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中的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小静 沈向真 +2 位作者 韩航如 赵茹茜 陈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7,共3页
建立了测定乳脂中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CLA)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提取、甲醇-甲醇钠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共轭亚油酸的回收率为100.26%,相对... 建立了测定乳脂中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CLA)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提取、甲醇-甲醇钠甲酯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采用该方法测得共轭亚油酸的回收率为100.2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n=6),检测限为1 mg/L。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建立的实验条件准确可靠,不仅可以用来测定cis-9,trans-11-CLA的含量,而且对于乳制品中所含的其他脂肪酸的分析测定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cis-9 trans-11-其轭业油酸 乳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cis-和trans-4-乙酰氨基-2-正丁基-1-二甲氨基-5,6-亚甲二氧基茚满的合成
2
作者 周智善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413-418,共6页
以细胞内钙拮抗剂Bu-MDI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具有弱钙拮抗作用的4-乙酰氨基取代的茚满衍生物。该目标化合物以胡椒醛为起始原料,经十一步反应制得。合成中对1的格氏反应、2的脱水消除和5的制备等均作了改进,使收率有所提高。对5的... 以细胞内钙拮抗剂Bu-MDI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具有弱钙拮抗作用的4-乙酰氨基取代的茚满衍生物。该目标化合物以胡椒醛为起始原料,经十一步反应制得。合成中对1的格氏反应、2的脱水消除和5的制备等均作了改进,使收率有所提高。对5的硝化产物6的硝基位置经NOE确证,并对目标化合物二对顺、反异构体的比例和生成机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MDI 钙拮抗剂 M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和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江伟 温恩懿 +7 位作者 龚敏 瞿平 毕杨 张赟 魏小平 刘友学 陈洁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构型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cacid,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且通过何种受体途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未刺激组(0μmol/L RA);1、5、10μmol/... 目的探讨不同构型视黄酸[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9顺式视黄酸(9-cis-retinoicacid,9-Cis-RA)]对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且通过何种受体途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未刺激组(0μmol/L RA);1、5、10μmol/L,20μmol/L ATRA;1、5、10、20μmol/L9-CisRA。倒置显微镜观察缺氧缺糖损伤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研究经不同浓度ATRA和9-Cis-RA刺激的缺氧缺糖损伤PC12细胞凋亡水平。ELISA监测ATRA和9-Cis-RA处理4 h后PC12细胞的LDH释放水平以了解其细胞膜损伤水平的差异。结果 ATRA组细胞凋亡率在1μmol/L浓度时与未刺激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5μmol/L起随着浓度的增高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在10、20μmol/L浓度组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的9-Cis-RA组(P<0.05)和未刺激组(P<0.05);而9-Cis-RA在20μmol/L组凋亡率低于未刺激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在ATRA刺激组从5μmol/L起随浓度的增高而显著性增高(P<0.01),在5、10、20μmol/L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和9-Cis-RA组(P<0.05),而在各浓度9-Cis-RA组与未刺激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RA信号系统中ATRA特异激活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而9-Cis-RA同时激活RARs和retinoid X receptors(RXRs)。结论在缺氧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ATRA可通过激活RARs受体途径发挥促凋亡效应,但这种效应可以被激活RXRs受体途径而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视黄酸 9顺式视黄酸 视黄酸核受体 视黄醇X受体 PC12细胞 缺氧缺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偶氮苯化合物的双模式光致变色性能及其在光信息存储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达 郭鹍鹏 +1 位作者 张芳 周姝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76,共7页
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噻唑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BTA),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及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BTA的光响应性能、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基于顺反异构转变机制,BTA... 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噻唑偶氮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BTA),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及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BTA的光响应性能、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基于顺反异构转变机制,BTA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迅速由黄色变为无色,并伴随青色荧光的发射,而在白光照射与60℃加热协同作用下,其颜色和荧光可恢复至初始状态,表现出优异的可逆双模式光致变色行为.进一步将BTA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掺杂,制备的薄膜实现了可擦写光信息存储.本研究为双模式光致变色材料的设计及其在智能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偶氮苯 苯并噻唑 光信息存储 顺反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高顺式虾青素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永强 隋佳琦 +1 位作者 黎晨晨 马调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4-242,共9页
天然存在的虾青素多为全反式构型,但顺式构型的虾青素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且更易被人体选择性吸收。为研究高顺式虾青素的制备工艺,该实验采用微波加热法对虾青素进行虾青素异构化,以全反式虾青素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溶剂,虾青素顺式占比... 天然存在的虾青素多为全反式构型,但顺式构型的虾青素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且更易被人体选择性吸收。为研究高顺式虾青素的制备工艺,该实验采用微波加热法对虾青素进行虾青素异构化,以全反式虾青素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溶剂,虾青素顺式占比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虾青素异构化。得出制备高顺式虾青素最佳条件为:催化剂为异硫氰酸甲酯60 mg/mL,虾青素溶液质量浓度1.5 mg/mL,微波温度69℃,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22 min。最佳条件下虾青素总顺式占比为49.34%,该研究有利于提高虾青素顺式比例,为虾青素用于功能性食品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异构化 微波加热 乙酸乙酯 顺式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黎晨晨 马调梅 +2 位作者 张莹 隋佳琦 韩春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6-678,共13页
为了解决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番茄红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降解和异构化的问题,以高顺式番茄红素为包埋对象,筛选天然表面活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简称纳米乳液,下同)。采用HPLC、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TEM和... 为了解决脂溶性生物活性物质番茄红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降解和异构化的问题,以高顺式番茄红素为包埋对象,筛选天然表面活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高顺式番茄红素纳米乳液(简称纳米乳液,下同)。采用HPLC、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T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探究了合理贮藏纳米乳液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油水比[V(油相)∶V(水相),将全反式番茄红素溶解于体积比1∶1的亚油酸/辛癸酸甘油酯混合溶剂形成油相;酪蛋白酸钠水溶液为水相]为1∶3、酪蛋白酸钠水溶液质量分数6.0%、剪切时间15 min、剪切转速12000 r/min的最佳制备条件下,纳米乳液中高顺式番茄红素包埋率最高,为88.09%±0.92%。低温(4℃)、避光、充氮、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贮藏,添加Al^(3+)、NaCl、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对甲酚)、蔗糖,可减少和抑制纳米乳液中番茄红素顺式异构体的氧化降解和异构体恢复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顺式番茄红素 纳米乳液 制备工艺 恢复转化 稳定性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抗氧化剂对玉米油热致异构体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田莹俏 李甜 +3 位作者 张妤 贺凡 王晶 郭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9-154,共6页
玉米油在加工贮藏过程易发生异构化生成反式和共轭脂肪酸异构体,开展玉米油反式和共轭脂肪酸的调控研究对保障消费者安全与营养健康至关重要。人工抗氧化剂由于毒性累积已被许多国家禁用或严格限制,天然抗氧化剂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 玉米油在加工贮藏过程易发生异构化生成反式和共轭脂肪酸异构体,开展玉米油反式和共轭脂肪酸的调控研究对保障消费者安全与营养健康至关重要。人工抗氧化剂由于毒性累积已被许多国家禁用或严格限制,天然抗氧化剂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了天然抗氧化剂对玉米油热致异构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反式和共轭脂肪酸含量随着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抑制玉米油反式脂肪酸(0.28%~6.59%)和诱导玉米油共轭脂肪酸(0.53%~16.42%)形成的作用,抑制率为鼠尾草酸>特丁基对苯二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维生素E,诱导率为维生素E>茶多酚>特丁基对苯二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鼠尾草酸。复配抗氧化剂的抗异构和诱导异构作用低于单独使用抗氧化剂,综合分析鼠尾草酸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可作为有效的天然抗异构和诱导异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玉米油 反式脂肪酸 共轭脂肪酸 抗异构 诱导异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lncRNA16999的调控作用预测和时空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坤泽 宋宇轩 +8 位作者 李婧娴 臧贺 冯佩林 刘小玉 冯睿蓉 刘彩珍 陈大福 付中民 郭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4-1493,共10页
【目的】通过解析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lncRNA16999的调控方式和作用及检测lncRNA16999在工蜂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深入与开展lncRNA16999的调控功能和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lncRNA16999来源... 【目的】通过解析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lncRNA16999的调控方式和作用及检测lncRNA16999在工蜂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为深入与开展lncRNA16999的调控功能和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lncRNA16999来源基因在西方蜜蜂A.mellifera雄蜂成虫基因组染色体上的位置,预测上下游10 kb内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顺式作用分析并进行GO和KEGG数据库注释。利用Lnc Tar软件预测意大利蜜蜂lncRNA16999的靶mRNA,进行反式作用分析。联用Miranda,RNAhybrid和TargetScan软件分别预测lncRNA16999靶向的miRNA及miRNA靶向的mRNA,根据靶向关系构建lncRNA16999涉及的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进而对靶mRNA进行GO和KEGG数据库注释。通过RT-PCR验证lncRNA16999在新羽化工蜂成虫触角、毒腺、脑、中肠、脂肪体、表皮和咽下腺中的表达量。利用RT-qPCR检测lncRNA16999在工蜂卵、幼虫、预蛹和蛹,不同日龄工蜂成虫中及新羽化工蜂成虫触角、毒腺、脑、中肠、脂肪体、表皮和咽下腺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LncRNA16999潜在调控7个上下游基因,涉及41个GO条目和1条KEGG通路。LncRNA16999与共表达的1条mRNA具有正相关关系。LncRNA16999可靶向35个miRNA进而靶向84条mRNA,三者间形成较复杂的ceRNA调控网络。这些靶mRNA可注释到生物学过程和代谢过程等23个功能条目及内吞作用和代谢通路等11条通路。在上述7种组织中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LncRNA16999在幼虫中的表达量与在预蛹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卵中的表达量;LncRNA16999在蛹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在卵、幼虫和预蛹中的表达量。LncRNA16999在6和18日龄工蜂成虫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1日龄工蜂成虫中的表达量。LncRNA16999在工蜂脑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与表皮中的表达量相近,均显著低于触角中的表达量;毒腺中lncRNA16999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触角中的表达量。【结论】意大利蜜蜂lncRNA16999通过顺式作用、反式作用及ceRNA网络发挥潜在调控作用。LncRNA16999在意大利蜜蜂工蜂的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动态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长链非编码RNA 顺式作用 反式作用 内源性竞争RNA 时空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分子结构、活性及其在水产生物中的分布和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曲丽雯 刘建国 于文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5,共13页
虾青素呈鲜红色,属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衍生物,可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或阻断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抗氧化性最强的可食用物质,在化妆品、水产、食品、营养保健甚至药品领域都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虾青素呈鲜红色,属类胡萝卜素的氧化衍生物,可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或阻断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抗氧化性最强的可食用物质,在化妆品、水产、食品、营养保健甚至药品领域都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从虾青素独特的化学分子结构、不同类型的旋光与顺反异构体角度入手,对虾青素的结构特征、组成和主要作用机理予以综述,阐述其生物活性和功效的异同,分析和展望在水产生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促进水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顺反异构体 旋光异构体 抗氧化 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番茄酸汤油制加工对番茄红素顺/反异构增效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智夷 刘娜 +4 位作者 贾玉龙 秦礼康 包爱明 秦伟军 梁小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74,共7页
本研究在评价市售番茄酱产品中顺/反式-番茄红素含量的基础上,采用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山桐子油、橄榄油、木姜子油、芥末油7种特色油脂对发酵番茄酸汤进行热加工,探讨其番茄红素异构化效应。结果表明,在检测的6个非油制番茄酱产品... 本研究在评价市售番茄酱产品中顺/反式-番茄红素含量的基础上,采用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山桐子油、橄榄油、木姜子油、芥末油7种特色油脂对发酵番茄酸汤进行热加工,探讨其番茄红素异构化效应。结果表明,在检测的6个非油制番茄酱产品中,总番茄红素和顺式番茄红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顺式番茄红素占比仅为20.84%~24.56%;7种不同油脂热加工后的番茄发酵酸汤中,总番茄红素和顺式番茄红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顺式异构体占比较空白组提高0.2~0.9倍,顺式番茄红素占比达51.40%~78.23%,比上述6种市售番茄酱提高了1.09~2.75倍,尤其芝麻油和花生油加工样品中顺式番茄红素占比(分别达75.34%和71.65%)仅次于芥末油样品(78.23%)。总番茄红素含量比未加入花生油时提高了5.6倍,总顺式番茄红素含量比未加入花生油时提高了10.4倍,产品风味佳,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综上,该研究结果可为发酵番茄酸汤延伸加工高值化功能性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番茄酸汤 油脂 番茄酱 番茄红素 顺/反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MeHsfB3b转录因子与MeFKBP20蛋白互作关系验证
11
作者 王超群 李琳琳 +3 位作者 陈银华 张肖飞 姚远 耿梦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8,共9页
热激转录因子MeHsfB3b是调控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重要节点,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获得MeHsfB3b的候选互作蛋白MeFKBP20,该蛋白属于FKBP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家族。本研究克隆获得MeFKBP20基因全长为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蛋白... 热激转录因子MeHsfB3b是调控木薯抗细菌性枯萎病的重要节点,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获得MeHsfB3b的候选互作蛋白MeFKBP20,该蛋白属于FKBP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基因家族。本研究克隆获得MeFKBP20基因全长为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9.99 kDa,具有FKPB_C结构域。表达模式分析发现:MeFKBP20基因在木薯成熟叶片及根部高表达,在幼叶和叶柄的表达量较低;并能够迅速响应病原菌XpmCHN11诱导,持续保持较高的表达丰度,推测其参与了木薯响应病原菌侵染的过程。利用酵母双杂交点对点、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MeHsfB3b蛋白通过在201~241 aa区域与MeFKBP20蛋白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解析MeHsfB3b基因调控木薯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抗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转录因子 FKBP型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A及其顺反异构体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高炀 康淞皓 +2 位作者 袁雪桐 吕晨艳 车会莲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8期114-120,共7页
维A是一类由β-白芷酮环和2分子2-甲基丁二烯组成的脂溶性维生素。维A多存在于动物肝脏、鱼类及乳制品中。近年来,在维A的安全性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少关注在食品加工、贮藏运输及体内代谢中的异构化产物的安全性和活性。... 维A是一类由β-白芷酮环和2分子2-甲基丁二烯组成的脂溶性维生素。维A多存在于动物肝脏、鱼类及乳制品中。近年来,在维A的安全性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少关注在食品加工、贮藏运输及体内代谢中的异构化产物的安全性和活性。为了解维A顺反异构体,对维A顺反异构体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体内外转化及安全性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天然存在的维A包含多种顺反异构体,如13-顺式视黄醇、11-顺式视黄醇、9-顺式视黄醇等。全反式视黄醇虽是维生素A的主要活性形式,但是在杀菌、加热过程及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异构化。此外,维A在体内也会发生顺反异构之间的转化。由此可见,不同异构化产物所具备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各不相同,综上,维A及其顺反异构体的研究为维A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 顺反异构 转化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陈凹陷徐闻X3井油砂中C_(27~39)双杜松烷两个新同系列的发现及意义
13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杨茜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3-642,共20页
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3井27个油砂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以确定C_(27~39)双杜松烷同系列的色谱、质谱特征及其意义。结果表明,徐闻X3井油砂样品具有高姥植比(介于3~7之间)、指示达玛树脂贡献的双杜松烷类化合物... 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徐闻X3井27个油砂样品的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以确定C_(27~39)双杜松烷同系列的色谱、质谱特征及其意义。结果表明,徐闻X3井油砂样品具有高姥植比(介于3~7之间)、指示达玛树脂贡献的双杜松烷类化合物(包括W、T和R化合物)异常丰富的特征,(W+T)/C_(30)藿烷(C_(30)H)值大多介于1~6之间,但奥利烷(O1)/C_(30)H值变化幅度大(介于0.1~1.0之间),显示出煤成油的典型特征。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与研究区发育的渐新统涠洲组含煤烃源岩的背景相吻合。首次检测到C_(27~29)和C_(31~39)两个新系列同系物,其质谱特征与顺-顺-反-和反-反-反-双杜松烷相似,均存在M^(+)-43(丢失一个异丙基)特征离子,推测它们属于具有相似立体构型的双杜松烷同系列。它们的碳数与其保留时间之间呈现起伏的折线而非线性关系,表明其分子结构中不存在基团大于异丙基的烷基侧链,据此推测C_(31~39)升双杜松烷系列中增加的碳数可能以若干甲基的形式取代在环系上。因此,在这两个同系列中,C_(27~29)同系物为脱烷基(甲基或异丙基)双杜松烷系列,C_(31~39)同系物为由若干甲基取代的升双杜松烷(即甲基化双杜松烷)系列。C_(27)和C_(29)降双杜松烷含量与油砂成熟度呈正相关性,表明成熟度升高有利于双杜松烷发生脱烷基作用;而C_(31)和C_(33)升双杜松烷含量与成熟度呈负相关性或没有相关性,暗示油砂中甲基化双杜松烷的形成与成熟度间没有因果联系。因此,油砂中C_(27~29)降双杜松烷系列可能属于次生成因,而C_(31~39)升双杜松烷系列则具有原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顺-反-双杜松烷 反-反-反-双杜松烷 C_(27~29)降双杜松烷 C_(31~39)升双杜松烷 达玛树脂 油砂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通过降低Pin1表达及调节Wnt/β-连环素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14
作者 李欣 万迁迁 +1 位作者 黄念 万旭英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3-440,共8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在肝癌中对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NIMA相互作用蛋白1(Pin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DepMap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Pin1在人肝癌细胞系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人肝癌细胞系Huh7和小...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在肝癌中对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NIMA相互作用蛋白1(Pin1)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DepMap数据库和GEPIA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Pin1在人肝癌细胞系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人肝癌细胞系Huh7和小鼠肝癌细胞系H22为细胞模型,通过ATP法检测ATO对肿瘤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和qPCR检测ATO对Pin1在蛋白质水平和转录水平表达的作用。用氯喹预处理Huh7细胞抑制溶酶体途径后,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TO对Pin1表达的调控作用。通过皮下荷瘤小鼠模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ATO在体内对肝癌细胞生长和Pin1表达的影响。采用RNA测序分析ATO可能影响的信号通路,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qPCR验证。结果在DepMap数据库23种人肝癌细胞系和GEPIA数据库人肝癌组织中,Pin1的表达均呈现较高水平。在体外实验中,ATO处理后Huh7和H22细胞的细胞活力均降低,细胞中Pin1在蛋白质和转录水平的表达均降低,但用氯喹抑制溶酶体途径逆转了ATO对Pin1表达的影响。在皮下荷瘤小鼠模型中,ATO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TO处理后Pin1表达和肿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在ATO处理的H22细胞中Wnt/β-连环素通路相关基因富集,抑制H22细胞中Pin1的表达后β-连环素表达减少。结论ATO通过溶酶体途径抑制Pin1表达,以及影响Wnt/β-连环素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肽基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NIMA相互作用蛋白1 肝癌 Wnt/β-连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蛾类昆虫性信息素顺反异构体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静玲 阮小玉 +1 位作者 李美琪 来有鹏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微量化学物质,在昆虫化学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干扰害虫的求偶通讯,破坏其正常繁衍,从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本文综述了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顺反异构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对蛾类昆虫性... 昆虫性信息素是一种微量化学物质,在昆虫化学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干扰害虫的求偶通讯,破坏其正常繁衍,从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本文综述了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顺反异构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对蛾类昆虫性信息素顺反异构体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性信息素 顺反异构体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性偶氮聚电解质自组装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庹新林 陈峥 +2 位作者 吴立峰 王晓工 刘德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9-333,共5页
将 3种侧链带有不同偶氮生色团的聚电解质 ,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以及随着组装层数增加的变化 .详细研究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薄膜内偶氮生色团由反式到顺式构型的光响应... 将 3种侧链带有不同偶氮生色团的聚电解质 ,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了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以及随着组装层数增加的变化 .详细研究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薄膜内偶氮生色团由反式到顺式构型的光响应转变 ,以及在暗室中由顺式回复到反式构型的回复特性 .与自组装膜的光响应性和相应的旋涂膜进行比较发现 ,其中的PNAPE/PDAC自组装膜没有明显的光色效应 ,而PEAPE/PDAC ,PPAPE/PDAC具有明显的光色效应 .在暗室中 ,随生色团的结构不同和在不同的凝集态中 ,由顺式回复到反式构型的速率明显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聚电解质 自组装膜 顺反异构 光响应性 原子力量微镜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及硫脲与羰基化合物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文锐 傅尧 +1 位作者 刘磊 郭庆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8-1024,共7页
利用量子化学二级微扰理论方法对尿素及硫脲衍生物与羰基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在自然键轨道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氢键本质并研究了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中供电子基和共轭基,尿素及硫脲中的吸电子基和共轭基均... 利用量子化学二级微扰理论方法对尿素及硫脲衍生物与羰基化合物之间的氢键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在自然键轨道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氢键本质并研究了取代基效应.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中供电子基和共轭基,尿素及硫脲中的吸电子基和共轭基均有利于氢键的形成.结合尿素与硫脲的催化反应过程,讨论了氢键复合物两种可能的顺反异构并分析比较了顺反式构象异构体的稳定能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羰基化合物 顺反异构 尿素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在有机溶剂中的异构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邱伟芬 江汉湖 +1 位作者 汪海峰 袁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采用C 3 0柱 (YMCTM CarotenoidS 5 4 6mm× 2 5 0mm )对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进行分离测定 ,对番茄红素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异构化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以甲醇 甲基叔丁基醚 乙酸乙酯 (体积比为 5 0∶40∶1 0 )... 采用C 3 0柱 (YMCTM CarotenoidS 5 4 6mm× 2 5 0mm )对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进行分离测定 ,对番茄红素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有机溶剂中的异构化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以甲醇 甲基叔丁基醚 乙酸乙酯 (体积比为 5 0∶40∶1 0 )为流动相 ,流速为 1 5mL/min ,温度 2 5℃条件下 ,可将番茄红素全反式与顺式异构体进行分离。番茄红素在不同溶剂中顺反异构化程度不同 ,二氯甲烷 >丙酮 >四氢呋喃 >乙酸乙酯 >正己烷 ;异构化程度与温度有关 ,1 5℃时异构化程度高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有机溶剂 异构化 顺反异构体 分离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状双杂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与光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勤 王淑丽 +5 位作者 赵海涛 庄俊鹏 孙浩 赵抒娜 郑艳 李春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合成了 1 ,n-双 [4 -[2 -[2 -( 5-甲基苯并唑基 ) ]乙烯基 ]苯氧基 ]烷烃 ( a:n=3 ; b:n=4 ; c:n=6)和 2 ,2 -双 [4 -[2 -[2 -( 5-甲基苯并唑基 ) ]乙烯基 ]苯氧基 ]乙醚 ( d) 4个新化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谱... 合成了 1 ,n-双 [4 -[2 -[2 -( 5-甲基苯并唑基 ) ]乙烯基 ]苯氧基 ]烷烃 ( a:n=3 ; b:n=4 ; c:n=6)和 2 ,2 -双 [4 -[2 -[2 -( 5-甲基苯并唑基 ) ]乙烯基 ]苯氧基 ]乙醚 ( d) 4个新化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 .用紫外吸收光谱跟踪研究了 a_ d在紫外灯照射下的变化 ,发现上述化合物在高压汞灯照射下可同时发生反顺异构化和 [2 +2 ]分子内光二聚两种反应 ,反顺异构化反应迅速可逆 ,而光二聚反应进行缓慢且不可逆 .增加链长有助于提高分子内光二聚反应的速率 .分子内光二聚反应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的事实表明其是经激发单线态历程进行的 .还发现分子内光二聚体在短波紫外光照射下容易进行逆 [2 +2 ]光解开环反应 .上述化合物分子内光二聚和光解开环反应可以反复进行多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杂芳基乙烯 分子内光二聚 合成 光解 光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番茄红素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孙新虎 李伟 丁霄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6,共3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超声波处理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
关键词 温度 超声波处理 番茄红素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