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示踪试验与分析——以栾川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为例
1
作者 周东旭 赵雪岩 《吉林水利》 2025年第4期44-49,共6页
作为中国三大钼矿之一的栾川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矿坑底部约83m处出现大量积水,为保证继续向深部开采的安全性,采用氯离子(Cl^(-))示踪法对矿坑积水进行溯源,本研究在前期对现场勘查监测、钻孔资料分析基础上,向井中投放工业食盐(NaCl)... 作为中国三大钼矿之一的栾川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矿坑底部约83m处出现大量积水,为保证继续向深部开采的安全性,采用氯离子(Cl^(-))示踪法对矿坑积水进行溯源,本研究在前期对现场勘查监测、钻孔资料分析基础上,向井中投放工业食盐(NaCl)作为示踪剂,对矿坑底部积水的6个取样点进行为期3天的取样检测,对疑似点位进行为期15天的延长监测;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水样进行Cl^(-)检测,并根据Cl^(-)标准曲线计算Cl^(-)浓度。结论表明:南泥湖露天钼矿采场矿坑中积水属于地下水,来源于矿坑西南部地下含水层,地下水流动路径为研究区域的东南方通过岩石空隙通道流至坑底的正西部,其中1号点是矿坑中地下水的唯一出水口,地下水水流流速约为3.85~8.67m/h,平均流速为6.26m/h,其地下水流动通道连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Cl^(-)示踪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量法测定碱液中的Cl^(-)含量
2
作者 张辉 杜春燕 +1 位作者 吕鸣凤 张晓琳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浓度的分析方法,用标样和样品加标回收法进行了回收率验证,回收率在100%±5%范围内,准确度高,可检测Cl^(-)浓度范围为10~1000 mg/L内的碱液。通过对烟气脱硫装置碱液等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满足95%概率水平要求,制定了测量结果在10~400 mg/L范围内的重复性限值,为测量未知样品的Cl^(-)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碱液 Cl^(-) 电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的Cl^(-)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斌 许秀婷 +4 位作者 薛云升 刘宏宇 海国泉 郭菁 滕莹雪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为探究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普通耐候钢(Q345)、含铜低碳钢(0Cu3Cr)和船体含铜低碳钢(0CuAl)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在不同pH值的NaCl... 为探究含铜低碳钢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腐蚀规律,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金相显微镜对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普通耐候钢(Q345)、含铜低碳钢(0Cu3Cr)和船体含铜低碳钢(0CuAl)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观察在不同pH值的NaCl环境中的含铜钢与低碳钢的腐蚀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NaCl环境中,pH=12时3种试样的自腐蚀电位较高,0Cu3Cr和0CuAl的腐蚀过程受阳极溶解反应控制,而Q345受阴极反应控制,Q345和0Cu3Cr在pH=6时的自腐蚀电位略大于pH=8时的;3种试样在pH=12的NaCl环境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值最大;pH=6时0Cu3Cr表面的点蚀坑较小且数量较少,pH=8时表面点蚀坑较大且数量较多;0CuAl在pH=8时的耐蚀性比pH=6时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环境 交流阻抗 PH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浸泡再生混凝土Mg^(2+)-SO_(4)^(2-)-Cl^(-)复合盐侵蚀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家滨 范一杰 +2 位作者 牛荻涛 王宇 张凯峰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经时变化规律。部分浸泡RAC沿纵向高度分为饱和区、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及干燥区。侵蚀初期气-液两相界面区损伤程度高于饱和区;侵蚀中后期饱和区的损伤持平或超过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损伤初现。饱和区侵蚀状态由初期的化学侵蚀转变为中后期的化学-物理双重侵蚀,气-液两相界面区在侵蚀期间均呈现出化学-物理双重侵蚀。化学侵蚀产物为水镁石、硬石膏/石膏、钙矾石、Friedel盐及碱式氯化镁;物理结晶盐包含氯镁石、白钠镁矾、氯化钠、水合硫酸镁、Na_(2)SO_(4)及芒硝,各侵蚀产物与结晶盐的相对含量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改变。侵蚀后期,Na_(2)SO_(4)和芒硝相互转化使RAC物理力学性能急速退化。粉煤灰-矿渣复掺RAC抗侵蚀性能整体较好,粉煤灰-硅灰复掺最差,后者在浸泡时间180 d时抗压强度损失率高于60%。矿渣-硅灰-偏高岭土三掺RAC耐久性显著高于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三掺,后者在侵蚀180 d时已经溃散。四掺辅助胶凝材料RAC性能衰减速度均匀,但抗侵蚀性能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同浸泡时间下,其耐久性指标均与粉煤灰-矿渣复掺RAC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Mg^(2+)-SO_(4)^(2-)-Cl^(-)侵蚀 部分浸泡 耐久性退化特征 耐久性退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Cl^(-)与SO_(4)^(2-)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5
作者 赵恒瑞 侯政煜 +4 位作者 杨海燕 梁守才 程龙生 王丹 谢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1-87,共7页
为了降低腐蚀对海洋油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危害,利用电化学试验中的交流阻抗技术以及循化极化技术研究了模拟南海海洋环境中Cl^(-)与SO_(4)^(2-)的协同作用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16L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形... 为了降低腐蚀对海洋油气管道正常运行的危害,利用电化学试验中的交流阻抗技术以及循化极化技术研究了模拟南海海洋环境中Cl^(-)与SO_(4)^(2-)的协同作用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16L不锈钢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SO_(4)^(2-)含量恒定时,Cl^(-)含量的升高会使容抗弧半径、极化电阻R_(p)以及点蚀电位E_(b)均降低,当Cl^(-)含量从0升至50 g/L时,316L不锈钢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腐蚀情况。当Cl^(-)含量恒定时,SO_(4)^(2-)含量的升高会使容抗弧半径、R_(p)以及E_(b)值均减小,同时试件表面的腐蚀坑直径扩大,深度出现逐渐加深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海洋环境 Cl^(-) SO_(4)^(2-) 协同作用 循环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不同浓度Cl^(-)和CO_(2)条件下的腐蚀行为
6
作者 王孝磊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0-136,165,共8页
为了探明在辽河油田采出水环境中Cl^(-)和CO_(2)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浸泡实验、交流阻抗(EIS)和极化曲线技术分别研究了不同Cl^(-)浓度和CO_(2)分压对316L不锈钢的影响,其中Cl^(-)浓度梯度为0,0.0300,0.0515,0.0700 mol/L,C... 为了探明在辽河油田采出水环境中Cl^(-)和CO_(2)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浸泡实验、交流阻抗(EIS)和极化曲线技术分别研究了不同Cl^(-)浓度和CO_(2)分压对316L不锈钢的影响,其中Cl^(-)浓度梯度为0,0.0300,0.0515,0.0700 mol/L,CO_(2)分压为0.2,0.4,0.6 MPa,并结合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l^(-)浓度的增大使容抗弧直径减小,弥散指数降低,腐蚀情况加剧;容抗弧的直径随着CO_(2)分压的增大先变小后变大,弥散指数先降低后升高,腐蚀情况先加剧后减缓。这是由于Cl^(-)会破坏316L表面的钝化膜,而CO_(2)会与基体反应生成FeCO_(3),随着CO_(2)分压升高,FeCO_(3)保护膜愈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油田采出水 Cl^(-) CO_(2) 腐蚀行为 钝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Cl^(-)侵蚀寿命预测的C4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
7
作者 苏俊诚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为研究混凝土在盐碱环境中的多维Cl^(-)扩散规律及对应的保护层厚度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建模,选取了4个不同的时间节点,研究了不同时间下混凝土中Cl^(-)浓度分布情况,并预测不同扩散维度下混凝土的耐久性服役寿命,从而建立了混凝土保... 为研究混凝土在盐碱环境中的多维Cl^(-)扩散规律及对应的保护层厚度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建模,选取了4个不同的时间节点,研究了不同时间下混凝土中Cl^(-)浓度分布情况,并预测不同扩散维度下混凝土的耐久性服役寿命,从而建立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寿命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1维扩散,2维与3维扩散在混凝土表层的Cl^(-)浓度与扩散深度较大,2维与3维扩散深度分别为1维扩散的1.47倍与1.84倍;Cl^(-)侵蚀环境中混凝土耐久性服役寿命较短,在1维Cl^(-)侵蚀下寿命不足20年,而在3维侵蚀下寿命不足10年。对于C40混凝土在50年设计使用寿命下,1维、2维及3维Cl^(-)扩散状态下保护层厚度分别为50 mm、60 mm和6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Cl^(-)侵蚀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浸泡再生混凝土Mg^(2+)-SO_(4)^(2-)-Cl^(-)侵蚀耐久性损伤规律与机理
8
作者 王家滨 张凯峰 +1 位作者 郑康华 符梦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7-77,共11页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中含有高浓度Mg^(2+)、SO_(4)^(2-)、Cl^(-),这些离子导致长期掩埋于地下的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严重退化。为了揭示Mg^(2+)-SO_(4)^(2-)-Cl^(-)侵蚀RAC耐久性损伤规律与机理,采用长期浸泡的方式,系统... 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中含有高浓度Mg^(2+)、SO_(4)^(2-)、Cl^(-),这些离子导致长期掩埋于地下的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严重退化。为了揭示Mg^(2+)-SO_(4)^(2-)-Cl^(-)侵蚀RAC耐久性损伤规律与机理,采用长期浸泡的方式,系统开展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耐久性试验,研究复掺辅助胶凝材料方式与取代率对RAC耐久性退化规律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热重等分析手段,表征RAC侵蚀产物物相组成与相对含量,揭示复合盐侵蚀RAC耐久性损伤机理。结果表明,10%粉煤灰(质量分数)+20%(质量分数)矿渣复掺RAC耐久性较高,硅灰或偏高岭土取代率高于10%时RAC的耐久性较差。侵蚀离子与RAC水化产物产生化学反应并形成晶粒极大的侵蚀产物,加速C-S-H分解向M-S-H转变;高浓度离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物理盐结晶,促进裂缝的萌生扩展。化学/物理双重作用破坏RAC微观结构,加速离子扩散传输,形成化学侵蚀-结构损伤-离子传输过程。RAC界面过渡区及砂浆中遍布裂缝与孔隙,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急速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 再生混凝土 Mg^(2+)-SO_(4)^(2-)-Cl^(-)侵蚀 完全浸泡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90杨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9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唐洁 黎蕾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照材密度(气干、基本、全干)、干缩率(气干、全干)和湿胀性(气干、饱水)均高于湿心材,且对照材和湿心材的径向干缩率、湿胀性均低于弦向,其中对照材的径向、弦向、体积气干干缩率分别较湿心材提高1.123%、2.335%、3.292%,径向、弦向、体积气干湿胀性分别提高0.916%、3.475%、4.221%。对照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及径向、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较湿心材降低5.617、1862.853、8.200、0.496、0.426 MPa,湿心材端面、径面、弦面硬度较对照材分别提高613.333、702.917、692.500 N,且对照材与湿心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硬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XL-90杨湿心材密度、干缩率和湿胀性等物理性能均低于对照材,而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均高于对照材,该研究结果可为XL-90杨在木材加工利用方面提供应用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90杨 湿心材 对照材 物理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大气环境下输电塔线体系强风响应模拟分析
10
作者 程江洲 谢卓然 +3 位作者 李欣 张志强 邓海峰 郑皓文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2期52-61,共10页
目的 以实际现场数据为基础,研究沿海地区输电塔线体系风灾薄弱点。方法 结合实际受灾情况,研究易受台风侵袭的输电线路所处地理气候特性,研究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下输电塔钢构件腐蚀机理,并建立腐蚀深度以及力学性能退化时变模型。通过建... 目的 以实际现场数据为基础,研究沿海地区输电塔线体系风灾薄弱点。方法 结合实际受灾情况,研究易受台风侵袭的输电线路所处地理气候特性,研究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下输电塔钢构件腐蚀机理,并建立腐蚀深度以及力学性能退化时变模型。通过建立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风荷载,重现其风致响应过程,并对风致倒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塔脚与地基交接处的角钢全部压弯,塔身主材应力比超载6%~23%,造成整体失稳。塔头受扭严重,塔头曲臂实际承受荷载超过设计所能承受荷载20%~38%。结论 所提钢结构腐蚀时变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实际塔线体系抗风能力,且在台风背景下,塔体下部以及塔腿下部杆件的抗风能力对输电塔倒塌具有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沿海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莫兰蒂台风 Cl^(-)腐蚀 海洋大气 有限元分析 风致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Cl^-浓度、CO_2分压对13Cr不锈钢点蚀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吕祥鸿 赵国仙 +3 位作者 樊治海 杨延清 陈长风 路民旭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6,共3页
为了研究CO2 分压、Cl-浓度对 13Cr油井管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用电化学方法模拟塔里木油田环境进行了腐蚀试验。结果表明 ,在模拟条件下 ,13Cr钢的再钝化能力较差 ;Cl-是造成 13Cr钢发生孔蚀的主要原因 ,在较高Cl-浓度下 ,点蚀诱发敏感... 为了研究CO2 分压、Cl-浓度对 13Cr油井管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用电化学方法模拟塔里木油田环境进行了腐蚀试验。结果表明 ,在模拟条件下 ,13Cr钢的再钝化能力较差 ;Cl-是造成 13Cr钢发生孔蚀的主要原因 ,在较高Cl-浓度下 ,点蚀诱发敏感性增强 ,EIS图谱的低频端出现典型的点蚀诱导期和发展期特征 ;随着CO2 分压的增大 ,促使孔蚀的发生和发展 ,蚀孔内的阳极反应电流密度加强 ,溶液黏度加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 电化学 13Cr钢 C02分压 C1ˉ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对API P105钢在含CO_2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学元 余刚 +1 位作者 王凤平 杜元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115-1118,共4页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及极化测量,研究了在含CO2的溶液中Cl-对APIP105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l-促进了钢铁的阳极溶解,其电化学反应级数为0.7.Cl-不参与钢铁的阴极反应,在含Cl-的饱和...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及极化测量,研究了在含CO2的溶液中Cl-对APIP105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l-促进了钢铁的阳极溶解,其电化学反应级数为0.7.Cl-不参与钢铁的阴极反应,在含Cl-的饱和CO2溶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机理 APIP105钢 氯离子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F^-、Cl^-、SO4^2-、NO3^-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元值 杨亦扬 +4 位作者 阮建云 马立峰 张磊 韩文炎 王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5,共3页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42-、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42-、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42-、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42-、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8-44-52-8mmol/L的KOH梯度淋洗程序,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以上,各组分的检出限在0.01~0.05mg/L之间,回收率在88.6%~107.5%之间。用本方法用于实际茶叶样品中F-、Cl-、SO42-、NO3等无机酸阴离子的分析,简便、实用,并且快速、准确,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梯度淋洗 F^-、Cl^-、SO4^2-、NO3^-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HMX共晶在有机溶剂中的三元相图测定
14
作者 杨秋秋 强福智 +5 位作者 徐胜良 张慧琴 赵华丽 王亮 谭利敏 刘发龙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深入分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奥克托金(HMX)共晶炸药形成过程及其溶解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MX、CL-20分别在丙酮、乙腈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以及HMX在不同浓度CL-20溶液中的溶解度,构建了20℃下CL-20/HMX... 为深入分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奥克托金(HMX)共晶炸药形成过程及其溶解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MX、CL-20分别在丙酮、乙腈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溶解度以及HMX在不同浓度CL-20溶液中的溶解度,构建了20℃下CL-20/HMX/丙酮、CL-20/HMX/乙腈和CL-20/HMX/DMSO的三元相图;开展了温度对CL-20/HMX/丙酮和CL-20/HMX/DMSO三元相图的影响研究;基于溶液化学中的平衡理论,通过对以DMSO为溶剂时的溶解度数据拟合得到热力学参数溶度积常数(K_(sp))、络合常数(K_(11)和K_(21))和吉布斯自由能(ΔG^(0))。结果表明,HMX和CL-20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溶解度差异越小,三元相图中的共晶区域越大、形状越对称;在20~35℃范围内,温度对CL-20/HMX/丙酮三元相图的形状和各区域大小影响较小,而对CL-20/HMX/DMSO三元相图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温度升高,溶度积常数K_(sp)增大,CL-20/HMX共晶在DMSO中的溶解度增大;ΔG^(0)均为负值,表明CL-20和HMX在DMSO中的共晶为自发过程;CL-20/HMX共晶在DMSO中的溶液络合模型为1∶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HMX 共晶炸药 溶解度 三元相图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下20钢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晓明 张锋 +5 位作者 刘明璐 周飞龙 廖柯熹 王传平 陶玉林 崔姗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6,共5页
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采出水中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协同作用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管线20钢和模拟采出水,进行动态反应釜腐蚀挂片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表面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腐... 为研究克拉美丽气田采出水中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协同作用对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管线20钢和模拟采出水,进行动态反应釜腐蚀挂片试验,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表面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腐蚀介质在静态下,不同Cl-浓度和局部垢沉积对20钢的腐蚀影响程度依次为Cl-浓度> Ca2+浓度> HCO3-浓度> SO42-浓度> pH值;随着介质流速(0~2.4 m/s)逐渐增大,腐蚀速率随之增加,最大为0.095 mm/a,增幅为14.46%;从腐蚀形貌看,腐蚀介质在流动状态下,试样表面以均相腐蚀为主,Cl-和局部垢沉积作用形成少量点蚀坑,结合EDS谱和XRD谱分析可知,产物成分为FeCO3、FeOOH、Fe2O3、CaSO4、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20钢 CL^-浓度 局部垢沉积 正交试验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高含H_S、CO_2和Cl^-环境下压力容器腐蚀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6
作者 郭志军 陈东风 +4 位作者 李亚军 李循迹 宣培传 毛仲强 谢申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8年第5期53-58,共6页
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在油气田高矿化度采出水和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氯离子等环境下的压力容器使用现状,分析了H2S-CO2-Cl-环境下的腐蚀失效机理。
关键词 压力容器 H2S-CO2-Cl^-腐蚀 腐蚀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浓度对超级13Cr油管钢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姚小飞 谢发勤 +1 位作者 吴向清 王毅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8-41,45,共5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实验方法,通过应力应变(σ-ε)曲线、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分析了超级13Cr油管钢在NaCl溶液中的抗拉强度、延伸率、断裂时间、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指数(k... 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实验方法,通过应力应变(σ-ε)曲线、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分析了超级13Cr油管钢在NaCl溶液中的抗拉强度、延伸率、断裂时间、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指数(kscc)和断口形貌,研究了Cl-浓度对其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15%时,超级13Cr油管钢应力腐蚀的程度较轻,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较好;而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25%时,其应力腐蚀的程度严重,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较差;随溶液Cl-浓度的增大,超级13Cr油管钢的力学性能降低、抗SCC性能降低、应力腐蚀开裂的倾向增大、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指数kσ和kε均呈现增大的趋势,且kε比kσ增大的趋势更明显;Cl-浓度对超级13Cr油管钢塑性的影响比对其抗拉强度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13Cr油管钢 慢应变速率拉伸 Cl-浓度 应力腐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镁铝水滑石吸附脱硫废水中高浓度Cl^-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双忱 刘亚争 +4 位作者 马岚 吴伟 赵兴辉 高然 林宸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1-617,共7页
为制备镁铝摩尔比为4∶1的镁铝水滑石(LDH),实验采用共沉淀直接法,即在450℃温度下焙烧LDH 3 h,得到焙烧镁铝水滑石(CLHD)。取CLDH吸附剂于250 m L锥形瓶中,在一定条件下对5 000~20 000 mg/L高浓度Cl^-模拟溶液及实际脱硫废水进行脱氯... 为制备镁铝摩尔比为4∶1的镁铝水滑石(LDH),实验采用共沉淀直接法,即在450℃温度下焙烧LDH 3 h,得到焙烧镁铝水滑石(CLHD)。取CLDH吸附剂于250 m L锥形瓶中,在一定条件下对5 000~20 000 mg/L高浓度Cl^-模拟溶液及实际脱硫废水进行脱氯吸附实验和CLDH再生及重复使用性实验。探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液的初始pH及CLDH的投加量对氯离子的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BET,XRD,FT-IR探究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LHD吸附Cl^-是由于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结构记忆"),对Cl^-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量及脱氯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大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吸附平衡后发生缓慢脱附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模型,吸附量随Cl^-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佳脱氯效果参数为Cl^-浓度5 000 mg/L,之后随着氯离子浓度增大,由于吸附点位数量一定,脱氯率降低; CLDH对吸附Cl^-的脱除率及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温度为65℃时,脱氯率及吸附量最大,当温度继续升高,CLDH对Cl^-的吸附效果大幅下降;改变pH值,CLDH对Cl^-的吸附效果差别较小,但当pH=8时达到脱氯率及吸附量的最大值;随着CLDH投加量的增加,脱氯率逐渐变小,最佳投加量为8 g/L。65℃、pH=8时的实际脱硫废水脱氯实验中,CLDH脱氯率可达50.90%,一次煅烧再生CLDH脱氯率稍降,二次煅烧再生CLDH脱氯率降低约50%,CLDH对脱硫废水脱氯具可再生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镁铝水滑石 吸附 Cl- 脱硫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腐蚀速度与Cl^-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志武 原素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1,共2页
 为了定量确定黄铜腐蚀与Cl-浓度的关系,对HSn70-1A、HAl77-2A两种黄铜进行静态挂片浸泡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了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含Cl-的水溶液中HSn70-1A较HAl77-2A腐蚀严重;HSn70-1A、HAl77-2A的腐蚀速度随Cl-浓度的变...  为了定量确定黄铜腐蚀与Cl-浓度的关系,对HSn70-1A、HAl77-2A两种黄铜进行静态挂片浸泡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拟合了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含Cl-的水溶液中HSn70-1A较HAl77-2A腐蚀严重;HSn70-1A、HAl77-2A的腐蚀速度随Cl-浓度的变化均呈三次方关系,区别在于HAl77-2A的腐蚀速度随Cl-浓度的变化较为平缓,而HSn70-1A的腐蚀速度随Cl-浓度的变化较为显著,HSn70-1A的腐蚀对Cl-较HAl77-2A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黄铜 Cl^- 静态挂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微电极法原位测量2024Al合金表面微区Cl^-浓度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玉华 邵敏华 +3 位作者 胡融刚 李彦 杜荣归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0-286,共7页
应用自研制扫描微电极测量系统和扫描微Ag/AgCl复合电极 ,原位测量含Cl- 溶液中 ,2 0 2 4Al合金在其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中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离子的浓度分布 ,考察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浓度分布对Al合金表面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 应用自研制扫描微电极测量系统和扫描微Ag/AgCl复合电极 ,原位测量含Cl- 溶液中 ,2 0 2 4Al合金在其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中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离子的浓度分布 ,考察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浓度分布对Al合金表面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扫描Ag/AgCl探针可实时跟踪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氯离子浓度分布的动态行为 .当 2 0 2 4Al合金浸渍于含Cl- 溶液中 ,Cl- 离子在Al合金 /溶液界面呈不均匀分布 ,Cl- 主要在第 2相颗粒和铝基交界区域发生优先吸附和累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法 原位测量 2024Al合金 表面氧化膜 Cl^- 浓度分布 电化学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