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务员工作压力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秀央 郭永松 +3 位作者 夏中华 陈坤 李剑 边平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公务员工作压力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工作压力采用中文版的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抑郁评价采用中文版CES-D量表。采用问卷形式对474名浙江省公务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付出、获得、超负荷,抑郁症状和一般情况... 目的探讨公务员工作压力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工作压力采用中文版的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抑郁评价采用中文版CES-D量表。采用问卷形式对474名浙江省公务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付出、获得、超负荷,抑郁症状和一般情况。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Epidata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公务员抑郁症状阳性率为41.56%(95%CI:39.30%~43.82%)。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了其他因素后,工作中付出-获得不平衡的OR=1.772(95%CI:0.369~8.508)。公务员抑郁症状与超负荷(OR=3.468,95%CI:1.542~7.801)、单身(OR=2.661,95%CI:1.017~6.963)、社会支持(OR=2.088,95%CI:1.246~3.498)和亚健康状态(OR=2.475,95%CI:1.110~5.520)有关。结论公务员工作超负荷对其健康状况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工作压力 抑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职业紧张工作倦怠与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皙睿 王索艳 +3 位作者 艾炎军 赵雪 高菲 吴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4-896,902,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护士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降低护士抑郁症状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1 188名女性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 目的探讨女性护士职业紧张、工作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降低护士抑郁症状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1 188名女性护士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工作倦怠问卷(MBI-GS)、流行病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应用多元分层回归探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验证工作倦怠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辽宁省女性护士抑郁症状得分为21.10±10.40。外在付出、内在投入、情绪衰竭、消极怠慢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回报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的解释变异量为22.7%,加入工作倦怠后,解释变异量为30.0%。结论护士职业紧张、工作倦怠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工作倦怠在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紧张 工作倦怠 抑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公务员角色压力、工作倦怠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模型检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建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8,共8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山西、湖北、辽宁、山东和江苏5个省份的572名基层公务员进行调查,以探讨角色压力、工作倦怠与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层公务员角色冲突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来自山西、湖北、辽宁、山东和江苏5个省份的572名基层公务员进行调查,以探讨角色压力、工作倦怠与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基层公务员角色冲突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同时,运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对工作倦怠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进行检验发现,在角色冲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在角色模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和角色超载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情感耗竭和成就感低落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而人格解体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研究表明,需要从压力纾解和倦怠改善两个方面同时切入,才能够使基层公务员的生活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务员 角色压力 工作倦怠 生活满意度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4地级市公务员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帆 王冰娜 +3 位作者 鲁志威 黄鹏展 秦祖国 王锡波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公务员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公务员心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广东省4个地级市3273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采用频数统计、χ^(2)检验、Logis... 目的了解广东省公务员抑郁症状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公务员心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广东省4个地级市3273名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采用频数统计、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000份,其中433人被判定为有抑郁症状,阳性率为14.33%,不同地区、年龄组、工作年限和职务的公务员抑郁症状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症状阳性者中超过7成有情绪低沉(73.90%)、睡眠障碍(72.52%)、忧愁(72.29%)、乏力(71.36%)和言语减少(71.13%)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非珠三角地区的公务员(OR=0.220,95%CI:0.175~0.275)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更低,与科员及以下者相比,科级干部(OR=0.749,95%CI:0.588~0.956)、处级及以上者(OR=0.524,95%CI:0.264~1.039)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更低。结论抑郁情绪对公务员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珠三角地区者、职务较低者可能是实施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