安氏Ⅲ类错颌患者中随机抽取5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改良FR... 目的探究改良FR-Ⅲ功能矫治器治疗对于安氏Ⅲ类错颌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安氏Ⅲ类错颌患者中随机抽取5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采用改良FR-Ⅲ功能矫治器进行正畸矫正,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正,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畸形恢复时间及口腔功能,同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SNA角、AVB角、SNB角、UI-NA角、LI-NB角、LI-MP角、UI-SN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口腔功能的影响也少于对照组,畸形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FR-Ⅲ功能矫治器相对传统矫治器而言,更适用于日常生活,矫正速度快、不影响口腔功能,尤其适用于爱美人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颌 改良FR-功能矫治器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骨性Ⅲ类错手术与非手术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辜岷 A-Bakr M.Rabie Ricky W.K.Wong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比较边缘骨性Ⅲ类错正颌手术与正畸掩饰治疗(拔牙)后的效果差异。方法:对两组骨性Ⅲ类手术边缘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手术治疗组12例,单纯正畸组13例,所有病例治疗前ANB角都>-5°。结果:手术组治... 目的:比较边缘骨性Ⅲ类错正颌手术与正畸掩饰治疗(拔牙)后的效果差异。方法:对两组骨性Ⅲ类手术边缘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手术治疗组12例,单纯正畸组13例,所有病例治疗前ANB角都>-5°。结果:手术组治疗的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前齿槽区的后移及下切牙的直立,正畸组的主要变化是下切牙的后倾及后移。两组治疗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经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ANB角,上下颌骨长度比(M/M ratio),NAPog角,下切牙倾斜角(∠L1/ML),上下切牙交角(∠U1/L1)有显著性差异,而标志软组织凹陷度的Holdaway角和Z角没有差异。结论:对于骨性Ⅲ类手术边缘错而言,选择合适的病例,手术与正畸掩饰治疗都可以获得可接受的咬合和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手术 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牵配合快速扩弓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秀娟 耿海霞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配合快速扩弓在青少年骨性Ⅲ类错早期矫治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上颌前牵配合快速扩弓;对照组15例:上颌前牵未配合快速扩弓。摄取X线头影定...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配合快速扩弓在青少年骨性Ⅲ类错早期矫治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上颌前牵配合快速扩弓;对照组15例:上颌前牵未配合快速扩弓。摄取X线头影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分析,来评价治疗前后骨性和牙性变化。结果两种不同支抗设计的上颌前牵均可促进上颌骨发育,两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上颌前牵配合快速扩弓可用于青少年骨性III类错并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更能有效地促进上颌的发育,下颌骨未见显著变化,患者牙颌面形态改善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 上颌前牵 快速扩弓 头影侧定侧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Angle Ⅲ类错患者颅面部软组织形态研究
19
作者 陈杰 刘新强 刘炳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选择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患者 3 8例作为研究样本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 40例作为对照组 ,拍摄正中牙合位的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利用 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选取与 Angle 类错牙合有关的测量项目 2 7... 选择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患者 3 8例作为研究样本 ,另选相应年龄的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 40例作为对照组 ,拍摄正中牙合位的 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利用 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选取与 Angle 类错牙合有关的测量项目 2 7项 ,得出两组软组织各测量值 ,比较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颅颌面部软组织形态差异。分析替牙期骨性 Angle 类错牙合的软组织形态 ,并探讨其与相应硬组织构形上的关系和发育规律。结果 :软组织线距测量男性有 13项 ,女性有 12项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软组织角度测量 9项均有显著差异。认为面部软组织侧貌基本反映了硬组织的骨骼构形 ,软组织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改变 ,部分软组织代偿可掩盖骨骼的畸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替牙期 骨性Angle类错He 患者 颅面部 正常He 硬组织 显著差异 构形 反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颌补偿的研究
20
作者 姚源 关瑞芳 贾绮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矢状和垂直向不调对牙颌代偿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接受正颌手术的严重骨性Ⅲ类错患者93例,ANB<-3°。在垂直向不调的研究中根据下颌平面角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低角(16例)、均角(50例)及高角(27例)三组... 目的研究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矢状和垂直向不调对牙颌代偿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接受正颌手术的严重骨性Ⅲ类错患者93例,ANB<-3°。在垂直向不调的研究中根据下颌平面角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低角(16例)、均角(50例)及高角(27例)三组。通过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颌骨矢向不调与牙测量项目做相关性分析。选择SN/AB角与SN/U1角、SN/L1角、SN/OP角对不同垂直向的牙代偿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在矢状向与牙的相关性分析中,SN/AB与SN/L1的相关性最高(r=0.61)。回归分析表明,SN/AB每改变1,°低角组SN/U1改变0.11°、SN/L1改变0.51°、SN/OP改变0.11°,均角组分别为0.14°、0.40°、0.18°,高角组分别为0.50°、0.95°、0.19°。结论颌骨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越严重,上切牙代偿性唇倾越多,下切牙代偿性舌倾越多,平面代偿性减小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骨性类错 正畸学 矫正 上颌骨 切牙 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