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配比陈皮-蜜橘皮茶汤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华 徐玉娟 +4 位作者 刘雯雯 余元善 温靖 辜青青 傅曼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169,共11页
为了解陈皮、蜜橘皮以及两者不同配比合煎所得茶汤的汤色、风味感官以及活性成分等品质变化规律,以10年新会陈皮、温州蜜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汤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 为了解陈皮、蜜橘皮以及两者不同配比合煎所得茶汤的汤色、风味感官以及活性成分等品质变化规律,以10年新会陈皮、温州蜜橘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汤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陈皮茶汤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总黄酮、川陈皮素、橘皮素、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DPPH法、ABTS法、FRAP法)均显著高于蜜橘皮茶汤,而蜜橘皮茶汤的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显著高于陈皮茶汤;陈皮茶汤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4-萜品醇、百里醌等,蜜橘皮茶汤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1 R,5 R)-rel-香芹醇、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芳樟醇等;陈皮-蜜橘皮的不同质量比(5∶5、3∶7、2∶8、1∶9)茶汤中,随着陈皮比例的下降,除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之外,其余相应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随之降低,其中5∶5能够全面地凸显两者的优点。该研究明确了新会陈皮、温州蜜橘皮以及两者不同配比茶汤的品质变化规律,为陈皮、蜜橘皮的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会陈皮 温州蜜橘皮 茶汤 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挥发油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3
2
作者 欧小群 王瑾 +3 位作者 李鹏 黄勤挽 杨秀梅 谭茂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370,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鲜果皮挥发油成分并寻找其特征成分。方法收集包括广陈皮(茶枝柑)、陈皮(红橘)和金橘等11种品种鲜果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对所有样品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目的比较分析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鲜果皮挥发油成分并寻找其特征成分。方法收集包括广陈皮(茶枝柑)、陈皮(红橘)和金橘等11种品种鲜果皮,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对所有样品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测鲜果皮挥发油均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同时含萜品烯、异松油烯和芳樟醇萜烯烃类化合物。聚类分析结果与鲜果皮品种分类结果一致。结论与其他陈皮近缘品种果皮比较,广陈皮(茶枝柑)挥发油中含有特有成分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柠檬烯的相对含有量最低,而萜品烯相对含有量最高,可作为广东新会陈皮的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茶枝柑) 陈皮(红橘) 金橘 挥发油 GC-MS 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柑果皮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守军 杨永利 +3 位作者 陈齐营 张尚元 黄泓 蔡瑞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5-170,共6页
本实验对潮州柑果皮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潮州柑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表明:潮州柑果皮色素亮黄色,颜色鲜艳,色素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最佳提取温度50℃,最佳料液比1:30,最佳提取时间360min。该色素... 本实验对潮州柑果皮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潮州柑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表明:潮州柑果皮色素亮黄色,颜色鲜艳,色素最佳提取溶剂为70%乙醇,最佳提取温度50℃,最佳料液比1:30,最佳提取时间360min。该色素对光、热、酸碱(pH3~11)、氧化剂和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都比较稳定,是一种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价廉易得、开发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柑 果皮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潮州柑果皮色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永利 郭守军 +1 位作者 彭成圆 马瑞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87-489,共3页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潮州柑果皮色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潮州柑果皮色素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提取温度,其次是超声波功率,再次是提取时间;优选方案为:70%乙醇为浸提剂,浸提温度50...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潮州柑果皮色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潮州柑果皮色素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提取温度,其次是超声波功率,再次是提取时间;优选方案为:70%乙醇为浸提剂,浸提温度50℃,超声波功率400W,浸提时间25min;超声波辅助提取潮州柑果皮色素的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柑 果皮 色素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度分析原理的广陈皮贮藏年限判别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智磊 伍清芳 +4 位作者 刘素娟 张鑫 陈林 陈鸿平 刘友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5-1361,共7页
探讨广陈皮颜色特征与贮藏年限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质量评价。通过分光测色仪测定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颜色值L~*、a~*、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 探讨广陈皮颜色特征与贮藏年限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质量评价。通过分光测色仪测定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颜色值L~*、a~*、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红素含量。运用SPSS20.0软件对颜色值与贮藏年限、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贮藏年限与颜色值L~*、b~*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0.917,即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粉末颜色明度变暗并向蓝色方向移动;贮藏年限与颜色值L~*、b~*通过模型转化后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Ln(颜色值L~*)=4.240-0.089·Ln(贮藏年限)和Ln(颜色值b~*)=3.220-0.156·Ln(贮藏年限);随着贮藏年限增加,总黄酮及4种黄酮类成分呈曲线波动型变化,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广陈皮贮藏年限与颜色值L~*、b~*存在显著相关性,为快速判别陈皮贮藏年限提供参考;受到药材质量难以统一的影响,以黄酮类成分变化探讨陈皮"陈久者良"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 颜色值 贮藏年限判别 陈久者良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源瀚祺 黄庆华 +2 位作者 张小英 周子雄 游明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63-267,共5页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大鼠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前后经处理的灌流液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变化,计算其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大鼠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前后经处理的灌流液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变化,计算其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Kapp,分析茶枝柑皮提取物在大鼠肠吸收的特征。结果: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各肠段吸收有显著差异,同种成分不同肠段间吸收无显著差异,质量浓度和pH值对吸收情况无显著影响。结论: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大鼠各肠段吸收良好,在空肠段吸收最好,其吸收呈简单的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川陈皮素 橘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柑’果实冷藏保鲜效果与果皮蜡质含量和化学组成及表面微形态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福庆 徐呈祥 +3 位作者 马艳萍 陈小婷 叶思敏 许素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0-1730,共11页
【目的】揭示‘贡柑’果实冷藏保鲜效果与果皮蜡质含量、化学组成和表面微形态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成熟‘贡柑’果实,采收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薄膜微孔保鲜袋中,分别在自然室温(14.2±2.8℃)和冷库温度(6.5±0.5℃)下贮藏... 【目的】揭示‘贡柑’果实冷藏保鲜效果与果皮蜡质含量、化学组成和表面微形态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成熟‘贡柑’果实,采收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薄膜微孔保鲜袋中,分别在自然室温(14.2±2.8℃)和冷库温度(6.5±0.5℃)下贮藏,定期测试分析。【结果】在90 d的贮藏中,冷藏的‘贡柑’果实维生素C、有机酸含量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小,果实糖酸比与贮藏0 d时相比无显著差异,果实中重要异味物质乙醇、乙醛积累受到显著抑制,果实日均失重率、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质膜相对透性显著小于对照。电镜观察表明,室温贮藏的‘贡柑’果实果皮蜡质含量降低很快,冷藏有效保护其果皮蜡被,果皮表面微形态结构保持良好,与对照差异显著。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冷藏显著抑制‘贡柑’果实果皮蜡质含量降低,蜡质总量及4类主要长链成分的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90 d时果皮蜡质中的支链烷烃、烯烃和烯醛仍较显著。【结论】适宜温度冷藏对保持‘贡柑’果实采后品质及风味保鲜具显著效应。冷藏的良好保鲜效果与其对‘贡柑’果实果皮蜡质含量、化学组成和表面微形态结构的有效保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柑’ 冷藏 保鲜 果皮 蜡质 微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枝柑皮多糖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英 周林 +3 位作者 黄庆华 游明霞 周子雄 源瀚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9-101,105,共4页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多糖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10...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多糖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100μmol/L H2O2诱导PC12细胞4h,细胞呈现明显损伤形态,细胞内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茶枝柑皮多糖可明显改善PC12细胞损伤,显著降低细胞MDA含量,极显著提高SOD和GSH-Px活性。结论:茶枝柑皮多糖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多糖 抗氧化 PC12细胞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枝柑皮提取物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娆玲 黄庆华 +3 位作者 游明霞 甘伟发 源瀚祺 张小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66-2668,共3页
[目的]对茶枝柑皮提取物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分析茶枝柑皮提取物给药后的含药血清,鉴定茶枝柑皮提取物灌胃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茶枝柑皮提取物含药血清中发现了17个入血成分,其中5个为原型成分,其余... [目的]对茶枝柑皮提取物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分析茶枝柑皮提取物给药后的含药血清,鉴定茶枝柑皮提取物灌胃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茶枝柑皮提取物含药血清中发现了17个入血成分,其中5个为原型成分,其余几个可能为代谢产物。[结论]入血原型成分主要为多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和桔皮素等成分,深入研究其血清药物化学的表征,将有助于探索茶枝柑皮提取物的功效物质基础,探明其中的功能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提取物 入血成分 含药血清 功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枝柑皮中多糖组成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思 黄庆华 +3 位作者 游明霞 吴韶辉 李娆玲 甘伟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731-19733,19754,共4页
[目的]研究测定茶枝柑皮中多糖的组成成分。[方法]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枝柑皮多糖中单糖衍生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目的]研究测定茶枝柑皮中多糖的组成成分。[方法]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枝柑皮多糖中单糖衍生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浓度0.05mol/L混合磷酸盐溶液-乙腈(80∶20,V/V,pH=7.1);检测波长为245 nm。[结果]茶枝柑皮多糖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为0.08∶0.002∶0.05∶4.80∶1∶1.52∶0.11∶3.82。[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柑橘果胶多糖中单糖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多糖 单糖 PR-HPLC 柱前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甘伟发 周林 +3 位作者 黄庆华 张小英 源瀚祺 周子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沉淀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以及其对大鼠嗜铬瘤细胞株(PC1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步醇沉的方法提取茶枝柑皮提取物中的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多...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沉淀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以及其对大鼠嗜铬瘤细胞株(PC1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步醇沉的方法提取茶枝柑皮提取物中的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多糖分子质量;建立以H2O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分析提取物中各醇沉多糖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分步醇沉多糖分子质量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50%、70%和90%所得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Mw)分别为72059、47433u和18743u。粗多糖和透析处理后的多糖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脱色和脱蛋白处理后的多糖基本失去抗氧化活性。结论: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对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多糖的分子组成(例如含有色素和蛋白质)与抗氧化活性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提取物 多糖 分子质量分布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氧化指标响应面法优化茶枝柑皮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2
作者 莫云燕 黄庆华 游明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15-219,223,共6页
以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能力(FRAP值)作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液料比对茶枝柑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 以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铁离子能力(FRAP值)作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液料比对茶枝柑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软件Design-Expert7.0以Box-Behnken法设计4因素3水平6中心点响应面实验研究响应值以及最佳变量的组合。得出茶枝柑皮抗氧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7:1,42%(V/V)乙醇于62℃下水浴回流3.1h。三次重复实验所得提取物产率为(37.32±1.21)g/100g,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7.83%±7.87%,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4.00%±3.42%,总抗氧化能力值(FRAP值)为(44.62±2.67)μmol/L。测定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18.84mg/100g,总多糖含量为4.024mg/100g。所得茶枝柑皮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 响应面法 多抗氧化活性指标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果实成熟中色泽与糖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义 刘吉武 杜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4,147,共4页
为了探明新引进的温州蜜柑品种山下红与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在品质特性方面的差异,以山下红和国庆一号、兴津为试材,通过感官分析、色差测定及化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色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滴定... 为了探明新引进的温州蜜柑品种山下红与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在品质特性方面的差异,以山下红和国庆一号、兴津为试材,通过感官分析、色差测定及化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色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3个品种的果皮叶绿素含量均持续下降且以成熟前期下降最快,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果实成熟时这两种色素的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国庆一号和兴津的果皮着色速度快于山下红;国庆一号、兴津的可溶性糖积累速度比山下红快,达到峰值早,而山下红在测定期间平稳持续升高;国庆一号减酸较兴津和山下红早;国庆一号和兴津从10月20日开始果实糖酸比上升幅度变缓,而山下红一直持续升高。综合判断,国庆一号成熟最早,兴津其次,山下红成熟最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果皮色泽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可溶性糖 可滴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柚皮、桔皮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与保存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晓娟 祝钧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44-47,63,共5页
实验提取了橙皮、柚皮和桔皮中的活性物质,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抑制能力为考察指标,分析比较了三者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提取工艺和保存温度.结果表明,3种果皮中桔皮在pH值为3的70%乙醇的溶液中,以料液比为... 实验提取了橙皮、柚皮和桔皮中的活性物质,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抑制能力为考察指标,分析比较了三者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其提取工艺和保存温度.结果表明,3种果皮中桔皮在pH值为3的70%乙醇的溶液中,以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提取,提取物保存于25℃,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羟基自由基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 柚皮 桔皮 提取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简易设施栽培对椪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勇 李春玲 +3 位作者 邹远鹏 黄先彪 彭抒昂 邓秀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2-577,共6页
以黔阳无核椪柑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07和2008年采用大棚、遮阳网等简易设施和地面覆膜措施,研究简易设施对椪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延迟采收过程中,各简易设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浮皮空间... 以黔阳无核椪柑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07和2008年采用大棚、遮阳网等简易设施和地面覆膜措施,研究简易设施对椪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延迟采收过程中,各简易设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浮皮空间率,大棚和遮阳网之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成熟期的推移,各处理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对照处理后期有下降趋势;成熟后期大棚和遮阳网覆膜处理的果实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2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2a中各简易设施处理果实的柠檬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成熟后期酸含量要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设施栽培 椪柑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浮皮空间率 可溶性糖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烫处理对宽皮柑橘去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红 万琛 +2 位作者 潘海兵 田皓予 李善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26-332,共7页
宽皮柑橘去皮前常采用蒸烫处理以降低去皮难度,在实际加工中由于缺少相关理论支撑,关于柑橘蒸烫去皮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常存在因蒸烫不当而导致去皮效果差的问题。为了探究蒸烫处理对宽皮柑橘果皮力学特性、组织结构、去皮性能的影响... 宽皮柑橘去皮前常采用蒸烫处理以降低去皮难度,在实际加工中由于缺少相关理论支撑,关于柑橘蒸烫去皮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常存在因蒸烫不当而导致去皮效果差的问题。为了探究蒸烫处理对宽皮柑橘果皮力学特性、组织结构、去皮性能的影响从而明确有效的蒸烫去皮工艺,该研究利用柑橘果皮分离性能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蒸烫时间下柑橘的去皮性能,利用果皮拉伸力学特性测试平台分析了蒸烫柑橘果皮的力学特性,基于Ray-CT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了蒸烫处理对柑橘外果皮、白皮层、果肉结构尺寸的影响规律,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果皮显微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蒸烫处理对柑橘去皮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蒸烫时间对柑橘果皮分离时的最大拉力、分离位移、果皮的断裂强度、果皮与果肉间孔隙率影响极显著(P<0.01),分离位移和断裂强度呈正相关,最大拉力和果皮与果肉间孔隙率呈负相关。随着蒸烫时间增加,果皮表面会起皱粗糙,果皮截面果胶化合物发生溶解,薄壁组织细胞和维管束组织坍塌消失,进而果皮与果肉间孔隙率逐渐增大、果皮断裂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导致去皮过程中最小拉力减小,分离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在蒸烫时间3 min时,最大拉力达到较小值1.59 N,相对于对照组减少了42.8%,果皮不易被拉断,分离位移达到最大值41.81 mm,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了19.6%,整体去皮效果最好;蒸烫时间超过3 min后,果皮变得绵软易拉断,不利于果皮剥离。该研究为改善宽皮柑橘去皮困难和丰富蒸烫去皮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试验 宽皮柑橘 蒸烫处理 组织结构 去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子皮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尧荣 金阳 胡敬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171-11172,共2页
[目的]研究橘子(Citrus reticulata)皮的生物活性。[方法]以橘子皮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熏蒸作用、趋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等生物活性。[结果]橘子皮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类生物具有熏蒸、趋避作用,在短时间内能... [目的]研究橘子(Citrus reticulata)皮的生物活性。[方法]以橘子皮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熏蒸作用、趋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等生物活性。[结果]橘子皮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类生物具有熏蒸、趋避作用,在短时间内能使其死亡,但无明显触杀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研制和开发橘子皮源绿色农药及功能性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子皮 果蝇 趋避作用 熏蒸作用 触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肥对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雪晖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944-950,共7页
以18年生枳低砧温州蜜柑(尾张)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分别设醋酸钙、硝酸钙、碳酸钙各1000ppm,另在以上3种试剂中各1000ppm加5ppm赤霉素(GA_3)及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于果实将近着色时,每半月喷施1次,共喷3次。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有效地... 以18年生枳低砧温州蜜柑(尾张)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分别设醋酸钙、硝酸钙、碳酸钙各1000ppm,另在以上3种试剂中各1000ppm加5ppm赤霉素(GA_3)及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于果实将近着色时,每半月喷施1次,共喷3次。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果实浮皮,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以碳酸钙+GA_3的效果最好,浮皮率26.5%,明显优于其它各处理。果实在贮藏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果皮率、果皮干重显著增加,果肉率、果肉干重、总酸含量明显减少,其增加或减少的速率与浮皮率的大小关系不明显。可溶性固形物在采后前期增加缓慢,随之加快,到3月上旬又明显减少。初步认为,3月上旬为温州蜜柑果实浮皮劣变的临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浮皮 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年限广陈皮的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宜婷 罗琥捷 +2 位作者 叶勇树 廖金花 李药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8-260,共3页
采用水、95%乙醇、水蒸汽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分别提取广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所得提取物中PMFs的含量,并考察了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提取物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产物(SFE提取... 采用水、95%乙醇、水蒸汽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分别提取广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所得提取物中PMFs的含量,并考察了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种提取物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产物(SFE提取物)的PMFs含量(以提取物计算)最高,其次为醇提物,水蒸汽蒸馏产物(SD提取物)和水提物中PMFs的含量较低。值得注意的是,由于95%乙醇对广陈皮的提取率较高,醇提物中PMFs的提取率(以药材计算)最高。因此,95%乙醇和超临界CO2流体均能较好地将广陈皮中PMFs提取出来。但是,随着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延长,其95%乙醇提取物和SFE提取物中PMFs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陈皮 多甲氧基黄酮 提取方法 储存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大孔吸附树脂精制芦柑皮总黄酮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被引量:27
20
作者 骆党委 叶静 +1 位作者 黄雅燕 肖美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
目的:研究AB-8大孔吸附树脂精制芦柑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芦柑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动态法精制芦柑皮总黄酮,考察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pH值、上样流速、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对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然后... 目的:研究AB-8大孔吸附树脂精制芦柑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芦柑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动态法精制芦柑皮总黄酮,考察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pH值、上样流速、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对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然后将精制的芦柑皮总黄酮经硅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AB-8大孔树脂精制芦柑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3.03 mg/mL、上样液pH 3.0、上样流速3.0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90%,最优条件下可使芦柑皮总黄酮的纯度从17.8%提高到63.1%;此外,从精制的芦柑皮黄酮中分离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橘皮素、川陈皮素、4’,5,7,8-四甲氧基黄酮、5-去甲基-橘皮素、橙黄酮、橙浸膏、柚皮苷、橙皮苷。结论:AB-8大孔树脂能很好地富集纯化芦柑皮总黄酮,该法简单、可行;从精制的芦柑皮黄酮中分离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4’,5,7,8-四甲氧基黄酮、5-去甲基-橘皮素、橙浸膏、柚皮苷、橙皮苷首次从芦柑皮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柑皮 总黄酮 AB-8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